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1)
- 2023(1283)
- 2022(1015)
- 2021(852)
- 2020(815)
- 2019(1721)
- 2018(1657)
- 2017(2347)
- 2016(1264)
- 2015(1458)
- 2014(1296)
- 2013(1375)
- 2012(1319)
- 2011(1113)
- 2010(1097)
- 2009(932)
- 2008(867)
- 2007(760)
- 2006(685)
- 2005(538)
- 学科
- 管理(3413)
- 学(2637)
- 业(2574)
- 企(2436)
- 企业(2436)
- 济(2382)
- 经济(2370)
- 财(1453)
- 水产(1251)
- 理论(1192)
- 务(1171)
- 财务(1170)
- 财务管理(1168)
- 动物(1153)
- 企业财务(1144)
- 方法(1120)
- 教学(1094)
- 动物学(1056)
- 环境(833)
- 中国(827)
- 学法(820)
- 教学法(820)
- 业经(757)
- 数学(724)
- 和(717)
- 学理(685)
- 学理论(685)
- 数学方法(684)
- 划(660)
- 实验(634)
- 机构
- 大学(20284)
- 学院(19329)
- 研究(8042)
- 科学(7630)
- 农(6950)
- 农业(5685)
- 中国(5668)
- 实验(5269)
- 业大(5158)
- 室(5118)
- 所(4990)
- 实验室(4823)
- 研究所(4694)
- 管理(4597)
- 济(4336)
- 京(4304)
- 重点(4291)
- 经济(4200)
- 理学(3858)
- 理学院(3759)
- 中心(3751)
- 农业大学(3616)
- 省(3505)
- 技术(3493)
- 工程(3472)
- 管理学(3447)
- 管理学院(3432)
- 业(3312)
- 江(3207)
- 院(3068)
共检索到284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芸 尤民生
通过在29℃恒温条件下的饲养观察,组建了黄曲条跳甲年龄特征生命表和繁殖特征生命表,并计算出反映种群增长动态的几个重要参数.结果表明:黄曲条跳甲世代总存活率为0.58,种群趋势指数为88.01,净繁殖率为87.8879,世代平均历期为43.9 d,内禀增长能力为0.1020,瞬时出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0.2720、0.1700,周限增长率为1.1074,双倍时间为6.8d;在稳定年龄组配中,未成熟期(卵、幼虫、蛹)年龄组占88.94%,成虫期年龄组占11.06%.
关键词:
黄曲条跳甲 实验种群 生命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陆永跃 梁广文
通过调查研究 ,组建了以作用因子为组分的春季香蕉假茎象甲 (OdoiporuslongicollisOliver)自然种群生命表。在此基础上运用排除作用控制指数法 ,分析了各种因子对假茎象甲自然种群的作用。结果表明 ,春季假茎象甲自然种群趋势指数成长蕉株上平均为 4 .348 1,留头蕉茎上平均为 3.6 6 2 8;捕食及其他因子对该虫种群控制作用最大 ,排除作用控制指数成长蕉株为 1.92 5 6 ,留头蕉茎上为 2 .35 7 7;自然死亡作用次之 ,成长蕉株为 1.36 0 7,留头蕉茎上为 1.35 5 4 ;寄生或疾病因子作用最小 ,成长蕉株为 1.198 8,留头蕉茎上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师光禄 刘贤谦 李连昌 杨富斗 王世凯
1989-1995年在山西省太谷枣区、稷山枣区对枣步曲自然种群进行了系统调查,组建了5个年世代生命表,1个平均生命表,枣步曲自然种群存活曲线属PriceA型,平均种群趋势指数I为1.203。枣步曲幼虫期受天敌控制作用显著,种群控制指数为5.739。关键虫期为蛹期,关键因子为蛹的冬季消亡。并根据越冬后正常蛹数及平均生命表中的平均存活率预测次年4龄幼虫,准确率达90%左右,有效地指导了防治。
关键词:
枣步曲,生命表,预测预报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岑冠军 房少梅 杨德贵 张胜祥 张连宽
