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3)
2023(1388)
2022(1242)
2021(1190)
2020(945)
2019(2232)
2018(2065)
2017(3459)
2016(2186)
2015(2232)
2014(2191)
2013(2221)
2012(2225)
2011(2129)
2010(2094)
2009(2051)
2008(1896)
2007(1802)
2006(1649)
2005(1410)
作者
(8716)
(7490)
(7461)
(7059)
(4525)
(3849)
(3187)
(2984)
(2897)
(2734)
(2718)
(2537)
(2536)
(2473)
(2446)
(2340)
(2233)
(2199)
(2138)
(2136)
(2050)
(1958)
(1908)
(1671)
(1655)
(1646)
(1613)
(1608)
(1601)
(1574)
学科
(8823)
经济(8816)
地方(4968)
(4627)
(3734)
土壤(3720)
(3338)
(3253)
(3206)
森林(3206)
(3200)
地方经济(2888)
管理(2625)
农业(2621)
方法(2559)
数学(2371)
数学方法(2332)
生态(2054)
中国(1862)
业经(1757)
环境(1677)
(1347)
企业(1347)
生态学(1333)
及其(1125)
资源(1094)
森林土壤(1075)
(1062)
贸易(1061)
收入(1034)
机构
学院(32509)
大学(32222)
研究(16347)
科学(13321)
(12004)
中国(10994)
(10384)
(10277)
经济(10160)
研究所(9805)
业大(9552)
农业(9018)
管理(8778)
(8530)
理学(7377)
理学院(7206)
(7115)
管理学(6929)
管理学院(6876)
林业(6792)
中心(6590)
(6455)
科学院(6270)
环境(6254)
(6252)
(6125)
资源(6068)
实验(5939)
北京(5859)
农业大学(5825)
基金
项目(26550)
科学(19185)
(19059)
国家(18973)
基金(17979)
研究(15533)
科学基金(13636)
自然(10500)
自然科(10163)
自然科学(10159)
(10110)
自然科学基金(9942)
基金项目(9883)
(9860)
社会(8008)
科技(7545)
社会科(7453)
社会科学(7449)
资助(7270)
计划(7219)
重点(7168)
(6790)
教育(6191)
科研(5654)
专项(5453)
编号(5323)
(4968)
(4912)
(4771)
创新(4726)
期刊
(12720)
经济(12720)
学报(12292)
(10820)
科学(9846)
大学(8520)
学学(8391)
研究(7752)
林业(7184)
农业(7095)
中国(6057)
(4364)
业大(4037)
资源(3260)
科技(3134)
业经(2950)
自然(2642)
(2639)
科技大(2498)
科技大学(2498)
农业大学(2429)
教育(2318)
问题(2284)
管理(2274)
(2116)
中国农业(2092)
(2064)
农林(1985)
(1985)
(1832)
共检索到484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严俊霞  秦作栋  李洪建  张义辉  
2005—2008年用红外气体分析法测定柠条人工林地的土壤呼吸。结果表明:柠条林地土壤呼吸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最大值出现在14:00左右,最低值出现在凌晨;柠条林地3—12月的土壤呼吸总量为814.9~1224.7gC·m-2,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呈显著指数正相关,方程的决定系数R2为0.31~0.67,由拟合的指数方程系数计算出柠条林2005,2006,2007和2008年的Q10值分别为2.02,1.70,1.76和1.75,生长季和非生长季的Q10值分别为0.64和2.11;2005和2006年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水分呈极显著线性相关(P<0.01),方程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彭文英  张科利  杨勤科  
土壤碳是全球碳循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对土壤碳的源和汇具有很大的影响。黄土高原地区进行的大规模退耕还林必然会通过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对区域碳循环产生重要影响。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分析,结合使用全国土壤普查及黄土高原地区其它土地资源数据资料,研究计算了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壤有机碳量,并对实施退耕还林后土壤碳储量变化进行了预测。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有机碳含量较低,平均土壤有机碳密度为2.49 kg/m2,仅为全国平均土壤有机碳密度的23.65%,土壤有机碳总储量为1 068 Tg,只占全国总有机碳量的1.16%。实施退耕还林后,土壤有机碳储量将明显增加。分步优化实施退耕30年后,黄土高原土壤有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游松财  邸苏闯  袁晔  
