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87)
- 2023(11760)
- 2022(9630)
- 2021(8807)
- 2020(7189)
- 2019(16031)
- 2018(15764)
- 2017(30545)
- 2016(16423)
- 2015(18431)
- 2014(18442)
- 2013(18598)
- 2012(17487)
- 2011(15747)
- 2010(16417)
- 2009(15605)
- 2008(15913)
- 2007(14821)
- 2006(13775)
- 2005(12839)
- 学科
- 业(84861)
- 济(81237)
- 经济(81125)
- 企(66958)
- 企业(66958)
- 管理(59141)
- 农(46459)
- 农业(31253)
- 业经(30595)
- 方法(25777)
- 财(24324)
- 中国(24197)
- 地方(21087)
- 制(18595)
- 数学(17791)
- 技术(17646)
- 数学方法(17620)
- 务(17496)
- 财务(17468)
- 财务管理(17443)
- 企业财务(16471)
- 策(15658)
- 和(14307)
- 贸(14265)
- 贸易(14249)
- 发(14066)
- 体(13961)
- 易(13797)
- 银(13335)
- 银行(13326)
- 机构
- 学院(249197)
- 大学(238450)
- 济(110365)
- 经济(108243)
- 管理(99869)
- 理学(83976)
- 研究(83749)
- 理学院(83168)
- 管理学(82230)
- 管理学院(81763)
- 中国(69827)
- 农(54135)
- 财(51425)
- 京(50874)
- 科学(47362)
- 所(42771)
- 江(41813)
- 农业(40582)
- 中心(39277)
- 财经(39059)
- 业大(37980)
- 研究所(37539)
- 经(35054)
- 州(33261)
- 北京(32541)
- 经济学(31477)
- 范(31028)
- 师范(30807)
- 经济管理(29682)
- 省(29373)
- 基金
- 项目(150420)
- 科学(120456)
- 研究(116973)
- 基金(107893)
- 家(91462)
- 国家(90402)
- 科学基金(79184)
- 社会(76812)
- 社会科(72428)
- 社会科学(72407)
- 省(62377)
- 基金项目(57174)
- 教育(50756)
- 编号(49275)
- 划(49220)
- 自然(47673)
- 自然科(46565)
- 自然科学(46557)
- 自然科学基金(45748)
- 资助(42406)
- 发(39110)
- 成果(39107)
- 业(36129)
- 创(34393)
- 课题(33405)
- 部(33085)
- 重点(33062)
- 发展(32682)
- 展(32150)
- 创新(31216)
- 期刊
- 济(144361)
- 经济(144361)
- 研究(77555)
- 农(58034)
- 中国(57125)
- 财(41768)
- 管理(40682)
- 农业(38768)
- 科学(33538)
- 学报(31365)
- 业经(30763)
- 融(30534)
- 金融(30534)
- 大学(25530)
- 教育(24539)
- 学学(24324)
- 技术(23799)
- 业(20166)
- 经济研究(19855)
- 财经(19526)
- 问题(19460)
- 经(16920)
- 技术经济(15311)
- 农村(15149)
- 村(15149)
- 农业经济(14843)
- 世界(14836)
- 经济问题(13458)
- 商业(13098)
- 贸(13074)
共检索到4057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白志礼
黄土高原有其自身的自然资源特征 ,其开发历史悠久。随着人类活动的进行 ,黄土高原景观面貌不断演变 ,目前其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和经济问题。黄土高原的治理目标主要有两条 :一是治理水土流失 ,恢复植被 ,重建良好生态环境 ;二是调整经济结构 ,发展商品生产 ,增加群众经济收入。其农业建设方针应为 :自给性农业 ,水土保持性林业 ,商品性果牧草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水土流失 生态环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晔立
本文从资源与环境、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科技支撑4个方面26项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陇中黄土高原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以定量分析为主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陇中黄土高原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在于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于利用资源和改善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在于应用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难点在于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朱显谟
居于科学研究和实践的经验得出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字方略,论述了实施“方略”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提出实施“方略”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青
分析了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农业资源环境问题 ,对改革开放以来该区域生态重建、经济发展方略和实践进行了讨论 ;指出软硬件技术研究不相协调 ,软科学研究太弱 ,影响了政府的科学决策和硬件作用的发挥 ;提出了加强软科学研究 ,把长远性、全局性和现实性问题结合起来 ,建立起系统性、综合性及表本合一的生态经济复合型可持续发展模式 ;围绕这个模式 ,提出了建立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经济型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五个重大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法稳 尚杰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是一个特定的生态类型和重要的农业区域 ,严重的水土流失和频繁的干旱是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本文在分析雨水利用可行性的基础上 ,提出了农业发展的有效模式———集水型生态农业 ,它不仅适应于当地的雨水等自然资源条件 ,更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易于在农户水平上推广 ,并且具有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是实现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举措 ,同时也为“退耕还林 (草 )”开发战略的实施提供了一个思路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崔灵周,李占斌,曹明明,李勉
