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67)
2023(14021)
2022(12163)
2021(11192)
2020(9399)
2019(21071)
2018(21128)
2017(40229)
2016(21626)
2015(24226)
2014(23969)
2013(23643)
2012(21566)
2011(19628)
2010(19579)
2009(18296)
2008(17109)
2007(14978)
2006(13249)
2005(11515)
作者
(63225)
(52508)
(52260)
(49584)
(33341)
(25101)
(23588)
(20760)
(19861)
(18631)
(17906)
(17713)
(16698)
(16562)
(16147)
(16053)
(15540)
(15494)
(14988)
(14903)
(13079)
(13008)
(12527)
(11951)
(11871)
(11550)
(11495)
(11442)
(10616)
(10221)
学科
(103285)
经济(103196)
管理(62495)
(57578)
(48003)
企业(48003)
方法(40758)
数学(35236)
数学方法(34875)
(23194)
(23090)
地方(23074)
中国(22854)
业经(20737)
(19217)
技术(17646)
农业(15891)
(15112)
理论(15108)
贸易(15103)
环境(15035)
(14594)
(14564)
地方经济(14427)
(14373)
(12085)
(12033)
金融(12031)
(11873)
(11839)
机构
学院(309926)
大学(309747)
(128034)
经济(125344)
管理(122664)
理学(106212)
研究(106206)
理学院(105060)
管理学(103274)
管理学院(102733)
中国(76354)
科学(66773)
(65899)
(53793)
(53606)
研究所(49100)
(49028)
业大(47676)
中心(46776)
(44345)
财经(43745)
北京(41880)
(40952)
师范(40611)
(39675)
(39026)
经济学(38479)
农业(37848)
(36069)
经济学院(34384)
基金
项目(214057)
科学(167615)
研究(156605)
基金(154014)
(134768)
国家(133707)
科学基金(114196)
社会(97998)
社会科(92865)
社会科学(92840)
(83979)
基金项目(82151)
自然(74251)
自然科(72451)
自然科学(72438)
教育(71146)
自然科学基金(71118)
(70328)
编号(64076)
资助(62915)
成果(50641)
重点(48081)
(46530)
(46151)
(44589)
课题(43902)
创新(41653)
科研(40605)
国家社会(39931)
教育部(39592)
期刊
(145653)
经济(145653)
研究(91553)
中国(55905)
学报(49227)
科学(46764)
管理(45189)
(43944)
(39298)
大学(37135)
学学(35254)
教育(33334)
农业(30670)
技术(29450)
经济研究(23918)
业经(23552)
(22384)
金融(22384)
财经(21331)
问题(18376)
(18307)
技术经济(17296)
科技(16695)
图书(15864)
(15373)
理论(14694)
林业(14299)
现代(14118)
资源(13643)
商业(13614)
共检索到4509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海  杨荣慧  高鹏程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坡地经济林营造中 ,采用大鱼鳞坑坑内打孔覆膜、膜下滴灌技术 ,解决了本区干旱坡地经济林造林成活率低、生长慢、发育迟的难题。可使坡地杏树造林成活率提高到 96% ,枣树造林成活率提高到 92 % ;成林后 ,鱼鳞坑汇集径流可使降水利用率提高到 42 5 % ,加上旱季节水包膜下补灌 ,避免了土壤板结 ,降低了土壤水分蒸发 ,可使杏、枣产量比穴灌分别提高 1 0 3 2 %和 1 9 61 %。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孝玉  白鹏  王娟  史文娟  王全九  
【目的】对陕北榆林黄土坡地枣园的降雨入渗、产流进行试验与模拟研究,为陕北坡地枣园雨水的高效利用提供指导。【方法】在陕北枣园径流小区,利用人工降雨试验,开展不同降雨强度(0.8,1.0,1.3mm/min)和不同初始土壤含水率(0.08,0.15,0.24cm3/cm3)条件下的降雨、入渗产流试验,运用Richards入渗方程结合水量平衡方程对人工降雨的入渗、产流过程进行模拟。【结果】土壤含水率相同条件下,降雨强度越大产流时刻越早,入渗达到稳定的时间越短,累积入渗量和径流量越大;降雨强度相同条件下,土壤初始含水率越大,产流越快,平均入渗率越小,趋于稳定入渗的时间越短,累积产流量也越大。模拟值与实...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豫新  汤莉  
本文通过对家庭农场棉花膜下滴灌种植模式的技术经济研究 ,从经济、技术、生态、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指出膜下滴灌技术是新疆干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时新宁  张振文  黄支全  
