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93)
- 2023(12442)
- 2022(10689)
- 2021(9964)
- 2020(8131)
- 2019(18603)
- 2018(18123)
- 2017(34692)
- 2016(18733)
- 2015(20533)
- 2014(20462)
- 2013(20296)
- 2012(19167)
- 2011(17722)
- 2010(18081)
- 2009(16671)
- 2008(16174)
- 2007(14719)
- 2006(13392)
- 2005(12312)
- 学科
- 济(91860)
- 经济(91771)
- 管理(51282)
- 业(47190)
- 企(35072)
- 企业(35072)
- 方法(30094)
- 数学(26216)
- 数学方法(25852)
- 地方(25466)
- 农(25258)
- 中国(21824)
- 学(21170)
- 财(18718)
- 业经(18076)
- 农业(17925)
- 环境(15839)
- 制(15287)
- 地方经济(15197)
- 贸(13142)
- 贸易(13132)
- 融(12794)
- 金融(12791)
- 易(12608)
- 银(12542)
- 银行(12504)
- 策(12454)
- 行(12047)
- 和(11986)
- 理论(11523)
- 机构
- 学院(272075)
- 大学(270408)
- 济(116863)
- 经济(114356)
- 研究(104026)
- 管理(96804)
- 理学(82089)
- 理学院(81003)
- 管理学(79454)
- 管理学院(78963)
- 中国(77792)
- 科学(65737)
- 京(58530)
- 所(54491)
- 财(52605)
- 农(51488)
- 研究所(49620)
- 中心(46713)
- 江(42989)
- 业大(41884)
- 财经(40708)
- 农业(40286)
- 院(37495)
- 范(37224)
- 北京(37122)
- 师范(36769)
- 经(36749)
- 经济学(36381)
- 州(34585)
- 省(33304)
- 基金
- 项目(180045)
- 科学(140422)
- 基金(129606)
- 研究(128060)
- 家(115848)
- 国家(114898)
- 科学基金(96145)
- 社会(81320)
- 社会科(76882)
- 社会科学(76862)
- 省(70785)
- 基金项目(67776)
- 自然(62793)
- 自然科(61193)
- 自然科学(61166)
- 划(60161)
- 自然科学基金(60081)
- 教育(57238)
- 资助(53644)
- 编号(49947)
- 重点(41583)
- 成果(41428)
- 发(41256)
- 部(38593)
- 课题(36429)
- 创(36397)
- 创新(34203)
- 科研(34032)
- 国家社会(33885)
- 计划(33801)
- 期刊
- 济(141300)
- 经济(141300)
- 研究(84736)
- 中国(56185)
- 农(47733)
- 学报(47430)
- 科学(43117)
- 财(39788)
- 管理(37268)
- 大学(34994)
- 学学(33248)
- 农业(32259)
- 融(27715)
- 金融(27715)
- 教育(26561)
- 技术(23212)
- 经济研究(22903)
- 业经(21031)
- 财经(20778)
- 经(18092)
- 问题(17972)
- 业(16828)
- 贸(13930)
- 技术经济(13876)
- 资源(13739)
- 版(13591)
- 世界(12798)
- 统计(12402)
- 国际(12394)
- 现代(12350)
共检索到4246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尤飞 董锁成 王传胜
长期以来,黄土高原贫困区难以摆脱社会贫困、经济贫困和生态贫困恶性循环的怪圈。由于传统农业占据主导地位,维持系统稳定性的要素比较单一,生态经济系统与自然界的光热水分的交换和循环构成了开放系统平衡的关键环节。系统自身组织能力不能推动系统向高等级状态演化,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演化,既需要区域创新系统的不断完善,更需要外部推力作用。该文以定西为例,剖析了同类地区生态经济系统演化过程中,存在于系统内部的和系统外部环境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指出了干旱缺水、垦殖砍伐、人口增长、结构单一、现代化水平低是制约区域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了定西生态经济发展的国家宏观政策环境、国际和国内的机遇与挑战,区域创新能力。在此基...
