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92)
- 2023(9464)
- 2022(8599)
- 2021(8167)
- 2020(6920)
- 2019(16021)
- 2018(16107)
- 2017(31118)
- 2016(17333)
- 2015(19396)
- 2014(19432)
- 2013(19232)
- 2012(17650)
- 2011(15695)
- 2010(15476)
- 2009(14016)
- 2008(13592)
- 2007(11598)
- 2006(9959)
- 2005(8456)
- 学科
- 济(64456)
- 经济(64378)
- 管理(46861)
- 业(44540)
- 企(37610)
- 企业(37610)
- 方法(32282)
- 数学(27857)
- 数学方法(27510)
- 学(16822)
- 农(16282)
- 财(15601)
- 中国(15582)
- 业经(13914)
- 地方(13198)
- 理论(11422)
- 和(11249)
- 贸(11176)
- 贸易(11171)
- 农业(10942)
- 易(10837)
- 技术(10379)
- 环境(10237)
- 务(10165)
- 财务(10106)
- 财务管理(10089)
- 制(10063)
- 企业财务(9573)
- 教育(9361)
- 划(9147)
- 机构
- 大学(243174)
- 学院(240108)
- 管理(96982)
- 济(88333)
- 经济(86277)
- 理学(85090)
- 理学院(84134)
- 管理学(82515)
- 管理学院(82115)
- 研究(81314)
- 中国(56643)
- 科学(54928)
- 京(52452)
- 农(43390)
- 所(42059)
- 业大(41748)
- 研究所(39057)
- 财(38714)
- 中心(35819)
- 农业(34453)
- 江(33413)
- 北京(33067)
- 财经(32001)
- 范(31542)
- 师范(31181)
- 院(29931)
- 经(29078)
- 州(27503)
- 技术(26448)
- 师范大学(25331)
- 基金
- 项目(174494)
- 科学(134666)
- 基金(124763)
- 研究(123153)
- 家(111000)
- 国家(110089)
- 科学基金(92887)
- 社会(74180)
- 社会科(70060)
- 社会科学(70039)
- 省(68880)
- 基金项目(67278)
- 自然(63373)
- 自然科(61859)
- 自然科学(61843)
- 自然科学基金(60703)
- 划(58527)
- 教育(56030)
- 资助(51955)
- 编号(50042)
- 成果(40261)
- 重点(39002)
- 部(37422)
- 发(36619)
- 创(36066)
- 课题(34637)
- 科研(34100)
- 创新(33614)
- 计划(33596)
- 大学(31856)
共检索到3331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东林 严景华 曹恒生 蔡丽琼 叶要清
黄山松不同龄阶针叶衰老指标的比较研究*李东林严景华曹恒生蔡丽琼叶要清关键词黄山松针叶衰老自由基衰老是最终导致有机体或器官死亡的变化过程,是生命过程的必然规律。对植物体衰老的研究起步较晚,且主要是在一些农作物上进行,如水稻[1]、大麦[2]、小麦[3]...
