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34)
- 2023(14717)
- 2022(11921)
- 2021(10945)
- 2020(8713)
- 2019(19352)
- 2018(18982)
- 2017(35706)
- 2016(19363)
- 2015(21673)
- 2014(21888)
- 2013(21653)
- 2012(20154)
- 2011(18184)
- 2010(18720)
- 2009(17451)
- 2008(17539)
- 2007(16459)
- 2006(14930)
- 2005(13820)
- 学科
- 济(89975)
- 经济(89865)
- 业(89574)
- 企(71108)
- 企业(71108)
- 管理(66274)
- 农(47807)
- 业经(32460)
- 农业(32363)
- 方法(29471)
- 中国(26799)
- 财(25139)
- 地方(24021)
- 技术(22175)
- 数学(20967)
- 数学方法(20794)
- 制(19173)
- 务(17989)
- 财务(17957)
- 财务管理(17926)
- 企业财务(16925)
- 策(15967)
- 理论(15943)
- 贸(15861)
- 贸易(15843)
- 和(15757)
- 易(15334)
- 发(15079)
- 体(14426)
- 划(14397)
- 机构
- 学院(288496)
- 大学(274881)
- 济(121644)
- 经济(119138)
- 管理(111476)
- 研究(96254)
- 理学(94003)
- 理学院(93030)
- 管理学(91820)
- 管理学院(91276)
- 中国(77114)
- 农(60152)
- 京(58941)
- 科学(56708)
- 财(55005)
- 所(49100)
- 江(48426)
- 农业(45347)
- 中心(45080)
- 业大(44254)
- 研究所(43542)
- 财经(42252)
- 州(38674)
- 经(37997)
- 北京(37384)
- 范(37291)
- 师范(36972)
- 经济学(35028)
- 院(34113)
- 省(34075)
- 基金
- 项目(179873)
- 科学(142094)
- 研究(140111)
- 基金(126428)
- 家(108436)
- 国家(107234)
- 科学基金(92592)
- 社会(89397)
- 社会科(84302)
- 社会科学(84283)
- 省(75180)
- 基金项目(67139)
- 教育(62482)
- 编号(59987)
- 划(59947)
- 自然(55767)
- 自然科(54424)
- 自然科学(54414)
- 自然科学基金(53448)
- 资助(48923)
- 成果(47257)
- 发(45664)
- 课题(41350)
- 创(41160)
- 重点(40274)
- 业(39964)
- 部(38853)
- 发展(37635)
- 创新(37627)
- 展(37002)
- 期刊
- 济(156041)
- 经济(156041)
- 研究(86382)
- 中国(67761)
- 农(63215)
- 财(45018)
- 管理(44984)
- 农业(42496)
- 科学(39940)
- 学报(39188)
- 教育(34840)
- 业经(32498)
- 大学(31117)
- 技术(30966)
- 融(30888)
- 金融(30888)
- 学学(29498)
- 业(22517)
- 经济研究(21647)
- 财经(20708)
- 问题(20501)
- 经(18051)
- 技术经济(17730)
- 世界(15549)
- 农村(15366)
- 村(15366)
- 农业经济(15050)
- 现代(14727)
- 版(14622)
- 科技(14619)
共检索到4606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屈振民 胡俊鹏 孙平阳
通过对黄土高原干旱地区旱作农业发展的历史回顾,分析了粮食生产中存在的干旱少雨和肥力不足等主要障碍因素,提出了该区农业发展的主要措施,即发展集水补灌农业、加强旱作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施精准农业等。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旱作农业 农业技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吉颖
一、辽西地区的自然状况及农业发展现状 辽西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是指辽宁西部包括锦州、朝阳、葫芦岛、阜新等在内的几个地区。这几个地区大部分属于暖气候带,年平均气温7—8℃,无霜期为135—165天,日照充足,是辽宁省高日照地区,光热资源充足。土地面积约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21%,总人口为580.30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山仑
在分析国内外旱地农业研究最新进展的基础上 ,就我国半干旱地区旱地农业技术发展趋向进行了论述 ,认为保护性耕作、有限灌溉、遗传改良、化学调控是今后我国旱农技术研究与发展的几个重要方面 ,并对此提出了若干看法与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曹东勃
东北地区在我国粮食生产和调配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总体规划》,标志着东北地区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增量因素。然而,东北地区水资源占有量又与其粮食主产区的地位和需要极不相称,以占全国9%的农业用水创造了全国16%的粮食产出。靠天吃饭、干旱缺水已成为东北农业生产的最大威胁。应当通过促进农艺抗旱节水措施的应用、加强农业用水服务管理的效率、不失时机地推进种植结构的调整等渠道,突破水资源瓶颈,发展现代高水效农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高水效农业 节水农业 现代农业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董孟雄 周希志 孙来虎 柴永峰 李永山
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麦棉全年全覆盖沟垄种植技术,即采用地膜和秸秆全年交替覆盖的方法,通过整地起垄、条带种植、沟垄覆盖、间作套种,实现旱地一年多作、一膜多用,旱涝保收,高产高效的节水型耕作新技术。该项技术经历了旱、涝、平三个同年型的试验结果,亩产小麦248.5公斤,棉花45.2公斤,每亩增收效益190—340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法稳 尚杰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是一个特定的生态类型和重要的农业区域 ,严重的水土流失和频繁的干旱是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本文在分析雨水利用可行性的基础上 ,提出了农业发展的有效模式———集水型生态农业 ,它不仅适应于当地的雨水等自然资源条件 ,更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易于在农户水平上推广 ,并且具有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是实现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举措 ,同时也为“退耕还林 (草 )”开发战略的实施提供了一个思路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金永丽
