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53)
- 2023(12963)
- 2022(11390)
- 2021(10705)
- 2020(8891)
- 2019(20336)
- 2018(20086)
- 2017(38618)
- 2016(21112)
- 2015(23551)
- 2014(23504)
- 2013(23105)
- 2012(21234)
- 2011(19079)
- 2010(18878)
- 2009(16972)
- 2008(16408)
- 2007(14210)
- 2006(12186)
- 2005(10593)
- 学科
- 济(83990)
- 经济(83893)
- 管理(56384)
- 业(54592)
- 企(44589)
- 企业(44589)
- 方法(37442)
- 数学(32457)
- 数学方法(32086)
- 农(22383)
- 地方(22336)
- 学(21100)
- 中国(20953)
- 财(18979)
- 业经(17715)
- 农业(15328)
- 贸(14219)
- 贸易(14211)
- 易(13650)
- 和(13595)
- 环境(13525)
- 理论(13364)
- 制(13274)
- 技术(12937)
- 地方经济(12208)
- 务(11940)
- 财务(11880)
- 融(11865)
- 金融(11863)
- 财务管理(11858)
- 机构
- 大学(295390)
- 学院(293227)
- 管理(116271)
- 济(111998)
- 经济(109501)
- 研究(102466)
- 理学(101459)
- 理学院(100219)
- 管理学(98379)
- 管理学院(97846)
- 中国(72496)
- 科学(67742)
- 京(63329)
- 所(52302)
- 农(50526)
- 财(49258)
- 研究所(48446)
- 业大(47446)
- 中心(45422)
- 江(40959)
- 范(40586)
- 财经(40248)
- 师范(40200)
- 北京(40098)
- 农业(39326)
- 院(38263)
- 经(36692)
- 州(34097)
- 师范大学(32816)
- 经济学(32770)
- 基金
- 项目(212891)
- 科学(166683)
- 基金(153875)
- 研究(152267)
- 家(137092)
- 国家(135714)
- 科学基金(114850)
- 社会(94211)
- 社会科(89171)
- 社会科学(89146)
- 省(83391)
- 基金项目(82872)
- 自然(76959)
- 自然科(75081)
- 自然科学(75061)
- 自然科学基金(73652)
- 划(71116)
- 教育(68493)
- 资助(62765)
- 编号(61328)
- 成果(48912)
- 重点(48240)
- 发(46068)
- 部(45828)
- 创(43787)
- 课题(42276)
- 科研(41183)
- 创新(40896)
- 计划(39848)
- 大学(38773)
- 期刊
- 济(119708)
- 经济(119708)
- 研究(82956)
- 学报(52314)
- 中国(52160)
- 科学(48141)
- 农(45172)
- 管理(40357)
- 大学(38577)
- 学学(36492)
- 财(35058)
- 教育(32183)
- 农业(31415)
- 技术(23526)
- 融(21539)
- 金融(21539)
- 业经(20042)
- 财经(18636)
- 经济研究(18489)
- 业(16589)
- 科技(16176)
- 经(15832)
- 图书(15765)
- 问题(15734)
- 资源(15451)
- 林业(15171)
- 版(14452)
- 理论(13948)
- 业大(13464)
- 技术经济(13157)
共检索到4157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天兴 王晶晶
河岸带植被是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过渡区环境变化的敏感指标。利用样方法对黄土高原山西吉县蔡家川流域主沟道中部海拔1020~1240m范围内的河岸带植被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域内河岸带植被的乔木层和灌木层结构较单一、物种丰富度较低,而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相对较高,且长势良好;植物总的丰富度和乔木层的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升高而呈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而灌木层却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呈现出较复杂的变化趋势;乔木层的均匀度也随海拔的变化而呈现出波浪式变化。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敏敏 魏天兴 李信良 葛海潮
为了给晋西黄土区蔡家川流域刺槐Robinia pseudocacia人工林恢复状况评价以及植被配置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样地调查的方法,选取刺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照当地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进行林下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1)刺槐人工林林下物种共有37种,包括灌木8种,草本29种,灌木层以蔷薇科Rosaceae植物为主,草本层以菊科Compositae和禾本科Gramineae植物为主。(2)刺槐人工林林下α多样性小于天然次生林,与油松人工林之间的差异较小。(3)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 朱金兆 朱清科 张宇清 姚爱静 曹刚 魏铁
