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6)
2023(232)
2022(275)
2021(280)
2020(373)
2019(326)
2018(303)
2017(431)
2016(373)
2015(430)
2014(415)
2013(430)
2012(430)
2011(380)
2010(396)
2009(366)
2008(368)
2007(359)
2006(264)
2005(255)
作者
(2487)
(2102)
(2089)
(1943)
(1329)
(1057)
(966)
(850)
(812)
(783)
(777)
(756)
(752)
(725)
(702)
(678)
(653)
(651)
(648)
(621)
(594)
(579)
(557)
(546)
(538)
(531)
(531)
(505)
(494)
(460)
学科
(1556)
(1447)
虫害(1326)
病虫(1240)
病虫害(1240)
(1084)
(822)
防治(739)
(738)
及其(718)
水产(592)
病害(538)
动物(531)
各种(481)
动物学(445)
(346)
(317)
(297)
其他(271)
(251)
(241)
管理(228)
(226)
敌害(226)
(217)
(196)
生物(195)
(194)
经济(193)
(191)
机构
大学(6359)
学院(6229)
(4766)
研究(4115)
农业(3889)
科学(3879)
(3161)
研究所(3054)
业大(2923)
(2581)
实验(2517)
实验室(2453)
农业大学(2441)
(2418)
重点(2313)
(2251)
中国(2196)
(1653)
科学院(1634)
技术(1622)
中心(1475)
(1463)
生物(1451)
(1426)
科学研究(1348)
研究院(1330)
(1312)
水产(1280)
(1265)
(1216)
基金
项目(5542)
(4143)
国家(4111)
基金(3560)
科学(3495)
科学基金(2819)
自然(2713)
(2706)
自然科(2647)
自然科学(2641)
自然科学基金(2596)
科技(2404)
(2291)
计划(2170)
(1880)
研究(1785)
专项(1769)
基金项目(1737)
资助(1675)
(1607)
农业(1603)
技术(1513)
重点(1502)
科研(1367)
(1240)
(1068)
创新(1048)
产业(812)
(800)
(799)
期刊
学报(4688)
(4291)
农业(2958)
科学(2931)
大学(2847)
学学(2843)
中国(1995)
业大(1735)
农业大学(1517)
(1490)
林业(1078)
中国农业(1035)
(921)
(907)
经济(907)
自然(890)
自然科(869)
自然科学(869)
水产(862)
农林(714)
(714)
农业科学(693)
科技(668)
科技大(642)
科技大学(642)
(627)
研究(626)
渔业(619)
西南(612)
农学(597)
共检索到90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关军锋  及华  冯云霄  李丽梅  孙玉龙  司建丽  
对不同果园黄冠梨果实分析表明,与正常果实相比,果皮发生褐斑的果实中Ca含量和Ca/Mg、Ca/K、Ca/(Mg+K)比值较低,且果皮中的差别大于果肉。套袋显著降低果皮和果肉Ca含量及Ca/Mg与Ca/K比值,增加果皮的K含量,对果皮和果肉中Mg含量无显著影响。不同单果重果实比较,较小果实的果皮中含有较多的Ca含量及高的Ca/Mg、Ca/K和Ca/(Mg+K)比值,发病程度轻,而特大果(>500 g)相反,中等果居中。这些说明,果皮中低的Ca含量以及Ca/Mg、Ca/K、Ca/(Mg+K)比值可能是果皮发生褐变的重要原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关军锋  及华  冯云霄  李丽梅  孙玉龙  司建丽  
对套袋黄冠梨果皮褐斑病果酚类物质以及相关氧化酶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果实比较,褐斑严重的果皮和果肉中酚含量、POD和PPO活性较高,但SOD活性差异不显著;同时,果皮褐斑区域较正常区域酚含量、POD、PPO和SOD活性较高。正常果实表面喷洒1%CaCl2、0.1 mmol/L CPZ、0.1 mmol/L TFP、0.5 mmol/L SO和0.05mmol/L EB溶液后,均未对果皮酚类物质含量产生明显影响,仅EB诱发褐变,而CaCl2降低了PPO活性,SO、EB和TFP的作用相反,CPZ的作用较小。这说明,果皮发生褐变与PPO活性显著升高有密切关系,Ca2+-CaM系统和Ca2+...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娜  金昕  谢昶琰  徐阳春  董彩霞  
