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49)
2023(5129)
2022(4444)
2021(4050)
2020(3441)
2019(7747)
2018(7849)
2017(13706)
2016(7934)
2015(9068)
2014(9554)
2013(8941)
2012(8210)
2011(7436)
2010(7574)
2009(6944)
2008(6773)
2007(6275)
2006(5498)
2005(4898)
作者
(26482)
(21918)
(21886)
(20864)
(13698)
(10791)
(10024)
(8768)
(8533)
(7813)
(7614)
(7482)
(7277)
(7083)
(7005)
(6800)
(6553)
(6374)
(6323)
(6290)
(5627)
(5603)
(5430)
(5073)
(5008)
(4999)
(4988)
(4721)
(4710)
(4612)
学科
(29547)
经济(29512)
管理(21427)
(14984)
(11988)
企业(11988)
方法(11521)
(11161)
数学(9667)
地方(9556)
环境(9554)
数学方法(9375)
(8563)
中国(7791)
生态(6465)
(6324)
(6188)
理论(6058)
(6042)
(5736)
业经(5726)
(5661)
农业(5584)
资源(5301)
(4553)
金融(4545)
地方经济(4541)
(4503)
(4446)
银行(4419)
机构
学院(112995)
大学(111485)
研究(44846)
管理(39397)
(37266)
经济(36093)
理学(32935)
科学(32893)
理学院(32442)
中国(32297)
管理学(31462)
管理学院(31289)
(26146)
(26139)
(24736)
研究所(22990)
业大(21655)
农业(20488)
中心(19875)
(18320)
(17446)
(16923)
北京(16775)
(16461)
(16281)
师范(16216)
技术(15342)
(14755)
科学院(14325)
(13908)
基金
项目(80987)
科学(61378)
基金(55155)
研究(55131)
(51201)
国家(50838)
科学基金(41300)
(33616)
社会(31690)
社会科(29883)
社会科学(29873)
(29068)
基金项目(28978)
自然(28541)
自然科(27687)
自然科学(27671)
自然科学基金(27067)
教育(24291)
资助(23100)
编号(22102)
重点(19253)
(18083)
成果(17899)
计划(17779)
科技(17104)
课题(16930)
(15875)
(15790)
科研(15487)
创新(14940)
期刊
(45062)
经济(45062)
研究(30084)
中国(26470)
学报(24854)
(22915)
科学(20912)
大学(17209)
学学(16409)
农业(15618)
教育(14368)
管理(13331)
(12788)
技术(10690)
(8790)
资源(8558)
统计(7703)
业经(7685)
(7250)
金融(7250)
(7078)
业大(7037)
科技(6897)
林业(6887)
(6713)
经济研究(6268)
决策(6232)
图书(5714)
问题(5521)
农业大学(5505)
共检索到1727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红梅  
文章根据西部黄土高原区生态环境特征、公路交通建设中引发的主要生态问题,讨论了交通生态工程系统的概念以及交通工程建设特点,提出了西部交通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原则、评价方法及规划原则,以供公路交通建设规划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方炫  李壁成  赵世伟  刘德林  
小流域是黄土高原地理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基本单元,建立健康的小流域生态系统是该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文章在深入理解小流域生态系统健康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黄土高原小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构建思路与指标选取原则,并将评价体系分解为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人类健康五个要素,建立了适于黄土高原小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以期为黄土高原小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建设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恩田  赵忠  宋西德  张永  张晶晶  严尚凯  李玉新  
【目的】构建一套科学实用的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对渭北黄土高原刺槐水土保持林进行健康评价,为该区森林健康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渭北黄土高原刺槐水土保持林为研究对象,分别对陕西省永寿县槐坪林场、扶风县野河林场和白水县方山林场的刺槐林选设样地进行调查,共设置样地79块。遵循科学性与实用性兼顾的原则,从林分结构、植物多样性和林分稳定性3个方面遴选林分健康状况评价指标,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模型对刺槐林进行健康评价,并利用水土保持评价模型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在调查的刺槐林中,健康林占46.84%,亚健康林占13.92%,不健康林占39.24%,整体上处于不健康状态;通过验证,该评价结果是正...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崔灵周  李占斌  马俊杰  李勉  
通过对黄土高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的初步研究 ,设计出了包括 1个高级综合指标——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人口状况等 5个基本指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等 30个元素指标的层次性指标体系结构框架 ,熵技术支持下确定可持续发展指标权重的层次分析法 ,以及由递阶多层次综合评价、主成份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数学方法所集成的可持续发展全面综合评价模型 ,并以陕北黄土高原为例进行了具体的应用分析与评价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小军  董锁成  
本文在甘肃省陇西县2002年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和实地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运用运动层次分析法,分生态、社会和经济3个子系统,共选取37个指标,对地处我国黄土高原生态脆弱的陇西县作了县域范围内的生态城市评价,评价结果为:陇西县目前的生态城市化指数只有48.66%。同时,文章采用常规情景的方法,结合国家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准和陇西地方实际,对未来10年到20年的生态城市指标作了规划,得出的结果是,2010年陇西生态城市化指数将达到68.25%,2020年达到75.93%,到2050年达到83.61%。文章最后提出了陇西县建设未来中等城市的建议和具体措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金良  于泽群  张顺祥  王迪海  赵忠  