经过4a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滴灌技术应用于沙地防护林的营造,综合支出最低的设计方案是毛管直径12mm,滴头流量3 75L·h-1,滴头间距1 0m的设计方案;另外,滴灌条件下的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长量均高于常规灌溉,具有节水、节能、省工等效果。本文就沙地防护林滴灌系统的设计及效益进行了较系统总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晓芬  吴发启  马波  农淦  王林华  
【目的】研究10°坡耕地上玉米的防蚀作用,为评价农作物的水土保持功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以裸地为对照,分析了10°坡耕地上不同生育期(幼苗期、拔节初期、拔节中期、抽雄前期和抽雄后期)玉米完整植株及其根系对坡面产流产沙量和过程的影响。【结果】在幼苗期、拔节初期、拔节中期、抽雄前期和抽雄后期,整株玉米和仅保留根系玉米的径流模数和侵蚀模数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在玉米的同一生育阶段,径流模数和侵蚀模数均表现为裸地最高,只保留根系玉米次之,整株玉米最小。在产流产沙过程中,与裸地相比,整株玉米和只保留根系玉米均可有效地延迟产流产沙时刻、峰值出现的时刻以及平和产流和产沙过程,但只保留根系...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彭文英  张科利  陈瑶  杨勤科  
退耕还林是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论文以退耕历史较长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安塞县为例,选取不同类型植被恢复和不同恢复年限的退耕样区,探讨了退耕还林还草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坡耕地退耕后,遭侵蚀破坏的土体构型渐趋恢复,土壤容重、pH值减小,毛管孔隙度、饱和含水量等增大;土壤有机质增加了2.75倍,碳增加了27.29%,氮增加了46.79%;而且,土壤速效养分增加的速度大于土壤全量元素增加的速度。土壤质量恢复效益最大的是刺槐林地,其次是柠条灌木地,最小的是撂荒地。混交林土壤全氮含量最高,柠条最利于铵态氮、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积累。不同类型植被,土壤速效养分的差异比土壤全量元素间的差异明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莉  张青峰  赵龙山  王健  吴发启  
【目的】探讨微尺度下(2 cm×2 cm)地表糙度在侵蚀过程中的空间异质性规律,为进一步理解和定量化描述地表糙度与土壤侵蚀的相互耦合关系奠定基础,并为黄土高原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黄土高原不同耕作措施条件下(4种常见的农业耕作措施:人工锄耕、人工掏挖、等高耕作、直线坡(对照)的坡耕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利用激光扫描仪获取地表糙度数据,运用地统计学和分形维数方法对地表糙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异性进行研究。【结果】基本统计特征分析表明,黄土坡耕地地表糙度在整体上的分布较均匀,具有较弱的空间变异特征。半方差函数分析表明,黄土坡耕地地表糙度均表现出中等以上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当前,吉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上升到600亿斤阶段性水平,要进一步提高生产能力必须克服干旱缺水给吉林省中西部粮食主产区带来的严重威胁,否则其它农业综合增产技术很难发挥应有效果。国家实施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为吉林搭建了难得的平台。吉林省以此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战略之举给予高度重视,省政府和各项目县专门成立了节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梦洁  梁飞  李全胜  田宇欣  王国栋  贾宏涛  
【目的】明确等灌溉量膜下滴灌与细流沟灌对玉米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以郑单958为研究对象,于2015—2021年进行田间试验,通过管式水分仪测定窄行、根区和宽行下0—50 cm土层水分含量,研究膜下滴灌与细流沟灌对土壤水分分布状况及其对玉米株高、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生物量、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等的影响。【结果】膜下滴灌优先补充窄行和根区的土壤水分,而细流沟灌优先补充宽行表层的土壤水分。而玉米耗水主要集中在0—30 cm土层范围内,膜下滴灌的窄行和根区0—30 cm土层水分含量均高于细流沟灌;随着土层深度增加灌溉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减小,40—50 cm土层水分动态受灌溉方式影响较小。膜下滴灌较细流沟灌可显著促进玉米在开花期和成熟期的生长,提高叶面积指数。开花期膜下滴灌玉米的株高和叶面积指数较细流沟灌平均增加4.3%和8.3%,成熟期平均增加4.9%和15.1%。开花期和成熟期玉米总生物量均为膜下滴灌>细流沟灌处理,开花期增加12.2%,成熟期增加11.5%。膜下滴灌处理的玉米干物质转移量、干物质转移率和干物质转移量对籽粒贡献率均显著高于细流沟灌处理,分别增加17.8%、3.8%和3.5%。膜下滴灌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平均增产14.4%,灌溉水利用效率平均提高14.6%。【结论】在等灌量条件下,膜下滴灌增加玉米根区水分含量,促进玉米生长,有利于玉米干物质积累及转运,提高产量,实现节水增效;较细流沟灌平均增产2 131.68 kg·hm-2,灌溉水利用效率提高8.8%—24.1%。因此膜下滴灌是北疆玉米种植的高产高效灌溉方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余美  杨劲松  刘梅先  李晓明  王进  
