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0)
- 2023(761)
- 2022(749)
- 2021(654)
- 2020(691)
- 2019(1252)
- 2018(1255)
- 2017(1971)
- 2016(1194)
- 2015(1305)
- 2014(1359)
- 2013(1307)
- 2012(1271)
- 2011(1152)
- 2010(1193)
- 2009(1160)
- 2008(1076)
- 2007(999)
- 2006(889)
- 2005(913)
- 学科
- 济(2647)
- 经济(2646)
- 管理(2403)
- 学(2228)
- 业(2014)
- 企(1660)
- 企业(1660)
- 防(1316)
- 水产(1245)
- 方法(1173)
- 银(1104)
- 银行(1095)
- 行(1025)
- 制(1018)
- 害(996)
- 及其(959)
- 虫(900)
- 财(900)
- 防治(898)
- 治(893)
- 数学(885)
- 农(883)
- 数学方法(856)
- 融(838)
- 金融(838)
- 动物(788)
- 理论(785)
- 中国(758)
- 虫害(733)
- 度(711)
- 机构
- 大学(17588)
- 学院(17451)
- 研究(8700)
- 科学(7571)
- 农(6955)
- 中国(6898)
- 所(5755)
- 农业(5694)
- 研究所(5426)
- 业大(4676)
- 管理(4610)
- 济(4408)
- 室(4234)
- 经济(4233)
- 省(4231)
- 实验(4129)
- 京(4008)
- 实验室(3926)
- 理学(3712)
- 江(3711)
- 中心(3706)
- 重点(3691)
- 理学院(3620)
- 院(3595)
- 管理学(3415)
- 管理学院(3395)
- 农业大学(3356)
- 业(3311)
- 研究院(3122)
- 技术(2998)
共检索到286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韦信贤 黎小正 童桂香 吴祥庆 庞燕飞
从发生慢性致死性传染病的黄喉拟水龟肝、肺分离到一革兰氏阴性的菌株,经人工感染实验证实其为该病的病原菌。对该菌进行生理生化指标检验分析,结果与报道的摩根氏菌一致。采用BIOLOG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对该菌进行鉴定,结果显示为摩氏摩根氏菌摩根氏亚种(Morganella morganii ss morganii),可能性(PROB)为99%,相似性(SIM)和位距(DIS)分别达0.742和3.90。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先锋必高度敏感,对氧氟沙星、恩诺沙星、阿米卡星中度敏感,对大多数药物存在耐药性。综合对该病病原的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及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结果,确定该病原是摩根氏菌,并根...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朱新平 陈永乐 刘毅辉 魏成清 陆小萏
本文对黄喉拟水龟、三线闭壳龟、鳄龟周年生长进行了研究与比较。在广州自然温度下 ,人工饲养黄喉拟水龟 343d ,平均体重由 10 .3g增到 71.9g ,生长率为 4 .37mg·g-1·d-1;三线闭壳龟 343d ,由 15 .6g增到 6 8.2g ,生长率为 3.6 8mg·g-1·d-1;鳄龟 36 3d ,由 10 .8g增到 2 6 3.1g ,生长率为 5 .0 8mg·g-1·d-1。即在生长速度上 ,鳄龟 >黄喉拟水龟 >三线闭壳龟。在周年生长中 ,三种龟体重、背甲长、背甲宽与日龄 ;背甲长与宽 ;背甲长、宽与体重 ;均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温度与龟的生长有密切关系 ,低...
