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42)
- 2023(9596)
- 2022(8648)
- 2021(8180)
- 2020(6864)
- 2019(16028)
- 2018(15941)
- 2017(31154)
- 2016(16847)
- 2015(18975)
- 2014(18828)
- 2013(18570)
- 2012(16860)
- 2011(14974)
- 2010(14744)
- 2009(13326)
- 2008(12725)
- 2007(10827)
- 2006(9307)
- 2005(7848)
- 学科
- 济(65033)
- 经济(64965)
- 管理(47395)
- 业(44206)
- 企(37478)
- 企业(37478)
- 方法(33238)
- 数学(28871)
- 数学方法(28420)
- 农(15990)
- 学(15875)
- 财(15499)
- 中国(15417)
- 业经(13956)
- 地方(13786)
- 理论(11321)
- 和(11205)
- 农业(10844)
- 环境(10828)
- 贸(10653)
- 贸易(10648)
- 务(10431)
- 财务(10370)
- 财务管理(10352)
- 技术(10289)
- 易(10286)
- 企业财务(9798)
- 制(9608)
- 划(9250)
- 教育(8903)
- 机构
- 大学(236154)
- 学院(233774)
- 管理(96935)
- 济(86747)
- 理学(85260)
- 经济(84662)
- 理学院(84281)
- 管理学(82567)
- 管理学院(82176)
- 研究(75664)
- 中国(54120)
- 京(50845)
- 科学(50489)
- 财(38388)
- 所(37664)
- 业大(37076)
- 农(36253)
- 研究所(34832)
- 中心(33914)
- 北京(32012)
- 江(31865)
- 财经(31848)
- 范(31539)
- 师范(31278)
- 经(28942)
- 农业(28468)
- 院(28144)
- 州(26640)
- 师范大学(25595)
- 经济学(24723)
- 基金
- 项目(170039)
- 科学(133769)
- 基金(123865)
- 研究(121759)
- 家(108550)
- 国家(107708)
- 科学基金(93034)
- 社会(74870)
- 社会科(70990)
- 社会科学(70969)
- 基金项目(67124)
- 省(66123)
- 自然(63285)
- 自然科(61840)
- 自然科学(61829)
- 自然科学基金(60670)
- 划(56144)
- 教育(55314)
- 资助(51164)
- 编号(49677)
- 成果(39162)
- 重点(37563)
- 部(36627)
- 发(35122)
- 创(34966)
- 课题(33556)
- 科研(32872)
- 创新(32562)
- 大学(31312)
- 计划(31159)
共检索到3215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孟庆香 刘国彬 杨勤科
在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采用多种插值方法对黄土高原降水量进行了空间插值研究, 并探讨了气象站点密度与布局对插值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地统计学方法优于传统的反距离加权插值、多项式插值和径向基函数插值方法;考虑高程影响的普通协克里金方法优于一般的克里金方法和简单协克里金方法。通过空间插值得到了黄土高原降水量分布图,由该降水量分布图可知,黄土高原降水量总体呈现西北低、东南高的态势,界限很明显;年均降水量在100-800 mm,主要集中在200-600 mm内,以半湿润-半干旱气候为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昌广 林德生 周志翔 王鹏程 肖文发 滕明君
三峡库区是一个特殊的地理单元,分析库区降水的时空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三峡库区及周边46个气象站点资料,分别采用反距离加权法、样条函数法、普通克里金法、协同克里金法等4种空间插值方法,对三峡库区1961~2005年45年间的年平均降水量、月平均降水量进行了空间插值模拟与交叉检验,并对三峡库区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检验结果表明,考虑高程的协同克里金法整体插值效果要优于其他3种插值法。但通过站点误差分析,协同克里金法并非对每一个站点的插值精度都高。研究发现,在剔除其中2个高海拔站点的情况下,可以显著提高协同克里金的空间插值效果。由插值得到的三峡库区降水分布图可知,大部分区域的年平均降水量...