利用山西省吉县蔡家川流域 1∶10 0 0 0地形图及 2 0 0 3年秋季时相的QuickBird卫星遥感影像 ,结合野外调查资料进行景观制图 ,并与数字高程模型 (DEM)数据进行图层叠加分析 ,研究典型嵌套流域内不同景观类型随地形变化呈现出的分异特征及变化成因 .结果表明 :①在较大尺度上 ,地形因素是本区景观分异的首要因素 ;② 2 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封山育林与生产性造林以及近年来实施的退耕还林 ,是局部地区景观组分在各种地形梯度上显著变化的根本原因 ,自然恢复过程对于这种格局变化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③目前流域内人为的干扰活动主要是过度放牧 ,集中在自然景观与人为景观过渡的中游...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高润梅 郭晋平 郭跃东 张东旭
文峪河上游垂直河岸40 m的区域存在泛滥平原和山坡两种地貌。在实地踏查和河岸林群落划分的基础上,对河岸带两种地貌的森林群落结构与多样性进行了差异比较,以期为该区河岸带宽度确定提供植被依据。结果表明,56个样地分别属于13种群落,泛滥平原的林分密度、物种丰富度与植物多样性都显著大于毗邻山坡,而林木断面积与均匀度在两种地貌之间的差异不明显;两种地貌的物种组成相似性较高,共有物种达75.13%,乔木优势种基本一致,但华北落叶松在山坡的优势地位更突出;34种植物仅出现于泛滥平原,多为喜湿种类,13种旱生植物仅出现于山坡;基于以上考虑,洪水对本区植被的影响范围在20 m之内。
关键词:
文峪河上游 河岸地貌 植被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蒋万祥 渠晓东 吴乃成 贾兴焕 蔡庆华
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广泛应用于生态学和保护生物等领域的研究,理清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对于深入理解生物多样性组分间的关系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义重大。以香溪河流域为例,就水生昆虫物种多样性、功能多样性时空动态进行了分析,并就生物多样性指数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主要结果如下:物种丰富度介于2~44之间,冬季最大,春、秋季次之,夏季最小;香浓指数介于0.38~3.03之间,均值在冬季最大,春季次之,夏、秋季最小;均匀度指数介于0.89~1之间,表现为春、夏季大于秋、冬季。物种丰富度和香浓指数在4条河流间均表现为九冲河最大,香溪河次之,高岚河和古夫河最小;均匀度指数在4条河流间差异不显著。功能多样性方面,除功能丰富度指数表现为冬季最大,夏季最小外,其它指数在时空序列上均无显著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功能丰富度、功能均匀度、功能离散度指数间相关均不显著;功能丰富度指数同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指数相关极显著;功能均匀度指数同物种丰度和Shannon指数相关显著;功能离散度指数同物种丰度和Shannon指数相关显著,同均匀度指数相关极显著。运用回归分析研究物种多样性对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物种丰富度、Shannon指数对功能丰富度影响极显著,物种丰富度对功能均匀度影响显著,均匀度指数对功能离散度影响显著;物种多样性同功能多样性指数间拟合度整体不高。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阳 沈守云 廖秋林
为探讨随着湘江水位的周期性变化是否导致河岸带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在长沙城区段的湘江东岸设置了30个样方进行调查。计算群落各层次的重要值以及Patrick丰富度指数、Shannor-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等对群落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湘江长沙城区段河岸带植物群落物种较丰富,样方中共出现62种植物,隶属于59属30科;(2)群落中乔灌藤草各层次的重要值分别为26%、27%、2%、68%,丰富度指数分别为11、7、4、40,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77、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芸 刘文兆 李怀有 张晓萍
选取黄土高塬沟壑区砚瓦川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综合治理前后年水沙关系及次降雨水沙关系变化及其对流域治理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997年为砚瓦川流域减水减沙作用明显生效的转折年。治理期(1998—2009年)与基准期(1981—1997年)相比,无论年尺度还是次降雨尺度上,径流深与输沙模数间的关系均发生显著变化,其单位径流输沙量显著降低。其中在次降雨尺度上水沙关系趋于稳定的临界径流深为3 mm;当降雨量3 h时,治理期较基准期水沙关系变化显著。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造成年尺度和次降雨尺度上水沙关系变化显著的原因,并且可以显著降低中低降雨量、中低雨强和中长历时降...