关键词:
黄喉拟水龟 三线闭壳龟 鳄龟 生长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朱新平 陈永乐 魏成清 刘毅辉 黄善衔 陈炎星
在自然温度、人工环境及人工饲养条件下 ,黄喉拟水龟可以自然产卵 ,产卵高峰期在 5~ 6月份。产卵时间有逐年集中并前移的趋势。饲养 2年半中 ,产卵次数、产卵量及受精率逐年提高 ,产卵量增长了134 % ,受精率提高了 7.8% ,产卵次数增加了 99%。产卵高峰期、受精率高峰期与日粮需求高峰期时间一致。环境的适应及饲料的质和量是决定繁殖力高低的主要因子。
关键词:
黄喉拟水龟 人工饲养 繁殖力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朱新平 陈永乐 魏成清 刘毅辉
人工饲养新孵出黄喉拟水龟(MauremysmuticCantor)龟苗,试验期为44个月。观察与测量结果表明,雌、雄性别在背甲长、背甲宽、体高的形态参数及其与体重的相关关系上没有明显差异;雌、雄性别形态的区别在于第二性征的出现,即雌性腹甲平坦,尾巴短小,泄殖孔近尾基部;雄性腹甲内凹,尾巴粗壮,泄殖孔远离尾基部。雌、雄生长存在明显差异,雄性生长快于雌性。在试验期间,雄性个体增重为雌性个体的1.253倍。
关键词:
黄喉拟水龟 性别差异 形态参数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朱新平 陈永乐 魏成清 刘毅辉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敏瑶 梁健宏 刘汉生 连常平 梁春彩
本文通过对黄喉拟水龟产卵的观察及利用细沙、泥沙、黄土三种介质进行龟卵孵化试验 ,表明黄喉拟水龟产卵时间集中于 5、 6月份 ,平均年产卵窝数为 2 0 5 ,受精率为 6 6 9% ,三种介质孵化天数 6 6~82d ,其平均孵化率分别为 2 5 34%、 6 5 34%、 78 6 6 % ,黄土在三种介质中为最优孵化介质。
关键词:
黄喉拟水龟 介质 孵化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朱彦雨 刘晓莉 王亚坤 李伟 洪孝友 朱新平 徐红艳
性别异形在动物界广泛存在,长期以来一直是生物学中的热门话题。黄喉拟水龟性别分化属温度依赖型,其温度响应分子机制仍不清楚。为了进一步解析龟鳖动物性别分化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初步比较分析了黄喉拟水龟转录本中性别差异表达(different expressed, DE)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及其调控的靶基因。首先,运用Illumina深度测序平台,通过转录组测序(RNA-Seqs)对黄喉拟水龟的精巢和卵巢进行了比较转录组学分析并筛选鉴定出雌雄差异转录本,共筛选获得8 237个DE mRNA和9 573个DE lncRNA。通过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 GO)功能注释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了这些差异转录本主要参与龟鳖动物性别分化和性腺发育等相关信号通路。此外,通过顺式和反式作用分析,筛选获得了一系列与生殖发育相关的(性腺发育和性别分化)受DE lncRNAs调控的靶基因。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黄喉拟水龟温度依赖型性别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线索,特别是为进一步挖掘利用龟鳖动物性别决定因子,进行龟鳖动物性控育种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黎小正 韦信贤 童桂香 吴祥庆 庞燕飞
从广西某黄喉拟水龟(Mauremys muticaCantor)养殖场发病的黄喉拟水龟的肝、肺分离到一致病性的菌株(HX081027),经人工感染实验证实其为该病的病原菌。对该菌的形态、生理生化进行分析,试验结果与报道的摩氏摩根菌一致,表现为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的短杆菌,无荚膜及芽孢,葡萄糖产酸产气,接触酶、脲酶、苯丙氨酸脱氨酶和鸟氨酸脱羧酶阳性,氧化酶、脂酶、DNA酶和赖氨酸脱羧酶阴性,甲基红阳性,VP反应阴性,MR阳性等特征。采用扩增细菌16S rDNA的通用引物对该菌的16S rDNA基因进行PCR扩增、克隆测序,得到1条长度为1506bp的核苷酸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FJ8581...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舒妙安 徐海圣 吕振平
本文对黄鳝繁殖、养殖过程中常见的水霉病、肠炎病、出血病、腐皮病、烂尾病、隐藏棘衣虫病、水蛭病、发烧、感冒、鸟类等病害进行了防治方法和初步研究 ,以期有效防治这些病害发生 ,提高黄鳝养殖成活率 ,促进黄鳝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黄鳝 病害 防治方法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黄国洋 吴鸿 吴中堂
从一系列农药新老品种的单剂及混合使用、施药方法,施药浓度和时间等方面对日本龟蜡蚧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日本龟蜡蚧若虫孵化率达80%到泌蜡固定初期用喷雾法防治效果好。选用(1)40%杀扑磷乳油与90%石油孔剂1.0:1.3混配3000倍液,(2)25%优乐得可湿性粉剂与90%石油乳剂1.0:1.0混配的1500倍液,(3)40%杀扑磷孔油3000倍液,能基本控制该虫对悬铃木的危害,25%优乐得可湿性粉剂也是值得生产应用中重视的药剂。
关键词:
日本龟蜡蚧 化学防治 悬铃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