关键词:
黄山松,针叶衰老,自由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吕志伟 杜康 周治国 赵文青 胡伟 赵建明 朱素芹 王友华
【目的】探寻可精确指示玉米穗位叶衰老进程的优良方法及适宜性指标,明确玉米穗位叶衰老进程,为玉米精确高效栽培技术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于2020年春、夏两季在江苏大丰(33°12′N,120°28′E)稻麦原种场开展田间试验,以苏玉29(SY29)为材料,基于不同施氮量(0、67.5、136.5、205.5、274.5、343.5 kg N·hm~(-2))构建6个叶氮浓度差异群体(N1—N6)。采用Logistic模型对吐丝后12种与玉米穗位叶衰老相关的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变化动态进行拟合,对比分析不同衰老相关指标指示衰老进程的精准性。【结果】Logistic公式y=(a-d)/(1+(x/c)~b)+d对12种叶衰老相关指标变化动态的拟合趋势、拟合度R~2整体优于前人所用Logistic公式y=a/(1+e~(-b(x-c)))。基于多指标分析,春、夏玉米穗位叶衰老启动分别发生在吐丝后■,快速衰老发生在吐丝后■,衰老终止发生在吐丝后■。春、夏玉米由吐丝至衰老启动的25.8 d、23.9 d内有效积温分别为392.9℃和477.6℃;春、夏玉米由衰老启动至衰老终止的20.1 d、18.2 d内有效积温分别为360.0℃和284.0℃。基于指标分类分析,相同衰老阶段内,生理指标所指示的衰老特征时间的正态分布σ值大于形态指标,春、夏玉米结果一致。丙二醛(MDA)、总叶绿素、叶绿素a、果糖、葡萄糖含量及蒸腾速率(T_r)所指示衰老特征时间的变异系数(CV)均小于5%;MDA、总叶绿素、果糖、葡萄糖含量及净光合速率(P_n)所指示衰老特征时间与各阶段时间均数的均方根误差(RMSE)均小于2。【结论】Logistic公式y=(a-d)/(1+(x/c)~b)+d可作为准确拟合叶衰老指标动态变化的数学工具。春、夏玉米穗位叶分别在吐丝后26 d、24 d左右开始衰老,于34 d、32 d左右衰老速度达到峰值,于46 d、42 d左右进入功能性死亡的末端衰老阶段,有效积温是影响玉米穗位叶衰老进程重要因素。MDA、总叶绿素、果糖、葡萄糖含量是表征玉米穗位叶衰老进程的优良指标。
关键词:
玉米 穗位叶 衰老进程 衰老指标 精准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吴承祯 洪伟 林成来
针对有限空间种群增长的逻辑斯谛模型的缺陷,本文应用广义的逻辑斯谛曲线研究了龙栖山自然保护区黄山松种群数量动态,并指出了黄山松在不同林型下和同一林型不同密度下的断面积最大增长速度的径级范围。结果表明,广义的逻辑斯谛曲线能很好地拟合黄山松种群数量动态规律,从而为黄山松的生产和经营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希梅 丛日晨 张常青 古润泽 高俊平
选取颐和园不同树龄油松及其衰弱株的一年生针叶为试材,测量不同季节的针叶单位质量的长度、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健康油松比较,衰弱油松树冠不完整,一年生针叶柔弱细长,针叶单位质量的长度值大;衰弱油松叶绿素含量低、光合能力弱,叶绿素a/b值低,光能利用效率低。在一年的生长季节中,油松MDA含量随针叶的发育逐渐升高;与健康油松比较,衰弱油松针叶MDA含量远高于健康油松,而针叶SOD总活性和SOD比活力均低于健康油松,其抗氧化能力弱。这些结果说明:针叶单位质量的长度、叶绿素含量、MDA含量、SOD活性等可以作为古油松衰弱衰老的诊断指标。
关键词:
古树 油松 衰弱 诊断 SOD MDA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小丽 孙健敏 高金锋 冯佰利 柴岩 贾志宽
【目的】研究不同基因型绿豆主茎节位各功能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特性,探讨绿豆叶片衰老机理,揭示绿豆产量形成的内部生理机制,为绿豆高产育种与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夏播区高产绿豆品种(系)冀绿2号、安9910和低产品种(系)泰来绿豆、赤峰绿豆为试验材料,测定开花—成熟期各功能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酶促防御系统的保护酶SOD、CAT活性和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积累量等生理指标。【结果】绿豆开花后,随着衰老进程的推移,各功能叶片自下向上依次衰老,其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和CAT活性均呈下降趋势,MDA积累量持续上升。不同基因型间表现出明显差异,与低产品种(系)相比,高产品种(系)的...
