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37)
2023(13506)
2022(11434)
2021(10351)
2020(8929)
2019(20596)
2018(20248)
2017(39566)
2016(21475)
2015(24151)
2014(24066)
2013(24273)
2012(22506)
2011(20231)
2010(20684)
2009(19439)
2008(19583)
2007(18131)
2006(16138)
2005(14408)
作者
(63211)
(53331)
(52984)
(50301)
(33597)
(25777)
(24030)
(20906)
(19961)
(19043)
(18141)
(17909)
(17014)
(16858)
(16448)
(16372)
(16236)
(15446)
(15369)
(15357)
(13247)
(13005)
(12974)
(12213)
(11971)
(11956)
(11912)
(11737)
(10780)
(10758)
学科
(95794)
经济(95684)
(93071)
(74739)
企业(74739)
管理(71186)
(48402)
方法(42001)
数学(33567)
数学方法(33312)
农业(32100)
业经(31155)
(29585)
中国(22305)
(20798)
财务(20775)
财务管理(20743)
(20713)
地方(19692)
企业财务(19562)
技术(18302)
(17135)
贸易(17128)
(16595)
(16365)
(16360)
(15943)
(15256)
理论(15094)
(14885)
机构
学院(317503)
大学(310031)
(133993)
经济(131296)
管理(127175)
理学(108928)
理学院(107823)
管理学(106362)
管理学院(105768)
研究(102109)
中国(82427)
(69406)
(65389)
科学(62575)
(60972)
农业(53250)
业大(52520)
(52445)
(51250)
中心(49101)
财经(48053)
研究所(47219)
(43433)
北京(40578)
经济学(39874)
(39724)
(39071)
师范(38744)
经济管理(36773)
经济学院(36247)
基金
项目(206575)
科学(163156)
研究(152638)
基金(149802)
(130088)
国家(128855)
科学基金(110971)
社会(98000)
社会科(92491)
社会科学(92461)
(83388)
基金项目(80611)
自然(71021)
自然科(69292)
自然科学(69274)
自然科学基金(68089)
(67856)
教育(67289)
编号(63042)
资助(59225)
成果(49228)
(45865)
重点(45707)
(45459)
(45117)
(43689)
课题(41806)
创新(41487)
国家社会(40152)
科研(39532)
期刊
(158198)
经济(158198)
研究(89204)
(69449)
中国(61277)
(50634)
学报(48173)
科学(46688)
农业(46456)
管理(45419)
大学(37117)
学学(35388)
业经(32955)
(32086)
金融(32086)
技术(28248)
(25407)
教育(24985)
财经(23719)
经济研究(22299)
问题(22096)
(20469)
技术经济(18411)
(16951)
世界(16323)
农村(15732)
(15732)
现代(15663)
资源(15453)
商业(15146)
共检索到4773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博文  姚顺波  李桦  刘广全  
运用DEA分析方法,以陕西省吴起县为例,测算了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前后农户农业生产效率的变化,表明该地区在退耕还林(草)后,农业规模收益处于递增阶段,规模效率呈波动性变化,技术效率与综合效率变化一致,呈提高趋势,但综合效率有效性仍不足。为了确保退耕还林(草)工程已取得的绩效,可以通过调整土地资源配置、农业人力资源配置和充分合理利用投入的农用物资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博  李桦  
基于吴起农户调查面板数据,采用统计描述法和结构方程分别对退耕农户复耕的可能性进行甄别,并分析了农户退耕还林持续性传导路径。结果表明:不同复耕意愿农户非农化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农户非农化程度与退耕还林可持性之间显著相关,即农户非农化程度越高,农户复耕可能性越低;且以补助作为激励手段作用依然存在,但影响不如非农化程度对退耕还林可持续性影响大。因此,为保证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性,一方面应为农户创造更多非农就业机会,消除农户难以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障碍;另一方面应实行有差别的补助标准,提高大规模退耕且主要从事农地经营农户的退耕还林补助标准。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桦  姚顺波  郭亚军  
本文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吴起县退耕农户的种植业生产、种植业农用物资投入、畜牧业饲养和生活消费支出等经济行为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种植业方面,退耕农户倾向于选择单产高、经济优势明显的农作物品种,同时,对单位面积耕地的农用物资和劳动力投入加大了;在畜牧业方面,退耕农户倾向于规模饲养羊,饲养生猪和鸡则主要满足自己消费;在农业收入增加的前提下,退耕农户的消费支出由以食品支出为主向食品教育、医疗支出并重的方向转变。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于金娜  姚顺波  
运用DEA模型对陕西省吴起县196个农户退耕前后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了测算。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退耕还林的实施,农户的总体效率变化不大;农户生产的纯规模效率比退耕前下降了许多,退耕前大部分农户的规模效率在0.9~1.0之间,而退耕后则集中在0.3~0.4之间;退耕后纯技术效率却明显的提高了,由退耕前的0.40提高到了退耕后的0.51。投影分析结果表明:退耕后农户的种植业、林业和畜牧业产值的增值空间远远大于退耕之前,这主要是由于随着退耕还林的实施,农户的精耕细作、政府在林业方面提供的技术培训以及圈养畜牧业发展的缘故。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薛占海  
以全国退耕还林示范县陕西省吴起县为例,在全面系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吴起县新农村建设的难点,主要表现为资金、技术缺乏,农民收入不高,基础设施差,有些乡风民俗带有消极落后倾向等。对此,提出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不良风气,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等相应对策。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姚顺波  张晓蕾  
首先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从种植业、畜牧业和林业、渔业等几方面对退耕还林前后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然后借助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分别计算了吴起县退耕还林前后的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化指数,得出退耕还林后吴起县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化综合指数有所提高(由0.8270提高到0.8596),但仍有进一步调整的空间;特别是退耕还林前后劳动力合理化指数都偏低(分别仅为0.7426和0.7762),说明吴起县劳动力结构调整力度还有待加强。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宗飞  姚顺波  
