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55)
2023(11841)
2022(10487)
2021(9835)
2020(8153)
2019(18665)
2018(18579)
2017(35806)
2016(19693)
2015(21733)
2014(21850)
2013(21630)
2012(19827)
2011(17845)
2010(17588)
2009(15792)
2008(15185)
2007(13121)
2006(11172)
2005(9611)
作者
(58534)
(48737)
(48278)
(46078)
(30823)
(23564)
(21930)
(19327)
(18429)
(17251)
(16754)
(16429)
(15395)
(15334)
(15102)
(15076)
(14820)
(14485)
(13860)
(13701)
(12301)
(11772)
(11765)
(11013)
(10955)
(10925)
(10757)
(10609)
(9828)
(9777)
学科
(77118)
经济(77039)
管理(53726)
(50725)
(41948)
企业(41948)
方法(36153)
数学(31465)
数学方法(31111)
(19904)
(19512)
地方(19216)
中国(18653)
(18226)
业经(16473)
农业(13662)
理论(12662)
(12573)
(12511)
环境(12321)
(12256)
贸易(12251)
技术(12113)
(11837)
(11721)
财务(11662)
财务管理(11642)
企业财务(11099)
(10667)
地方经济(10618)
机构
大学(276232)
学院(274722)
管理(108819)
(102169)
经济(99806)
理学(95539)
理学院(94400)
研究(94289)
管理学(92623)
管理学院(92128)
中国(66424)
科学(63646)
(58824)
(50152)
(48709)
业大(45765)
研究所(45249)
(45185)
中心(41838)
农业(39662)
(38967)
(37203)
财经(37186)
师范(36788)
北京(36711)
(34670)
(33943)
(32019)
师范大学(29938)
经济学(29834)
基金
项目(200709)
科学(156532)
基金(144940)
研究(141725)
(129204)
国家(128176)
科学基金(108436)
社会(87292)
社会科(82609)
社会科学(82588)
(79197)
基金项目(78065)
自然(73390)
自然科(71640)
自然科学(71620)
自然科学基金(70288)
(67632)
教育(64151)
资助(59301)
编号(56920)
成果(45361)
重点(45322)
(43226)
(43155)
(41639)
课题(39320)
科研(38940)
创新(38882)
计划(38592)
大学(36410)
期刊
(106800)
经济(106800)
研究(76008)
学报(51261)
中国(47873)
科学(45527)
(44881)
管理(37486)
大学(36877)
学学(34993)
(32274)
农业(31315)
教育(29447)
技术(22023)
(20002)
金融(20002)
业经(17784)
财经(17172)
经济研究(16714)
(16304)
科技(15052)
图书(14836)
(14487)
问题(13926)
(13804)
资源(13446)
业大(13386)
理论(13356)
林业(12509)
实践(12489)
共检索到3818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明  赵忠  杨吉安  卢斌  
【目的】研究黄土高原不同县域山杏种子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电泳谱带的差异,为山杏种内分类及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形态学观测法,对黄土高原(陕西麟游和甘肃灵台、华池、庆城)山杏种质资源变异情况进行调查,从中筛选出形态类型典型的山杏,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和SDS-PAGE电泳法对种子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谱带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共筛选出了37种山杏变异类型,其种子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差异较大。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山杏种子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丰富、多态、稳定、谱带清晰,主要由41.1,39.0,34.6,22.7,22.0和21.7 ku 6种亚基组成,其余亚基数量丰富但含量较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金玲  刘明国  董胜君  吴月亮  张欣  
【目的】山杏是北方半干旱地区重要的生态经济型树种,种质资源异常丰富,形态鉴定与分类难度大。利用SSR分子标记研究山杏优选无性系的遗传多样性并构建指纹图谱,以期为山杏种质鉴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山杏简化基因组测序结果,合成600对SSR引物,利用4个山杏无性系进行引物筛选,选出155对扩增条带清晰的引物,对97个山杏优选无性系进行PCR扩增。应用引物组合法构建指纹图谱,采用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利用155对SSR引物对97个山杏无性系进行扩增,共扩增出933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3~11个,平均为6.019个;各位点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476~0.885,平均值为0.681,具有较高的多态性。50个山杏无性系在59个位点上具有特异等位基因,89个无性系在131个位点上具有特异基因型。采用5对引物(L56、X47H、L79H、P40H和X47)的组合可区分全部97个无性系,构建了指纹图谱。对97个山杏无性系进行亲缘关系分析,无性系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669~0.943,平均值为0.757;基于遗传相似系数进行聚类分析,将97个无性系分为5大类,第1大类和第2大类下又分为3个亚类,分类结果与无性系的来源区域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从60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55对,其扩增位点多态性较高、重复性较好。发现89个山杏无性系具有特异基因型,其中50个既具有特异基因型也具有特异等位基因。应用引物组合法构建了基于5对SSR引物扩增位点的山杏无性系指纹图谱。供试山杏无性系遗传差异较小,亲缘关系较近。研究结果可为山杏种质鉴别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山杏的育种工作奠定基础。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刘跃钧  张媛  蒋燕锋  刘京晶  
