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69)
2023(2882)
2022(2265)
2021(1980)
2020(1679)
2019(3403)
2018(3355)
2017(5776)
2016(3162)
2015(3597)
2014(3622)
2013(3463)
2012(3416)
2011(2822)
2010(2919)
2009(2522)
2008(2392)
2007(2440)
2006(2036)
2005(1887)
作者
(11869)
(10118)
(9880)
(9483)
(6259)
(4812)
(4372)
(3931)
(3734)
(3598)
(3497)
(3359)
(3306)
(3246)
(3232)
(3162)
(3094)
(3072)
(2985)
(2930)
(2676)
(2581)
(2569)
(2272)
(2244)
(2235)
(2183)
(2163)
(2156)
(2121)
学科
(14319)
(12026)
企业(12026)
管理(11699)
(11581)
经济(11572)
技术(10695)
技术管理(6017)
方法(4626)
(4603)
数学(3943)
数学方法(3902)
(3679)
中国(3410)
业经(3048)
农业(2927)
新技术(2601)
高新(2595)
高新技术(2595)
(2496)
贸易(2494)
(2463)
(2258)
产业(2236)
理论(2186)
环境(2139)
信息(1889)
地方(1861)
教学(1842)
(1728)
机构
学院(48508)
大学(48291)
研究(20118)
(18150)
经济(17758)
管理(16479)
科学(15168)
理学(14020)
理学院(13863)
中国(13626)
管理学(13579)
管理学院(13493)
(13036)
(11578)
(11088)
业大(10944)
研究所(10819)
农业(10122)
技术(8661)
中心(8650)
(8241)
(8095)
(8045)
北京(7057)
(6845)
研究院(6798)
(6628)
农业大学(6408)
科技(6168)
(6138)
基金
项目(36743)
科学(27818)
基金(25569)
(24860)
国家(24700)
研究(23775)
科学基金(19700)
(15427)
社会(14015)
自然(13776)
自然科(13478)
自然科学(13471)
基金项目(13419)
社会科(13328)
社会科学(13326)
自然科学基金(13239)
(13171)
教育(10437)
资助(10037)
科技(9244)
重点(9130)
(8790)
计划(8700)
(8560)
编号(8477)
创新(8368)
技术(7958)
(7715)
(7384)
科研(7320)
期刊
(19069)
经济(19069)
学报(13321)
研究(12868)
中国(12505)
科学(11978)
(11077)
大学(9584)
学学(9343)
农业(7538)
技术(7407)
管理(7080)
教育(6148)
科技(5719)
(5257)
林业(5206)
(4551)
技术经济(4328)
业大(4122)
(3232)
论坛(3232)
(3181)
经济研究(3159)
农业大学(2903)
(2817)
金融(2817)
业经(2733)
财经(2700)
(2404)
职业(2376)
共检索到746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延平  杨荣惠  张海  白光明  常善岗  
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采用塑膜微集水促渗技术,可提高杏、枣栽植成活率、产量、品质、自然降水利用率和经济效益,防止土壤干化及其所导致的植株生长不良的发生。试验结果表明:杏树和枣树的栽植成活率分别比对照高14%和24%;幼树生长发育快,树势强,杏树栽后5年总产量达到13190kg·hm-2,比对照增产96.87%,枣树栽后5年总产量达到18000kg·hm-2,比对照增产92.51%,且果实显著增大;5年生杏树自然降水利用率达2.92kg·m-3,比对照提高53.68%,5年生枣树自然降水利用率达3.45kg·m-3,比对照提高53.33%;杏树和枣树的纯收入分别比对照提高36.73%和63.71...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颖  谢宝元  余新晓  牛健植  李维  岳永杰  
为探索林冠层对降雨雨滴特性的影响,利用人工模拟降雨和色斑法,测得了栽植于土槽中的黄土高原典型树种侧柏、油松、元宝枫的4年生幼树树冠下降雨雨谱,并与林外降雨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与直径几乎都集中于1~3 mm的林外雨滴相比,树冠下的雨滴直径分布几乎不受林外降雨强度的影响,细小雨滴个数占绝大多数,直径1 mm以下的雨滴约占全体的40%左右;直径3 mm以上的雨滴约占全体的3%左右,所测到的最大雨滴直径为6.4 mm。②与裸地降雨相比,林冠下降雨的雨滴体积累计曲线明显分为两段,即林冠使得冠下降雨的大雨滴和小雨滴数量增多,而中等大小的雨滴数量变少。③3个树种林冠下降雨的体积累计分布曲线与雨强没...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马天恩  高世铭  朱润身  何宝林  