关键词:
黄土高塬沟壑区 砚瓦川流域 水沙关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江明喜 党海山 黄汉东 陶勇 金霞
根据详细的植物群落调查资料,对三峡库区香溪河流域河岸带种子植物区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河岸带维管束种类在科级水平上占神农架的65.8%,在属级水平上占47.3%,在种级水平上占26.7%。河岸带植物区系的性质为温带特性,与神农架地区种子植物属的性质相一致。河岸带这一独特自然景观的植物区系在整个区域自然景观中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在香溪河流域河岸带中,维管束植物种类较丰富,分布着大量的珍稀濒危植物种类,表明河岸带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三峡库区 香溪河流域 河岸带 植物区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鸣飞 康慕谊 刘全儒 邢开雄 王菁兰 孟世勇
以东江干流河岸带为案例研究区,借助回归分析和冗余分析(RDA),从不同尺度探讨了研究区内河岸带植物群落物种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模式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①Patrick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等指示群落α多样性的指数沿东江干流河岸带的变化情况相似,从下游至上游总体上均呈现出逐渐上升趋势,其中除Pielou指数外,另三种指数的回归拟合均达显著水平(P<0.05);②以Bray-Curtis指数表示的群落β多样性在上、中、下游不同样地间群落相似性整体较低(均值仅0.17),经广义可加模型(GAM)拟合后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其中β多样性相...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维 夏既胜 王春 蒋艳玲
机械性破损面是指大型机械工程施工后留下的具有纹理特征,尚未进行植被恢复的裸露面。螳螂川流域受露天采矿、工程建设等影响,机械性破损面分布密集,快速准确地提取出其机械性破损面空间分布信息,对于加强流域内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有效提取机械性破损面的方法较少,针对此问题,选择流域内机械性破损面分布密集的典型区为研究对象,以高分二号卫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通过将研究区进行最优尺度分割后,对研究区的典型地物构建模糊分类规则,按地物类型分层提取信息,最终得到研究区地物类型分布图,实现机械性破损面遥感信息提取。运用基于像素文件(TTA Mask)的混淆矩阵方法进行精度评价,分类总体精度达到90%,Kappa系数为0.78。与其他传统分类方法进行比较,分类精度明显提高,说明采用该文方法提取机械性破损面具有较好的可行性。研究成果为快速提取该流域及其他类似区域内的机械性破损面提供技术支撑,并为类似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宇超 王得祥 胡有宁 柴宗政
【目的】通过对陕西黑河上游植物群落的系统调查及物种多样性的定量分析,揭示该区森林群落的分布类型及物种多样性特征,为今后该区植物群落特征及结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双向聚类法中的TWINS-PAN软件包对陕西黑河上游森林群落进行分类,以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为指标,对群落不同层次及群落之间的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将研究区24个样地划分为10个群落类型;各群落结构中不同层次间的物种多样性有明显差异,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大于乔木层和灌木层;各个群落类型的物种多样性大小顺序为白桦+太白杨混交林>油松+锐齿槲栎混...
关键词:
黑河上游 天然林 群落类型 物种多样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友均 崔国发 邹大林 郑杰 董建生 李永波
应用典型抽样法研究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4个主要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采用多种测度方法计算了各森林群落的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结果表明:(1)青海云杉林、川西云杉林、紫果云杉林、大果圆柏林内部,3个层片间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都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反映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主要林区森林群落层片的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2)乔木层物种多样性从高到低依次为青海云杉林>紫果云杉林>大果圆柏林>川西云杉林,主要与群落分布的地理位置、海拔等环境因子和建群种生态学特性有关;(3)灌木层物种多样性,分布在阴坡地段的青海云杉林、川西云杉林和紫果云杉林差别不大,但都比分布在阳坡地段的大果圆柏林高,主要与阳坡早春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璐 王丽媛 周延林
蟒河生态旅游景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东南33km,在中国植被区划中属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地带,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植被向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植被的过渡区。本文对蟒河生态旅游景区植物区系组成、植物群落基本特征、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调查区有维管束植物72种,隶属于35科66属,植被可划分为12个群系。蟒河生态旅游区旅游景点保护措施基本落实到位,景区内植被状况较好,植物群落多样性差异主要取决于生境条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桐 王玉杰 王云琦 张会兰 王彬
为了揭示晋西黄土区不同森林群落类型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持作用,对晋西黄土区人工油松林、人工刺槐林及天然次生林林下植物组成及土壤化学性质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3种林分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晋西黄土区不同森林群落类型林下植物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共出现40个植物种,灌木6种,草本34种。3种森林群落类型林下植物种数为人工刺槐林>人工油松林>天然次生林;2)3种森林群落类型林下物种丰富度指数(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物种均匀度指数(Pielou指数)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人工林>天然林。人工刺槐林林下Margalef指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桐 王玉杰 王云琦 张会兰 王彬
为了揭示晋西黄土区不同森林群落类型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持作用,对晋西黄土区人工油松林、人工刺槐林及天然次生林林下植物组成及土壤化学性质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3种林分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晋西黄土区不同森林群落类型林下植物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共出现40个植物种,灌木6种,草本34种。3种森林群落类型林下植物种数为人工刺槐林>人工油松林>天然次生林;2)3种森林群落类型林下物种丰富度指数(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物种均匀度指数(pielou指数)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人工林>天然林。人工刺槐林林下Margalef指数、Shannon-Wie...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