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68)
- 2023(7210)
- 2022(5919)
- 2021(5334)
- 2020(4288)
- 2019(9403)
- 2018(8930)
- 2017(16641)
- 2016(9196)
- 2015(9811)
- 2014(9215)
- 2013(8993)
- 2012(7994)
- 2011(7279)
- 2010(7077)
- 2009(6300)
- 2008(6148)
- 2007(5091)
- 2006(4472)
- 2005(3714)
- 学科
- 济(36133)
- 经济(36098)
- 管理(26727)
- 业(24451)
- 企(16919)
- 企业(16919)
- 方法(15976)
- 数学(14525)
- 数学方法(14432)
- 农(13422)
- 环境(11472)
- 学(9723)
- 农业(9292)
- 地方(8810)
- 贸(8737)
- 贸易(8733)
- 业经(8577)
- 易(8519)
- 中国(8037)
- 财(7787)
- 划(6749)
- 资源(6592)
- 生态(6569)
- 技术(5919)
- 发(5329)
- 和(5195)
- 产业(4880)
- 制(4751)
- 规划(4718)
- 务(4628)
- 机构
- 学院(131111)
- 大学(129167)
- 济(54313)
- 经济(53492)
- 管理(49872)
- 研究(48771)
- 理学(44505)
- 理学院(43952)
- 管理学(43168)
- 管理学院(42966)
- 农(36546)
- 中国(35127)
- 科学(34705)
- 农业(29195)
- 业大(28798)
- 京(27133)
- 所(25972)
- 研究所(24584)
- 中心(21654)
- 财(20243)
- 农业大学(19573)
- 江(18087)
- 院(17724)
- 财经(17263)
- 科学院(17221)
- 经济学(16426)
- 北京(16287)
- 经(15913)
- 省(15836)
- 范(15643)
- 基金
- 项目(102332)
- 科学(80082)
- 基金(76168)
- 家(71584)
- 国家(71050)
- 研究(65355)
- 科学基金(59118)
- 社会(43930)
- 社会科(41797)
- 社会科学(41786)
- 基金项目(41601)
- 自然(41137)
- 自然科(40042)
- 自然科学(40024)
- 省(39619)
- 自然科学基金(39320)
- 划(34462)
- 资助(29276)
- 教育(27420)
- 重点(23795)
- 编号(23149)
- 发(22694)
- 计划(21910)
- 创(21574)
- 部(21497)
- 创新(20343)
- 科研(20287)
- 科技(20021)
- 国家社会(19503)
- 业(19466)
共检索到1743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贤赵 宿庆
根据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有关各省区制定的退耕规划,分析了生态退耕对粮食生产产生的可能影响。(1)生态退耕将直接减少粮食147.92×104t,由此退耕还林还草可能会带来粮食产量的暂时下降。(2)从生态退耕的正面影响看,退耕节省下来的生产要素的转移可以带来未退耕耕地粮食产量的增加;同时技术进步、中低产田改造等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势必也对粮食生产产生促进和推动作用。(3)粮食需求预测表明,2010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粮食总量将达1 400.71×104t,在人均400kg,425kg和450kg水平下粮食需求分别为1 389.34×104t,470.37×104t和1 563.01×...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区 生态退耕 粮食生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黄明斌 董翠云 李玉山
以黄土高原10个试区的攻关资料为基础 ,从区域旱作产量潜势、试区攻关水平和试区所在县的产量现状三个层次 ,详细剖析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粮食现状和增产潜力。结果指出 ,该区粮食增产潜力很大 ,目前整体产量水平仅达到试区攻关水平的74.7 % ,达到旱作粮食产量潜势水平的54.2 %。在黄土台塬区和丘陵区中 ,丘陵区的粮食增产潜力较台塬区大 ,前者尚有117.6 %增产能力 ,后者仅56.6%。但考虑到人口增长和坡耕地的退垦等因素 ,未来30年内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的粮食供需仍处于负平衡。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区 粮食增产潜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封志明 张蓬涛 宋玉
据西北五省区制定的规划或计划,到2010年将累计退耕400×104hm2,约占现有耕地面积的1/4。按照目前的单产水平和粮食作物比例,西北地区将减少粮食产量近400×104t,相当于1996年西北地区粮食总产量的1/8。同时,退耕对当地的粮食生产存在正面影响,主要表现在:①退耕节省下来的生产要素的转移可以带来未退耕耕地粮食产量提高;②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以及局地小生境的改善可以促进粮食生产、降低灾害风险。此外,农业科技进步和工程设施建设的加强,会对保留耕地上的粮食生产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对西北五省区粮食单产的预测并结合人口预测可知,2010年西北地区粮食总产量可达4516.9×104t,在人均...
