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84)
- 2023(6704)
- 2022(5644)
- 2021(5069)
- 2020(3946)
- 2019(9233)
- 2018(9089)
- 2017(16986)
- 2016(9237)
- 2015(10314)
- 2014(10388)
- 2013(10599)
- 2012(10448)
- 2011(9721)
- 2010(9939)
- 2009(9134)
- 2008(8928)
- 2007(8027)
- 2006(7481)
- 2005(7223)
- 学科
- 济(48877)
- 经济(48840)
- 业(21304)
- 管理(20348)
- 地方(20101)
- 中国(17246)
- 农(15343)
- 企(13914)
- 企业(13914)
- 业经(11695)
- 方法(10762)
- 农业(10758)
- 学(10742)
- 地方经济(10617)
- 发(10086)
- 数学(8822)
- 数学方法(8760)
- 融(8522)
- 金融(8522)
- 土地(8396)
- 银(8095)
- 环境(8086)
- 银行(8081)
- 行(8006)
- 贸(7855)
- 贸易(7840)
- 制(7789)
- 易(7429)
- 发展(7102)
- 展(7080)
- 机构
- 学院(133642)
- 大学(130105)
- 济(54849)
- 研究(54764)
- 经济(53595)
- 管理(46795)
- 中国(42821)
- 理学(38114)
- 理学院(37515)
- 管理学(36877)
- 管理学院(36612)
- 科学(33995)
- 京(31419)
- 所(28803)
- 农(26660)
- 研究所(25823)
- 中心(25035)
- 财(24181)
- 江(23485)
- 州(21334)
- 范(21275)
- 师范(21092)
- 北京(20820)
- 农业(20349)
- 院(20198)
- 业大(20040)
- 省(19631)
- 财经(17805)
- 科学院(17159)
- 师范大学(16916)
- 基金
- 项目(83220)
- 科学(64848)
- 研究(62571)
- 基金(56870)
- 家(49761)
- 国家(49243)
- 科学基金(41119)
- 社会(38789)
- 社会科(36676)
- 社会科学(36668)
- 省(34311)
- 基金项目(30117)
- 划(29038)
- 教育(27265)
- 编号(25963)
- 发(25293)
- 自然(25187)
- 自然科(24508)
- 自然科学(24502)
- 自然科学基金(24012)
- 资助(22677)
- 成果(21194)
- 发展(20567)
- 展(20202)
- 课题(20057)
- 重点(19309)
- 部(17346)
- 创(17066)
- 创新(15987)
- 年(15738)
共检索到2319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陶汉清 朱仲贤
黄土地的潜力———通州市土地复垦开发纪实陶汉清朱仲贤长江入海口附近,有一块美丽的绿洲,濒江临海,物产丰饶,面积只有1509平方公里,人口却达145.86万。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她连续三届跻身全国百强县(市)的行列,被人们誉为“江海明珠”。这颗“明珠...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其广 于彩霞 郭廷军
中原区位于郑州市区西部,总面积197平方公里,地势以平原为主,丘陵面积约占土地面积的五分之一,土地肥沃,水资源充足,具有发展农业的优厚自然条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原区耕地减少的状况日益突出。1989年,全区共有耕地1668万亩,人均1?..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燕 张洪 彭补拙
评价系统发展协调性的"协调判别法"是这样一种方法:先为系统的各子系统选择一些有代表性又可用一定指标度量的要素,按一定标准将要素分作满意与不满意两类,统计加总各类要素的数量,以之作为度量用的综合指标,并经归一化处理得各子系统的"状态数";再将这些子系统与一定的"状态空间"对应,在此空间中利用"状态数"确定子系统所属系统的"状态点"及"完全协调线";然后分别计算状态点与协调线的距离(偏离度)、状态点与原点的距离(优化度),借助它们便可评价各子系统发展的同步性及相应系统的协调性。以此方法对通州市由土地利用、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3个子系统组成的系统进行的协调性评价表明,"协调判别法"具有含义明确、简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群力
寸金之地的潜力———上海市奉贤县土地整理纪实群力奉贤县是上海市远郊县之一,南临杭州湾,北枕黄浦江,海岸线31.6公里,江岸线13公里。解放后46年来,虽然奉贤的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非农建设占用了大量耕地,但耕地总数比解放初还有增加。在东南沿海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梦琪 蔡焕杰 黄志辉
为分析黄土地区潜水蒸发的规律,建立适宜于本地区的数学模型。采用地中渗透仪对自然条件下的潜水蒸发进行了模拟试验,根据宝鸡峡灌区扶风县段家乡试验场地连续5年的观测资料,分析了黄土地区不同地下水埋深的蒸发蒸腾规律。结果表明,潜水蒸发量与埋深呈负相关关系,潜水蒸发量与埋深关系曲线以埋深1.0m为界,埋深小于1.0 m时曲线较陡,即埋深小于1.0 m时的潜水蒸发量大,且随埋深的变化较大;地下水埋深大于1.0 m时,潜水蒸发量小,且随埋深变化较小;裸地和玉米、小麦生育期潜水蒸发的极限埋深分别为4.5,5.3和6.3 m。最后还以5年实测资料为依据建立了潜水蒸发的指数型数学模型。
关键词:
黄土地区 地下水埋深 潜水蒸发 极限埋深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冯仰军 郝玉平 徐文泗
敢问耕地在何方──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土地开发纪实冯仰军(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政府办公室)郝玉平,徐文泗(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土地局)有人说,近年来在山亭,建设了许多“无烟的工厂”,创办了许多“绿色的银行”,开发了许多“天然的公园”。这话,是对山亭区土地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涛
土地整理就是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下,对现有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空间、区位进行再配置,充分挖掘土地有效利用面积,以实现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最大化以及土地的持续利用,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由外延型向集约型转变的一个具体体现。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熊浩宇