本文通过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传统旱农研究成效的显著性与有限性分析,提出靠微生境理论和降水资源可叠加富集原理,实现由被动防旱向主动抗旱的技术路线转移。通过试验资料分析,确认缺水农田有限供水对产量增进具有跃迁效应。据此,提出了集水高效利用技术体系框架,认为可建立旱地工程生物农艺学,为促成21世纪旱地农业研究的新突破服务。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彩霞  王斌瑞  
该文研究了不同集流措施对黄土高原坡面生长的林木组织水势、光合色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以及对刺槐幼树高、径和树冠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拍光林地坡面及在拍光坡面喷涂有机硅防止雨水下渗的集水措施对改善林地土壤及林木水分状况、促进林木代谢活动、加速林木的生长是有效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段玉  妥德宝  赵沛义  李焕春  
在黄土高原北部,采用起垄覆膜(垄上覆膜种植马铃薯,垄沟种植谷子)的垄沟间作田间集雨补灌栽培并结合增施氮、磷、钾化肥,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该技术可大大提高化肥的增产效果和肥料利用率,有明显的集雨增墒效果,同时采用起垄覆膜种植马铃薯与垄沟种植谷子能够合理利用有限的工程集雨,有利于充分利用有限的降水资源,进行节约化农业经营。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连昌   李捷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杜小刚  唐明  陈辉  张海涵  张永安  
采用BIOLOG检测法,研究丛枝菌根与黄土高原不同树龄刺槐人工林及次生林根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关系。结果表明:8、15、23和30年刺槐人工林随着树龄的增加,菌根侵染率先增加后降低,微生物活性(AWCD值)增大,碳源代谢丰富度指数(S)和Shannon指数(H)逐渐增加,23年达到峰值后趋于稳定,并逐渐降低,不同林地菌根侵染率与根瘤数呈显著正相关(y=414.82x-188.73,r=0.927,p<0.05)。主成分分析表明:刺槐人工林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随着树龄的增加存在时间上的连续性,次生林优于相同树龄人工林,在碳源利用上表现为与树龄更长的人工林相近。菌根侵染率与根瘤数、细菌量、丰富...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海涵  唐明  陈辉  杜小刚  
为了准确评估造林树种在黄土高原生态恢复中的作用,采用BIOLOG检测法,对黄土高原柠条、沙棘、狼牙刺、油松和刺槐5种造林树种菌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各树种根际土壤孔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为油松>沙棘>狼牙刺>柠条>刺槐;不同树种菌根侵染率和菌根根际的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均有显著差异;群落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油松外生菌根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和群落种群结构最丰富,其次为沙棘和柠条;碳源利用中与主成分1和主成分2相关的主要碳源分别是羧酸类、氨基酸类和糖类物质。相关性分析表明,菌根侵染率与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呈极显著正相关,随着菌根侵染率的提高,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韩宁林  王开良  郑挺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明  赵忠  杨吉安  卢斌  