关键词:
西北地区 退耕 粮食生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尹怀庭 刘兴昌 杨海娟
本文通过对黄土高原半个世纪治理的反思 ,认为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是解决水土流失加剧及环境恶化的根本。同时 ,文章对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进行了总结 ,并提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在区域综合发展、机制创新、资金筹措等方面应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治理 反思 机制创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彭镇华 董林水 张旭东 周金星
以晋西黄土高原地区为例,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植被恢复的现状和前景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分析,提出土石山次生林区应实行“封山育林为主,辅之以人工措施”植被恢复策略。在土层浅薄、坡度较陡的生态脆弱地段,需要进行长期的植被封育;在土层深厚而且坡度平缓地段,可适当辅之以人工措施,包括人工抚育,以及补植或补造有经济价值的乡土树种等。当前土石山区次生林经营管理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提高林分质量,加强管护力度;黄土丘陵区应该实行封山禁牧或轮牧、围栏圈养以及陡坡地退耕等措施,这是植被恢复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对黄土丘陵区恢复和建设森林植被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最后指出只有转变农村传统的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粗...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严重地区 植被恢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家统计局课题调研组
受结构调整和自然灾害的影响,1999~2003年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下降了12.6%,粮食总产量下降15.9%,年度产需缺口逐年拉大,粮食安全问题倍受关注,退耕还林工程是“进”是“退”成为社会各界讨论的热门话题。本课题通过对西部大开发12省(区、市)有关资料的分析研究以及对四川、陕西、内蒙古、贵州4省12县19个重点退耕村、260个退耕农户的典型调查研究提出,虽然退耕还林工程在操作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总的来说,利大于弊,农民从中得到了实惠,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更重要的是,退耕还林对西部地区粮食生产影响不大,应坚持退耕还林政策不动摇,建立和完善配套政策。
关键词:
退耕还林 西部地区 粮食供求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鲜祖德
受结构调整和自然灾害的影响,1999-2003年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下降了12.6%,粮食总产量下降15.9%,年度产需缺口逐年拉大,粮食安全问题倍受关注,退耕还林工程是"进"是"退"成为社会各界讨论的热门话题。西部大开发12省(区、市)是退耕还林的重点地区,西部地区退耕还林到底对粮食生产能力和供求平衡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后续政策如何制定,值得认真研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灿 魏天兴 李亦然 郑粮 陈宇轩
【目的】探究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后植被覆盖变化特征,评估生态修复效果,对于制定更为有效的生态修复战略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该研究以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为研究区,以EOT算法为核心,基于GIMMS NDVI数据集和MODIS NDVI数据集的重叠时期数据,构建1982-2000年1 km分辨率的NDVI数据集(EOT NDVI),并联合MODIS NDVI数据(2001-2019年),形成1982-2019年逐月1 km NDVI数据集(EM NDVI),以探究研究区的NDVI时空动态变化。【结果】(1)EOT算法对GIMMS NDVI降采样应用是合理的,同时期EOT NDVI与MODIS NDVI之间的平均误差(ME)、平均值绝对误差(MAE)、均方根误差(RMSE)均较小,且决定系数(R2)较高;(2)1982-2019年年均NDVI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年均NDVI增长速率为0.007 8;(3)1982-2019年植被增长速率呈现空间异质性,且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1982-2000年)年均NDVI呈下降趋势的地区是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2001-2019年)年均NDVI增加趋势显著的地区。【结论】研究成果可为评估生态恢复措施实施效果和未来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志东 黄选瑞 张玉珍 聂犇 胡玉山
退耕还林是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一种有效途径 ,但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影响到区域粮食安全。本文以河北省张北县作为案例 ,对退耕还林还草可能对当地造成的粮食生产影响进行了分析。利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对该县各乡镇进行了粮食安全评价 ,在此基础上 ,构建了张北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调控机制 ,以确保退耕还林 (草 )工程持续、稳定、健康地进行。
关键词:
张北县 退耕还林还草 粮食安全 调控机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儒 徐婵娟 邓悦 姜志德
