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80)
- 2023(13532)
- 2022(11844)
- 2021(11011)
- 2020(9156)
- 2019(20850)
- 2018(20830)
- 2017(40000)
- 2016(21770)
- 2015(24465)
- 2014(24453)
- 2013(24313)
- 2012(22437)
- 2011(20430)
- 2010(20549)
- 2009(18712)
- 2008(17756)
- 2007(15354)
- 2006(13665)
- 2005(11916)
- 学科
- 济(105428)
- 经济(105337)
- 管理(61009)
- 业(52700)
- 企(43000)
- 企业(43000)
- 方法(40061)
- 数学(34770)
- 数学方法(34400)
- 地方(27382)
- 农(24241)
- 中国(23508)
- 学(22979)
- 业经(21145)
- 财(19595)
- 环境(17955)
- 农业(16755)
- 地方经济(16048)
- 和(15641)
- 制(14810)
- 理论(14794)
- 贸(13866)
- 贸易(13856)
- 划(13267)
- 易(13251)
- 融(12414)
- 金融(12411)
- 技术(12400)
- 发(11929)
- 银(11855)
- 机构
- 大学(309665)
- 学院(308443)
- 济(126733)
- 经济(123914)
- 管理(121229)
- 研究(107716)
- 理学(105054)
- 理学院(103768)
- 管理学(102033)
- 管理学院(101481)
- 中国(78366)
- 科学(67723)
- 京(66864)
- 财(54328)
- 所(53999)
- 研究所(49396)
- 中心(47896)
- 农(47627)
- 业大(45490)
- 江(44970)
- 财经(43855)
- 范(42733)
- 北京(42471)
- 师范(42396)
- 院(39714)
- 经(39687)
- 经济学(37970)
- 农业(36878)
- 州(36565)
- 师范大学(34531)
- 基金
- 项目(213462)
- 科学(167536)
- 研究(156938)
- 基金(153800)
- 家(133731)
- 国家(132640)
- 科学基金(113681)
- 社会(98539)
- 社会科(93199)
- 社会科学(93173)
- 省(83396)
- 基金项目(82650)
- 自然(73579)
- 自然科(71683)
- 自然科学(71670)
- 教育(70535)
- 划(70417)
- 自然科学基金(70333)
- 编号(64371)
- 资助(62418)
- 成果(51543)
- 重点(47826)
- 发(47070)
- 部(46174)
- 课题(44160)
- 创(43617)
- 创新(40673)
- 科研(40199)
- 国家社会(40063)
- 大学(39443)
- 期刊
- 济(146152)
- 经济(146152)
- 研究(93736)
- 中国(57105)
- 学报(47532)
- 科学(45382)
- 管理(43978)
- 农(42875)
- 财(39842)
- 大学(35583)
- 学学(33429)
- 教育(33054)
- 农业(29957)
- 技术(27119)
- 融(23603)
- 金融(23603)
- 经济研究(23045)
- 业经(22388)
- 财经(21092)
- 问题(18938)
- 经(18029)
- 图书(17103)
- 资源(16681)
- 技术经济(15984)
- 业(15179)
- 科技(15048)
- 理论(14866)
- 现代(14507)
- 版(13559)
- 实践(13487)
共检索到4543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玉龙 马俊杰 田萍萍 武征 孙愿
在阐述生态经济区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有关生态规划文件,构建了黄土高原区县域生态经济功能区划的指标体系,并选取了较为流行的区划方法——聚类分析法。通过对吴起县的实证分析发现,该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可用于黄土高原区县域生态经济区划。
关键词:
生态经济功能区划 县域 黄土高原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博文 姚顺波 李桦 刘广全
运用DEA分析方法,以陕西省吴起县为例,测算了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前后农户农业生产效率的变化,表明该地区在退耕还林(草)后,农业规模收益处于递增阶段,规模效率呈波动性变化,技术效率与综合效率变化一致,呈提高趋势,但综合效率有效性仍不足。为了确保退耕还林(草)工程已取得的绩效,可以通过调整土地资源配置、农业人力资源配置和充分合理利用投入的农用物资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杜习乐 吕昌河
基于280多个县(市)的18项社会经济发展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定量化评估体系,并借助Arc 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了黄土高原区县域发展的空间差异和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0年黄土高原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综合发展指数在1.09~3.79之间,空间上表现为西北部和东南部高而中部较低的格局,区域间差距较小;之后的11年,综合发展指数均值由2000年的2.06上升到2011年的3.03,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但区域发展速度差异明显,西北部迅速,西南部迟缓;到2011年,西北部综合指数达5.18~7.05,东部和中部在3.01~4.89,西南部仅1.71~2.99,区域间发展水平差距拉大;县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性,即高值和高速区聚集,低值和低速区聚集,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应加强区域合作和对发展滞后县域的扶持力度。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高同彪 刘云达
根据2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区位属性和发展水平,可将其分为东北区域、西北区域、西南区域和中南区域四个片区,各区内县域经济发展普遍存在内生动力不足、限制开发与贫困属性长期并存、生态屏障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发展约束等问题。综合看,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经济发展缓慢的影响因素在于财政赤字不断增大、人力资源流失、主导产业规划滞后、第三产业活力不足。进一步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经济发展,应积极发展绿色经济,突出县域差异化;培育特色经济,打造绿色服务业增长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以"重点工程"和"品牌工程"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建立与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经济特征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构建重点生态功能区与其他主体功能区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卫忠 吴付英 吴宗凯 雷明军 刘广亮
本文通过对陕西省吴起县1619户农户的调查,了解农民对退耕还林政策的态度,系统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对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行为方式、种植业、畜牧业以及产业结构的影响。本文的分析结论是,退耕还林不仅使当地农民受惠,而且也促进了该县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农村经济 影响 吴起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晓春 孟全省
以黄土高原沟壑区长武县王东沟流域为例,分析了流域治理过程中(1985-2000年)生态与经济要素的变化及其相互作用,揭示了治理条件下流域生态经济系统演变趋势。通过调整流域农、林、草、果用地比例,土地利用结构趋于合理,单位面积生产力和流域粮食产量得到显著提高。与此同时,流域纯收入大幅度增加。表明这一治理模式是成功的。在生态脆弱区,国家投入是当地脱贫致富、实现生态与经济良性发展的前提;农民脱贫增收是生态与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保障;利用当地资源,发展优势产业,是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良性发展的动力。同时发现,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明骏 郑少峰 李桦
