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62)
- 2023(8541)
- 2022(7171)
- 2021(6324)
- 2020(5096)
- 2019(11320)
- 2018(11330)
- 2017(20278)
- 2016(11494)
- 2015(12901)
- 2014(13304)
- 2013(12857)
- 2012(12496)
- 2011(11719)
- 2010(11885)
- 2009(10854)
- 2008(10686)
- 2007(9789)
- 2006(8906)
- 2005(8429)
- 学科
- 济(48717)
- 经济(48659)
- 管理(26094)
- 业(24636)
- 地方(20029)
- 中国(18371)
- 企(16856)
- 企业(16856)
- 农(16575)
- 学(13336)
- 业经(12371)
- 农业(11299)
- 地方经济(10940)
- 方法(10693)
- 制(10502)
- 融(10383)
- 金融(10375)
- 银(10186)
- 银行(10149)
- 行(9992)
- 发(9970)
- 环境(8601)
- 贸(8569)
- 贸易(8555)
- 数学(8436)
- 财(8380)
- 数学方法(8296)
- 易(8146)
- 体(8134)
- 理论(7738)
- 机构
- 学院(166340)
- 大学(162221)
- 研究(70077)
- 济(61305)
- 经济(59672)
- 管理(52876)
- 中国(52371)
- 科学(47206)
- 理学(43054)
- 理学院(42382)
- 管理学(41318)
- 管理学院(41016)
- 农(40312)
- 所(38738)
- 京(38234)
- 研究所(35223)
- 农业(31483)
- 中心(30598)
- 业大(29564)
- 江(28886)
- 财(28644)
- 院(25983)
- 省(25898)
- 范(25032)
- 北京(24954)
- 师范(24637)
- 州(23446)
- 技术(22809)
- 科学院(21896)
- 财经(20958)
- 基金
- 项目(107719)
- 科学(81079)
- 研究(76700)
- 基金(71841)
- 家(66046)
- 国家(65442)
- 科学基金(52214)
- 省(45496)
- 社会(44528)
- 社会科(41909)
- 社会科学(41904)
- 划(38407)
- 基金项目(37365)
- 教育(34038)
- 自然(33823)
- 自然科(32905)
- 自然科学(32890)
- 自然科学基金(32206)
- 编号(31710)
- 发(30283)
- 资助(29522)
- 成果(26794)
- 重点(25521)
- 课题(24859)
- 发展(23494)
- 展(23099)
- 计划(22023)
- 创(22007)
- 科技(21483)
- 部(21313)
共检索到2797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霞 高宏元 王虎成
本研究选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推广应用的3种裹包青贮为试验材料,将3种裹包青贮作为发酵底物,利用体外发酵产气法评定不同饲草裹包青贮在肉羊瘤胃的发酵性能。结果表明,玉米(Zea mays)青贮和燕麦(Avena sativa)青贮在同一时间点的累积产气量差异不显著(P> 0.05),但均显著高于苜蓿(Medicago sativa)青贮(P 0.05),玉米青贮和燕麦青贮的慢速发酵部分产气量(b)、潜在产气量(a+b)及48 h累积产气量(gas production,GP)均无显著差异(P> 0.05),但二者均显著高于苜蓿青贮(P 0.05),玉米青贮和燕麦青贮NH_3-N浓度显著高于苜蓿青贮(P 0.05);3种裹包青贮在体外发酵48 h后培养液中的总挥发性脂肪酸(total volatile fatty acids,TVFA)浓度和丁酸比例均亦不存在显著差异(P> 0.05);乙酸比例和乙酸/丙酸(acetic/propionic,A/P)比均为苜蓿青贮显著高于玉米青贮和燕麦青贮(P <0.05)。本研究条件下,禾本科饲草(玉米、燕麦裹包青贮),其体外产气量、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和代谢能均高于豆科饲草(苜蓿裹包青贮),但其氨态氮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指标苜蓿裹包青贮高于禾本科饲草(玉米、燕麦裹包、青贮),其为今后肉羊饲粮配制提供了理论参考;且本研究结果表明,继续深入裹包青贮型优质饲草的组合效应对今后饲料高效利用十分必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晓玲 孟庆翔
