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45)
2023(4222)
2022(3410)
2021(3022)
2020(2347)
2019(5118)
2018(5217)
2017(9174)
2016(5308)
2015(5827)
2014(6110)
2013(5628)
2012(5303)
2011(4837)
2010(4827)
2009(4532)
2008(4327)
2007(4059)
2006(3567)
2005(3233)
作者
(17877)
(15022)
(14799)
(14002)
(9406)
(7151)
(6805)
(5811)
(5717)
(5358)
(5123)
(4982)
(4955)
(4943)
(4812)
(4462)
(4454)
(4431)
(4400)
(4176)
(3827)
(3818)
(3638)
(3438)
(3407)
(3366)
(3341)
(3243)
(3204)
(3131)
学科
(16650)
经济(16621)
管理(15444)
(10594)
(8477)
企业(8477)
(7486)
环境(6932)
(5694)
中国(5666)
(5532)
方法(5465)
(5338)
(4555)
理论(4405)
(4380)
数学(4288)
数学方法(4180)
(4049)
金融(4042)
(3995)
银行(3968)
地方(3958)
(3863)
业经(3829)
农业(3409)
(3332)
教育(3322)
(3305)
及其(3262)
机构
学院(75095)
大学(74341)
研究(30106)
(25108)
管理(24398)
经济(24348)
中国(21537)
科学(21176)
理学(20350)
理学院(20077)
(19463)
管理学(19450)
管理学院(19332)
(16942)
(16767)
研究所(15503)
农业(15435)
业大(15137)
中心(13224)
(12987)
(12338)
(11678)
(11359)
技术(11172)
北京(10577)
(10215)
师范(10007)
(9987)
农业大学(9823)
(9712)
基金
项目(52922)
科学(39756)
研究(36321)
基金(36050)
(33566)
国家(33281)
科学基金(26901)
(22676)
社会(21224)
社会科(19968)
社会科学(19962)
基金项目(18688)
(18665)
自然(17974)
自然科(17531)
自然科学(17521)
自然科学基金(17162)
教育(16354)
资助(14864)
编号(14117)
重点(12390)
成果(12013)
(11819)
计划(11446)
课题(11312)
科技(11130)
(10887)
(10761)
(10444)
科研(10427)
期刊
(30456)
经济(30456)
研究(20500)
学报(19115)
中国(18720)
(18062)
科学(14808)
大学(13646)
学学(13061)
农业(12090)
教育(10958)
(9600)
管理(9243)
技术(6896)
(6100)
金融(6100)
(6091)
业大(6023)
业经(5423)
(5213)
林业(4986)
农业大学(4973)
经济研究(4634)
科技(4529)
财经(4395)
(3818)
职业(3746)
图书(3729)
问题(3673)
统计(3663)
共检索到1173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涛  张友德  张君芝  秦天才  
黄姜(Dioscorea zingiberensis C H.Wright)是薯蓣科薯蓣属植物,因其含有较高的薯蓣皂甙元,而成为我国生产薯蓣皂素的主要原料。近年来随着野生资源的逐渐枯竭,不少地区已开始人工栽培。以前对黄姜的研究,侧重于工业利用、组织培养和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敏生  汪杏芬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文武  庞晓明  霍合强  邓秀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殷爱华  金辉  韩正敏  韩素芬  
对18种豆科树种的染色体计数结果表明,豆科树种的染色体数目与其结瘤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不结瘤的10种树种除望江南染色体数是26条外,其余9种树种的染色体数目都为2n=2x=28,都能被7整除,其中包括苏木亚科的槐叶决明、伞房决明、双荚决明、毛决明、黄槐决明、铁刀木、任豆、皂荚和蝶形花亚科中的国槐;而结瘤的8种树种,其中含羞草亚科的合欢、银荆、肯氏相思、马占相思,它们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x=26;蝶形花亚科的马蹄针为2n=2x=18,紫穗槐为2n=2x=40,刺槐、木豆均为2n=2x=22,它们的染色体数目都不是7的倍数。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学森  邓秀新  章文才  张艳敏  
采用压片法对我国银杏属雌株5大类型50个品种的染色体数目进行了观察,并对5个类型的代表品种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观察的50个品种全部为二倍体,人工诱变也未获得有价值的多倍体;5个代表品种的核型一致,均为2n=2x=24=4m+8sm+12st,相对长度在14.75%~6.65%之间,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之比均大于2,属较不对称的3B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燕文  包满珠  沈清宇  钟林爱  左卫东  王芳  
