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06)
2023(4303)
2022(3498)
2021(3062)
2020(2411)
2019(5275)
2018(5346)
2017(9269)
2016(5361)
2015(5919)
2014(6072)
2013(5598)
2012(5231)
2011(4758)
2010(4748)
2009(4389)
2008(4192)
2007(3890)
2006(3443)
2005(3117)
作者
(17633)
(14637)
(14389)
(13996)
(9232)
(6855)
(6629)
(5713)
(5554)
(5202)
(4990)
(4944)
(4841)
(4754)
(4739)
(4440)
(4379)
(4323)
(4255)
(4071)
(3711)
(3671)
(3557)
(3452)
(3340)
(3295)
(3242)
(3160)
(3095)
(3060)
学科
(16486)
经济(16458)
管理(15842)
(10622)
(8543)
企业(8543)
(7691)
环境(6927)
中国(5922)
(5565)
(5549)
(5418)
方法(5190)
(4578)
(4457)
理论(4209)
地方(4176)
(4175)
金融(4168)
数学(4152)
(4146)
银行(4116)
数学方法(4042)
(4006)
业经(3800)
资源(3346)
(3328)
及其(3325)
教育(3315)
农业(3286)
机构
学院(74697)
大学(73741)
研究(29445)
(25139)
管理(24640)
经济(24386)
中国(21263)
理学(20652)
科学(20546)
理学院(20390)
管理学(19782)
管理学院(19658)
(18302)
(16083)
(16064)
研究所(14870)
农业(14753)
业大(13893)
中心(13199)
(12900)
(12445)
技术(11387)
(11308)
(10663)
(10095)
(9915)
北京(9853)
师范(9843)
(9762)
财经(9361)
基金
项目(52591)
科学(40043)
研究(36763)
基金(36236)
(33309)
国家(33025)
科学基金(27035)
(22444)
社会(21637)
社会科(20378)
社会科学(20372)
(18827)
基金项目(18612)
自然(18006)
自然科(17568)
自然科学(17562)
自然科学基金(17204)
教育(16640)
资助(14712)
编号(14530)
重点(12478)
成果(12291)
(11998)
计划(11407)
课题(11293)
(11040)
(10890)
(10563)
科研(10510)
科技(10484)
期刊
(30027)
经济(30027)
研究(19897)
中国(19038)
学报(17476)
(16314)
科学(13505)
大学(12210)
学学(11649)
教育(10974)
农业(10862)
(9717)
管理(9415)
技术(6927)
(6382)
金融(6382)
业经(5412)
(5394)
业大(4989)
(4924)
经济研究(4496)
财经(4392)
农业大学(4314)
科技(4133)
图书(3922)
职业(3918)
(3797)
统计(3742)
问题(3627)
(3423)
共检索到1162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郑娇  曹款  杨安冉  张静  王志勇  蔡明夷  
黄姑鱼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然而,由于细胞遗传标记匮乏,黄姑鱼染色体仍然难以辨识。为了提高黄姑鱼染色体的配对识别水平,本研究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吉姆萨染色和荧光染色技术分析了黄姑鱼染色体的特征。以总dna为探针进行基因组dna荧光原位杂交(genomic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从而获得黄姑鱼染色体图谱,可使每对染色体呈现特定的荧光信号。依据gish荧光信号分布模式,可以辨识黄姑鱼的24对染色体。18s r dna fish结果显示,18s r dna只...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耿智  徐冬冬  楼宝  柴学军  史会来  毛国民  
采用PHA体内直接注射法制备了黄姑鱼Nibea albiflora和日本黄姑鱼N. japonica肾组织的染色体制片,并对两种鱼的核型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黄姑鱼的核型公式为:2n=48t,NF=48;日本黄姑鱼的核型公式为:2n=48t,NF=48。黄姑鱼染色体相对长度最长为5.94±0.33,最短为3.06±0.20;日本黄姑鱼染色体相对长度最长为5.68±0.22,最短为2.66±0.14。收集文献报道的石首鱼科鱼类的核型研究资料,包括双棘黄姑鱼N.diacanthus、鱼免状黄姑鱼N.miichthioides、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的核型,应用核型进化距...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成  杨足君  冯娟  迟世华  周建平  任正隆  