【目的】研究渭北黄土高原区刺槐人工林的健康状况,构建评价模型,为该区刺槐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渭北黄土高原区刺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永寿县槐平林场、扶风县野河林场、白水县方山林场选设84块样地进行调查,以评价人工林健康状况及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从林分结构、林分活力、林分抗逆性等指标中筛选评价指标,再通过比较不同龄级(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过熟林)各指标权重的变化确定最终评价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与聚类分析法,构建刺槐人工林评价模型,计算各样地的健康指数,根据健康指数,将处于不同龄级的刺槐林划分为健康、亚健康和不健康3个等级。【结果】最终确定的渭北黄土高原区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斌  李建军  侯小龙  
该文重点分析了黄土高原昕水河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生态效益评价研究中所涉及的若干理论问题,阐述了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生态效益评价中所考虑各因子的环境特点及其内在联系.提出,在研究实践中土壤侵蚀量、径流量、输沙量、土壤水分、土壤主要物理性状、土壤养分、植被的生物产量、植被覆盖(或植被指数)等应成为重点分析的指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江登英  康灿华  
在提出公路交通科技创新能力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的基础上,构建了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应用逐层序关系分析法确定了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对相关因素的重要性进行了排序,显示了这一方法分析复杂问题的优势。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西宁  冯浩  吴普特  王万忠  
针对黄土高原地区雨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小流域雨水资源化特点,以小流域作为研究单元,以雨水资源作为研究对象,借鉴层次分析法(AHP)原理,遵循科学、实用及其简明的原则,构建小流域雨水资源化综合效益评价数学模型,提出了综合效益评价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等32项评价指标。并以陕西省淳化县泥河沟小流域为例,利用所建模型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可为黄土高原雨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成金华  陈军  易杏花  
随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加剧,我国矿区资源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迫切需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矿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运用将引导矿区克服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薄弱环节,促进矿区生态化发展,实现区内文明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本文阐述了矿区生态文明评价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矿产、土地的节约集约和综合利用、矿业生产和矿区生活的节能减排、防治矿区地质灾害、保护矿区自然生态系统以及促进矿区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等内容,并从研究重点的选择、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指标使用频率等角度,对现有矿区生态文明评价相关指标体系进行回顾与总结。基于指标选择的原则、指标体系设计的目的和指标体系的构成等三个关键问题的探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熊剑芳  李连英  周莉莉  
文章以传统web服务质量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结合云服务相关特性,从安全保障、成本、服务性能和客户反馈四个方面的服务质量信息构建云服务质量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这一指标体系和云服务性质,构建了一个动态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期对云服务质量水平进行综合全面动态的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静  夏海勇  
文章通过对已有的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和其他方面指标体系进行借鉴与参考,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构建出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并用所构建的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和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以昆山、大连和东莞3市为例,将3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了横向比较,验证了所建指标体系的可达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沈坚  杜河清  
本文从了解生态服务功能的内涵出发,主要讨论对生态水利工程系统的服务功能的评价方法的选择、评价指标体系的种类以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项目组成情况。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智勇  解建仓  宋丽娜  张黎  裴亮  
为了建立黄土高原生态治理评价体系和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选取陕北各县多年观测资料,建立黄土高原生态综合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灰色聚类法和Topsis法对各县域生态治理效益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在陕北黄土高原生态治理过程中,坝地面积、治理度和单位面积投资是该地区生态治理评价体系的主要影响因子,在实际运行中应加以重视;各县域生态治理局势存在波折,但整体呈良性发展,并为良好治理措施的选择提供现实依据,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生态治理效益评价体系的建立以及这3种方法的结合运用为县域生态治理效益评价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黄土高原生态治理局势的综合管理与宏观调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马天恩  高世铭  朱润身  何宝林  
本文通过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传统旱农研究成效的显著性与有限性分析,提出靠微生境理论和降水资源可叠加富集原理,实现由被动防旱向主动抗旱的技术路线转移。通过试验资料分析,确认缺水农田有限供水对产量增进具有跃迁效应。据此,提出了集水高效利用技术体系框架,认为可建立旱地工程生物农艺学,为促成21世纪旱地农业研究的新突破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