设计了识别田间黄色害虫诱捕板图像上黄曲条跳甲的综合实验项目。对原始图像在HSV颜色空间下采用OTSU算法去除背景后,通过设定连通域面积阈值初筛出候选目标,构建椭圆模型拟合候选目标的轮廓,提取椭圆区域的形态学、颜色与纹理等特征,根据特征应用浅层神经网络对候选目标进行识别。上述算法采用并行计算的MATLAB程序实现,具有良好的准确性、稳健性和泛化能力。该实验设计涵盖了农业害虫监测、图像处理、解析几何、机器学习和并行计算等知识,具有综合性、应用性、交叉性和探索性。将其用于数学建模课程的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贺华良 宾淑英 廖泓之 吴仲真 林进添
【目的】克隆黄曲条跳甲钙离子结合蛋白(reticulocalbin,RCN),并分析其序列特征和表达谱。【方法】结合转录组测序及荧光定量PCR技术,鉴定和分析黄曲条跳甲钙离子结合蛋白基因的序列特征、功能及表达谱。【结果】获得的黄曲条跳甲RCN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为1 197bp,开放阅读框为984bp,共编码327个氨基酸残基。其蛋白分子含有5个亮氨酸拉链结构域(EF-hand),与钙离子结合的模体可能为DX(N/D)X(D/N)XXXXXXE。c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黄曲条跳甲的RCN与赤拟谷盗的亲缘关系最近。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RCN在黄曲条跳甲雌雄成虫的不同部位都有表达,具...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飞萍 蔡秋锦 钟景辉
在 2 5℃温度条件下 ,用黄金间碧竹 (Bambusavulgariscv .vittata)叶饲养竹缺爪螨 (AponychuscorpuzaeRimando) ,应用生存分析理论和多维矩阵模型组建竹缺爪螨种群生命表 ,计算得种群主要参数为 :内禀增长率rm =0 0 811,净增殖率R0 =5 836 8,平均世代长度T =2 1 75 32d ,周限增长率λ =1 0 845 d ;并分析了种群在不同年龄的生命状态 ,各发育期重叠情况以及稳定的年龄—阶段分布 ;最后讨论了应用这 2种方法组建螨类生命表的优点。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玉书 朴春树 仇贵生 张平 孟威 方红
在室内20,25,30,35℃恒温条件下,采用富士苹果叶片饲养观察二斑叶螨、山楂叶螨和苹果全爪螨。组建4种温度下3种害螨实验种群生命表,计算出各温度下3种害螨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雌成螨寿命、产卵期和产卵量等主要生命、生殖参数,并通过生命表资料统计出种群内禀增长率、净增殖率、世代平均周期、种群加倍时间和周限增长率等种群动态参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牛永浩 花蕾 相建业
在室温25℃、光照16 h、相对湿度20%条件下,组建了二斑叶螨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实验种群的内禀增长力rm为0.1817,周限增长率λ为1.1993d-1,净增殖率R0为25.863 2,平均世代周期T为 17.902 9 d,种群增长1倍需要3.814 5 d。
关键词:
二斑叶螨 实验种群 生命表 内禀增长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明洁 张孝羲
在4种温度(23.9℃,27.7℃,32.2℃,33.7℃)及3种相对湿度(RH85%,76%,54%)组合情况下,对烟草甲实验种群特定时间生命表进行了系统研究,获得了世代平均周期T,净生殖率R0和内禀增长率rm3种生命表参数,并研究和分析了温、湿度因素对它们的影响。
关键词:
烟草甲 实验种群 特定时间生命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军侠 高宝嘉 张芳 姜文虎
通过在转基因741杨林中,对靶标害虫舞毒蛾实验种群生命表的比较研究,证明转基因741杨林中舞毒蛾世代存活率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种群趋势指数降低了82%~92%,表明转基因杨可以减少靶标害虫的自然种群数量。经存活曲线分析得知舞毒蛾种群的个体死亡主要发生在幼龄幼虫期,特别是对1,2龄幼虫的致死能力更为明显。经过对转基因741杨林中舞毒蛾各死亡因子的致死力比较分析可知:由毒蛋白直接引起的食物和环境共同作用、病菌致死以及间接引起的化蛹死亡率升高的最为明显,转基因741杨林中舞毒蛾各龄期幼虫寄生性天敌的寄生率较之未转基因林下降。