城镇土地合理利用需要正确处理与自然条件限制、生态环境质量、国民经济发展等的协调关系,充分发挥土地要素在城市功能中的作用,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获得最佳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提供科学依据。在土地绝对量已定的前提下,如何对有限的土地资源实现合理和有效利用,保证土地相对增量,一直是解决人地关系的核心问题。充分发掘城镇内部闲置土地、未利用土地以及土地立体空间利用的潜力,提高土地利用强度和经济效益,实现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同时通过对不同确定权重方法的比较研究,分析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方向,提供土地利用决策服务。
关键词:
集约利用 GIS 城镇 潜力评价 湖北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明森
青藏高原土地辽阔 ,地势高寒 ,农林牧各类土地资源的质量与数量很不平衡 ,开发潜力不一。提高现有耕地的单产水平 ;加强草场建设 ,提高畜产商品率 ;禁伐和保护天然林,积极发展经济果木与林下资源的生产 ,乃是高原土地合理开发 ,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对策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土地 开发 潜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法威
运用协同论,探讨开发区土地系统集约利用的协同机制,测算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潜力,并以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建设用地供需基本平衡,但是可供开发的潜力较低。在今后开发区扩展过程中,通过构建集约用地制度体系、研究合理评价方法、提高用地企业准入门槛、加强土地供后监管等是确保土地集约利用的关键。
关键词: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 潜力评价 协同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魏宁宁 陈会广
在阐述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的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法、综合指数法对2014年南京市11个典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同时在国家规定的总潜力这一重要潜力指标的基础上,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价值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依据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等级标准,南京市典型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平均处于中等水平且差异较大,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要好于省级开发区;开发区总潜力效益与总潜力(面积潜力)、建设用地产出强度有关,在评价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时,应结合相应开发区经济发展情况和土地资源的配置状况来综合分析。通过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潜力进行横向对比分析,能够为制定差别化的土地集约利用管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开发区 土地集约利用 潜力分析 南京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魏宁宁 陈会广
在阐述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的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法、综合指数法对2014年南京市11个典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同时在国家规定的总潜力这一重要潜力指标的基础上,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价值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依据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等级标准,南京市典型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平均处于中等水平且差异较大,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要好于省级开发区;开发区总潜力效益与总潜力(面积潜力)、建设用地产出强度有关,在评价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时,应结合相应开发区经济发展情况和土地资源的配
关键词:
开发区 土地集约利用 潜力分析 南京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景刚 欧名豪 刘志坚 张效军 陈海燕
开发区是土地利用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在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本文基于江苏省开发区典型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和测算了全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潜力,并结合江苏省资源禀赋特点和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剖析了理论潜力实现的可能性及途径。结果表明,江苏省开发区2010年和2020年的土地集约利用理论潜力分别为261km2和1 069km2;若能在劳动生产率和工业用地容积率等方面有所作为的话,江苏省开发区2010年和2020年的土地集约利用现实潜力将分别达210km2和869km2。这主要通过注重开发区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软硬件环境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开发区的用地门槛来实现。
关键词:
开发区 土地集约利用 潜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