通过研究高油玉米秸秆青贮发酵过程中营养成分和发酵参数变化的动态(试验1),以及青贮浸提液对活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2),初步探明导致高油玉米秸秆青贮提高瘤胃发酵程度的因素。试验1结果显示发酵1周内,可溶性糖损失50%以上,pH降到4.0以下;乳酸含量在6周内逐步升高,而后保持不变,其他营养成分保持稳定;试验2结果表明,添加青贮浸提液后与对照组相比,最大产气量显著增加(P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霞 焦婷 马淑敏 陈鑫 王正文 牧仁 赵生国
为探讨不同比例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秆与玉米(Zea mays)秸秆混贮的青贮品质和发酵特性,本研究设计6个处理,即玉米秸秆与甜叶菊秆的混合比例为100:0 (CK)、90:10 (A)、80:20 (B)、70:30 (C)、60:40 (D)及50:50(E),各处理原料充分混合后,装桶密封发酵60 d,开桶取样,进行青贮品质及其发酵特性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混合比例青贮饲料感官品质均优良;相较于青贮前,青贮后各处理的干物质(DM)、钙(Ca)和粗蛋白(CP)含量增加(除CK组和D组Ca含量外),各组青贮饲料单糖(ESC)、磷(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均降低,但随甜叶菊秆添加量的增加,各组NDF和ADF含量增加。青贮后,C组DM、Ca和CP含量较CK组分别提高1.92%、18.46%和42.15%;D组CP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 <0.05)。发酵液pH介于6.52~6.84;D组NH_3-N浓度低于其他组;CK组的异丁酸和戊酸含量均高于处理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和甜叶菊秆以90:10的比例混合可以更好地改善青贮品质,可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葛翠翠 梁戈 李昊 刘辉 卜姣姣 杨芳 辛国省
利用体外发酵产气技术可评定不同类型粗饲料的营养价值。本研究比较了玉米(Zea mays)秸秆、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葵花(Helianthus annuus)盘在滩羊瘤胃的体外发酵特性。结果表明,葵花盘组干物质消化率最高,为88.28%,显著高于玉米秸秆和柠条组(P0.05),但均显著高于柠条组(28.90%)(P<0.05)。体外发酵48h的产气量,葵花盘组产气最多,为56.75mL,显著高于玉米秸秆组(53.5mL)和柠条组(32.5mL)(P<0.05),并且玉米秸秆组与柠条组同样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柠条显著高于玉米秸秆组(P0.05);丙酸产量以玉米秸秆组最高(7.47 mmol·L~(-1)),葵花盘组次之(6.10mmol·L~(-1)),柠条组最低(3.82 mmol·L~(-1)),且不同组间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尽管柠条营养检测价值较高,但其在体外消化率最低,饲喂价值较低,这也是其作为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的瓶颈所在;而葵花盘饲喂价值相对较高,可以作为良好的饲料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祚 周传社 汤少勋 谭支良
本试验旨在初步探究并比较安琪与乐斯福两种不同来源酵母对奶牛瘤胃发酵特性的作用,预测其对奶牛生产性能可能的影响,从而为研究酵母在反刍家畜生产中营养生理调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单因子区组试验设计,两种活性酵母均设置4个添加水平(0、0.025%、0.050%、0.075%),分别以玉米秸秆和水稻秸秆为底物,采集奶牛瘤胃液进行48h的体外发酵试验。结果表明,两种酵母对两种底物体外发酵产气量、产气参数、中性洗涤纤维消失率(NDFD)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提高了玉米秸秆(P<0.05)和水稻秸秆(P<0.01)的DMD;添加两种酵母对玉米秸秆体外发酵液pH值及NH3-N浓度均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影响...