运用生态足迹的方法从供给的角度测算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陕西吴起县农户户均生态承载力的影响,测算结果表明:退耕还林之前吴起县户均生态承载力为2.57 hm2,退耕之后户均生态承载力为3.62 hm2,上升了1.05 hm2;由耕地、林地、草地组成的户均生态承载力供给结构发生了变化,由退耕还林前的27.01∶1.01∶1变为退耕还林后的4.82∶13.93∶1,说明退耕还林工程对吴起生态经济的容纳能力有所增加,生态供给结构趋于优化。对耕地、林地、草地因子进行生态承载力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林地因子是影响退耕还林之后户均生态承载力的主要因子。最后,对进一步提升吴起县户均生态承载力的方法进行了探索。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卫忠  吴付英  吴宗凯  雷明军  刘广亮  
本文通过对陕西省吴起县1619户农户的调查,了解农民对退耕还林政策的态度,系统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对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行为方式、种植业、畜牧业以及产业结构的影响。本文的分析结论是,退耕还林不仅使当地农民受惠,而且也促进了该县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敏娟  姚顺波  
本文的目的在于从农户层面上,以技术效率为标准,对退耕还林政策加以评价。以黄土高原区的陕西省吴起县、定边县和甘肃省华池县为实证案例,论文通过同时估计农户的投入导向的随机距离前沿和技术效率影响模型两个等式,分别测算了2009年吴起县159户、定边县152户和华池县125户农户退耕还林政策与技术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退耕还林与吴起县农户技术效率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定边县和华池县的样本农户技术效率之间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因此,退耕还林政策在我国不同地区的执行存在显著差异;需要对定边和华池农户给予额外补贴或者实质性扶持,才可以实现该公共政策均衡私人森林供给和社会森林需求。研究还显示:3县农户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秀丽  张勃  郑庆荣  何旭强  张调风  贾艳青  罗正明  
基于退耕还林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上,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的方法,对其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和农户福祉的变化进行分析,并探讨了二者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退耕还林以来宁武县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因子均发生变化,提供食物产品服务明显降低,消遣和生态旅游服务明显提高;研究区农户福祉处于较低水平,各村庄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各福祉要素中,健康状况、资源安全和环境安全三项福祉要素的空间分异较小,其他要素空间分异较大;2001-2011年,研究区农户福祉从36.61增长到40.40,增长率为10.35%,各要素中变化最显著的是收入水平和生产资料满意度,其中收入水平呈现正增长,生产资料满意度呈现负增长;对农户福祉影响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秦艳红  康慕谊  
为促进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生态保护的机会成本应包括人们因参与生态保护不得不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的各种投入和潜在损失。根据机会成本法,以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为例,对吴起县的退耕还林补偿标准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如果退耕后以舍饲养羊为主导产业,吴起县退耕还林补贴低标准为729元/亩,高标准为1014元/亩,标准定为900元/亩较为合适。提出建议在以后的生态补偿项目中补偿金在补偿期限内逐年递减发放,在起始阶段发放较高的补贴数额。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郭志勤  姚顺波  
探讨了退耕还林给陕西省吴起县粮食产量、农村生活、能源、农民经济收入、思想观念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并对吴起县退耕还林的可持续性、粮食安全、能量需求、经济收入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惩戒毁林复耕宣传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郭亚军  姚顺波  
基于C—D生产函数模型思路,运用索洛增长方程式,对陕西吴起县退耕还林后农民收入的增长情况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退耕还林政策对吴起县农业生产各要素收入弹性的影响,结论是吴起县的退耕还林政策有效的改善了各生产要素的收入弹性,从而显著地提高了农民收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吉小燕  刘震  蓝菁  于金娜  
本文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08年陕西省吴起县193个退耕户家庭经营技术效率进行了排除环境因素与随机误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剔除随机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退耕户生产的平均技术效率有所下降,其中农户的平均纯技术效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而农户的平均规模效率有所下降。由此说明,退耕户农业生产技术效率之所以较低是因其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率低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管理的无效率,而随机因素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提高退耕户的农业生产效率,需要从农业生产过程的管理上着手,优化现有的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格局,推广科学的经营模式,提高农业生产资源利用效率。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燕  支玲  薛国祥  阮萍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投入最大的生态修复工程,它对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利用面板三阶段DEA模型,采用6期实地跟踪调查的农户数据,较准确地测算了样本县退耕农户农业生产效率以及可持续变化趋势,进而实证分析了影响退耕农户生产效率的因素。结果显示,退耕还林规模显著地促进农户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同时种植面积、市场信息的可获得性、人力资本都对退耕农户农业生产效率有正向的影响,而非种植业纯收入比例对农业生产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最后,根据相应的结论提出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