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21)
- 2023(15470)
- 2022(12863)
- 2021(11901)
- 2020(9919)
- 2019(22570)
- 2018(22629)
- 2017(42760)
- 2016(23924)
- 2015(26971)
- 2014(27366)
- 2013(26590)
- 2012(24217)
- 2011(21678)
- 2010(21524)
- 2009(19703)
- 2008(19197)
- 2007(16889)
- 2006(14868)
- 2005(13176)
- 学科
- 济(94859)
- 经济(94745)
- 管理(67982)
- 业(61641)
- 企(51285)
- 企业(51285)
- 方法(40304)
- 数学(34384)
- 数学方法(33933)
- 中国(26806)
- 农(26172)
- 学(23080)
- 地方(22874)
- 业经(22263)
- 财(21949)
- 制(18009)
- 农业(17647)
- 理论(17255)
- 和(16606)
- 环境(15545)
- 贸(14096)
- 贸易(14089)
- 技术(14087)
- 银(14040)
- 银行(13989)
- 务(13752)
- 财务(13669)
- 财务管理(13639)
- 体(13600)
- 易(13594)
- 机构
- 大学(336229)
- 学院(334964)
- 管理(130608)
- 济(125217)
- 经济(122177)
- 研究(116097)
- 理学(112794)
- 理学院(111464)
- 管理学(109307)
- 管理学院(108708)
- 中国(84967)
- 科学(76261)
- 京(73456)
- 所(59778)
- 农(58691)
- 财(56909)
- 研究所(54895)
- 业大(52822)
- 中心(51804)
- 江(49923)
- 范(46967)
- 师范(46468)
- 北京(46430)
- 农业(45943)
- 财经(45524)
- 院(42854)
- 经(41300)
- 州(40721)
- 技术(37900)
- 师范大学(37528)
- 基金
- 项目(234635)
- 科学(182948)
- 研究(170191)
- 基金(167119)
- 家(147462)
- 国家(146230)
- 科学基金(124149)
- 社会(104406)
- 社会科(98701)
- 社会科学(98672)
- 省(93406)
- 基金项目(88852)
- 自然(81635)
- 自然科(79593)
- 自然科学(79569)
- 划(78834)
- 自然科学基金(78067)
- 教育(77898)
- 编号(70346)
- 资助(68266)
- 成果(57090)
- 重点(53095)
- 发(50665)
- 部(50232)
- 课题(49250)
- 创(47998)
- 创新(44778)
- 科研(44715)
- 计划(43257)
- 项目编号(42787)
- 期刊
- 济(139537)
- 经济(139537)
- 研究(96230)
- 中国(67713)
- 学报(58440)
- 农(53113)
- 科学(52414)
- 管理(47241)
- 大学(42759)
- 教育(42571)
- 财(42131)
- 学学(39832)
- 农业(36866)
- 技术(30106)
- 融(25760)
- 金融(25760)
- 业经(23678)
- 经济研究(21288)
- 财经(21087)
- 图书(20719)
- 业(19300)
- 问题(18245)
- 经(17921)
- 资源(17747)
- 科技(17224)
- 版(16380)
- 技术经济(15820)
- 理论(15684)
- 业大(14858)
- 现代(14779)
共检索到4903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西宁 冯浩 吴普特 王万忠
针对黄土高原地区雨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小流域雨水资源化特点,以小流域作为研究单元,以雨水资源作为研究对象,借鉴层次分析法(AHP)原理,遵循科学、实用及其简明的原则,构建小流域雨水资源化综合效益评价数学模型,提出了综合效益评价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等32项评价指标。并以陕西省淳化县泥河沟小流域为例,利用所建模型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可为黄土高原雨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冯浩 邵明安 吴普特
针对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态势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 ,以小流域为单元 ,以雨水资源为研究对象 ,在分析不同雨水利用形式的基础上 ,提出雨水资源化理论潜力、可实现潜力和现实潜力三种不同潜力 ,并探讨了小流域雨水资源化潜力的计算原理和办法 ,结合设立在黄土高原的11个国家攻关试验区小流域 ,初步提出雨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评价办法。
关键词:
小流域 雨水资源化 潜力 评价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方炫 李壁成 赵世伟 刘德林
小流域是黄土高原地理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基本单元,建立健康的小流域生态系统是该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文章在深入理解小流域生态系统健康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黄土高原小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构建思路与指标选取原则,并将评价体系分解为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人类健康五个要素,建立了适于黄土高原小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以期为黄土高原小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建设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维博 李佩成
干旱半干旱地域灌区农业发展,既受水资源短缺制约,又受生态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论文基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认为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必须考虑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和综合影响。文中建立了灌区水资源综合效益评价的数学模型。在分析该区水资源利用特点基础上,提出了综合效益评价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类等44项评价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原理,对构建的模型进行了研究。并以陕西省宝鸡峡灌区为例,利用所建模型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可为灌区水资源评价、管理及节水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干旱半干旱地域 水资源 综合效益 评价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斌 李建军 侯小龙
该文重点分析了黄土高原昕水河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生态效益评价研究中所涉及的若干理论问题,阐述了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生态效益评价中所考虑各因子的环境特点及其内在联系.提出,在研究实践中土壤侵蚀量、径流量、输沙量、土壤水分、土壤主要物理性状、土壤养分、植被的生物产量、植被覆盖(或植被指数)等应成为重点分析的指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蒋涤非 邱慧 易欣