【目的】研究黄土高原不同县域山杏种子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电泳谱带的差异,为山杏种内分类及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形态学观测法,对黄土高原(陕西麟游和甘肃灵台、华池、庆城)山杏种质资源变异情况进行调查,从中筛选出形态类型典型的山杏,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和SDS-PAGE电泳法对种子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谱带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共筛选出了37种山杏变异类型,其种子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差异较大。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山杏种子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丰富、多态、稳定、谱带清晰,主要由41.1,39.0,34.6,22.7,22.0和21.7 ku 6种亚基组成,其余亚基数量丰富但含量较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淑明  陈海滨  孙长忠  孙丙寅  
对黄土高原主要造林树种油松、侧柏、刺槐根际进行包埋处理 ,形成持续干旱环境 ,测定干旱胁迫条件下树木生理特性的变化和对树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相同的干旱条件下 ,侧柏的净光合速率始终大于油松 ,而蒸腾速率则相反 ;在干旱胁迫的第 2年 ,油松净光合速率比第 1年降低了 5 1.1% ,侧柏降低了 4 1.2 % ,刺槐降低了 5 4 .4 %。侧柏水分利用效率较油松高约 34%。中度水分胁迫 1年后 ,油松、侧柏、刺槐的叶量分别为对照的76 .1% ,81.7%和 79.3% ,2年后分别为 5 5 .2 % ,6 1.3%和 2 4 .2 % ,第 3年刺槐叶面积已缩小为对照的 75 ...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费良军  刘天成  
为研究滴灌条件下枣树田面覆盖对土壤水热和枣树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设置了秸秆、地膜覆盖和裸地(CK)3种处理,对各处理的土壤温度、水分和枣树生长指标及产量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不同处理平均地温大小关系为:地膜覆盖>秸秆覆盖>CK;秸秆覆盖的地温较裸地白天低、夜晚高。灌水前,地膜覆盖的土壤含水量表层高、底层低,秸秆覆盖土壤含水量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灌水24h后,地膜覆盖较秸秆覆盖土壤含水量呈现表层低、中层高、深层低的规律。地膜覆盖处理的枣吊和叶片生长速率最快;秸秆和地膜覆盖总耗水量较CK分别减少91.70和83.09mm,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CK分别提高5.57%、2.68%和2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文治  
论文在对黄土高原土壤水分资源的赋存条件和土壤水分循环与平衡分析基础上, 讨论了人工林系统的土壤水文效应、 土壤干燥化──土壤干层的形成与植树造林问题。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熊新武  陆斌  刘金凤  段继进  董均  蒋忠芝  苏为耿  李俊南  
为提高山区核桃栽培的效益,促进中幼年核桃早开花、早结果,以4年生漾濞泡核桃树为试材,分别进行修剪和在修剪的基础上进行螺旋环剥、砍八字、增施2 kg钾肥等处理,经3年试验,调查和综合比较分析抽枝情况、花枝率、果枝率、平均单株结果数。4种处理花枝率高低排列为螺旋环剥(58.1%)、增施K肥(53.4%)、砍八字(41.2%)、修剪(38.2%)、对照(24.2%);果枝率高低排列为螺旋环剥(45.8%)、增施2kg钾肥(41.8%)、砍八字(30.8%)、修剪(23.6%)、对照(13.2%);平均单株结果数最高为螺旋环剥,达394个,其次为增施2kg钾肥,为221个,砍八字为104个,修剪为92...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海燕  魏宁  孙聪聪  白宜琳  郑彩霞  
【目的】研究银杏的耐盐生理机制对于选育优良耐盐品种、扩大盐渍化区域种植面积及解决融雪剂等盐分影响生长等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方法】本试验利用条件控制法研究0、0.2%、0.4%、0.6%、0.8%、1.0%NaCl处理对3年生银杏幼树生长、组织解剖结构和光合作用的影响,为生产提供依据和指导。【结果】在盐胁迫64 d,0.2%~0.8%NaCl处理组幼树存活率为100%。0.2%处理组株高、地径相对生长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0.6%~1.0%处理组的生长受到显著抑制(P<0.01),此后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可能是由气孔限制所致。0.4%~1.0%处理组的Pn胁迫期内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