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3)
2023(1575)
2022(1314)
2021(1254)
2020(1081)
2019(2477)
2018(2410)
2017(4311)
2016(2639)
2015(2954)
2014(2948)
2013(2884)
2012(2916)
2011(2749)
2010(2882)
2009(2622)
2008(2848)
2007(2521)
2006(2311)
2005(2032)
作者
(9913)
(8438)
(8319)
(7853)
(5360)
(3949)
(3706)
(3241)
(3217)
(3079)
(3078)
(2920)
(2893)
(2838)
(2702)
(2543)
(2541)
(2487)
(2474)
(2399)
(2231)
(2183)
(2168)
(2058)
(2022)
(1898)
(1869)
(1828)
(1815)
(1752)
学科
(9659)
经济(9637)
管理(5637)
(5335)
(4801)
方法(4416)
(4120)
企业(4120)
数学(3619)
数学方法(3509)
(2917)
中国(2212)
理论(2081)
业经(2016)
农业(1987)
(1826)
(1796)
地方(1708)
环境(1694)
(1679)
金融(1678)
(1609)
贸易(1609)
(1597)
(1536)
(1513)
银行(1498)
(1457)
(1320)
教育(1267)
机构
大学(45072)
学院(43235)
研究(18475)
科学(14190)
(13875)
经济(13562)
管理(13266)
中国(12414)
(11867)
理学(11566)
理学院(11319)
(10917)
管理学(10856)
管理学院(10785)
研究所(10367)
(10289)
农业(9371)
业大(8846)
中心(7264)
(7216)
师范(7104)
(7023)
(6584)
(6494)
(6411)
北京(6349)
科学院(6254)
实验(6107)
农业大学(6041)
师范大学(5939)
基金
项目(30804)
科学(23964)
基金(22890)
(22004)
国家(21863)
研究(18816)
科学基金(17425)
自然(13093)
自然科(12812)
自然科学(12803)
自然科学基金(12576)
基金项目(12135)
(11593)
(10978)
社会(10921)
社会科(10231)
社会科学(10226)
资助(9387)
教育(8789)
重点(7801)
计划(7404)
科技(6719)
编号(6625)
(6566)
(6551)
科研(6304)
(6143)
成果(6131)
创新(5852)
专项(5678)
期刊
(15457)
经济(15457)
学报(12234)
研究(11208)
科学(10688)
(10612)
大学(8511)
学学(8158)
中国(7848)
农业(7104)
管理(4541)
教育(4517)
(4356)
(3958)
业大(3744)
(3596)
资源(2956)
农业大学(2937)
林业(2903)
(2783)
金融(2783)
自然(2661)
财经(2615)
技术(2601)
科技(2468)
(2220)
中国农业(2160)
经济研究(2154)
问题(2082)
世界(2021)
共检索到621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成久  陈乐  肖波  贾玉华  王庆海  
生物结皮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地表覆被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对土壤理化性状以及水土流失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土壤斥水性是一个重要方面。使用滴水穿透时间法、酒精溶液入渗法以及盘式吸渗仪法,分别测定了黄土区典型苔藓结皮和无结皮对照的斥水时间、斥水强度以及斥水系数,对比研究了苔藓结皮对土壤斥水性的影响。同时,对苔藓结皮进行了不同时间(15,30,45,60,90s)的火烧处理,分析苔藓结皮的斥水性对火烧时间的响应。结果表明:黄土区苔藓结皮的平均斥水时间为22.95s,斥水强度(酒精溶液临界浓度)为3%,斥水系数为2.66。与无结皮对照相比,苔藓结皮的斥水时间和斥水系数分别显著增加了12倍和14.6%。同时,火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彦峰  王兵  肖波  温奋翔  
【目的】研究藓结皮对土壤酶活性及其剖面分布特征的影响,为认识和理解生物结皮的生态功能提供实证,同时也为黄土高原生态修复提供参考。【方法】以陕北黄土高原的藓结皮为对象,测定了012cm土层藓结皮和无结皮处理土壤的7种酶(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蛋白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分析藓结皮和无结皮处理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及其剖面分布特征的变化,并分析藓结皮和无结皮条件下不同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性。【结果】在012cm土层,藓结皮处理的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均高于无结皮处理,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卜崇峰  张朋  叶菁  孟杰  
生物结皮是旱区普遍存在的活性地被物,在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的生态功能,研究其发育特征与形成机理是有效管理和利用该资源的基础。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以来,黄土高原地区生物结皮大面积发育,但相比荒漠地区,相关的研究工作还较薄弱。生物结皮的发育具有过程的复杂性和空间的分异性,诸多荒漠地区的研究结果不能直接外推至黄土高原地区。鉴于此,论文选择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通过全面调查和测算分析,应用GIS软件,探讨了生物结皮的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①流域内藓类共有2科8属13种,狭网真藓、真藓、尖叶对齿藓分布最广;②苔藓结皮占绝对优势,面积为4.18 km2,占流域面积的60.7%,主要分布在干扰少、侵...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福海  肖波  张鑫鑫  王国鹏  李胜龙  姚小萌  