【目的】寻找黑麦基因组中新的重复序列作为特异PCR标记。【方法】以普通小麦中国春、川农18、育成品系R111、绵阳11为对照,以荆州黑麦、秦岭黑麦、非洲黑麦、森林黑麦为材料,用RAPD法筛选到黑麦基因组中的一个高拷贝DNA片段OPD15940,将OPD15940输入到NCBI的BLAST框中进行比对。根据OPD15940设计特异PCR引物D15F和D15R,利用这对引物对小麦族物种进行扩增,验证OPD15940的特异性。进而利用原位杂交技术定位pScD15940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结果】序列比对后发现OPD15940与重复序列Sukkula中近60个53bp的小片段有较高的同源性,但又不同于S...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德吉  高桥秀彰  峰泽满  佐佐木修  
利用来杭鸡的蛋壳强系和弱系的F2 代进行蛋壳强度相关QTL分析时 ,绘制了相应的连锁图谱。经过连锁分析 ,发现微卫星标记ABR36 2和ABR4 2 4分别与染色体已知的标记相连锁 ,分别位于 1号和 9号染色体。而在已经公布的红原鸡基因组序列中 ,这 2个标记的PCR产物序列染色体尚未定位。通过连锁关系分析 ,这 2段序列也分别定位于红原鸡 1号和 9号染色体上。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贺  徐其征  高养春  张蕊  李霞  庄子昕  梁雨婷  李雅娟  
对杂交三倍体泥鳅(4n♀×2n♂)的胚胎染色体进行了C带及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首次探讨了杂交三倍体泥鳅C带特征,为准确鉴别染色体提供依据,研究了核糖体5.8S+28S r DNA在杂交三倍体泥鳅胚胎中期染色体上的数目和位置。C带结果表明,杂交三倍体泥鳅的染色体C带包括臂端C带和着丝粒C带,没有发现臂间C带。M染色体只有1号染色体既有臂端C带又有着丝粒C带,但臂端C带均比着丝粒C带大,信号也比着丝粒的强;而其他M染色体及SM染色体、T染色体只有着丝粒C带。FISH分析显示,核糖体5.8S+2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云  许尚忠  高雪  张英汉  辛亚平  高树新  任红艳  
以中国西门塔尔牛肝脏组织为材料,运用同源序列克隆技术并结合RT-PCR技术,对牛ACAS 2基因的部分cDNA进行了克隆与序列分析,应用SUN bRH 7000型辐射杂种板对分离的牛ACAS 2基因进行了染色体定位。结果显示,本研究所获得的长为1 535 bp的cDNA序列为牛ACAS 2基因的部分编码序列,该段序列与人(G enB ank登录号:NM-139274)和小鼠(G enB ank登录号:NM-019811)的ACAS 2基因mRNA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91%和88%;牛ACAS 2基因被定位于牛的13号染色体上,与该染色体上的标记D IK 4350的距离为1.51 cR。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廖梦香  郑娇  王志勇  张静  刘贤德  蔡明夷  
为了探究石首鱼核型微观结构上的变化,实验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比较定位了厦门白姑鱼和大黄鱼18S rDNA和5S rDNA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厦门白姑鱼与大黄鱼在宏观核型以及18S rDNA和5S rDNA染色体分布等3个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厦门白姑鱼的核型公式为2n=48t,臂数FN=48;单对18S rDNA信号分布于1号染色体臂间;单对5S rDNA信号分布于3号染色体近着丝粒区域。大黄鱼的核型公式为2n=2sm+4st+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童馨  杜博  喻达辉  龚世园  郭奕惠  黄桂菊  李莉好  
PCR扩增100个浅色黄姑鱼个体的线粒体16SrRNA基因片段序列,得到大约620bp的扩增产物。将其中5个个体的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同源比对,得到468bp可供比对分析的片段。比对结果表明,5条序列包括两个单倍型,两个单倍型之间有1个碱基突变。PCR-RFLP分析结果显示,两个种群的100个样品中98%的个体为其中一种单倍型,只有2%的个体呈另一种单倍型,表明这两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较低。两个单倍型平均碱基组成为:T22.0%,C26.3%,A29.8%,G21.9%,GC含量平均为48.2%。与GenBank中石首鱼科7属9种的11条同源序列比对,得到429个比对位点,其中包括69个简约信息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鹏飞  谷俊刚  毕燕会  周志刚  
UV性别决定系统在一些低等生物生活史的单倍体阶段展现出特定的进化和遗传特性。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海带雌配子体基因组的细菌人工染色体(BAC)文库。该文库包含31 872个克隆,插入片段平均长为115 kb,覆盖6.57倍的海带基因组。利用海带雌配子体特异性的标记FRML-1488的序列为探针筛选BAC文库,获得4个阳性BAC克隆。随机挑选一个克隆(638-C12)通过Roche454第二代测序平台进行测序,并经过间隔序列的扩增、克隆和测序,了解到该BAC克隆的插入片段长为86 996 bp。该序列位于海带基因组的Scaffold285上,占后者序列总长的22.4%。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在雌配子体特异性标记FRML-1488的上游存在大量的微卫星以及Copia逆转录转座子等重复序列。综合这些信息,推测BAC克隆638-C12的插入片段可能与海带U染色体的性别决定区相关。本研究是BAC文库在海带性别相关序列图位克隆的首次应用报道,将有助于海带性别染色体结构的揭示及性别决定机制的解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壮  黄玉碧  