关键词:
酵母 瘤胃 体外发酵 奶牛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青
分析了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农业资源环境问题 ,对改革开放以来该区域生态重建、经济发展方略和实践进行了讨论 ;认为软硬件技术研究不相协调 ,软科学研究太弱 ,影响了政府的科学决策和硬件作用的发挥 ;为突出区域特色 ,提出了建立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经济型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五个重大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
黄土高原丘陵区 农业结构调整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崔普伟 蔡强国 方海燕 聂斌斌 陈小安
黄土高原尤其是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侵蚀异常严重,在该区开展单元流域产沙模拟对于流域侵蚀产沙及沟道系统泥沙输移比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陕北岔巴沟单元流域团山沟为研究对象,利用1961-1969年间水文泥沙资料,构建了流域产沙模型:以流域输沙关系表达式Ms=CsH为理论框架,经分析发现洪峰流量、最大含沙量、平均流量与次洪含沙量相关性显著,近而以洪峰流量、平均流量、最大含沙量及径流深为模型变量,通过模拟误差分析,构建并选取了以径流深和洪峰流量、径流深和最大含沙量为变量的经验模型:Ms=H(109.2ln(Qz)+546.1);Ms=H(Cz-141.2)。与目前已有模型相比,以上模型具有很好的模拟效果,尤其是在模拟小产沙事件时模拟效果较好,模型在临近流域水旺沟上的应用效果也较好。另据研究发现,高含沙水流的存在,使得在不同产沙模数水平下产沙模拟响应机制不同,对产沙模数小于300 t/km2次暴雨事件,流量的对数函数拟合效果明显优于幂函数拟合;对产沙模数大于1000 t/km2次暴雨事件,流量的幂函数拟合效果好于对数函数拟合,但差异不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范春梅 廖超英 李培玉 孙长忠 许喜明
【目的】研究放牧强度对林草地土壤物理性状的变化。【方法】通过放牧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山西偏关县草地和柠条林地在不同放牧强度、不同放牧畜种条件下表层土(0~10cm)的物理性状。【结果】放牧强度直接影响着草地和柠条林地土壤的物理结构。随放牧强度的增加,牲畜对土壤的践踏加剧,导致土壤紧实度增加,容重增加,含水量和孔隙度下降。从畜牧羊种选择来看,绵羊相对于山羊来说对放牧地践踏较轻,土壤容重较小,土壤含水量和孔隙度则较高。【结论】林草地土壤表层(0~10cm)的物理性状对放牧强度的反应比较敏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笑培 杨改河 胡江波 王得祥
研究了渭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内侧柏、荆条、20年刺槐、4年刺槐、4年苜蓿、农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水分生态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的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容重均低于对照农田,减小幅度为16%~8%,孔隙度增加,总孔隙度增幅为24.5%~8.1%,毛管孔隙度增幅为1.2%~13.9%,非毛管孔隙度增幅为20.5%~90.0%;土壤持水性比农地增加33%~7.5%;水分补给量在0~2m范围内,侧柏、荆条、4年刺槐是农地的2、1.5、1.71倍,20年刺槐和苜蓿比农地低22.5%和31.4%;0~1m内,侧柏、荆条、4年刺槐分别是农地的2.16、1.78、1.85倍,20年刺槐、苜蓿为农地的25%和62.3%...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朱牛 刘桦 王金牛 宿星 石凝 罗栋梁 盖艾鸿
我国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滑坡是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之一。陇中黄土丘陵区地处黄土高原西段的黄河流域上游,一直以来是滑坡事件的高发区,因其突发性造成的次生灾害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较大隐患。近年来随着社会防治力度与投入加大,该区域有关滑坡的理论研究和技术修复手段有了较为全面的提升,特别在生态修复研究与实践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该区域现有的针对性研究方法与灾损土地的修复手段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与不足。因此,本文就陇中黄土丘陵区滑坡的影响因素和现有修复模式进行综述,首先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手段图示研究区域的环境概况,进而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系统概括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内容,并就目前滑坡灾损土地修复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关解决办法,以期能够全面阐述滑坡灾损治理的必要性,为未来滑坡治理梳理潜在的研究方向,促进滑坡治理更好地发展。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杜柳 魏曼琳 巨纪 董晨扬 张润泽 晓明 孙芳
为研究饲粮中添加槲皮素对肉牛瘤胃体外发酵特性及甲烷产量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分别在体外发酵底物中添加0、0.5%和1%的槲皮素,以不添加槲皮素为对照组,在39℃下进行瘤胃厌氧培养发酵,记录不同时间的产气量(GP),测定48 h的发酵液pH、氨态氮(NH_3-N)浓度、挥发性脂肪酸浓度(VFA)和甲烷产量,同时,利用体外两步法测定发酵48 h后的干物质降解率(DMD)。结果显示:1) 48 h后,1%槲皮素组产气量、甲烷产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0.5%和1%槲皮素组NH_3-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 0.5%和1%槲皮素组的乙酸、丁酸和总VFA均无显著差异(P> 0.05),1%槲皮素组丙酸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因此,肉牛饲粮中添加槲皮素会降低肉牛瘤胃体外发酵产气量、降低NH3-N的含量、提高丙酸的含量,降低甲烷的产生量,其中以添加1%的槲皮素较为适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小军 董锁成