研究应用土壤类型图和土壤剖面数据库,通过不同土壤质地标准转换,识别黄土高原地区土壤质地类型。在此基础上,应用土壤转换函数法和土壤质地信息进行1 m深度内土壤田间持水量的计算,再根据土壤质地信息和植被类型数据进行有效土壤厚度的估算。结果表明,该参数在黄土高原地区有很大的差异,大体趋势是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西北部土壤田间持水量较低,大部分地区为200~300 mm;河套地区较高,为400~500 mm;中部地区为300~400 mm,少数的森林区域可以达到500~600 mm。东南部土壤田间持水量较高,大部分区域为400~500 mm;森林区域可以达到700~800 mm。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魏孝荣  郝明德  张春霞  
采用连续浸提形态分级方法,研究了连续施用锌肥后锌的土壤化学特性变化。结果表明,经过17年连续施用锌肥,锌在土壤中有明显的累积。0~60cm各土层土壤全锌和有效锌(DTPA-Zn)含量均高于对照,并且表现出锌在表层土壤(0~15cm)累积和向深层土壤迁移的特点。土壤中的锌主要以矿物态锌存在,占土壤全锌含量的95.57%~99.11%。其次为松结态锌,约占全锌的0.82%~3.58%。其它形态锌占全锌的比例很小,不到1.00%。锌肥施入土壤后各形态锌的含量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施入土壤中的锌有很大一部分转化为矿物态锌,只有一小部分进入土壤溶液,或与有机质、碳酸盐及氧化锰相结合。在土壤各形态锌中,交换...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爱生  刘思春  吕家珑  权定国  郭文龙  赵懿  
采用土壤张力计和土壤吸力平板仪测定了黄绵土、黑垆土、黄墡土和(?)土4种土壤的原状土样和 扰动土样的水分特征曲线,并研究了4种土壤水分能量状况。结果表明,在20℃条件下,4种土壤的水分特征曲线 皆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当土壤含水量在170-280 g/kg时,土壤水势大小顺序为黄绵土>黑垆土>黄墡土>(?)土。 田间原状土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与扰动土有较大差异,当土壤含水量在170-280 g/kg时,在土壤含水量相同条件 下,原状土的土壤水势大于扰动土,土壤水势在0--90 kPa时,原状土的含水量小于扰动土,原状土与扰动土土壤 水势的差异大小为(?)土>黄墡土、黑垆土>黄绵土。土壤水势为0--2...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秦廷松  李登武  吕振江  陈亚莉  
采用萌发法和分粒结合的方法对陕西省黄龙山地区白皮松Pinus bungeana林地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垂直分布和多样性等群落生态因子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黄龙山地区白皮松林地土壤种子库萌发期和落种期2个不同物候期的物种结构相似,全年土壤种子库共有物种44种,隶属34个属26个科;包括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4种类型。将土壤种子库分为0~5,5~10,10~15 cm等3个层次,不同土壤层次间种子个体数和物种数差异极显著(P中层(5~10 cm)>下层(10~15 cm)的趋势。研究的12个样地土壤种子库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林森  刘富庭  张永旺  李雪薇  李丙智  胥生荣  谷洁  韩明玉  
【目的】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黄土高原地区苹果园土壤有机碳各组分及微生物群落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野外果园定位试验,分层采集0—100 cm土层的土样,对麦草覆盖、起垄黑地膜覆盖及清耕3个不同处理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各组分及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麦草覆盖可显著增加0—60 cm土壤总有机碳(TOC)、颗粒有机碳(POC)、轻质有机碳(LFOC)、易氧化有机碳(ROC)和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在1—3年内随着覆盖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在0—20 cm土层中TOC含量每年约增加1.9 g.kg-1,而微生物量碳(MBC)的含量表现出逐年降低的趋势。起垄黑地膜覆盖的土壤TOC含量低...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游松财  邸苏闯  
论文应用Vrsmarty水量平衡模型模拟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壤水分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该模型综合考虑了土壤、植被、高程、温度、太阳辐射、水汽压、风速和降雨等因子对土壤水分的影响。模型运行的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水分在1961—2000年期间是一种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该地区6月的平均土壤水分从1960s的42.3 mm降低到了1990s的38 mm;10月的土壤水平均值从1960s的93.9 mm降低到了1990s的56.7 mm,这种变化的原因是降雨量不断减少,年平均降水从1960s的443 mm降低到了1990s的406 mm,同时潜在蒸发量也在不断减少,月最大潜在蒸发量从1960s的19...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丽华  落合博贵  