基于碳效应视角分析归纳了黄土高原退耕区农户的现实农业生产模式,通过深入剖析不同模式之间碳效应的差异,再次明确了低碳农业生产模式"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核心理念。研究表明: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促使黄土高原地区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和农业生产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农户逐渐分化为粮食作物主导型、设施经济作物主导型、经济林木主导型、家禽家畜主导型4种类型;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对不同生产要素进行筛选、组合,逐步形成了11种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的农业生产模式;不同模式之间碳效应、碳密度存在明显差异,退耕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儒 徐婵娟 邓悦 姜志德
基于碳效应视角分析归纳了黄土高原退耕区农户的现实农业生产模式,通过深入剖析不同模式之间碳效应的差异,再次明确了低碳农业生产模式"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核心理念。研究表明: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促使黄土高原地区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和农业生产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农户逐渐分化为粮食作物主导型、设施经济作物主导型、经济林木主导型、家禽家畜主导型4种类型;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对不同生产要素进行筛选、组合,逐步形成了11种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的农业生产模式;不同模式之间碳效应、碳密度存在明显差异,退耕任务对不同模式的碳效应和碳密度具有明显的影响,退耕规模是影响不同模式碳排放密度差异的重要因素;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是低碳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对黄土高原退耕区不同类型农户农业生产模式的碳效率比较分析,最终农户的低碳农业生产模式显化为种养复合循环生产模式、设施有机生态生产模式、旱区节水生产模式、设施养殖循环生产模式4种类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学霞 陈丽华
水土流失是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不能仅从单因子入手,而应该从景观水平上综合考虑,从中找出主要的生态影响因子,寻求减轻水土流失的途径和方法。该文以罗玉沟流域为研究区域,以遥感解译的3期土地利用图、实地观测的水文泥沙数据为数据源,利用ARC/VIEW的景观格局分析模块,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景观格局对水土流失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土流失过程受自然、人为等多因素综合影响;多样性大,均匀度高,破碎度低,稳定性高的景观格局有较高的水土保持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姚蓉
该文以退耕还林试点市延安为研究对象,运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法,对延安市1997~2009年间耕地变化动态与粮食生产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998~2003年延安市耕地压力指数、最小耕地面积呈上升态势,2003年后则趋于下降;近些年耕地压力指数略高于1,区内耕地压力、粮食供需矛盾有所缓解,但粮食安全问题依然存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索安宁 赵文喆 王天明 袁飞 熊颖 葛剑平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近50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水土流失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揭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时空演化特征,该文选择了黄土高原中部4种典型地貌区域,以年径流深度和年侵蚀模数为水土流失过程参数,采用波谱分析方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该地区水土流失的周期和演化趋势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不同地貌区域的水土流失特征及近50年来各地貌区域水土流失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近50年来,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无明显变化,黄土残塬沟壑区和水土流失较轻的土石山区水土流失总体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持续减弱,而水土流失较轻的黄土山区则表现出总体递增的趋势.黄土高原各地貌区都存在2...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地貌区域 演化趋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永红 高照良
黄土高原地处黄河中上游和海河上游。黄河流域自古就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分布区。但由于黄土高原地区自然环境固有的脆弱,长期以来,因土地的不合理利用,水土流失严重,资源被破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使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在近两三千年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文章总结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特点,分析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恶化生态环境、引发黄河水患、影响水资源合理和有效利用、危害农业生产、导致贫穷落后的危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