从小麦品种中国春中克隆了TaPhyB在染色体4D上的cDNA的全长编码序列,所得序列定位于4D染色体长臂上,被命名为TaPhyB3。通过中国春1D-4D-6D BAC文库的筛选,设计引物亚克隆得到光敏色素基因B的基因序列,其含有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的预测,该基因编码蛋白的功能结构域有6个:DAF DOMAIN,PHYTOCHROME REGION,PAS-ADOMAIN,PAS-B DOMAIN,HISTIDINE KINASE RELATED DOMAIN 1和HIETIDINE KINASE RELATED DOMAIN 2。编码序列与染色体倍数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Ta...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盛华  褚孟嫄  
为了研究梅染色体,鉴定梅品种资源的倍数性,为梅分类起源和遗传育种提供细胞学依据,该文采用“去壁低渗法”对我国9个省区梅5个变种,2个变型,108个栽培品种的染色体数目进行了观察.首次发现原产我国的云南杏梅是二倍体2n=2x=16,但有9.5%的四倍体2n=4x=32细胞.江苏南京的‘迟红’梅品种是二倍体和四倍体的嵌合体,2n=2x=16,2n=4x=32.其余供试材料均为二倍体2n=2x=16.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永山  柳学周  史宝  徐永江  李荣  吕永军  宋雪松  王滨  姜燕  
为详细了解黄条染色体带型的形态特征,实验采用体内注射植物血细胞凝集素(PHA)和秋水仙素的方法,取黄条全部头肾细胞经低渗处理、卡诺氏液固定、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分裂相。通过不同的研究方法,分别研究和探讨其中期染色体多种带型(C带核型、G带核型和Ag-NORs)的显带特征和形态特征。黄条的带型研究结果显示:(1)C带特征为48条染色体均有大小不一的C带,其中第2、4、5、16、18和19对染色体具有端部C带,其余均为着丝粒C带,无居间带和整体呈C带阳性深染染色体;计算异染色质含量约31.53%;(2)Ag-NORs带特征为第5对染色体末端具有Ag-NORs,为端部AgNORs;银染显现间期核中核仁的数目为1~2个,显现出2个核仁的细胞数目较多,达到60%;(3)G带特征为同源染色体G带带纹大小和位置基本吻合,非同源染色体G带带纹大小和带纹的位置不尽相同。每条染色体都有数量不等的深染带和浅染带,无整条染色体显示深染G带或浅染G带,24对染色体中在条带的数量、大小、位置、染色深浅等方面未发现完全相同的染色体G带。该研究结果可为黄条种质判定、染色体组学研究和遗传育种等提供基础资料。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史宝  刘永山  柳学周  徐永江  李荣  宋雪松  周丽青  
以黄海北部沿海捕获的野生黄条鰤(Seriolaaureovittata)为实验材料,经过体内注射植物血细胞凝集素(PHA)和秋水仙素,取头肾细胞,经空气干燥法制片,Giemsa染液染色后,观察黄条鰤的染色体核型和特征。本研究分析了21条黄条鰤的80个中期染色体核型,结果显示,黄条鰤核型有48条染色体,2n=48占所观察分裂相的比例是81.25%;第1对染色体有次缢痕和随体。核型公式为2n=48=6sm+4st+38t,其染色体臂的数量为54,单倍体染色体总长度约为51.97μm。黄条鰤染色体核型比较独特,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登才  罗明诚  杨俊良  颜济  兰秀锦  杨武云  
“开县罗汉麦”是来源于四川的普通小麦地方品种。这个品种的自然群体中含有促进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的因子。通过染色体单体分析发现,这种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促进作用是由位于“开县罗汉麦”6A染色体上的基因造成的。它不同于以前所报道的促进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人工突变体,是一个地方品种自然群体中天然分布的新的配对促进基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大祥  程劼  许也  张一语  
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唾腺染色体的制备与分析是果蝇细胞遗传研究的基本实验技术,也是非常流行的遗传学教学实验。国内绝大多数的实验教材介绍了这个实验的操作方法,但对于如何辨别染色体各条臂,并进而识别具体的带纹均未予以介绍。笔者详细介绍唾腺染色体的制备及拍摄、数码照片拼接方法;并着重介绍如何根据各条臂端粒端的形态特征,以及利用Lefevre的唾腺染色体照片图谱中指示的蓬突(puff)、缢缩及带纹组合特征识别染色体臂的方法,供研究和实验教学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