[目的]探究不同配施钙肥处理对‘黄冠梨’果实品质、果皮抗氧化性及矿质养分含量的影响,为减缓‘黄冠梨’果面褐斑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4年生‘黄冠梨’树为试材,在幼果期及幼果期+膨大期开展了叶面单施螯合钙肥(Ca)及钙与硅肥(Ca+Si)、钙与甲壳素氨基葡萄糖盐酸盐(Ca+D)、钙与羧甲基纤维素钠(Ca+CMC)配施试验,以喷施清水为对照,结合采后诱导处理,测定影响‘黄冠梨’果面褐斑病发生的相关指标。[结果]在发病果实和未发病果实中,与对照相比,诱导条件下不同配施钙肥处理均显著提高果皮过氧化物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丽梅  陈凤敏  关军锋  及华  冯云霄  孙玉龙  龚新明  
研究了贮前预冷对不套袋和套袋(外灰内黑、外黄内白双层纸袋)黄冠梨贮藏品质和果皮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黄冠梨果皮褐变明显重于不套袋果实,并以套外黄内白袋的果实褐变严重。预冷对黄冠梨可溶性固形物(TSS)没有显著影响,但加快硬度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可滴定酸含量下降,并减轻果皮褐变的发生率,特别是对减轻套外黄内白袋果褐变效果非常明显。相关分析表明,预冷主要通过影响不套袋果实果皮酚含量,套外灰内黑袋果实果皮POD活性和套外黄内白袋果实果皮PPO活性来调控果皮褐变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雍道敬  李保华  张延安  王彩霞  董向丽  郭长飞  
【目的】褐斑病是导致苹果早期落叶的主要病害。研究旨在通过调查褐斑病的流行规律,为制定综合防治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1和2012年,将褐斑病菌(Diplocarpon mali)分生孢子悬浮液分4—6次喷雾接种于富士苹果各龄期的叶片,接种后观测记录每个接种叶片第1个病斑出现的时间,每3 d观测一次,依此计算褐斑病在富士叶片上的平均潜育期、最短潜育期和显症历期。接种期间用全自动气象站,每30 min记录接种苹果树附近的气温、降雨量和相对湿度。【结果】苹果褐斑病在富士苹果叶片上的平均潜育期23.8 d;最短潜育期为8—20 d,平均为13.6 d;显症历期为12—54 d,平均为31.3 ...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叶建仁  解春霞  王永银  程淑婉  
用小麦粒固体培养基和马铃薯液体培养基培养松针褐斑病菌,其培养物粗提液可以使湿地松、马尾松和黑松针叶褪绿,使蕃茄苗、烟草苗萎蔫。说明松针褐斑病菌在生长过程中能产生并分泌出对植物组织有毒害作用的物质。这种有毒物质(毒素)可能是松针褐斑病菌致病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该毒素物质具有非寄主专化特性。应用乙醇脱水沉淀法将其分为非蛋白质部分和蛋白质部分,仅非蛋白质部分能使松针褪绿,使蕃茄苗、烟草苗萎蔫,可见毒素物质是非蛋白质。将非蛋白质部分进一步层析分离,应用3种溶剂系统,每系统下都可分出3~4个组分,且都有一个组分能使湿地松针叶褪绿。在几种松针中对毒素最敏感的是湿地松的针叶,其次是马尾松的针叶,再次为黑松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记祥  马良进  张立钦  毛胜凤  
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is),又名马褂木,属于木兰科鹅掌楸属,具有树干通直、生长迅速、木材用途广等特点,为世界珍贵的行道树和庭园观赏树种之一,现存资源稀少,被列入国家二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国内分布于陕西、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贵州、四川、广西和云南等11个省(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崔朝宇  王园秀  蒋军喜  欧阳慧  秦双林  黄婷  
【目的】鉴定江西省鄱阳县美国红枫褐斑病的病原,为该病害的防治和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实地调查该病害的发生时期和为害程度,对病害症状进行观察记载。随机采集30份不同发病阶段的病叶样品,采用PDA培养基按照常规组织分离法对其进行病菌分离和菌种纯化。选择代表性菌株PM-1和PM-2作为供试菌株,用浓度为1×106个·m L-1的孢子悬浮液对美国红枫健康叶片进行刺伤接种,并对接种发病后病斑进行病菌再分离,以完成柯赫氏法则验证。将各分离菌株接种于PDA平板中央,于25℃黑暗条件下培养,逐日观察测量菌落大小、颜色、形状、质地及产孢情况等性状。对自然发病寄主上着生的病菌和人工培养的病菌分别制作切片,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莉  杨双昱  麻文建  周建华  
[目的]为了明确四川核桃褐斑病的病原菌及其发病规律。[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四川中江核桃果园自然发病的核桃病原菌进行分离,并回接检测分离物的致病性;结合孢子形态学、ITS序列和gdp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同时对核桃褐斑病的发病规律进行了调查。[结果]分离得到6种真菌,回接只有菌株ZJ5能使核桃发病;孢子形态和多序列比较分析将菌株ZJ5鉴定为链格孢菌;调查明确了核桃褐斑病的发病规律。[结论]本文首次报道了四川核桃褐斑病病原菌为链格孢菌,并揭示了该病原菌的发病规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叶建仁  李传道  