本文在甘肃省陇西县2002年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和实地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运用运动层次分析法,分生态、社会和经济3个子系统,共选取37个指标,对地处我国黄土高原生态脆弱的陇西县作了县域范围内的生态城市评价,评价结果为:陇西县目前的生态城市化指数只有48.66%。同时,文章采用常规情景的方法,结合国家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准和陇西地方实际,对未来10年到20年的生态城市指标作了规划,得出的结果是,2010年陇西生态城市化指数将达到68.25%,2020年达到75.93%,到2050年达到83.61%。文章最后提出了陇西县建设未来中等城市的建议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
生态城市 层次分析法 指标体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秀丽 张勃
人口与经济的关系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区域人口分布的合理性是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对制定区域人口政策、人口的合理再分布以及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以我国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典型区域—晋西北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口调和指数、人口潜力指数等指标多角度分析其人口分布的合理性,并对二者的结果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晋西北地区人口分布总体上是合理的,但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人口分布对自然环境的压力。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青
分析了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农业资源环境问题 ,对改革开放以来该区域生态重建、经济发展方略和实践进行了讨论 ;指出软硬件技术研究不相协调 ,软科学研究太弱 ,影响了政府的科学决策和硬件作用的发挥 ;提出了加强软科学研究 ,把长远性、全局性和现实性问题结合起来 ,建立起系统性、综合性及表本合一的生态经济复合型可持续发展模式 ;围绕这个模式 ,提出了建立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经济型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五个重大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潘敏慧 黄小乘 田怡豪 孙占微 李成云
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添加剂处理柞树叶青贮对延边黄牛体外发酵瘤胃降解率和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择4头平均体重为(443.3±26.7) kg、装有永久性瘤胃屡管的延边黄牛公牛为瘤胃液供体。将青贮的柞树叶按照添加发酵添加剂的不同分为糖蜜组(M)、乳酸菌组(LAB)、EM菌组(一种混合菌一般包括光合菌、酵母菌、乳酸菌等有益菌类)(EM)、石灰水组(LW)、乳酸菌+糖蜜组(LAB-M)以及EM菌+糖蜜组(EM-M),每组3个重复。体外发酵48 h后,计算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干物质降解率以及粗蛋白质的降解率,并提取瘤胃液中的细菌总DNA,进行PCR扩增后用Illumina Hi Seq 2500测序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各青贮柞树叶试验组的干物质、粗蛋白质以及中性洗涤纤维的降解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 <0.05),EM组和EM-M组降解率增加最显著。LW组的干物质降解率、粗蛋白质降解率和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显著低于其余的5个组(P <0.05)。不同发酵添加剂的青贮柞树叶对延边黄牛体外发酵瘤胃微生物菌群无显著影响(P> 0.05)。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拟杆菌门以及厚壁菌门是反刍动物瘤胃内的主要微生物菌群。在属水平上,不动杆菌属、普氏菌属、弓形杆菌属是主要微生物菌群。综上所述,不同添加剂可以有效地改善瘤胃降解环境,提高瘤胃降解率。其中,EM组和EM-M组效果较好,且各试验组对于延边黄牛瘤胃微生物整体区系构成、微生物多样性以及微生物的丰度均无显著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外源生物制剂对玉米秸秆青贮质量及肉羊瘤胃降解率的影响
黄土丘陵沟壑区多树种立地适生性评价试验研究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生态系统碳储存服务的影响——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子长县为例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脆弱农业生态系统服务评价——以安塞县为例
基于GIS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耕地地力评价研究——以天水市麦积区耕地地力评价为例
基于NDVI的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以志丹县为例
海鲜菇菌糠微生物发酵及其在肉羊瘤胃降解特性研究
体外法研究泡叶藻和羊栖菜对高精料下湖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高精料条件下延胡索酸对山羊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
象草与皇竹草不同比例组合对山羊瘤胃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