通过对陕北黄土高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的初步研究 ,设计出了包括 1个高级综合指标——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人口状况等 5个基本指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等 30个元素指标的层次性指标体系结构框架 ,熵技术支持下确定可持续发展指标权重的层次分析法 ,以及由递阶多层次综合评价、主成份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数学方法所集成的可持续发展全面综合评价模型 ,并依次对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了全面分析评价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崔灵周 李占斌 马俊杰 李勉
通过对黄土高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的初步研究 ,设计出了包括 1个高级综合指标——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人口状况等 5个基本指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等 30个元素指标的层次性指标体系结构框架 ,熵技术支持下确定可持续发展指标权重的层次分析法 ,以及由递阶多层次综合评价、主成份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数学方法所集成的可持续发展全面综合评价模型 ,并以陕北黄土高原为例进行了具体的应用分析与评价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岳敏 李含琳
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动态开放的PREE系统,本文以庆阳市为例,建立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通过用改进的熵值法赋予权重,计算各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对1978-2005年陇东黄土高原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及总体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动态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程度,揭示了庆阳市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协调度 庆阳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谢欣圆 朱婧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的本土化是现阶段落实SDGs的核心任务。针对现有研究空间尺度大、时间尺度短的特点,以黄土高原地区348个县域作为研究区,通过构建指标体系以及采用莫兰指数评估2000—2020年可持续发展水平及时空演进特征,并利用灰色马尔科夫模型对未来可持续发展趋势进行探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水平在2000—2020年呈波动式上升,与中国整体平均水平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各县域发展存在一定差距,青海省所辖县域处于绝对的劣势地位。各县域之间的空间正向关联性逐渐缩小,高-高聚集地区越来越多,未来10年可持续发展水平将持续提高。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蔡拓
可持续发展已被赋予多重含义,它既是一种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又是一种发展理论、发展观念。本文则认为,仅仅把可持续发展定位为发展观远未挖掘和展现其深刻内涵,实际上完全可以把它视作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型文明,从而也是一种新文明观。理论地把握可持续发展文明观,不仅能够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而且有助于我国社会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发展观 文明观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靳相木
世界可持续农业是西方发达国家为“现代病”所困扰、急于“走出现代化”而对常规现代化农业的批判、反思和替代 ,因而可持续农业不可能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目标模式。但世界可持续农业也给我们以深刻启示 ,即中国农业也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还认为 ,不能把农业可持续发展简单化为搞生态农业或保护资源与环境。基于以上认识 ,本文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和“农村社会的可持续性”三个方面选择18项指标 ,对建国以来特别是近20年山东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结论表明 ,农村改革以来山东农业发展呈现良好的可持续态势 ,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已初现端倪 ,但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非持续性因素。在此基础上 ,本文提出加快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毅
人口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周毅就中国而言,人口、资源、经济、社会等问题主要在农村,人口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人口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的主体之一。(一)实现人口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务之急农业,是人类生产活动最早的门类,也是人类对自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雅鹏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对策王雅鹏一、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1.过度的食品需求与土地掠夺式经营。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坚持农产品供给以国内生产自给为主的方针,农业生产系统为了满足目前的12亿人口和每年新增加的1600多万人口的衣食之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风峰
辽宁省作为一个有着雄厚工业和科技基础的沿海省份,其农业能否做到可持续发展,不仅关系到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也关系到全省小康社会的建设能否顺利实现。当前,影响辽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