- 年份
- 2024(4872)
- 2023(7097)
- 2022(6381)
- 2021(5808)
- 2020(5520)
- 2019(12025)
- 2018(11905)
- 2017(22531)
- 2016(12980)
- 2015(14945)
- 2014(15223)
- 2013(15250)
- 2012(14572)
- 2011(13433)
- 2010(13783)
- 2009(12801)
- 2008(13098)
- 2007(11935)
- 2006(10243)
- 2005(9113)
- 学科
- 济(54236)
- 经济(54183)
- 管理(31812)
- 业(31782)
- 方法(28013)
- 数学(24928)
- 数学方法(24662)
- 企(24617)
- 企业(24617)
- 学(15702)
- 农(15395)
- 财(12830)
- 中国(12696)
- 贸(11165)
- 贸易(11162)
- 易(10817)
- 业经(10359)
- 农业(10176)
- 地方(10076)
- 制(8958)
- 和(8601)
- 理论(8549)
- 务(7828)
- 财务(7811)
- 财务管理(7786)
- 环境(7706)
- 银(7640)
- 银行(7582)
- 融(7527)
- 金融(7521)
- 机构
- 大学(201607)
- 学院(198430)
- 济(76806)
- 经济(75121)
- 研究(71679)
- 管理(69971)
- 理学(60658)
- 理学院(59832)
- 管理学(58507)
- 管理学院(58143)
- 中国(51565)
- 科学(49605)
- 农(45875)
- 京(42842)
- 所(39914)
- 农业(37210)
- 研究所(36889)
- 业大(36172)
- 财(34550)
- 中心(32195)
- 江(31387)
- 财经(27935)
- 范(27352)
- 师范(26929)
- 北京(26307)
- 经(25252)
- 院(24703)
- 农业大学(24318)
- 经济学(24125)
- 州(23938)
- 基金
- 项目(133497)
- 科学(102575)
- 基金(95706)
- 研究(90954)
- 家(86239)
- 国家(85547)
- 科学基金(70265)
- 社会(55182)
- 省(53330)
- 社会科(52128)
- 社会科学(52105)
- 基金项目(50969)
- 自然(47758)
- 自然科(46640)
- 自然科学(46618)
- 划(46050)
- 自然科学基金(45818)
- 教育(42877)
- 资助(39681)
- 编号(36248)
- 重点(31169)
- 成果(30562)
- 部(29668)
- 发(28849)
- 计划(27735)
- 创(27244)
- 科研(26783)
- 课题(25813)
- 创新(25614)
- 科技(24587)
共检索到2863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琳 王滨 徐永江 关长涛
白介素-1β是一种典型的促炎细胞因子,参与调控免疫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过程。本研究从黄条(鱼师)(Seriola lalandi)中鉴定到2个白介素-1β分子(分别命名为Sdil-1β1和Sdil-1β2)。Sdil-1β1全长cDNA序列为1292 bp,开放阅读框长度为828 bp,编码275个氨基酸;Sdil-1β2 cDNA序列为1337 bp,开放阅读框长度为960 bp,编码319个氨基酸。Sdil-1β1和Sdil-1β2编码的蛋白均含有IL-1保守的结构域和12个β折叠,具有结构上的保守性。组织表达分布显示,Sdil-1β1在头肾中表达量最高,脾脏和肝脏次之;而Sdil-1β2在鳃中表达量最高,头肾、脾脏次之。脂多糖(LPS)刺激后,Sdil-1β1和Sdil-1β2在头肾和脾脏中的表达量均显著增加。在头肾中,LPS刺激后6 h,Sdil-1β1急剧上升至对照组的10.03倍(P<0.05),随后逐渐回落;Sdil-1β2转录水平表达模式与Sdil-1β2相似。综上,本研究在黄条(鱼师)中鉴定了2种白介素-1β分子,并探讨了其在黄条(鱼师)免疫应答中的表达规律,为今后研究白介素-1β分子在黄条(鱼师)抗细菌免疫防御中的作用提供了基础。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姜燕 刘欣 徐永江 崔爱君 王滨 刘新富 柳学周 薛致勇
为了研究黄条(鱼师) (Seriolaaureovittata)视觉和听觉等器官关键调控基因在早期发育过程的表达特性,本研究克隆了黄条(鱼师) otx2和eya1的开放阅读框(ORF)序列,解析了其序列及系统进化的特性和时空表达特征。结果显示,otx2的ORF长度为876 bp,编码291个氨基酸;eya1的ORF长度为1 962 bp,编码653个氨基酸。otx2和eya1均具有广泛的组织分布特性,其中,otx2在眼组织中表达量最高,脑次之,均显著高于其余组织(P<0.05);eya1在垂体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卵巢,均显著高于其余组织(P<0.05)。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均可检测到otx2和eya1的表达,且均在胚胎发育后期表达上调;其中,otx2在孵化期达到峰值,eya1在胚体包卵黄4/5期达峰值。在仔稚幼鱼时期均可追踪到otx2和eya1的表达,且在前期相对表达量较高;其中,otx2的表达呈先上调后下调的趋势,在20 dph (days post-hatching)时显著最高(P<0.05),eya1的表达量呈下调趋势,在1 dph时表达量显著最高(P<0.05)。该研究为认识otx2和eya1在黄条(鱼师)感知器官发育过程中可能的生理功能和研究感知器官的发育调控机制提供了分子认知基础。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姜燕 刘欣 徐永江 崔爱君 王滨 刘新富 柳学周 薛致勇