[目的]探讨生物结皮层覆盖后对土壤水分入渗特征的影响。[方法]于2018年7-8月,以位于陕北黄土高原神木市六道沟小流域的生物结皮覆盖的黄绵土和风沙土为研究对象,以相邻的无结皮黄绵土和风沙土为对照(距离在10 m以内),采用双环法和土柱法分别对其水分入渗特征进行测定,计算饱和导水率(K_s)、土壤水分入渗速率及土壤水分入渗参数(稳定入渗速率、平均入渗速率和累积入渗量),并采用Philip模型、Kostiakov模型和Horton模型对水分入渗过程进行模拟。[结果](1)无论是黄绵土还是风沙土,生物结皮均能降低不同土层土壤的K_s,且生物结皮对黄绵土的影响高于风沙土。在0~20 cm土层,与无结皮对照相比,生物结皮覆盖的黄绵土和风沙土上K_s平均分别下降了42.1%和25.6%。(2)基于双环法和土柱法的测定结果显示,在积水入渗条件下,生物结皮覆盖黄绵土的稳定入渗速率(0.29~0.55 mm/min)、平均入渗速率(0.57~0.58 mm/min)和累积入渗量(3.63~3.69 cm)与无结皮黄绵土相比分别减少了27.5%~45.0%,32.6%~58.4%和31.8%~61.0%;生物结皮覆盖风沙土的稳定入渗速率(3.30~4.13 mm/min)、平均入渗速率(3.06~4.25 mm/min)和累积入渗量(19.22~26.76 cm)与无结皮风沙土相比分别减少了2.4%~11.3%,1.6%~27.8%和5.5%~26.3%,且基于双环法测定的土壤水分入渗参数整体上略高于土柱法。相对黄绵土,生物结皮对风沙土水分入渗参数的影响较小。(3)不同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Horton模型对生物结皮覆盖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的拟合效果整体优于Philip模型和Kostiakov模型。[结论]生物结皮层的覆盖降低了0~20 cm土层的渗透性,土壤水分入渗过程可以使用Horton模型进行拟合。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荣  胡海清  
以6年生白桦为研究对象,在相同的火烧强度和火烧时间下对白桦不同部位进行火烧处理(整株主干火烧和枝下主干火烧)后叶片生理代谢的变化及火后恢复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火烧处理后0~10 d火烧处理均导致白桦叶片膜脂过氧化,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F v/F o、F'v/F'm、qP、ETR)显著降低;叶片启动了应激机制,抗氧化酶SOD活性和POD活性显著提高,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表现出一定的抗火性。火烧处理后10 d火烧产生的伤害开始恢复,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开始下降,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F v/F o、F'v/F'm、qP、E...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琳  王益  舒梦  张艺  李真  郭辉  李春越  胡水金  
[目的]封育是半干旱地区退化草地植被恢复的有效措施。封育后植被恢复会形成大量的凋落物,从而引起自然或人为火烧。火烧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特性和养分动态。本文旨在探究火烧对黄土高原典型草地养分(特别是氮)循环的影响。[方法]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云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封育34年的典型草地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新烧地、火烧后1年和火烧后2年的对照和火烧土壤样品(共计6个处理),比较分析土壤上层(05 cm)和下层(525 cm)总碳、总氮含量,无机态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氮素净矿化速率和氮素净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奇伯  张洪江  解明曙  
运用室内水槽实验方法,研究了马尾松林枯落物层和枯落物与苔藓组合层对径流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径流速度与坡度和流量成正比,与枯落物量成反比,它们之间的幂函数关系非常密切.枯落物与苔藓组合层对径流速度的阻延效果比仅有枯落物层更明显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田晔林  张党权  宋志丹  王文和  谷振军  
干苔藓植物标本、多年保存苔藓植物标本等的基因组DNA提取是制约苔藓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难题。本论文采用常规CTAB、高盐CTAB、改良CTAB、试剂盒、SDS法和快速提取法这6种方法来提取保存多年的苔藓标本干样的基因组DNA。结果表明,改良CTAB法是适于提取苔藓干样基因组DNA的最佳方法,提取的基因组DNA总量较多且杂质较少。进一步的ISSR分子标记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改良CTAB法所提取的苔藓标本基因组DNA能有效用于ISSR分子遗传学研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洪江  程金花  史玉虎  祁生林  何凡  潘磊  程云  
