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84)
2023(5870)
2022(4831)
2021(4244)
2020(3500)
2019(7783)
2018(7828)
2017(14202)
2016(8185)
2015(9234)
2014(9330)
2013(8952)
2012(8579)
2011(7829)
2010(7796)
2009(7251)
2008(7071)
2007(6577)
2006(5879)
2005(5442)
作者
(27688)
(22991)
(22788)
(21751)
(14764)
(11093)
(10522)
(9007)
(8897)
(8208)
(7954)
(7851)
(7703)
(7589)
(7566)
(7153)
(7073)
(6885)
(6876)
(6573)
(5992)
(5891)
(5742)
(5519)
(5198)
(5184)
(5148)
(4943)
(4929)
(4839)
学科
(28031)
经济(27981)
管理(22233)
(17125)
(13689)
企业(13689)
(11539)
方法(10259)
中国(8748)
数学(8417)
(8319)
数学方法(8253)
环境(8248)
(7645)
(7394)
(7053)
(6352)
金融(6345)
地方(6088)
理论(6065)
业经(6046)
(5916)
银行(5870)
(5727)
(5693)
农业(5158)
(5127)
教育(5120)
(4817)
贸易(4816)
机构
大学(119948)
学院(117738)
研究(49880)
(43260)
经济(42146)
管理(38113)
中国(35441)
科学(33635)
理学(31934)
理学院(31489)
管理学(30653)
管理学院(30463)
(29839)
(28017)
(27222)
研究所(25790)
农业(24198)
业大(22271)
中心(21518)
(20434)
(19739)
(18647)
北京(17338)
(16856)
(16040)
技术(16012)
师范(15647)
财经(15507)
(15203)
(15146)
基金
项目(80584)
科学(60836)
基金(55894)
研究(54678)
(52341)
国家(51910)
科学基金(41411)
(32646)
社会(32200)
社会科(30249)
社会科学(30239)
(28561)
基金项目(28472)
自然(28251)
自然科(27551)
自然科学(27538)
自然科学基金(26998)
教育(24884)
资助(23901)
编号(20762)
重点(19359)
(18357)
成果(17940)
计划(17690)
(17145)
(16653)
课题(16616)
科技(16441)
科研(16131)
创新(15741)
期刊
(51478)
经济(51478)
研究(34837)
中国(28665)
学报(28198)
(26883)
科学(22272)
大学(19927)
学学(18839)
农业(18352)
教育(16421)
(15334)
管理(15139)
(10631)
金融(10631)
(10010)
技术(9594)
业大(8212)
经济研究(8076)
业经(7744)
财经(7483)
(7330)
农业大学(6976)
(6505)
问题(6383)
科技(6262)
世界(6156)
图书(5907)
林业(5634)
(5463)
共检索到1878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耿智  徐冬冬  楼宝  柴学军  史会来  毛国民  
采用PHA体内直接注射法制备了黄姑鱼Nibea albiflora和日本黄姑鱼N. japonica肾组织的染色体制片,并对两种鱼的核型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黄姑鱼的核型公式为:2n=48t,NF=48;日本黄姑鱼的核型公式为:2n=48t,NF=48。黄姑鱼染色体相对长度最长为5.94±0.33,最短为3.06±0.20;日本黄姑鱼染色体相对长度最长为5.68±0.22,最短为2.66±0.14。收集文献报道的石首鱼科鱼类的核型研究资料,包括双棘黄姑鱼N.diacanthus、鱼免状黄姑鱼N.miichthioides、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的核型,应用核型进化距...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郑娇  曹款  杨安冉  张静  王志勇  蔡明夷  
黄姑鱼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然而,由于细胞遗传标记匮乏,黄姑鱼染色体仍然难以辨识。为了提高黄姑鱼染色体的配对识别水平,本研究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吉姆萨染色和荧光染色技术分析了黄姑鱼染色体的特征。以总dna为探针进行基因组dna荧光原位杂交(genomic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从而获得黄姑鱼染色体图谱,可使每对染色体呈现特定的荧光信号。依据gish荧光信号分布模式,可以辨识黄姑鱼的24对染色体。18s r dna fish结果显示,18s r dna只...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廖梦香  郑娇  王志勇  张静  刘贤德  蔡明夷  