关键词:
生态经济系统 定西 条件 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县永平
文章针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典型——甘肃省定西市农村生态环境薄弱的现状,将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运用到农业生产实际中去,利用生物之间的生态关系,以沼气发酵生产为纽带核心,把种植、养殖联结起来,充分利用干旱半干旱区的雨水集流,建立起"种草+养畜+水窖+沼气+太阳灶+高效农业"能源生态型良性循环体系,从而在半干旱区达到农村庭园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农村废物资源化、生活用能再生化,以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
生态农业 黄土高原 定西市 模式选择
[期刊] 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费洪平
本文运用生态经济原理,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物质能量转换关系出发,以甘肃省定西地区为例,论述了土地生态经济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该区三种不同类型的土地生态经济优化模式,从而为该区合理生产布局提供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福生 刘占雄
黄土高原贫困地区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 ,使扶贫开发建设进入实现稳定解决温饱、稳定持续发展、实施经济开发的新阶段。持续开发建设的重点要由温饱工程建设转向发展特色农业工程建设 ;由突出基本农田建设转向突出旱作农业综合建设 ;生产经营由分散型内部创新向外部创新带动内部创新转化 ;扶贫资源的组织传递由按行政区域、条块组织为主向按经济区域、综合协调与市场引导并重的扶贫机制转化。
关键词:
黄土高原 贫困地区 持续开发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于敏
本文从收入流动视角研究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个体动态收入特征,运用收入流动矩阵法测量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流动情况;研究结果显示:贫困地区农村居民长期贫困程度小于年度贫困,收入流动减缓了长期贫困程度,但贫困户即使脱离贫困,但脆弱性较强,返贫概率较大,其未来几年的平均收入仍较低;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流动的风险更大,收入缺乏稳定性,贫困地区贫困农户收入向上流动的概率较高,有利于贫困人口相对收入位置上升,有利于贫困户脱贫。
关键词:
收入流动 动态贫困 绝对收入 相对收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翟彬 梁流涛
以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为基础,作者通过对甘肃省天水地区农户生计状况的调查,运用多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非农生计策略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生计水平对农户的扶贫需求做出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天水地区农户的生计资本指数偏低且比例不均,金融资本与社会资本相对不足,生计策略存在空间异质性;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是影响农户非农生计策略对抗贫困的显著因素;农户反贫困需求受生计资本拥有量及其构成的影响,存在很强的空间差异性。基于研究结果,文中提出了加快农户可持续脱贫能力培养,扶贫投入应瞄准农户需求等建议。
关键词:
生计资本 生计策略 农户需求 反贫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高新才 李忆春
本文利用甘肃中部地区10个贫困县的调查资料,就农村妇女的文化程度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妇女文化程度的差异对贫困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农业产业结构、非农化进程等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农村妇女的文化程度对于农户经济收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人均纯收入的促进尤其明显;不过,丈夫的文化程度对家庭经济收入的影响更加显著。
关键词:
农村妇女 文化程度 农户经济收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媛媛 卢荣旺 唐波 林琳
基于PSR理论构建贫困地区生态—经济脆弱性评价体系,以韶关市8个贫困县为案例地分析其脆弱性时空格局并探讨耦合度和障碍因子,研究发现:(1)生态脆弱性整体呈"U"型走势,经济脆弱性呈匀速下降趋势,生态—经济脆弱性呈倾斜且平滑的"L"型阶段性下降趋势。(2)县域生态脆弱性空间差异较大,经济脆弱性空间差异缩小,生态—经济脆弱性形成"东高西低、中部适宜"的格局。(3)大部分地区生态—经济耦合脆弱性在中度水平以下,耦合度较高的县主要集中在中部片区。(4)经济总量及产业结构是影响该地区耦合脆弱性的主要障碍因子,年降水、气温和森林覆盖率等生态状态指标是基础障碍因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响应指标重要性有所提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媛媛 卢荣旺 唐波 林琳
基于PSR理论构建贫困地区生态—经济脆弱性评价体系,以韶关市8个贫困县为案例地分析其脆弱性时空格局并探讨耦合度和障碍因子,研究发现:(1)生态脆弱性整体呈"U"型走势,经济脆弱性呈匀速下降趋势,生态—经济脆弱性呈倾斜且平滑的"L"型阶段性下降趋势。(2)县域生态脆弱性空间差异较大,经济脆弱性空间差异缩小,生态—经济脆弱性形成"东高西低、中部适宜"的格局。(3)大部分地区生态—经济耦合脆弱性在中度水平以下,耦合度较高的县主要集中在中部片区。(4)经济总量及产业结构是影响该地区耦合脆弱性的主要障碍因子,年降水、气温和森林覆盖率等生态状态指标是基础障碍因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响应指标重要性有所提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傅伯仁 冒晓慧 马书采