该文对在陇东黄土高原地区的滑坡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根据当地黄土滑坡的主要类型:滑坡与滑塌,分析了当地这两种不同类型滑坡产生的具体条件,并提出了减缓坡度、增加拦挡、改善水分条件等综合防治措施.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苏人琼  
黄土高原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脆弱。区内既有巨大的开发任务,又有严重的环境整治问题,它们都需要大量的供水。该区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较贫乏,供需矛盾尖锐。针对地区水资源特征及需水特点,本文提出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以节水与开发结合,开发利用与保护并重的措施,确保水资源能得到永续利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永红  高照良  
黄土高原地处黄河中上游和海河上游。黄河流域自古就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分布区。但由于黄土高原地区自然环境固有的脆弱,长期以来,因土地的不合理利用,水土流失严重,资源被破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使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在近两三千年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文章总结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特点,分析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恶化生态环境、引发黄河水患、影响水资源合理和有效利用、危害农业生产、导致贫穷落后的危害。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芹  张晓萍  万龙  马瞳宇  孙艳萍  徐金鹏  雷泳南  
用88个气象站1957—2009年的月平均风速和最大风速日值资料,采用距平累积法、5 a趋势滑动法、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等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风速的变化趋势及其空间分异等特征。结果表明:①黄土高原地区1957—2009年多年平均风速为2.36 m/s,水蚀区、水蚀风蚀交错区和风蚀区年均风速分别为2.36、2.17、2.60 m/s,年际变化倾向率分别为-0.008 4、-0.009 4和-0.018 8 m.s-1.a-1,并均通过了0.001的极显著性检验。3个区域均是冬、春季的平均风速对全年趋势演变贡献率较大,年均风速也均在1981年发生偏强转为偏弱的跃变,20世纪70年代以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军  邵明安  张兴昌  
 在简要介绍土壤侵蚀和生产力影响估算模型EPIC的结构和功能基础上,重点论述了组建黄土高原EPIC模型逐日气象要素、土壤剖面理化性状和作物生长参数数据库的方法,并简要介绍了EPIC模型中田间耕作措施参数、肥料特性参数和径流曲线代码的有关情况,为EPIC模型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计平  陈利顶  汪亚峰  
研究黄土高原地区景观格局演变对认识该地区整个生态系统结构和变化,乃至全球变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剖析景观格局和土地利用格局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从定量化分析、时空特征和尺度效应等方面对黄土高原地区景观格局演变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深入分析了当前研究在景观数据选择与应用、尺度依赖性分析和标准确定等方面的现状特征与不足之处,并对今后在景观格局演变方面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未来景观格局与过程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秦艳红  康慕谊  
生态补偿措施是退耕还林(草)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以退耕还林(草)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实施情况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应用生态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生态补偿机制:首先,建立退耕还林(草)的补偿组织体系;其次,以退耕还林(草)所造成的农民机会成本的损失来确定补偿标准,根据工程的进程和资金的投入情况,可将生态补偿划分为基本补偿、产业结构调整补偿和生态效益外溢补偿三个阶段;第三,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所需的时间来确定补偿年限;最后提出退耕还林(草)的补偿方式及可能的资金渠道来源。生态补偿计量方法的研究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