湿地松松针褐斑病是我国南方松树上的重要病害。本文综合概述了我国自80年代初开始的湿地松抗松针褐斑病的研究,重点介绍了湿地松松针褐斑病的抗病选择和抗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对这些研究作了分析评述。122株抗病单株已被收集,4hm2抗病湿地松种子园已在福建省建立,松针褐斑病的抗病机制也作了初步分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锐玲  谢甲涛  付艳萍  姜道宏  
采用柯赫氏法和ITS DNA序列分析对草莓褐斑病的病原进行确认和鉴定。结果表明:草莓褐斑病病原在病叶及PDA培养基上均可产生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器球形、黑色,分生孢子梗瓶梗状,具分枝;分生孢子卵圆形至纺锤形、透明、单细胞,大小为(5.7~7.3)mm×(2.0~3.0)mm;根据病菌形态,确定该病原菌为昏暗拟茎点霉Phomopsis obscurans(Ellis & Everh.)B.Sutton。生物学特性观察结果表明:该病原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适温度为25~30℃,生长和产孢最适pH值为6,光照对菌丝生长和产孢均有促进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陆宁海  徐瑞富  吴利民  田雪亮  
对番茄褐斑病菌侵染条件及致病性的研究表明,温度与保湿时间对番茄褐斑病菌(Helminthosporiumcarposaprum)的侵染有很大的影响。当温度为10℃时,病原菌潜育期达74h;当温度为25~30℃时,潜育期仅为6.0~8.0h。叶面保湿时间愈长,愈利于病原菌的侵染,叶面最少保湿时间为6h。病原菌侵染的最佳温度和保湿时间组合为:温度25~30℃,保湿时间24~48h。不同番茄品种对病菌的敏感性差异较显著,世纪、夏丰为高度感病品种,百果强丰和博爱15号为中抗品种,霸王、皖粉3号和皖粉4号为抗病品种。不同菌龄的H.carposaprum对番茄的致病性也有差异,菌株培养10d时的致病力较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瑜  袁庆华  李向林  高建明  
【目的】寻找与苜蓿抗褐斑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方法】以褐斑病中等抗性亲本杂交组合(YL0602M×SH0602M)的F1分离群体为研究材料,采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结合BSA法筛选与抗褐斑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结果】SRAP引物对Me3/Em3在抗、感病DNA池以及建池20单株中产生特异片段。测序结果显示,目标片段大小为169bp,将该标记命名为M3E3-R169。【结论】标记M3E3-R169在20个建池抗、感单株中出现的符合率为80%,初步确定其与苜蓿抗褐斑病基因连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董向丽  高月娥  李保华  雍道敬  王彩霞  李桂舫  李宝笃  
【目的】褐斑病是中国苹果叶部的重要病害,主要导致苹果树早期大量落叶。研究旨在明确褐斑病的周年发生动态,确定病害的关键防治时期,为病害的流行预测和防控提供参考。【方法】2009和2010年3—7月份,每隔15 d自山东莱阳和青岛两地的苹果园内定期采集落地病叶,随机挑取病叶正面的子实体,镜检已形成拟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的子实体,依据拟分生孢子盘和子囊盘在子实体中所占百分率,分析越冬病菌的发育动态。2008—2010年6—10月份,在山东莱阳和青岛的果园内,每隔15 d定树定枝系统调查同一批枝条上所有叶片的发病率和落叶率,将系统调查数据拟合逻辑斯蒂模型,获得能描述褐斑病发病动态的模型参数。2010和2...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树蓉  柳振亮  苏淑钗  王大鹏  刘克锋  
1997—2006年研究了北京地区大棚和露地引进阿月浑子良种Kerman、Peters及对照新疆阿月浑子叶褐斑病的症状、病原菌、致病程度影响因子、防治措施和效果。结果表明:肉眼可见为叶正、背面的症状有褐色圆形或不规则的病斑,严重者成片叶色焦黄。病原菌除了已报道的尾孢属外还发现有交链孢属。感病主要条件是30℃以上的月均温和64%~70%的空气相对高湿度。病情与品种、树势及栽培条件有关:Kerman和Peters抗病性较强;树势健壮,叶片磷含量达1.7503g·kg-1且含有较多铜、硼的壮苗无病;栽植过密、叶面积指数7以上较易致病。采取预防为主严控灌水,保持土壤自然含水量在10%~20%。生长期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