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32)
2023(6048)
2022(5052)
2021(4470)
2020(3664)
2019(8159)
2018(8204)
2017(14407)
2016(8452)
2015(9473)
2014(9514)
2013(9149)
2012(8444)
2011(7555)
2010(7612)
2009(6570)
2008(6668)
2007(6064)
2006(5293)
2005(4704)
作者
(26932)
(22400)
(22328)
(21073)
(14122)
(10910)
(10208)
(8767)
(8413)
(8221)
(7663)
(7621)
(7416)
(7226)
(7057)
(6886)
(6769)
(6616)
(6593)
(6367)
(5737)
(5663)
(5472)
(5180)
(5166)
(5145)
(4913)
(4869)
(4589)
(4571)
学科
(27117)
经济(27089)
管理(21174)
(18895)
(14966)
企业(14966)
方法(11394)
(9858)
数学(9750)
数学方法(9602)
(9034)
中国(7748)
环境(7410)
(7239)
业经(6616)
农业(6052)
理论(5852)
地方(5708)
(5241)
(5035)
(4931)
财务(4918)
财务管理(4898)
教育(4831)
(4810)
(4680)
贸易(4676)
企业财务(4630)
技术(4621)
资源(4522)
机构
学院(116359)
大学(113960)
研究(42179)
(38131)
管理(37966)
经济(37046)
理学(32264)
理学院(31765)
中国(31155)
科学(30785)
管理学(30781)
管理学院(30579)
(27655)
(24974)
(23592)
业大(22868)
农业(21991)
研究所(21699)
(20070)
中心(19494)
(18447)
(16865)
师范(16612)
(16601)
技术(16010)
(15864)
(15695)
北京(15577)
农业大学(14520)
财经(14359)
基金
项目(80193)
科学(60666)
基金(55195)
研究(54271)
(51310)
国家(50864)
科学基金(41578)
(33455)
社会(31380)
社会科(29658)
社会科学(29647)
基金项目(29630)
自然(29073)
(28383)
自然科(28329)
自然科学(28323)
自然科学基金(27837)
教育(25454)
资助(22235)
编号(22071)
重点(19345)
成果(17728)
(17704)
计划(17066)
课题(16496)
(16402)
科研(16195)
(16013)
科技(15837)
创新(15355)
期刊
(44456)
经济(44456)
研究(31929)
学报(26564)
中国(26181)
(24169)
科学(21461)
大学(18764)
学学(17762)
教育(16641)
农业(16182)
(14965)
管理(12881)
技术(10324)
(8946)
(8475)
金融(8475)
业经(7937)
业大(7627)
林业(7440)
(7427)
资源(6671)
图书(6609)
经济研究(6519)
科技(6324)
财经(6258)
农业大学(5806)
问题(5452)
(5394)
职业(5288)
共检索到1759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作华  石晓勇  张传松  梁生康  王丽莎  
2006年6~7月对黄、东海海区叶绿素a现场取样分析。结果显示,叶绿素a的分布整体上呈现从近岸到远海降低的趋势。受长江冲淡水和上升流的影响,高值区主要在28°~32°N,122.5°~123°E之间。光照条件和营养盐等是影响夏季黄、东海海域叶绿素a分布的主要因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军毅  陆敏  叶凉  宋挺  石浚哲  
根据2008年4~11月无锡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梅梁湖水域的应急监测数据,探讨了夏季梅梁湖水体中蓝绿藻密度和叶绿素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蓝绿藻密度和叶绿素均存在明显的时空变化;月变化中,蓝绿藻密度和叶绿素分别在9月份和8月份达到最高值,可见影响梅梁湖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水温;空间分布中,蓝绿藻密度和叶绿素均在北岸为最高,沙渚水域的蓝绿藻密度和叶绿素较低,这可能主要与太湖夏季盛行"东南风"和"引江济太"的调水工程有关。可见梅梁湖藻类大量繁殖的8、9月份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月份,同时相对于梅梁湖其他水域,把沙渚作为无锡重要饮用水源地是非常合理和正确的选择。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毅波  孙延瑜  王彩霞  胡晓珂  
本研究基于2015年夏季(6、8月)渤海网采浮游植物和叶绿素a调查数据,对渤海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丰度、多样性以及优势类群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通过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发现,渤海浮游植物群落具有以下变化趋势:叶绿素a浓度近年来未发生明显变化,但较20世纪80、90年代明显升高,且低值区(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伦凤霞  晁敏  沈新强  王云龙  