该文对野梅、果梅和花梅染色体的数目及形态进行了研究,共试材料110个,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为2n=2x=16.对具代表性的种类进行染色体组型分析:洱源野梅、小(果)梅、果梅一号、‘日寒红’及‘小宫粉’均为对称或原始的1A核型;‘老人美大红’、‘送春’为较对称或较原始的2A核型;‘残雪’、‘美人’梅为较不对称或较进化的1B核型;‘长蕊变绿萼’、‘三轮玉蝶’、‘水朱砂’及‘黄山黄香’均为不对称或进化的2B核型.结果表明:梅是由野梅→果梅→花梅的演化趋势,在花梅中是以真梅系→杏梅系→樱李梅系的顺序先后出现的,这与前人研究推断的相一致.但是在真梅系中归纳的品种类型繁多,变化也较大,出现了相当不对称的或进...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洪谔  张若蕙  黄少甫  赵治芬  
以根尖和茎尖细胞对8种蜡梅进行了染色体组型分析,结果表明,全部种类的染色体基数都是11,染色体绝对长度7.02~3.22μm。其核型公式有3种:美国蜡梅为2n=22=22m,西南蜡梅为2n=22=20m(2sat)+2sm,西美蜡梅、夏蜡梅、蜡梅、突托蜡梅、山蜡梅和柳叶蜡梅均为2n=22=20m+2sm。比较组型的对称性,夏蜡梅属比蜡梅属更原始,而在两属中又以美国蜡梅和柳叶蜡梅分别为属内最原始的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钱春桃  罗向东  陈劲枫  吴斯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明银  
Cytochimeras are important materials used to study the behaviors of the cells with different ploidies in a tissue. The epidermal cell size and pollen size are commonly used to indirect detective the cell ploidy levels in L1 and L2 layers, because ploidy is one of the parameters that influence cell s...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恩让  程智慧  周新民  
 5个大蒜品种经愈伤组织途径诱导再生植株形成体细胞无性系,对该无性系细胞进行染色体检查结果表明,通过愈伤组织培养诱导再分化形成的再生植株,其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5个品种的体细胞无性系二倍体率分别为52%,64%,58%,54%和62%,其余为多倍体、超倍体和亚倍体细胞。用苍山蒜和改良蒜的蒜基、蒜瓣和蒜叶分别作外植体培养形成的体细胞无性系二倍体率在46%~60%。检查还发现了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盛华  褚孟嫄  
为了研究梅染色体,鉴定梅品种资源的倍数性,为梅分类起源和遗传育种提供细胞学依据,该文采用“去壁低渗法”对我国9个省区梅5个变种,2个变型,108个栽培品种的染色体数目进行了观察.首次发现原产我国的云南杏梅是二倍体2n=2x=16,但有9.5%的四倍体2n=4x=32细胞.江苏南京的‘迟红’梅品种是二倍体和四倍体的嵌合体,2n=2x=16,2n=4x=32.其余供试材料均为二倍体2n=2x=16.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朝鸿  
三种百合属植物再生植株的染色体数量变异@周朝鸿¥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淡黄花百合,通江百合,百合,染色体数量变异,有丝分裂异常三种百合属植物再生植株的染色体数量变异*周朝鸿关键词淡黄花百合通江百合百合染色体数量变异有丝分裂异常百合属植物的组织培养...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健鹏  王铜毅  骆轩  游伟伟  柯才焕  蔡明夷  
为了研究皱纹盘鲍、西氏鲍、绿鲍和杂色鲍等4种鲍的核型特征,实验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技术比较定位了上述4种鲍的45S rDNA位点。皱纹盘鲍中约83%的中期细胞均检出2对45S rDNA位点,分别位于13号和16号染色体的长臂端部。西氏鲍中约75%的中期细胞均检出3对45S rDNA位点,分别位于6号染色体短臂端部、14号和17号染色体长臂端部。绿鲍中约85%的中期细胞均检出3对45S rDNA位点,分别位于4号、6号和8号染色体长臂的端部。杂色鲍中约65%的中期细胞均检出3对45S r DNA,位点,分别位于3号、4号和12号染色体短臂的端部。此外,4种鲍均有少数中期相的45S rDNA位点数高于众数,这提示,除了明确的45S rDNA位点外,4种鲍可能均有若干个不稳定的45S rDNA位点。实验结果丰富了鲍细胞遗传学研究资料,同时为鲍的遗传育种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田润刚  张雅林  袁锋  魏永平  
 研究了蟪蛄(为重新研究)(Platypleurakaempferi(Fabricius)),蚱蝉(Cryptotympanaatrata(Fabricius))和东北山蝉(LeptopsaltaadmirabilisKato)3种蝉的染色体。结果表明,3种蝉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18+XO。蝉科的减数分裂过程类似于角蝉科、沫蝉科和叶蝉科,与蜡蝉科显著不同的是其减数分裂前期无弥散期。蝉科已知核型的种类较少,其核型特征较为保守。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曾现艳  王华田  王延平  魏娟  
采用常规压片法,以发芽期嫩芽为试材,观察了14个海州常山Clerodendrum trochotomum种源的核型特征。结果表明:海州常山染色体均为二倍体,染色体核型可以分为5种类型:2n=2x=36 m+16 sm,2n=2x=40 m+12 sm,2n=2x=44 m+8 sm,2n=2x=46 m+6 sm,2n=2x=48 m+4 sm,没有发现随体。各种源染色体绝对长度为1.18~1.59μm,平均值为1.45μm,属小染色体。14个种源中,除021号属于2A型外,其余种源都属于2B型,种源间核型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图2表3参2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