【目的】探讨不同膜下滴灌条件对棉花蒸散量的影响,为滴灌技术参数的设计和灌溉制度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设置室内模拟试验,采用称质量法获得棉花蒸散量,分析滴头流量(0.3,0.8 L/h)、灌溉水质(含盐量0.40,2.47,3.50 g/L)和灌溉水量(321,386 mm)对棉花蒸散量的影响。【结果】淡水充分灌溉时,小滴头流量(0.3L/h)下的棉花总蒸散量高于大滴头流量(0.8 L/h)。在灌水量、滴头流量相同时,咸水(含盐量3.50 g/L)灌溉棉花的总蒸散量明显低于淡水(含盐量0.40 g/L)和微咸水(含盐量2.47 g/L)灌溉,而淡水和微咸水灌溉棉花的总蒸散量基本相同。在滴头流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蔡焕杰  邵光成  张振华  
20 0 0年 5~ 8月在新疆石河子炮台土壤改良试验站 ,进行了不同水分处理对膜下滴灌棉花生长和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 ,为了获得较高的皮棉产量和水分利用率 ,膜下滴灌棉花全生育期的耗水量应在 345~380 m m;特定阶段和程度的水分亏缺虽然降低了总生物量 ,但提高了生殖器官在总生物量中的分配比例 ;与对照相比 ,苗期每次灌水推迟 2 d,蕾期恢复正常供水 ,花铃后期每次灌水推迟 2 d,是适合于当地膜下滴灌棉花需水规律的灌水模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夏桂敏  陈高明  陈锋  陈俊秀  姚珍珠  
为抵御辽宁省西部半干旱地区频发的旱灾,解决干旱迫使花生严重减产的问题。在充分利用自然降水的条件下,对辽宁省西部半干旱地区春播花生膜下滴灌补灌灌溉制度进行初步研究,研究在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补灌定额和补灌次数对花生田间水分、耗水量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浅层土壤含水量和花生耗水量受补灌量的影响差异较为显著。其中10cm深土壤含水量在10%~25%之间较大幅度变化,而50cm以上深度土壤含水量维持在19%~20%,变化幅度较小。补灌量较少的耗水量较小,即cK处理最小,为247.35mm;补灌量和补灌次数适当的增加对花生增产具有一定的效果,其中处理T3I3表现最为显著,较cK处理增产40.5%,且水...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蔡育蓉  陆琪  吴宛萍  周瑶  贾希洋  宿婷婷  马红彬  胡艳莉  
研究植物群落特征对草原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宁夏黄土高原丘陵区典型草原,以放牧草地(FM)为对照,研究了草地封育(FY)和鱼鳞坑整地1年(Y1)、3年(Y3)、6年(Y6)、10年(Y10)和15年(Y15)措施对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鱼鳞坑和封育措施下,植物物种数较放牧增加。其中鱼鳞坑使一年生植物、多年生杂类草及半灌木比例增加;封育使半灌木和多年生草本重要值增加;随鱼鳞坑恢复年限增加,优势物种呈根茎-疏丛-密丛型植物的变化趋势。2)草地植物盖度、高度和生物量呈现鱼鳞坑居中,封育草地最高,放牧草地最低;鱼鳞坑植被仍处于恢复演替阶段。3)鱼鳞坑物种多样性、均匀度、优势度和丰富度指数随恢复年限变化规律不明显,但其多样性显著(P<0.05)高于放牧草地,与封育草地接近;各措施下植物群落均处于不稳定阶段。相对而言,放牧草地稳定性最大,鱼鳞坑15年稳定性最低。相对放牧草地,鱼鳞坑可改善植被,但弱于封育草地恢复效果,一定的放牧干扰有利于群落稳定性的增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雷  
农户采纳行为在技术推广中处于一种实施作用,只有农户采纳了先进技术,才能将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农户采纳行为受内、外影响因素,外部主要受农村文化、农户的价值观念、农户所处的社会阶层、农村基层组织、农业保险以及农业推广体系等方面影响,内部则受农户的文化素质、风险偏好、农户对农业新技术的态度等方面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亚丽  李怀恩  张兴昌  韩燕来  孟庆香  
【目的】研究间歇降雨条件下黄土坡地水分溶质迁移特征,为减少汛期坡耕地肥料流失率和水土流失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黄土坡地为研究对象,采取表层喷施和拌施两种施肥方式,通过两场间隔24h的室内模拟降雨试验,从降雨-径流-土壤相互作用角度,研究间歇降雨条件下坡面水土流失和土壤溶质(NO3-、Br-和PO43)的迁移特征。【结果】第二次降雨的稳定产流强度、径流量和侵蚀泥沙量均大于第一次降雨,初始产流时间和产流强度达到稳定的时间也比第一次降雨提前。与第一次降雨平稳阶段NO3-和Br-的浓度相比,第二次降雨开始产流时浓度明显偏大,但其平稳阶段浓度又均小于前者,而吸附性PO43-的第二次降雨浓度高于第一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