根据2001年、2003年~2006年8月对洋山深水港工程建设项目所在地周边海域进行的生态调查,对该区域叶绿素a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调查区域叶绿素a平均浓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最大值为2001年的2.61 mg/m3,最小值为2004年的1.27 mg/m3;港区、航道区变化趋势与全区相一致,大桥区略有不同,2003年至2005年叶绿素a浓度呈下降趋势,2006年出现回升;同一区域,表层叶绿素a浓度变化幅度小于底层;受工程施工的影响,底层下降快且恢复缓慢;2001年底层叶绿素a浓度高于表层,而2003~2006年则是表层浓度较高;叶绿素a浓度年际变化与网采浮游植物丰度变化相一致,但其相...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张继红  方建光  蒋增杰  王巍  王诗欢  孙松  
2005年3、5、7和10月对獐子岛养殖海域(共设18个站位)进行叶绿素浓度的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海区叶绿素浓度为1.23~2.85 mg/m~3,均值为1.78±0.57 mg/m~3。叶绿素浓度的季节性变化显著,最高值出现在冬季,夏季的值最低;平面分布的特性为春、夏、冬季分布比较均匀。秋季叶绿素浓度的区域性差异较大,主要表现为近岸区的叶绿素浓度低于中间深水区域,可能与养殖虾夷扇贝摄食压力有关,但尚需进一步研究。垂直分布较为均匀,夏季表层叶绿素浓度高于底层,其他季节的分布趋势与夏季相反。初级生产力的季节性变化明显,与叶绿素的变化趋势不同,从3~10月,初级生产力逐渐增大,变化范围为30.4~...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段春锋  曹雯  缪启龙  柳克  
夜雨作为降水日变化中的特殊现象,是一种独特的气候资源。论文借助2 046个经质量控制的自动气象站逐小时降水资料分析中国夏季夜雨空间分布特征,并比较分析不同典型夜雨区和非典型夜雨区的降水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夜雨现象站点多且分布较广。降水峰值时间多出现在下午和后半夜,其中东部多发生在下午,西部多发生在后半夜;夜雨现象最明显的区域是青藏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此外在山脉及附近区域也普遍存在,北方和西部最明显;而夜雨现象不明显的区域在长江中下游以南区域;中国大部分地区夜间的降水前半夜少于后半夜,而青藏高原东部、四川盆地大部分地区呈现前半夜多于后半夜。地形对降水日变化的主要影响为双日波特征,降水...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孙珊  李显森  戴芳群  陈聚法  徐玉成  牛明香  
根据2006年12月~2007年1月在秘鲁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外海渔场的探捕调查,对该海域夏季的渔业资源和水温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南半球夏季调查海域(13°~22°S,78°~90°W)受秘鲁寒流的影响,存在一大范围的低温水舌,表层水温分布范围为19·37~23·26℃,由南向北递升。北部温跃层顶界较浅,厚度较小,强度较大;而南部温跃层顶界较深,厚度较大,强度较弱。拖网的平均CPUE为38·4kg/h,渔获物以茎柔鱼Dosidicus gigas为主,占总渔获量85·2%;秘鲁鳀Engraulis ringens仅分布于调查海域东南部的秘鲁专属经济区外缘水域,资源密度指数为3·7...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斌  谷伟丽  靳洋  马元庆  白艳艳  孙珊  王文杰  刘小静  
2006~2010年5、8、10月,分别对烟台四十里湾近岸水域进行了30航次的综合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海水水质、浮游植物、叶绿素以及水文气象等要素。四十里湾近岸水域表层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的季节与年际变化结果显示,浮游植物数量、叶绿素a含量和初级生产力一般在8月出现高值;仅2008年浮游植物数量最高值出现在10月,2009年叶绿素a含量和初级生产力最高值出现在5月。2008年10月浮游植物数量平均值为所有航次中最高,达到51.61×104cells/L,且各站位间差别显著(P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菲菲  章守宇  林军  
为了对象山港海洋牧场规划区初级生产力情况进行了解,并为其牧场建设效果评价提供依据,在2011年的4月、7月和11月对浙江省象山港海洋牧场规划区内22个站点的叶绿素a、水体混合稳定度、水温、水体及沉积物中营养盐含量等生态因子进行了现场观测和实验测定,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调查海区叶绿素a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4月(4.62 mg/m3)>7月(3.57 mg/m3)>11月(3.11 mg/m3)。水平分布上,各季节叶绿素a的分布趋势均为由湾底向湾口逐渐降低;垂直分布上,3个月份表、底层叶绿素a浓度差为7月(3.02 mg/m3)>4月(1.93 mg/m3)>11月(1.61 mg/...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何伟东  孙鹏飞  张秋丰  