退耕还林(草)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的生态恢复的重要内容。退耕还林(草)作为强制性的制度变迁,不仅对生态恢复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良好作用。论文以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的吴起县为例,实证分析了退耕还林(草)政策能否达到预期目标,不仅取决于农业内部种植结构调整,而且还取决于以农业劳动力向其他产业转移为特点的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对吴起的实证分析表明:退耕还林(草)政策实施后农业土地经营在向集约化和产业化转变,农村就业结构和收入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该地区正在逐渐摆脱单纯依赖种植业收入的格局。但是,这种变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壁成 刘德林 张膺 方炫
六盘山区位于黄河中上游,是黄土高原西部天然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在中国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本区土地资源丰富,生态环境洁净,旱作农业潜力大,草畜业兴旺。六盘山生态经济圈规划了4个功能区和7大特色农业基地产业,以六盘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为中心,加大退耕造林种草与管护力度,到2015年基本修复六盘山区受损的森林生态系统和灌丛草原植被;以旱作农业技术体系为支撑,建立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系统和绿色农牧产品基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农业基础。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六盘山生态经济圈 功能区规划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薛占海
以全国退耕还林示范县陕西省吴起县为例,在全面系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吴起县新农村建设的难点,主要表现为资金、技术缺乏,农民收入不高,基础设施差,有些乡风民俗带有消极落后倾向等。对此,提出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不良风气,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等相应对策。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难点 对策 吴起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齐拓野 米文宝
生态因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是发展生态经济的核心问题。以宁夏彭阳县为例,运用最小一乘法,探讨黄土高原丘陵区生态因子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计算出研究区域内生态因子与经济发展的正、负相关关系,找出了对经济发展影响最大及最小的生态因子,认为该区域生态因子对经济发展总体呈制约关系,而且影响较大。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域未来的经济发展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黄土高原 生态 经济 耦合 彭阳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董锁成 刘桂环 李岱 李荣生 郎一环
甘肃省陇西县是黄土高原生态脆弱贫困区的典型代表,她的发展面临两对基本矛盾和两难选择。一是农业社会发展阶段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矛盾,二是社会经济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的矛盾,与之相对应必然存在两难选择(既要发展经济,同时又要保护环境)。以生态经济为核心的循环经济是解决这两大矛盾,实现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从分析陇西县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入手,研究了切合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典型区———陇西县实际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永斌 董锁成 方婷
以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治理、资源减量利用、废弃物减排与资源循环利用五个维度构建生态脆弱贫困区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评价2005-2012年定西市七县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分析循环经济发展与扶贫开发的耦合度,并进一步指出障碍因素,为生态脆弱贫困县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科学建议。研究发现:1)定西市各县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且波动较大,绝大多数县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有所提高;2)定西市各县区循环经济发展与扶贫开发耦合度表现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与扶贫开发耦合度越高的特征;3)各县区循环经济发展障碍因素不同,水平较高县区障碍因素为贫困与生态环境的交互胁迫,而水平较低县区主要受制于资源循...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秦伟 朱清科 赖亚飞
该文选取中国退耕还林工程典型地区陕西省吴起县为研究区,采用替代价格法、影子工程法、直接市场法评估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的理论生态价值。其中,涵养水源价值9140.4万元、保育土壤价值96378.8万元、净化环境价值427.1万元、固碳制氧价值100689.9万元、改善小气候价值272.23万元。通过引入市场逼近系数和支付意愿系数,确定在目前具有市场操作性的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实际生态补偿价值为5633万元,其中,涵养水源价值1118.8万元、保育土壤价值2360.6万元、净化环境价值6.4万元、固碳制氧价值2114.5万元、改善小气候价值32.7万元。同时,根据不同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特点和受益对象,...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宗飞 姚顺波
运用生态足迹的方法从供给的角度测算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陕西吴起县农户户均生态承载力的影响,测算结果表明:退耕还林之前吴起县户均生态承载力为2.57 hm2,退耕之后户均生态承载力为3.62 hm2,上升了1.05 hm2;由耕地、林地、草地组成的户均生态承载力供给结构发生了变化,由退耕还林前的27.01∶1.01∶1变为退耕还林后的4.82∶13.93∶1,说明退耕还林工程对吴起生态经济的容纳能力有所增加,生态供给结构趋于优化。对耕地、林地、草地因子进行生态承载力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林地因子是影响退耕还林之后户均生态承载力的主要因子。最后,对进一步提升吴起县户均生态承载力的方法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农户生态承载力 吴起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桦 姚顺波 郭亚军
本文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吴起县退耕农户的种植业生产、种植业农用物资投入、畜牧业饲养和生活消费支出等经济行为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种植业方面,退耕农户倾向于选择单产高、经济优势明显的农作物品种,同时,对单位面积耕地的农用物资和劳动力投入加大了;在畜牧业方面,退耕农户倾向于规模饲养羊,饲养生猪和鸡则主要满足自己消费;在农业收入增加的前提下,退耕农户的消费支出由以食品支出为主向食品教育、医疗支出并重的方向转变。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农户经济行为 吴起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