为揭示中药材黄精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种源间亲缘关系,建立了目标起始密码子多态性分子标记(SCoT)方法 ,采用非加权平均距离法(UPGMA)和主坐标分析(PCo A)等方法对19份不同种源的黄精PolyGonATUM材料进行分析。从待选的29个引物中筛选出15个SCoT引物用于扩增基因组DnA,总共得到500个条带,平均每个引物产生33.3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498个,多态性比率为99.6%,19个黄精种质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554 0~0.734 0。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的黄精种质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SCoT分子标记可以为黄精的分类及鉴别提供一定的依据,为中药黄精优良品种的培育及资...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新建  周姝婧  朱翔杰  周冰峰  
黄土高原中华蜜蜂是我国中华蜜蜂资源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研究黄土高原中华蜜蜂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本研究采用10个微卫星DNA位点,对黄土高原9个样点的484只中华蜜蜂样本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黄土高原中华蜜蜂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黄土高原中华蜜蜂遗传分化较弱,陕西靖边、甘肃陇西—六盘山、陕西延安的中华蜜蜂各聚为一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青松  陈立波  李志勇  刘磊  师文贵  张雪  
以提取的苜蓿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正交设计,筛选出ISSR-PCR反应体系中最适宜的各组分浓度,即20μL的反应体系中最适添加量分别为2.0 U/μL的Taq DNA聚合酶,0.3 mmol/L的dNTP,1.0 mmol/L的MgCl2,0.1μmol/L的ISSR引物以及30 ng/μL的DNA模板。在此基础上对30份不同苜蓿种质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通过聚类分析研究,将30份不同苜蓿种质材料分为四大类,第一大类为来自加拿大的4个苜蓿品种(系);第二大类为来自美国的12个苜蓿品种(系);第三大类为来自中国和荷兰的12个苜蓿品种(系);第四大类为来自澳大利亚的2个苜蓿品种(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路娟  吴俊  张绍铃  吴华清  张妤艳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深入探讨了梨主要栽培种白梨(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砂梨(Pyrus pyrifolia(Burm.f.)Na-kai)、秋子梨(Pyrus ussuriensis Maxim.)、西洋梨(Pyrus communis L.)、新疆梨(Pyrus sinkiangensis Yü)和野生种以及种间杂交新选育品种共150份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以及系统分类地位。通过筛选出的25对SSR引物共检测到407个位点,不同引物检测位点数5~25个,其中多态性位点数390个,占检测位点的95.82%,检测位点杂合度为0.4~0.7,不同品种间的遗传...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许利英  周青平  陈仕勇  陈有军  李亚萍  田莉华  
采用EST-SSR分子标记对来自四川、西藏、青海的24份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筛选的17条引物共检测到102个位点,多态性位点每条引物5~8个;平均多态性位点6个,平均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B)93%;遗传距离变幅范围0.188~0.675,平均值0.486,多态性信息含量指数PIC值在0.240~0.470变化,平均值为0.381,这揭示了供试的中华羊茅种质资源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间亲缘关系与其地理来源等相关性较低,其中I-2-23-7和I-14-1-1野生材料表现出了独特的遗传特性,与其他供试材料间均具有较远的亲缘关系。通过地理海拔的分析,发现分布于中度海拔(3 000-3500m)的中华羊茅种质具有最高的Nei’s基因多样性(0.304 3)和香农多样性(0.462 2),遗传变异较高。本研究结果为青藏高原中华羊茅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丛文  许业洲  胡兴宜  管兰华  
利用RAPD标记对垂枝杉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并与杉木其它类型作对照,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垂枝杉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群体间变异占总变异的15.6%;3个垂枝杉群体遗传相似度高,与其它杉木类型的遗传相似度低;垂枝杉具有稳定的遗传性和一致的表现型。从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垂枝杉是杉木的一个自然变异类型。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庆典  杨永平  李颖  周清明  