关键词:
绿豆 叶片衰老 活性氧代谢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凤琴 冯强强 妙佳源 苏旺 王孟 董孔军 冯佰利
【目的】探讨谷子叶片衰老的生理机制,为谷子生产与栽培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个抗旱性不同的谷子品种为材料,研究了谷子开花至成熟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酶促防御系统保护酶(SOD、CAT、POD)活性及MDA和O-2积累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谷子开花后功能叶片叶绿素含量以及SOD、POD、CAT活性均在开花7d达到最大值,其后逐渐下降,各叶位表现为旗叶>倒二叶>倒三叶,不同品种表现为大同32>太选1号>白谷9号;功能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生育进程的推进逐渐下降,各叶位表现为旗叶>倒二叶>倒三叶,不同品种表现为大同32>太选1号>白谷9号;功能叶片O-2和MDA含量随叶片衰老而增...
关键词:
谷子 叶片衰老 活性氧代谢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卢素萍 赵铭钦 刘鹏飞 李玉娥 付博
为探究不同光质对烤烟叶片衰老的作用及其机制,以‘云烟87’为供试材料,自然光为对照,在大田条件下通过覆盖不同颜色滤膜获得不同光质,研究红光(R)、白光(W)、蓝光(B)、紫光(P)、黄光(Y)等不同光质对烤烟成熟衰老过程中质体色素代谢和抗氧化酶活性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打顶后烟叶中质体色素降解转化,与自然光相比,红光和白光延缓了叶绿素含量的下降,白光和蓝光抑制类胡萝卜素的降解,整个降解过程中各不同光质处理下色素降解率从大到小依次为:蓝光>黄光>紫光>红光>白光>对照。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黄光和红光诱导了抗氧化酶活性的上升,并且使MDA的含量保持相对较低的水平,从而延缓叶片的衰老。...
关键词:
光质 烤烟 衰老 生理效应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梅 陈绍志
【目的】通过对不同龄组的落叶松人工林种内和种间竞争进行定量分析,揭示不同龄组的林木生长动态变化,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6块样地的落叶松对象木和竞争木进行调查,利用Hegyi简单竞争模型对不同龄组的落叶松人工林种内和种间竞争进行研究;采用对数函数、二项式、幂函数、指数函数、Logistic共5种模型对总竞争指数与落叶松对象木胸径间的关系进行回归拟合。【结果】(1)样地a、b、c、d、e、f的种内竞争指数占总竞争指数的比例分别为86.40%、92.81%、61.97%、77.18%、81.42%和93.70%,种内竞争为林木之间竞争的主要形式。(2)各树种在每个样地中的分布情况不尽相同,种间竞争指数存在较大差异,没有一定的规律性。(3)中龄林和近熟林样地落叶松对象木胸径与竞争指数的关系服从幂函数,成熟林落叶松对象木胸径与竞争指数的关系服从指数函数,竞争强度随对象木的胸径增大而减小。中龄林对象木的胸径在达到20 cm时,竞争指数下降较为平稳,此时对象木受到的竞争较少;近熟林胸径为25 cm、成熟林胸径为30 cm时,对象木受到的竞争较小。【结论】落叶松人工林的竞争主要来源于种内竞争,竞争指数随着胸径的增大而降低。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碧茜 范晓荣 徐国华 沈其荣
在土培条件下,选用氮高效水稻品种扬稻6号和氮低效水稻品种农垦57和日本晴,比较了它们的旗叶在开花期、灌浆期和成熟期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MDA含量变化,以及氮积累量、产量与氮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氮高效品种扬稻6号在生育后期旗叶叶绿素含量和Pn较高,灌浆期氮积累量比日本晴和农垦57高16%和25%,氮转移率比较恒定,CAT和POD活性较高,MDA含量较低,衰老较慢。氮低效品种日本晴和农垦57的旗叶氮转移率下降较快,灌浆期各为34%和35%,成熟期则下降到16%和19%;Pn和抗氧化酶活性下降较快,趋于早衰。可见扬稻...