为了探究石首鱼核型微观结构上的变化,实验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比较定位了厦门白姑鱼和大黄鱼18S rDNA和5S rDNA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厦门白姑鱼与大黄鱼在宏观核型以及18S rDNA和5S rDNA染色体分布等3个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厦门白姑鱼的核型公式为2n=48t,臂数FN=48;单对18S rDNA信号分布于1号染色体臂间;单对5S rDNA信号分布于3号染色体近着丝粒区域。大黄鱼的核型公式为2n=2sm+4st+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朱云海  王跃斌  胡则辉  柴学军  
为考察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幼鱼摄食配合饲料后胃内含物的变化特征并确定最优数学模型,在26.4℃下测定了其摄食后每小时胃含物的干重和湿重,并用线性、指数和平方根三种模型对其进行了拟合。结果发现,三种模型均能较好地拟合排空率数据,但对干重的拟合优于湿重,原因可能是用湿重表示胃内食物存在偏差。对于干重,线性模型最优,其方程为:Y=0.408-0.025t,其50%和99%理论排空时间分别为7.88 h和16.15 h;对于湿重,平方根模型最优,其方程为:Y0.5=1.15-0.047t,其50%和99%理论排空时间分别为7.95 h和22.31 h。日本黄姑鱼幼鱼摄食约8 h后...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钟声平  陈超  庄志猛  
采用PHA体内直接注射法制备了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 Temminck&Schlegel1842)东京湾群体头肾组织染色体标本并分析其核型。结果显示,其东京湾群体二倍体染色体数为48,其中,亚中部着丝粒3对;其余21对染色体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其染色体臂数NF为54,核型公式为:2n=48,6sm+42t,NF=54;第24对染色体的短臂的形态具有多态性。该鱼染色体臂数高于石斑鱼类的原始核型类群,属于石斑鱼属的特化类群。云纹石斑鱼日本东京湾群体与厦门群体染色体核型存在显著差异,东京湾群体比厦门群体多1对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可能是长期隔离导致染色体重组进化形成的。结果表明,云纹石斑鱼不同地理群体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差异,可利用不同地理群体间的种内杂交优势改良云纹石斑鱼种质。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史宝  刘永山  柳学周  徐永江  李荣  宋雪松  周丽青  
以黄海北部沿海捕获的野生黄条鰤(Seriolaaureovittata)为实验材料,经过体内注射植物血细胞凝集素(PHA)和秋水仙素,取头肾细胞,经空气干燥法制片,Giemsa染液染色后,观察黄条鰤的染色体核型和特征。本研究分析了21条黄条鰤的80个中期染色体核型,结果显示,黄条鰤核型有48条染色体,2n=48占所观察分裂相的比例是81.25%;第1对染色体有次缢痕和随体。核型公式为2n=48=6sm+4st+38t,其染色体臂的数量为54,单倍体染色体总长度约为51.97μm。黄条鰤染色体核型比较独特,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蔡岩  周永灿  谢瑞敏  谢珍玉  冯永勤  王世锋  
为了补充布氏石斑鱼细胞遗传学数据,并为石斑鱼染色体进化研究以及石斑鱼遗传育种等工作奠定基础,实验利用Giemsa染色、C-带和Ag-NORs方法对布氏石斑鱼的染色体核型以及异染色质和具有转录活性的核仁组织区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位置和数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布氏石斑鱼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48,其染色体组由48条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组成,绝大多数染色体的着丝粒位置呈异染色质带,仅在第24对染色体靠近着丝粒的位置检测到银染带,以上结果均表明,布氏石斑鱼属于较为原始的类群。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晓莉  许映芳  方耀林  陶玲  李谷  詹会强  
对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prenanti)的形态特征、染色体核型和同工酶组织特异性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显示:齐口裂腹鱼形态学可数性状为背鳍Ⅲ-8,腹鳍Ⅰ-9~10,臀鳍Ⅱ~Ⅲ-5,侧线鳞90~109,侧线上鳞17~24,侧线下鳞14~19,鳃耙数为外侧:14~23,内侧:19~31;其染色体数为2n=132,核型为34m+30sm+24st+44t,臂数NF=196。乳酸脱氢酶(LDH)、酯酶(EST)、醇脱氢酶(ADH)、苹果酸脱氢酶(MDH)、过氧化物酶(POD)、谷氨酸脱氢酶(GDH)6种同工酶谱在齐口裂腹鱼中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钟声平  陈超  王军  刘志鸿  柳淑芳  朱玲  庄志猛  