一、流域发展计划启动的背景印度自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开展绿色革命以后,农业生产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目前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粮食自给,粮食大规模进口成为历史,农业的年增长率开始超过人口增长率。印度可以不再惧怕灾荒年景,1987-1988年的百年不遇的大干旱安然渡过。尽管如此,印度开展的绿色革命仍然有很大的局限性。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侯向阳
发展草牧业是西部半干旱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本文在论述该区应大力推进粮改饲、发展栽培草地的战略意义的基础上,综合分析该区水土生物等资源的限制性约束,提出应大力发展旱作栽培草地的建议,并建议应多方联动,加强旱作栽培草地的理论和技术的攻关研究和推广应用。
关键词:
西部半干旱区 草牧业 旱作栽培草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牛叔文 韩卫江
一、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几种主要模式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业自然条件较差,特别是干旱严重,给当地人民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困难。在这类地区,农业选择怎样的模式和路子,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颇受关注的问题,也是有诸多争议的问题。有些人认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凤民
我国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力低下和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在于系统内的同化作用被强烈弱化,而异化作用却异常活跃。表现为植被破坏、农业生产力低下、土壤水蚀和风蚀严重、土壤肥力持续下降,扩大开垦面积进一步导致问题的严重化。这两大系统功能的不协调变化就是所谓的“生态平衡失调”,只有同化作用得到有效提高,才能抑制异化作用的恶性发展。核心就是大幅度提高系统生产力,对以人为中心的生态系统而言,提高农业生产力是生态环境改善和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首先改善农田水分状况,在大幅度提高作物单产的基础上,发展以集水技术为基础的生态农业,从而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白志礼
黄土高原有其自身的自然资源特征 ,其开发历史悠久。随着人类活动的进行 ,黄土高原景观面貌不断演变 ,目前其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和经济问题。黄土高原的治理目标主要有两条 :一是治理水土流失 ,恢复植被 ,重建良好生态环境 ;二是调整经济结构 ,发展商品生产 ,增加群众经济收入。其农业建设方针应为 :自给性农业 ,水土保持性林业 ,商品性果牧草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水土流失 生态环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廖允成 王立祥 温晓霞
从黄土高原农业生产实际出发 ,分析了本区农业地域资源优势 ,进而对地域资源优势的开发利用及产业化问题进行了探讨 ,得出如下结论 :①黄土高原丘陵山地及沟壑区甚少现代环境污染 ,生产环境洁净 ,发挥这一地域资源优势 ,组建绿色食品农业基地 ,应是本区农民脱贫致富的良好抉择 ;②紫花苜蓿在黄土高原旱区具有广泛的生态适应性和稳定的生产力 ,又是高蛋白优质饲草 ,以扩大苜蓿种植面积为突破口 ,组建苜蓿草业基地 ,是发展本区效益型农业的基础。
关键词:
地域资源优势 产业化 黄土高原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朱显谟
居于科学研究和实践的经验得出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字方略,论述了实施“方略”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提出实施“方略”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震
黄河绕过河套平原折向南穿越晋陕黄土高原的时候,弯了几道湾,这儿就是山西省的河曲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河曲的山河面貌和生产状况发生了巨变,在全县范围内建设生态农业迈开了一大步。全县土地的林草覆盖率已由1983年的16.7%上升到1989年的31.8%,到今年已接近35%。水土流失的防治面积已达95万亩,占流失面积的59%,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晔立
本文从资源与环境、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科技支撑4个方面26项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陇中黄土高原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以定量分析为主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陇中黄土高原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在于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于利用资源和改善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在于应用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难点在于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