关键词:
转基因741 舞毒蛾 种群生命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海鸿 薛瑶 雷仲仁
【目的】对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实验种群生命表的研究大多在恒温条件下进行,研究结果可用于田间自然条件下种群发生的预测。然而,西花蓟马在自然界中接触的不是恒温,而是昼夜波动的温度。论文旨在比较恒温和昼夜波动温度下西花蓟马实验种群的生命表参数,探讨用恒温构建的西花蓟马生命表结果来预测自然条件下蓟马种群发生动态的准确性。【方法】分别在恒温(26℃)和均温相同的昼夜波动温度(20—32℃)条件下,构建西花蓟马实验种群在菜豆豆荚上的年龄-阶段特异生命表,比较2种温度条件下西花蓟马的生活史和种群参数。因为卵的孵化率随着成虫年龄变化,所以根据孵化卵的数量来计算年龄-...
关键词:
西花蓟马 实验种群 生命表 波动温度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志胜 黄永俏 林醒 侯有明 尤民生
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黄曲条跳甲成虫在菜心上的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 ,符合负二项分布和核心分布 ;聚集原因主要由环境因素 (食料等 )造成 ,也与自身特性有关 .文中还根据聚集度均数 (λ)的测定结果 ,组建了序贯抽样模型和最适理论抽样数模型
关键词:
黄曲条跳甲 空间分布型 抽样模型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勇 刘绍友
在室内5种定温条件下,对马铃薯瓢虫HenosepilachnavigintiociomaculataMots.的生命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瓢虫的发育过程中有2个高死亡率阶段,即1龄幼虫期和4龄幼虫期.在20,23,25,28,30℃的温度下,种群内禀增长率(rm)分别为0.0449、0.0830、0.1107、0.0917和0.0619,稳定年龄组配中成虫比例分别为17.71%,8.47%,6.98%,8.58%和11.38%。作者还对其它种群动态参数和种群受干扰后恢复时间的应用实例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马铃薯瓢虫 种群动态 生命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华良 宾淑英 吴仲真 廖泓之 林进添
采用转录组测序和荧光定量PCR等方法,分析蔬菜害虫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Fabrici-us)易化扩散载体超家族成员的cDNA序列及其基因表达。结果表明:黄曲条跳甲的一种易化扩散载体超家族成员PsMFS1,其开放阅读框为1 224bp,编码407个氨基酸,含有2个典型的功能域,即药物分子排出系统蛋白功能域和易化扩散载体超家族蛋白功能域;该基因在黄曲条跳甲雌雄成虫的不同部位中都有表达,其中头部、中肠和精巢或卵巢的相对表达量较高,触角和足部的相对表达量较低。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华良 宾淑英 廖泓之 吴仲真 林进添
昆虫细胞膜钾离子通道与多种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结合转录组测序及荧光定量PCR技术,鉴定和分析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Fabricius))钾离子通道基因的序列特征及不同组织器官的mRNA表达谱。结果表明:所获得的钾离子通道蛋白基因(twk)cDNA的开放阅读框为1 137 bp,共编码378个氨基酸残基。蛋白结构分析表明:其含有4个钾离子通道蛋白的跨膜区(M1~M4)和2个孔道结构域(1P~2P),分别位于M1与M2、M3与M4之间,即双孔道钾离子通道。序列保守性分析表明:1P的核心序列为甘氨酸-酪氨酸-甘氨酸(GYG)模体,2P的核心序列为甘氨酸-亮氨酸-甘氨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