从水资源匮乏和恶化的严峻现实出发,首先梳理了基于水利用范畴的城市发展演变,强调了景观设计在实现城市雨水资源化过程中的重要性。其次,分别从雨水收集利用的源头、传输过程和终端3个方面提出了适合中国城市发展的雨水资源化景观模型。通过小区景观雨水系统分布平面图,清楚直观地展示了屋顶花园、透水铺装、雨水花园、植被浅沟和景观湖的配置,实现了城市雨水从源头、传输到终端的全过程利用。然后,从生态、社会和经济的角度分析了景观雨水系统的综合效益。为了验证城市采用景观学方法后雨水资源化的综合效益,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入Vague集理论进行有效评价。最后,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从而为改进城市雨水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徐学选 穆兴民 王文龙
根据黄土高原( 陕西部分) 的145 个雨量观测站的30a 逐月降水资料,分析了陕西雨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在次基础上,分别对西北地区的作物地土壤拦蓄潜力,陕北、渭北、关中3 地区居民工矿与交通用地的雨水汇流潜力进行了测算。初步结果为:两北地区作物地年总无效蒸发耗水达33 ×108 m3 ,若采取集流保墒措施,年可减少蒸发损失6-4 ×108 m3 ;3 地区居民工矿与交通用地年可汇流6-27 ×108 m 3 ,若一半用于粮食生产,并采取节水灌溉,初步推算黄土高原地区可增产粮食约28-8 ×108 kg。
关键词:
雨水资源化 汇流 降水 陕西 黄土高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吴鹏 朱军 崔迎春 赵文君 侯娜 张喜
以杠寨小流域为例,采用标准差系数法,从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改良土壤、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和生物效应等6个方面,对初选指标进行了权重的确定及优选,最终确定了17项评价指标,构建了该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根据选定的评价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对该流域综合治理的生态效益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经过3年的石漠化综合治理,该流域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固碳释氧和生物效益评价值均有所提高,其中以水土保持效益增幅最大,其效益评价值由治理初期的0.083 0上升到了0.092 1,效益增幅将近11%;综合生态效益评价值由治理初期的0.437 7上升到了0.450 7,效益增幅将近3%。不同植被类型...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联合调研组 联合调研组 王成祖
昕水河流域自1978年被列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重点区,经过20年的建设,取得显著成绩。森林覆盖率和林木蓄积成倍提高;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三大体系基本形成;林业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林业三大效益越来越显著。基本经验是:坚持以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为基础;坚持林业建设与农民治穷致富相结合;坚持稳定党的各项林业政策;坚持科技兴林战略等。为促进当地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采取了土地使用政策、减免税收政策、鼓励政策、四荒拍卖政策及相应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杜习乐 吕昌河
基于280多个县(市)的18项社会经济发展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定量化评估体系,并借助Arc 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了黄土高原区县域发展的空间差异和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0年黄土高原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综合发展指数在1.09~3.79之间,空间上表现为西北部和东南部高而中部较低的格局,区域间差距较小;之后的11年,综合发展指数均值由2000年的2.06上升到2011年的3.03,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但区域发展速度差异明显,西北部迅速,西南部迟缓;到2011年,西北部综合指数达5.18~7.05,东部和中部在3.01~4.89,西南部仅1.71~2.99,区域间发展水平差距拉大;县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性,即高值和高速区聚集,低值和低速区聚集,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应加强区域合作和对发展滞后县域的扶持力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春玲 李世明 王久丽
该文深入分析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以动态评价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的思想 ,根据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 ,研制开发了基于Windows操作平台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管理信息系统 ,为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的研究向动态化、智能化方向迈进奠定了基础 .该系统主要由数据管理模块、指标体系管理模块、单项指标评价模块和综合评价模块组成 .为验证系统的各项功能 ,利用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管理信息系统 ,对北京市密云县石匣小流域进行了综合治理效益的评价 .运行结果表明 :系统设计合理 ,运行良好 ,易于操作 ,功能较为完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鲁 韩晗 王希霖
医疗设备效益评价分析工作已成为成本管理、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分析工作不能单纯使用经济效益指标来评价设备的使用情况,应依经济效益评价为基础,科教研等工作开展情况为辅助,形成综合性评价体系。通过综合评价结果,查找设备利用方面的不足点,促进医院、科室全面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
效益评价 医疗设备 医院管理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梁晶 祁毅 曹大贵
后工业化时期的城市与河流间关系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城市内河整治作为一项环境工程的同时也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文化综合效益。文章尝试综合使用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和GIS空间分析手段,构建城市内河整治工程的综合效益评估体系,对工程的生态、经济、社会价值分别进行调查和测算。并结合对南京秦淮河的评估结果,指出政府应正确关注内河整治的外部效益,采取必要对策进行转移支付,从而可持续地提供优质的城市公共产品。
关键词:
城市内河 整治 效益评估体系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智勇 解建仓 宋丽娜 张黎 裴亮
为了建立黄土高原生态治理评价体系和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选取陕北各县多年观测资料,建立黄土高原生态综合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灰色聚类法和Topsis法对各县域生态治理效益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在陕北黄土高原生态治理过程中,坝地面积、治理度和单位面积投资是该地区生态治理评价体系的主要影响因子,在实际运行中应加以重视;各县域生态治理局势存在波折,但整体呈良性发展,并为良好治理措施的选择提供现实依据,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生态治理效益评价体系的建立以及这3种方法的结合运用为县域生态治理效益评价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黄土高原生态治理局势的综合管理与宏观调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