关键词:
水稻 旗叶 衰老 氮效率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袁荣兰 汤才 余其龙 奚鑫基
1992~1994年,在浙江省天台县华顶林场北山区铁泉湖黄山松种子园研究了黄山松球果生命表。结果表明,从雌球花开放到球果成熟过程中,导致球果死亡的主要因子是松实小卷蛾幼虫的危害。主要发生期是在雌球花开放,1年生球果生长和2年生球果迅速膨大的5月份。黄山松球果的损失量与黄山松结实的大小年及害虫发生量直接相关。
关键词:
黄山松,球果,松实小卷蛾,生命表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童再康 范义荣
利用黄山松种源试验两个试验点的材料,运用多元分析方法所定义的估算拓广遗传参数方法,分别从协方阵和相关阵出发估算了黄山松种群的拓广表型方差、拓广遗传方差、拓广遗传力和拓广遗传通径系数。结果表明使用全部特征根估算拓广遗传参数是不合适的,95%左右的累计贡献率最为适宜。此时所估算的拓广遗传力以协方阵为基础的是0.32~0.48,以相关阵为基础的是0.66~0.87,且从关阵出发所估算的拓广遗传参数可比性强。依据初步分析结果,对估算方法和实践意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傅松玲 吴泽民
在黄山松林天然植被调查分析的基础上 ,大田设置 10 0 %、4 5%、37%、16 % 4种不同透光度的黄山松播种苗区 ,定期测定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蒸腾速率、各器官生长量及生物量等生理和生长指标。试验结果表明 :(1)光对黄山松苗生长及生理过程有明显影响 ,以全透光苗最为粗壮。光合有效辐射 (即 4 0 0~ 76 0 nm 波段辐射能 )与光合效率的关系最为密切 ,其关系式为 y=19.510 8x0 .0 2 82 。(2 )黄山松苗木水势偏低 ,光补偿点较高 (5.2 6 W· m-2 ) ,水分利用效率高 (3.0 1×10 -3 ) ,且扎根深 ,抗旱性强 ,是亚热带中高山地区水...
关键词:
黄山松 苗期生长 生理特性 光补偿点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乔永旭
以蝴蝶兰花的萼片、花瓣和唇瓣为试材,研究其自然衰老过程中A-280、电导率、Vc、可溶性总糖和脯氨酸含量以及活性氧的变化,探索花朵衰老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萼片、花瓣和唇瓣从小蕾期至中蕾期电导率和A-280逐渐升高且维持较高水平,初开期以后逐渐降低;在自然衰老过程中,萼片、唇瓣从小蕾期至中蕾期脯氨酸的含量增加且达到最高值,以后逐渐减少,花瓣中脯氨酸的含量持续减少;萼片、花瓣和唇瓣中Vc含量在中蕾期以后连续减少;从小蕾期至初开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产生速率有缓慢升高趋势,盛开期之后,含量急剧上升,衰败期积累值达到最高;H2O2含量在开花前期逐渐降低,盛开期后迅速上升,衰败期含量达到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绍华 吉志军 刘胜环 丁艳锋 曹卫星
采用去穗和疏花方法调节稻穗氮需求量 ,研究了水稻氮素供需差 (NSDB)对不同叶位叶片氮转运和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NSDB 0以后 (去穗 ) ,上部 4叶的氮积累量不仅未减少 ,相反还有显著的增加 ,叶片的衰老进程被延缓。研究证实顶 4叶叶色受氮素供需差的影响最大 ,当土壤供氮不能满足库需氮时 ,顶 4叶叶色浅于顶 3叶
关键词:
水稻 叶位 氮素诊断 叶片衰老 库调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扬 高小丽 张东旗 妙佳源 刘凤琴 赵涛
【目的】研究不同年限连作荞麦功能叶片衰老和活性氧代谢特性,探讨连作荞麦叶片衰老机理和产量形成的内部生理机制。【方法】以‘西农9920’苦荞品种为材料,在连续4年定位试验基础上,以轮作荞麦为对照,研究了不同连作年限荞麦功能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SOD和POD活性及膜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氧自由基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收获时测定不同连作年限和轮作荞麦的产量、千粒质量、株高和主茎节数,最后对荞麦生育后期功能叶片生理指标与产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荞麦开花后,随着生育进程的推移,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POD活性、MDA和氧自由基含量持续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