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农村改革发展,努力摆脱相对贫困化窘况,是关系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全局的无比艰巨的历史性任务。该文以甘肃中部为例,通过分析,指出长期制约该地区农村发展的瓶颈,进而提出了化解瓶颈、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创新,有利于贫因地区加快发展的土地制度等6项对策。
关键词:
贫困地区 改革发展 相对贫困化 甘肃中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高军 李忠东
通过构建贫困县县域发展水平评测指标体系,对六盘山、秦巴山连片特困地区和四省藏区三大片区贫困县进行综合评测和分组研究,得出甘肃贫困县县域综合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这一基本结论。从生态环境、资金投入、经济结构及农民文化素质等方面分析了甘肃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制约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甘肃扶贫攻坚步伐的6项对策建议。
关键词:
扶贫攻坚 贫困现状 扶贫对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曲玮
城乡差距过大、东西部发展失衡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西北欠发达地区农村正是集"三农"和"欠发达"两大问题于一体的矛盾集中地,经济、社会问题更加集中。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系统分析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欠发达地区(甘肃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增收存在的困境,提出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应基于其自身社会、经济和生态特征,在积极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农村生态环境、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建设,同时把扶贫工作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从根本上实现西北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目标。
关键词:
贫困地区 新农村建设 困境 破解途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海英 刘桂环 董锁成
甘肃省定西地区九华沟流域以小流域为单元,以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与综合开发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双赢的路子。论文研究了九华沟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开发模式的组成内容、布局模式及其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该流域的实践证明,生态环境建设是基础,水土保持是干旱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战略抉择;经济发展是保证,在生态环境治理的同时,进行综合开发,发展生态农业,是促进生态经济系统良性循环、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小流域 生态环境 综合治理 生态开发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刘宏霞 王生林 景吉吉
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会宁县为例,解决贫困地区农民收入低等问题,需要采取合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减轻农民负担等对策措施。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农民收入 增长 研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世平
以甘肃省"两州两市"为例说明中国最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的基本情况,分析农业结构调整、农业自身发展、农村面貌改善、农民收入状况和社会事业发展对农民增收产生的影响。甘肃省"两州两市"实现农民增收,要将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重点发展特色农业,发展旅游业和家庭服务业为重点的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劳务经济,提高农民素质,推进新农村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陇东黄土高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
陇东黄土高原PREE系统可持续发展动态分析——以甘肃省庆阳市为例
贫困地区农村教育收益率的测算及性别差异分析——以甘肃15个贫困村为例
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甘肃省陇西县为例
甘肃省陇东南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对策探析
西北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流失意向调查研究——以甘肃省为个案
黄土高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水文动态响应——以甘肃天水吕二沟流域为例
玉米气象指数保险的理赔指数及保险费率研究——以甘肃黄土高原区为例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与评价研究——以甘肃省陇西县为例
劳动力流动对贫困地区农村经济的影响——基于甘肃10个贫困村调查资料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