采用PHA体内直接注射法制备了七带石斑鱼(Epinephelus septemfasciatus)头肾组织染色体标本并分析其核型。结果表明,七带石斑鱼二倍体染色体数为48,24对染色体均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其染色体臂数(NF)为48,核型公式为:2n=48t,NF=48。未发现与性别相关的异型染色体,第24对染色体长度明显小于其他染色体。通过与其他22种石斑鱼染色体核型进行比较,发现七带石斑鱼具有石斑鱼属鱼类的原始核型特征,属于石斑鱼属鱼类的原始类群。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蒋进  李明云  吴尔苗  
采用植物血凝素(PHA)和秋水仙素体内注射法,以头肾为材料,空气干燥法制片,对光唇鱼(Acrossochei-lus fasciatus)的染色体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光唇鱼的二倍体染色体数目:50,核型公式:2n=14m+16sm+6st+14t,臂数(NF):8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龙华  汪登强  
本文对长江上游水系的白缘鱼央染色体作了分析研究。采用肾脏细胞法和空气干燥法制片 ,Giem sa染色。结果表明 :白缘鱼央的染色体数在 2 2~ 2 6之间 ,并确定 2n =2 4的类型占 73 7% ,臂数NF =4 6 ,染色体单倍体总长度为 2 8 75 μm。由核型公式 2 0m +2sm +2st确定为雌性个体。尚未发现有多倍体现象 ,也未发现异型染色体和随体染色体。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闫文罡  章龙珍  庄平  刘鹏  江琪  
对日本黄姑鱼精子部分生理特性及其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日本黄姑鱼精液pH值为7.0~7.5,精子密度为(11.23±2.78)×109/m l,精子寿命(229.33±17.16)s。在盐度为30~35,pH为7.5~8.5时,精子的活力最高,分别达到(88.33±2.89)%和(88±4.33)%。精子在室温(25℃)条件下,可存活24 h;在低温(4℃)条件下可以存活36 h。以D液作为稀释液,20%的乙二醇作为抗冻剂,利用快速降温法对精子进行超低温冷冻保存,38℃水浴快速解冻,解冻后的精子获得最高的活力为(47±5.78)%。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苑淑宾  朱爱意  江丽华  柴学军  
用Wright’s-Giemsa混合染料对日本黄姑鱼外周血涂片以及头肾、肾脏、肝脏和脾脏组织印片染色,观察其中各种血细胞的大小、形态特征,研究了日本黄姑鱼血细胞的发生发育模式。观察发现,在外周血涂片中,除红细胞外,还观察到多种白细胞,主要有单核细胞、嗜中性细胞、嗜酸性细胞和淋巴细胞,而嗜碱性细胞没有被发现。红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发生主要在肾脏和头肾,其次是脾脏;粒细胞的发生主要在头肾和脾脏。红细胞的发育经历3个阶段:原红细胞、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阶段。红细胞在成熟过程中,细胞核的体积逐渐变小,细胞与细胞核的体积比由大变小然后再变大。成熟红细胞除了由幼稚细胞发育而来以外,还可以进行一分为二...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航  陈晓鸣  冯颖  叶寿德  
本文研究比较了田紫胶虫红、黄两种色型雌虫的核型。两种色型的染色体数目恒定,均为2n=2x=18。染色体类型基本一致:1-4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5-9为端部着丝点染色体(T),其中,黄色型第1、2、4对染色体呈棒状,第3对染色体为肾形,第5-9对染色体为椭圆形或长圆形;红色型第1对的2条染色体长度差异较大,第 2、3、4对染色体呈棒状,第5-9对染色体为椭圆形或长圆形。红、黄两种色型在长臂、短臂、臂比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经t-检验,结果表明:2种色型差异不显著。核型公式为:Ky(2n,(?))=18=8m+10T=4L+4M2+4M1 +6S。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辉  姜亚洲  袁兴伟  林楠  凌建忠  
通过分析增殖放流3个月内象山港黄姑鱼(Nibea albiflora)增殖群体的摄食能力和生长速率,阐述了黄姑鱼放流初期对自然水体的生态适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放流结束1个月,黄姑鱼增殖群体的摄食能力较弱,空胃率高达80.95%,饵料生物生态位宽度指数仅为自然群体的63.0%;肝脏指数较放流前明显降低,说明肝脏储能大幅消耗;特定生长速率仅为0.079%/d,个体生长基本处于停滞状态。随时间推移,增殖群体对自然水体的适应能力逐渐增强,至放流结束2个月,其空胃率下降到了46.15%,饵料生物生态位宽度指数上升到了2.16,与自然群体的空胃率(38.24%)和饵料生物生态位宽度指数(2.62)相比差距已经大幅度缩小,摄食能力明显提升,肝脏指数基本恢复至放流前水平;生长速率较前一时期明显加快,呈现出一定的补偿性生长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