为了研究黄条(鱼师) (Seriolaaureovittata)视觉和听觉等器官关键调控基因在早期发育过程的表达特性,本研究克隆了黄条(鱼师) otx2和eya1的开放阅读框(ORF)序列,解析了其序列及系统进化的特性和时空表达特征。结果显示,otx2的ORF长度为876 bp,编码291个氨基酸;eya1的ORF长度为1 962 bp,编码653个氨基酸。otx2和eya1均具有广泛的组织分布特性,其中,otx2在眼组织中表达量最高,脑次之,均显著高于其余组织(P<0.05);eya1在垂体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卵巢,均显著高于其余组织(P<0.05)。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均可检测到otx2和eya1的表达,且均在胚胎发育后期表达上调;其中,otx2在孵化期达到峰值,eya1在胚体包卵黄4/5期达峰值。在仔稚幼鱼时期均可追踪到otx2和eya1的表达,且在前期相对表达量较高;其中,otx2的表达呈先上调后下调的趋势,在20 dph (days post-hatching)时显著最高(P<0.05),eya1的表达量呈下调趋势,在1 dph时表达量显著最高(P<0.05)。该研究为认识otx2和eya1在黄条(鱼师)感知器官发育过程中可能的生理功能和研究感知器官的发育调控机制提供了分子认知基础。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文静 徐永江 崔爱君 王滨 姜燕 王开杰 周鹤庭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s, IGFBPs)在调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生物学活性和生长调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生理作用。本研究克隆了黄条(鱼师)(Seriola aureovittata)igfbp-1、igfbp-2a和igfbp-2b等3个基因cDNA编码的开放阅读框(ORF)序列,分析了其组织分布特征,并检测了工厂化不同养殖密度下黄条(鱼师)肝脏中5个基因igfbp-1、igfbp-2a、igfbp-2b、igf-1和igf-2对生长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igfbp-1的ORF长为741 bp,共编码246个氨基酸;igfbp-2a的ORF长度为882 bp,共编码293个氨基酸;igfbp-2b的ORF长度为810 bp,共编码269个氨基酸。它们均具有广泛的组织表达特性,其中在肝脏中显著高表达,且具有性别二态性表达特性。工厂化养殖条件下,低密度组实验鱼生长速度最快且igfbp-1、igfbp-2a、igfbp-2b、igf-1和igf-2表达量均最高,与中、高密度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与血清IGF-1、GH表达趋势相同,与皮质醇含量及葡萄糖浓度的趋势相反;而中、高密度组实验鱼的生长及igfbp-1、igfbp-2a、igfbp-2b、igf-1和igf-2表达量均无显著差异。本研究表明,igfbp-1、igfbp-2a和igfbp-2b参与了不同养殖密度下黄条(鱼师)生长的调控过程,且与igf-1、igf-2对生长的表达调控存在正向协同效应。研究结果为阐释黄条(鱼师)生长的分子机制以及工厂化条件下适宜养殖密度的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丰培金 王文东 李伟 卢强
为研究鲤(Cyprinus carpio L.)白细胞免疫应答相关的分子机理,以体外培养的鲤外周血白细胞为实验材料,用荧光标记的mRNA差异显示(FluoroDDRT-PCR)技术,研究丝裂原(50μg/mL LPS、50μg/mL PHA和50μg/mL ConA)在刺激白细胞4、12和24 h内诱导白细胞免疫应答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差异,共获得92个差异片段,其中87个片段有再扩增产物,再扩增率为94.6%;将差异片段克隆,经PCR鉴定,获得81个阳性克隆,鉴定率为93.1%;差异片段序列同源性功能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共获得3个免疫应答相关的cDNA克隆,它们分别编码鲤的蛋白酶体激活因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林 梁宏伟 李忠 罗相忠 张志伟 朱媛媛 邹桂伟