关键词:
三峡库区 降水量 空间插值 时空分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正佳 于兴修 王丝丝 商贵铎
在薄盘光滑样条插值中,高相关协变量的选取决定了插值结果的精确性。以2001-2009年全国728个气象站点日降水为数据源,提取年降水量数据,在分析多年平均降水量与两协变量高程(DEM)和距海岸线距离(DCL)的空间相关性基础上,利用ANUSPLIN软件,比较不同协变量下降水量插值结果精度在全国尺度以及区域尺度上的差异。以DEM、DCL及DEM-DCL分别为协变量对降水量数据进行空间插值发现:①在全国尺度上,DEM法的平均绝对误差(MAE)为47.79,略低于DEM-DCL法(48.90),但显著低于DCL法(55.54);且DEM法的平均相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也明显低于其它两种方法。②在区域尺度上,除西藏地区外的其他7个区域,3种方法的插值误差与全国尺度上相一致。西藏地区降水插值结果以DCL法的精度最高,而DEM法则较差。研究建议除在西藏地区的降水量插值研究中采用DCL法,在全国其他大部分区域采用DEM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郭正 李军 张玉娇 曹裕 张丽娜 范鹏
为了揭示黄土高原旱作苹果园深层土壤干燥化对果园产量的长远影响,确定果园适宜利用年限,应用Win EPiC模型定量模拟分析了1965—2009年黄土高原半湿润区洛川、半湿润易旱区白水、半干旱区延安、半干旱易旱区静宁等不同降水量区旱作苹果园地水分生产力演变和深层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并比较了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洛川、白水、延安和静宁果园产量均呈现出"先逐年升高达到最大值,之后随当地降雨量变化而波动性降低"趋势,45 a平均值分别为26.05、23.89、22.29和20.51 t/hm2;1~20 a生果园平均年耗水量均高于同期年降水量,导致果园深层土壤干燥化强烈,洛川1~22 a生、白水1~2...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军 王学春 邵明安 赵玉娟 李小芳
应用WinEPIC模型模拟1957—2001年期间黄土高原半湿润区洛川、半干旱区延安和半干旱偏旱区榆林油松林地水分生产力演变规律和深层土壤干燥化效应。模拟结果表明:洛川、延安和榆林油松林地逐年生物量模拟值在9~17年生达到最大值(平均值分别为4.29,3.62和2.73t.hm-2),之后随降水量年际波动呈现出明显的波动性降低趋势;1~22年生期间油松林地平均年耗水量高于同期年降水量,导致林地0~10m土层土壤强烈干燥化,逐月土壤有效含水量波动性降低,洛川14~20年生、延安9~20年生和榆林6~19年生期间是油松林地土壤强烈干燥化阶段,年均土壤干燥化速度分别为176,111和69mm,此后油...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王晓鹏 曹广超 丁生喜
应用基于Box-Jenkins方法的时间序列分析技术,对青南高原的四个典型地区1961-2005年降水量序列进行ARMA建模分析:验证了四地区年降水量序列的时间序列特性,研究并选择了这些序列的最佳ARMA模型,本文也通过模型对未来降水量进行了预测.模型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在青藏高原降水量时间序列分析建模与预测方面,Box-Jenkins方法及其模型是一种精度较高且切实有效的方法模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薩瓦狄尔
河川迳流系数的变化,是决定于降雨的历时,强度及降雨前的天气。这可由Б.都尔河(文斯基森林山区)的两次洪水予以证实。1951年5月10—11日,由于连续下了42小时的霪雨,最大强度每小时7毫米,观测到洪水上涨4.18米;降雨强度减弱到每小时2—3 毫米时,水位立即下降。1951年6月19—20日,虽然下了一次暴雨,降雨强度每小时18毫米,但暴雨后是较小的雨,Б.都尔河的水位总共只上升了21厘米;这由于降雨前天气干燥而热的缘故。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晓丽 马显莹 顾世祥 李靖
根据云南境内滇中高原区的昆明、楚雄、大理、玉溪、蒙自、马龙等30个气象站自建站20世纪50年代~2010年的逐月降水量,逐年最大1h、6h、24h降水量等资料,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Morlet小波变换分析等对各站不同时间尺度的降水量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检验。结果表明,自有观测记录以来各站的短历时最大1h、6h、24h降水量普遍呈增大趋势。而月、夏季、年降水量序列则有增有减,高原上宾川-祥云、元谋、蒙自-建水等各个传统的干旱区降水量都是持续增加,干湿季节的差异性在缩小,特殊地,马龙的短历时降水(最大1h、6h)显著地增大,但其最大月、夏季和年降水系列都为减少的相反趋势。总体上,最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英丽 丛林 李晓辉 杨勇
针对灰色模型在降水量预测中精度较低、稳定性差等问题,选取朝阳地区1996~2011年的降水量为试验数据,引入小波分析理论,对小波分解与灰色模型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从而改进灰色模型的预测精度。运用小波强大的多分辨率分析能力,将降水量数据分解为不同的高频分量和低频分量,分别根据高、低频分量的不同特性选取不同的预测方法,对降水量低频部分进行灰色建模预测;降水量高频部分采用波形预测的方法进行预测,最后合成两部分预测结果。结果表明:低频分量数据的平均灰色模拟精度为0.066;高频分量数据的波形模拟精度为0.159,采用小波多分辨率分解与灰色预测模型相结合的预测方法结果比传统灰色预测精度提高53.4%。