选择中国云南省和山东省为试点,兼顾其他省区,开展芋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种下分类研究,结果表明:1)在云南包括芋的野生近缘种、半栽培种、栽培品种,种质资源丰富.在山东主要是旱芋类型的多子芋品种.民间不断引进和选育新品种,有利于芋遗传多样性的增加.2)根据芋的形态学观察以及RAPD分子标记,从芋的主食器官类型不同考虑,认为:可以考虑将主食花茎的芋作为花茎用芋变种(var.Inflorescens);与叶用芋变种和球茎用芋变种组成芋种下3个变种的园艺学分类系统;对芋的种下分类系统作了相应调整,并进一步充实了中国芋种下园艺学分类检索表.3)为了减少和避免芋种质资源的损失,依据芋的生物学特性和种群数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俊修  毛秀红  李善文  刘学良  吴德军  
【目的】进行白杨派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为毛白杨种质资源保存、评价与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对所收集的白杨派无性系采用毛细管电泳法进行荧光SSR-PCR产物检测,利用所得结果评价种源及无性系间的遗传变异和遗传多样性水平。【结果】16对SSR引物对272个无性系进行检测,共检测到106个等位基因,每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4~11个,平均等位基因数为6.625个;平均观测杂合度(Ho)值为0.561,平均期望杂合度(He)值为0.432,表明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有9个位点的Ho/He大于1,表明杂合度比较高。对其中来自毛白杨6个集中分布区的234个无性系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2%的遗传变异来源于种源间,98%的遗传变异来自于种源内无性系间;由不同种源间的等位基因模型可知,山西、陕西、河南、山东和河北5个种源的无性系均有特有等位基因,杂交时可以适当选择不同种源的无性系作杂交亲本以拓宽杂交种的遗传基础,或种源间适当引种增加毛白杨种源间的遗传多样性。【结论】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结果均表明,北京与河北种源亲缘关系最近,河南与陕西、山东与山西亲缘关系也较近,分别聚为3大类群,而相同种源的无性系并没有完全聚到一类,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种源间相互引种或遗传变异造成的。研究结论为毛白杨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文珊娜  
本研究以越南引进的12个灰木莲种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灰木莲不同种源的种子形态、苗期生长、叶片表型性状及光合特性的差异性,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灰木莲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研究分析,探讨了灰木莲的遗传变异规律,为灰木莲遗传改良及良种选育等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灰木莲不同种源种子的形态变异分析。对12个灰木莲种源的种子的形态性状(种子长、宽、厚、千粒重和体积指数)的观测结果表明:灰木莲种子的平均长为6.15 mm,平均宽为5.04 mm,种子的体积指数(长×宽×厚)平均为95.88 mm3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郑红梅  呼天明  王佺珍  张国云  宋江湖  
【目的】从分子水平研究嵩草品种资源之间的遗传多样性,为综合评价青藏高原嵩草种质资源提供依据。【方法】用筛选出的4对E+3/M+3引物对11份嵩草基因组DNA进行AFLP扩增。【结果】共得到164条清晰可辨条带,多态性条带154条,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93.96%,嵩草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430,Shannon’s多样性指数为0.4012,表明嵩草种质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通过UPGMA聚类分析,将11个嵩草居群划分为5类。【结论】嵩草的11个自然居群存在丰富遗传多样性,嵩草居群的遗传相似系数与海拔之间没有相关性,嵩草居群的生境的异质性影响遗传分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母贵琴  潘旭浩  杨克诚  
利用SSR标记对人工合成群体、地方种质群体和热带、亚热带群体等3种不同类型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26对SSR引物在供试群体内共扩增出184个等位位点。多态性位点数、多态位点比例、基因型数以及遗传距离等分析表明,三类群体均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变异,且热带、亚热带群体内个体间的遗传距离大于地方种质群体和人工合成群体。这一结果说明热带、亚热带群体内的遗传变异较大,而人工合成群体与地方种质群体内的遗传变异则相对较小且基本相当。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毛秀红  
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为豆科(Leguminosae)刺槐属(Robinia)阔叶乔木,耐干旱、耐瘠薄、耐轻度盐碱、抗污染能力强、自然更新能力强,是荒山造林和水土保持先锋树种,且具有观赏、材用、蜜源和饲用价值。刺槐作为外来物种,在我国已经栽培了近120年,栽培范围自青岛逐渐扩大至27个省(市、自治区)。目前国内外关于刺槐生态特性、适应性、无性繁殖和有性生殖方面的研究较多,而遗传信息相对匮乏,遗传学基础研究比较薄弱。中国各地区栽培的刺槐无性系来源记载不清,遗传关系不明,遗传多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波  叶剑  金文林  曾潮武  吴宝美  濮绍京  潘金豹  万平  
【目的】研究野生、半野生、栽培型小豆的遗传多样性,进一步阐明小豆的起源进化与传播,提高小豆种质的利用效率。【方法】从69对小豆和黑吉豆SSR引物中,筛选出11对多态性好的SSR标记,并结合植株形态性状特征鉴定,对558份来自中国、日本、韩国、不丹、缅甸的野生、半野生和栽培小豆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性状关联分析。【结果】共检测到86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等位变异数为7.82个,变幅6—10个。野生、半野生、栽培型小豆都有其特征带,栽培小豆的特征带绝大多数来源于中国;野生小豆的特征带仅出现在中国西南、不丹和日本南部地区的种质中。遗传离散度是野生型>半野生型>栽培型,半野生型小豆更接近野生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