于2020年7月至8月在北部湾北部海域设立50个站位对浮游细菌和环境因子进行调查,探讨浮游细菌空间分布以及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研究结果显示:表层浮游细菌丰度变化范围为0.33×10~(5)~91.47×10~(5)cells/mL,平均值为12.61×10~(5)cells/mL;中层浮游细菌丰度变化范围为0.22×10~(5)~7.48×10~(5)cells/mL,平均值为2.15×10~(5)cells/mL;底层浮游细菌丰度的变化范围为1.76×10~(5)~71.33×10~(5)cells/mL,平均值为17.74×10~(5)cells/mL。浮游细菌丰度在水平方向上呈近岸沿海向远岸深海区域逐渐降低的趋势;垂直方向上浮游细菌丰度与深度相关性不显著(P>0.05),近岸海域浮游细菌丰度在垂直方向上没有明显的趋势,但远岸海域表层和中层丰度接近,底层丰度大于表层和中层的丰度。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表层丰度与盐度、pH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硝酸盐、亚硝酸盐、硅酸盐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中层丰度与温度、磷酸盐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硝酸盐呈显著正相关(P<0.05);底层与铵盐呈显著负相关(P<0.05),表明浮游细菌的空间分布受到温度、盐度、pH、营养盐等多个环境因子的共同影响。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余方平  王伟定  金海卫  徐汉祥  潘国良  钟志  
根据2003年夏季在浙江沿岸休闲生态型人工鱼礁拟投海域开展的综合调查所获的大型底栖生物等资料,共鉴定出大型底栖生物118种,其中多毛类、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分别占总种数的41%、29%和20%,浙江沿岸总平均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分别为11.04 g/m2?和230 ind/m2。通过种类相似性聚类和优势度等分析,将浙江沿岸大型底栖生物划分为4个群落。同时,用种内个体对数-正态分布法对各调查站位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受扰动的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有60%的站位底栖生物群落已受到中度的扰动。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建生  严利平  程家骅  
利用2006年7~11月大型机轮灯光围网在东海外海的生产资料,并结合生物学测定数据以及水温遥感数据,对夏秋季东海群系澳洲鲐数量分布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它们与海洋环境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夏秋季东海外海海域的澳洲鲐主要为索饵群体,它们的高度集群期主要在7~9月份,其中以8月份较为明显;10月份以后,由于鱼群开始进行越冬洄游,移动速度明显加快,虽然有偶尔的高度集群现象,但是持续时间较短。在地理分布上,7~8月份,澳洲鲐索饵群体的主要分布在125°00′E以西、28°00′N以南海域;9月份,鱼群重心向东北方向转移,范围为125°00′~126°00′E、28°00′~28°30′N海域...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俞连福  李建生  凌兰英  陈渊泉  徐兆礼  
依据1998年春季东海南部海域调查的各站椎幼鱼资料,进行了鉴定分类,并结合海洋环境进行了分析研究。在该海域获取的稚幼鱼有43种,隶属于8目、26科、27属,其中,底层鱼类有16科、24属、25种;中上层鱼类有8科、13属、18种。调查发现,稚幼鱼分布区与饵料浮游动物生物量高区基本相吻合。稚幼鱼分布比较集中的有3个区域:Ⅰ区在浙江沿岸水和台湾暖流水的交汇处,表层水温在16~18℃;Ⅱ区在浙闽沿岸水与台湾暖流水交汇处偏暖水一侧,表层水温在22~25℃;Ⅲ区在东海暖水与黑潮表层水交汇处偏暖水一侧,表层水温在22~25℃。从调查分析资料来看,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可能是一个多种鱼类的产卵场。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王丽莎  魏西会  张海波  李春川  唐洪杰  
根据2016年1月(冬季)和6月(夏季)渤海中部叶绿素a(Chl a)、营养盐等数据,对Chl a和营养盐的季节特征、影响因素及趋势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hl a和营养盐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P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袁诚  侯哲灏  陈景祺  
近年来,中国5A级景区的数量增长很快,各地方政府为之投入了大量资源。5A级景区分布越来越不均衡,其增长有向社会经济发达地区聚集的趋势。采用通径分析法并借助SAS 9.3的TSCSREG程序,对2007年获评的第1批5A级景区所在地城市进行投资拉动、消费拉动的经济效应分析。5A级景区建设引致的固定资产投资转化为人均GDP的效率较低;同时,5A级景区的旅游收入转化为人均GDP的能力稍显不足,在消费驱动方面对人均GDP的影响有限。因此,应当适当调节5A级景区资格的分配,加强旅游产业的深化,让旅游产业从"交费"走向消费,谨慎对5A级景区的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