关键词:
小波分解 灰色模型 波形预测 降水量预测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迟道才 王子凰 陈涛涛 许杏娟 张瑞
为提高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使其更好的应用于旱灾预测,采用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模型和蒙特卡洛(Monte Carlo)方法分别对降水序列的线性、周期和非线性、随机部分进行预测,并通过博弈论组合赋权,建立基于博弈赋权的ARIMA和蒙特卡洛组合模型。以吉林省松原地区为例,利用1953~2012年逐月降水资料建模并预测,并与最小二乘法赋权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对松原地区2012年月降水量的预测中,ARIMA模型预测值的决定系数为0.908,蒙特卡洛方法预测值的决定系数为0.941;应用博弈理论拟合蒙特卡洛方法和ARIMA模型的预测值,其结果的决定系数为0.945,高于最小二乘法拟合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智勇 张鑫 方睿红
【目的】比较4种空间插值方法的插值效果,为分析榆林市降水空间分布特征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榆林市45个水文及雨量站点35年(1970-2004年)的降水量观测资料,结合GIS技术,以榆林市1km×1km网格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据为基础,建立35年各月平均、年平均降水量与站点坐标、高程之间的回归方程。选取反距离加权法、张力样条函数法、普通克里金法及协同克里金法等4种空间插值方法,对榆林市35个站点的多年平均降水量进行空间插值计算,采用10个站点的降水量数据对插值结果进行验证,并进行对比误差分析,根据插值结果,进一步分析榆林市降水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考虑了地...
关键词:
降水 DEM 空间插值 地形因素 榆林市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仁平 张云玲 郭靖 冯琦胜 梁天刚
利用新疆及周边地区的154个气象站点资料,采用反距离权重法(IDW)、普通克里金法(Kriging)、协同克里格法(Cokriging)、贝叶斯法(EBK)和ANUSPLIN软件5种方法,对新疆地区1995-2004年10年间的月降水量空间插值模拟结果进行了交叉检验。结果表明,在新疆地区,5种方法的插值精度表现为ANUSPLIN>Cokriging>EBK>Kriging>IDW,并随月份有所变化,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均方根误差(RMSE)表现为秋冬两季误差低于春夏两季,平均相对误差(MRE)的值在春
关键词:
新疆地区 降水量 空间插值 精度比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志 郑粉莉 刘文兆
极端降水事件会引起严重的灾害事件,其变化趋势需要进行详尽的评估。基于50个站点1961—2007年日降水数据,定义极端降水事件及衡量指标后,使用M ann-Kendall法评估了黄土高原极端降水事件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极端降水事件的空间分布具有东南—西北方向的梯度变化特征,降水量、强度和年最大日降水量均从东南向西北递减,而严重干旱事件从东南向西北递增。多数站点极端降水事件的各指标都具有单一趋势,但各指标具显著性趋势的站点数差异很大。约40%的站点极端降水频率具有显著降低趋势;约30%的站点极端降水量的减少趋势和严重干旱频率的增加趋势具有显著性;约10%的站点极端降水强度的上升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胡兵辉 廖允成 贺金红 程天矫 于稀水
黄土高原是中国旱地农业的重要实施区域,降水是其农业生产的主要水分来源。然而该区不仅年降水量有限,而且分布不均,夏季多大雨、暴雨,加之地形起伏不平,致使有限的降水资源大部分化为非目标性输出;储存在土壤里的降水通过蒸发大量损失;且现行的种植业结构及作物种群大多数用水效率低,农民科技素质低;更为普遍的是,土壤肥力低下,耕作管理粗放,严重制约了有限降水的资源化。
关键词:
制约因素 降水资源化 黄土高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翀 任志远 李小燕
【目的】研究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对水热条件的时空响应。【方法】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植被覆盖、气温和降水变化情况的时空分布,并结合奇异值分解分析植被覆盖与水热条件的时空相关性。【结果】东南部水热条件对植被的生长最佳,西北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气温超过一定的界限不利于植被生长,而降水的增加更容易使植被覆盖增大;中国第二大河——黄河的水文效应对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覆盖的变化影响密切,在干旱地区水分充足的区域,气温的上升则会促进植被的生长;河谷平原、盆地中植被覆盖对水热的响应较为明显;同一区域不同植被类型对水热的响应也不尽相同;黄土高原植被覆盖与水热要素的相关性很强,但限制性因素较多。【结论】土地利用、植被类...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植被覆盖 气候变化 响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