通过对三峡库区三种森林类型(松栎混交林、栓皮栎纯林、马尾松纯林)林下苔藓储量调查分析及其持水特性试验,得到不同森林类型林下苔藓储量、最大持水量、吸水速率等水文特征参数。结果表明,马尾松纯林林下苔藓储量最大(12.93t/hm2),松栎混交林和栓皮栎纯林林下苔藓储量相同(9.47t/hm2)。松栎混交林林下苔藓最大持水量为5.36mm,栓皮栎纯林为5.73mm,马尾松纯林为6.26mm。研究结果还表明,三峡库区林下苔藓持水量随时间变化过程与森林类型无关。在只有苔藓覆盖情况下,不同森林类型林内不产生水分下渗和地表径流时的最大降雨量和最大降雨雨强分别为:松栎混交林林地5.36mm,5.820mm/h...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吴璐璐  严雄梁  季梦成  
报道浙江省药用苔藓植物67种,隶属29科45属,其中苔类植物8种,藓类植物59种。药用苔藓占浙江省苔藓植物科、属和种的比例分别为37.2%,15.3%和6.8%。记述了浙江药用苔藓植物的种类、分布、生境及功效,并建议加强浙江药用苔藓植物研究及资源调查与保护;提出蛇苔Conocephalum conicum,石地钱Reboulia hemisphaerica,地钱Marchantia polymorpha等苔类植物和小石藓Weissia controversa,葫芦藓Funaria hygrometrica,尖叶匍灯藓Plagiomnium cuspidatum,细叶小羽藓Haplocladiu...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楠  杜宝明  季梦成  
苔藓植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资源丰富,但目前对苔藓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苔藓的许多应用价值尚未得到开发。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了苔藓植物的应用价值,并就苔藓植物在组织培养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介绍了苔藓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简史。同时,对苔藓植物培养材料、消毒方法、基本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建议加强苔藓植物生理、生化方面的研究,发掘苔藓的应用价值,并加强对苔藓快繁体系的研究,建立苔藓植物组织培养的快繁体系。对苔藓组织培养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路端正  
该文报道了贺兰山习见的苔藓植物计14科、22属、29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郭海英  赵建萍  索安宁  杨兴国  黄斌  葛剑平  
通过对多年来陇东黄土高原董志塬主要农作物冬小麦和主要果树苹果、梨发育物候和气候变化的同步观测,分析了陇东黄土高原农作物发育物候对气候变化的生态响应。分析发现,董志塬近35年来年平均气温呈显著增加的趋势,且以冬季和春季增温为主(冬小麦越冬期增温线性趋势达0.0672℃a/),和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基本一致。增温线性趋势达0.0507℃a/,远高于全国20世纪60年代以来平均增温幅度,也高于陇东黄土高原近35年平均增温幅度(0.0348℃a/),是陇东黄土高原增温中心地带。气候变暖对董志塬冬小麦和果树的生态影响主要体现在春季发育期普遍提前,冬小麦越冬期显著缩短(缩短的线性趋势达0.674d a/),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翀  任志远  李小燕  
【目的】研究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对水热条件的时空响应。【方法】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植被覆盖、气温和降水变化情况的时空分布,并结合奇异值分解分析植被覆盖与水热条件的时空相关性。【结果】东南部水热条件对植被的生长最佳,西北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气温超过一定的界限不利于植被生长,而降水的增加更容易使植被覆盖增大;中国第二大河——黄河的水文效应对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覆盖的变化影响密切,在干旱地区水分充足的区域,气温的上升则会促进植被的生长;河谷平原、盆地中植被覆盖对水热的响应较为明显;同一区域不同植被类型对水热的响应也不尽相同;黄土高原植被覆盖与水热要素的相关性很强,但限制性因素较多。【结论】土地利用、植被类...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汪士为   吴伟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研究植被对气候因素的响应对于区域生态保护和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然而以往研究大多关注同时期气象因素和植被指标在区域尺度上的相互反馈,忽略了植被与气象因素之间的时间滞后效应。本研究利用MODND1T/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时间序列和温度、降水数据集,分析了黄土高原植被对不同气候因素的时间滞后效应,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偏相关模型,确定了不同植被类型的主要气候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黄土高原不同植被类型和不同区域的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方式和时间滞后效应都不同;(2)考虑时间滞后效应后,气候因素能够解释黄土高原植被生长变化的58.2%,相对于不考虑时间滞后效应的模型,这一解释程度提高了10%;(3)对于黄土高原MODND1T/NDVI在2000年至2018年期间具有显著变化趋势的区域(p < 0.05),主要的驱动因素是温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