利用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克隆了黄颡鱼DMRT1基因cDNA全长序列,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对该基因在黄颡鱼成体不同组织及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颡鱼DMRT1基因cDNA序列全长1 381bp,其中5′端非翻译区30bp,3′端非翻译区454bp[不包括poly(A)],开放阅读框885bp,编码295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黄颡鱼DMRT1基因与革胡子鲶同源性最高(为81%),与黑鲷、虹鳟、斑马鱼、青鳉的同源性分别为60%、59%、64%和52%,与小鼠...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于孟君 孙璐明 陈亚东 陈学杰 杨光 刘洋 仇雪梅 沙珍霞
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AP-1家族转录因子c-Jun基因(Jun proto-oncogene)及其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尚无报道。本研究根据半滑舌鳎转录组数据库中预测的c-Jun序列,通过RACE技术和PCR扩增方法获得了半滑舌鳎c-Jun基因c DNA全长2093 bp,CDS区域共981 bp,编码326个氨基酸,5'UTR区域377 bp,3'UTR区域735 bp。SMART分析显示,C-JUN蛋白具有2个结构域:AP-1家族典型结构域Jun,以及高度保守的亮氨酸拉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马慧鑫 王磊 汪林庆 周茜 陈松林
本研究克隆得到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精氨酸酶Ⅱ基因(ArginaseⅡ,Arg-Ⅱ)全长cDNA序列,并检测了Arg-Ⅱ在牙鲆免疫组织和细菌感染过程中的时空表达模式。结果显示,Arg-Ⅱ基因cDNA全长1882 bp,包含1050 bp开放阅读框,编码349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38.02 kDa,等电点为6.42)。Arg-Ⅱ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具有典型的精氨酸酶结构特征,推测与哺乳动物中的功能类似。系统进化分析显示,鱼类Arg-Ⅱ基因合成一簇,其中,Arg-Ⅱ基因与鲈鱼(Lates calcarifer)相关度最高(93%)。实时荧光定量结果显示,Arg-Ⅱ基因在健康牙鲆的肝、脾和鳃等免疫组织中有较高表达。进一步研究发现,经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感染的牙鲆成鱼中,主要免疫组织中Arg-ⅡmRNA的表达量在细菌感染后6~12 h显著上调,随后表达量恢复正常。离体培养的牙鲆巨噬细胞经迟缓爱德华氏菌感染后,Arg-Ⅱ基因也呈显著上调模式。因此,本研究结果表明,Arg-Ⅱ基因参与牙鲆响应迟缓爱德华氏菌感染的免疫过程,揭示Arg-Ⅱ基因可能在牙鲆抗病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学杰 陈亚东 于孟君 孙璐明 杨光 沙珍霞
RasGRP3(Ras Guanyl nucleotide ReleasinG PRotein 3)是一种鸟苷酸交换蛋白,差异表达的Ras GRP3蛋白在疾病发生和固有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探究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Ras GRP3基因组成、组织表达及免疫应答特征,根据本实验室半滑舌鳎转录组数据获得的部分Ras GRP3序列,采用Race(RaPid-amPlification of c dna ends)技术,克隆了Ras GRP3基因的全长,将测序结果进行氨基酸序列比对和同源性分析:半滑舌鳎Ras GRP3基因全长2756 bP,oRf(oPen Re...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景志忠 窦永喜 罗启慧 陈国华 蒙学莲 郑亚东 骆学农 才学鹏
【目的】克隆、表达和预测分析猪白介素家族重要成员的结构与功能。【方法】以猪白介素基因家族为对象,通过对猪PBMC刺激诱导,提取RNA,采用RT-PCR技术克隆IL-4、IL-6、IL-18等重要功能基因,并进行原核表达和结构与功能分析。【结果】成功地克隆和表达了IL-4、IL-6和IL-18基因,序列分析发现,克隆的基因与NCBI/GenBank上登载的参考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9.25%、99.21%和100%,与其它各物种的基因及其编码蛋白间具有较大的种属差异性;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IL-4和IL-6重组蛋白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结构预测表明,这些蛋白分子均含有较多的磷酸化修饰、糖基化修饰(除I...
关键词:
猪白介素 基因家族 同源性分析 结构预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建和 陆苹 蒋静
分别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感染和用ConA免疫刺激健康鸡 ,无菌取处理鸡的脾脏 ,匀浆后用Tr izol抽提细胞总RNA ,应用随机引物反转录获得cDNA ,设计引物 ,经PCR扩增获得鸡白介素 - 6 (ChIL - 6 )基因 ,应用pGEM -T载体克隆该基因 ,经测序 ,表明其与GeneBank中公布的唯一的一个ChIL - 6基因为同源基因。
关键词:
鸡 ChIL-6基因 基因克隆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方璐 徐永江 崔爱君 姜燕 王滨 周鹤庭 柳学周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 HSPs)在鱼类的应激与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的生理调控作用,HSP70是该家族的重要成员。为探讨热休克蛋白在大洋性经济鱼类黄条(鱼师) (Seriola lalandi)生长发育中的生理作用,本研究克隆获得了黄条(鱼师) hsp70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并采用定量PCR技术测定了其组织分布及在早期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征。结果显示,黄条(鱼师) hsp70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为2332 bp,其中,5′-UTR长度为187 bp,ORF长度为1920 bp,3′-UTR长度为225 bp,编码639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量为70.1 kDa,等电点为5.16。黄条(鱼师) hsp70 mRNA的组织表达具有性别二态性差异,其中,在雌性鳃、心、脾脏和卵巢组织中显著高表达(P<0.05),且以卵巢中表达量最高;雄性垂体、鳃、头肾和精巢组织显著高表达(P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宏伟 李忠 罗相忠 邹桂伟
为研究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基因(IGFBP1)的特征,阐明IGFBP1基因在不同性别黄颡鱼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和IGFBP1蛋白在雌、雄黄颡鱼肌肉中的表达差异,克隆IGFBP1基因的c DNA全长,并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黄颡鱼IGFBP1基因c DNA全长为1 259 bp,其开放阅读框长度为714 bp,编码237个氨基酸,3'端和5'端非翻译区分别为407 bp和138 bp;黄颡鱼IGFBP1基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坤明 徐文腾 扶晓琴 陈松林
蛋白激酶C(PKC)广泛参与哺乳动物T、B淋巴细胞涉及的免疫反应并发挥重要作用,然而PKC在鱼类免疫过程中的作用却少有报道。本研究在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中克隆了PKC家族的典型成员PKCα(命名为CsPKCα),并进行了分子特征和表达模式分析。CsPKCα的cDNA全长为2315 bp,其中,开放阅读框(ORF)为2013 bp。qRT-PCR分析显示,CsPKCα在各个组织中广泛表达,其中,在鳃、肝脏、皮肤和肠中具有较高的转录水平,表明CsPKCα可能在免疫过程中发挥作用。随后检测了CsPKCα在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感染后6种免疫相关组织(鳃、肝脏、皮肤、肠、脾脏和肾)中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水平,发现细菌侵染后24 h或48 h,CsPKCα在鳃、肾脏、皮肤和脾脏中显著上调,侵染后12 h在肝中有显著性下调。研究表明,CsPKCα可能在应对哈维氏弧菌的免疫应答中发挥作用,但是否参与病原菌侵染的巨噬细胞激活以及与T、B细胞相关的信号通路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这是关于PKCα参与鱼类细菌性免疫反应的首次报道。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元凯 彭欣慰 林鹏 王艺磊 冯建军
为了阐明鱼类TANK结合激酶1(TBK1)在免疫应答密切相关的NF-κB、I型IFN及MAPK信号通路中的调控作用,本实验通过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SMARTRACE)从日本鳗鲡中克隆了TBK1基因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AjTBK1,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了在体和离体状态下不同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s)及嗜水气单胞菌对日本鳗鲡AjTBK1基因表达水平变化的影响,通过构建绿色荧光蛋白pEGFP-TBK1和pCMV-TBK1真核表达质粒对AjTBK1亚细胞定位以及AjTBK1过表达对NF-κB、AP-1、IFN-β启动子荧光素酶活性的激活作用进行研究。蛋白质序列分析显示,日本鳗鲡AjTBK1编码731个氨基酸,其三维丝带空间结构与人类TBK1相似,具有保守的激酶结构域(KD)、泛素样结构域(ULD)、二聚化支架结构域(SDD)以及C端结构域(CTD),在系统发育树中与其他鱼类TBK1家族聚为一支。qRT-PCR检测发现AjTBK1在多种组织中广泛表达,且在肝脏和肠中高表达。经LPS、poly I:C、嗜水气单胞菌免疫注射后,AjTBK1基因表达水平在日本鳗鲡肝脏中显著提高,而肾脏中的表达量则在LPS和poly I:C刺激后显著降低。离体实验中,经LPS、poly I:C、PGN以及不同浓度嗜水气单胞菌刺激后的日本鳗鲡肝脏细胞AjTBK1基因表达水平均有显著升高。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天然状态下的AjTBK1在HEK293细胞质中分布,经LPS和poly I:C刺激后呈聚集点状分布。此外,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发现过表达的AjTBK1可显著增强NF-κB、AP-1和IFN-β启动子荧光素酶活性。以上研究表明AjTBK1可以通过激活NF-κB、AP-1和I型IFN信号通路,在机体抗细菌和抗病毒先天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