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03)
2023(3079)
2022(2705)
2021(2652)
2020(2304)
2019(5242)
2018(5347)
2017(9498)
2016(5650)
2015(6642)
2014(6599)
2013(6668)
2012(6698)
2011(6221)
2010(6336)
2009(5731)
2008(5588)
2007(5052)
2006(4915)
2005(4707)
作者
(16044)
(13228)
(12846)
(12816)
(8539)
(6300)
(6168)
(5245)
(5131)
(5091)
(4791)
(4401)
(4388)
(4344)
(4244)
(4169)
(4055)
(3960)
(3934)
(3718)
(3612)
(3431)
(3391)
(3185)
(3056)
(3000)
(2991)
(2974)
(2810)
(2696)
学科
(16358)
经济(16333)
管理(13855)
(10405)
图书(10319)
书馆(9793)
图书馆(9793)
地方(8447)
(7916)
中国(7629)
(7085)
企业(7085)
工作(6948)
(6230)
农业(5445)
(5082)
方法(4760)
(4606)
教育(4333)
业经(4251)
读者(3877)
数学(3818)
数学方法(3736)
(3635)
地方经济(3328)
(3264)
(3263)
制度(3262)
银行(3261)
(3195)
机构
大学(71532)
学院(68668)
管理(25837)
研究(23719)
(21867)
图书(21041)
经济(20945)
书馆(20540)
图书馆(20539)
理学(20137)
理学院(19825)
中国(19776)
管理学(19401)
管理学院(19225)
(16103)
(15861)
科学(15019)
(14187)
(13579)
(13320)
中心(13264)
师范(13239)
(13204)
(12707)
(12134)
农业(10699)
业大(10686)
研究所(10638)
师范大学(10111)
北京(9858)
基金
项目(40916)
研究(33640)
科学(31030)
基金(26539)
(21800)
国家(21513)
(19970)
社会(19294)
科学基金(18432)
社会科(18011)
社会科学(18005)
编号(17193)
成果(16161)
教育(15609)
基金项目(14401)
(14074)
课题(11036)
自然(10885)
自然科(10603)
自然科学(10598)
项目编号(10484)
自然科学基金(10391)
资助(10221)
(9996)
(9835)
研究成果(9472)
(9087)
重点(8716)
(8316)
规划(8272)
期刊
(31198)
经济(31198)
图书(28419)
中国(24131)
书馆(23422)
图书馆(23422)
研究(22326)
教育(14529)
学报(13430)
(13176)
(10000)
大学(9676)
(8734)
金融(8734)
管理(8485)
农业(8420)
科学(8381)
(7697)
论坛(7697)
技术(7034)
情报(6891)
学学(6417)
业经(5510)
图书馆学(4849)
职业(4783)
建设(4570)
(4437)
理论(4266)
实践(4066)
(4066)
共检索到1396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拱洁凡  
MIT"图书馆未来"初步报告指出,未来图书馆将朝着"开放的全球平台"方向发展,并提出了MIT图书馆实现其使命与愿景、成就全球平台的4个支柱及10项建议,以深化拓展、空间再造、能力建设为特征的社区纽带缔结,以开放获取、交互式数字内容平台建设为牵引的发现与利用,以典范塑造为目标的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以及以建设一流学术研究中心为目标的研究与开发,对国内高校图书馆的未来发展规划有着深刻的启迪意义。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鄂丽君  
美国国会及基金资助机构、一些大学都制定政策支持开放存取出版。麻省理工学院图书馆开展的开放存取出版服务主要有:建立机构知识库、管理开放存取文章出版补助基金、支持多渠道开放存取出版、指导开放存取出版等;其服务人员配置合理,并将Libguides应用到开放存取出版服务。借鉴于此,我国高校图书馆应提高对开放存取出版服务的重视程度,为开放存取出版创造条件,积极倡导开放存取出版学术成果,开展学术研究相关的版权服务以完善服务体系。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周满英  任树怀  
提升用户体验理念对图书馆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文章在介绍用户体验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麻省理工学院图书馆用户体验具体实践,对我国图书馆开展用户体验实践提出五点启示。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鄂丽君  
学术出版服务逐渐成为美国高校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工作。麻省理工学院图书馆成立了学术出版与许可办公室,开展了宣传开放存取政策、建立机构库、管理开放存取出版基金、提供校外开放存取出版渠道、提供商业出版社相关政策、版权信息服务、出版指导等一系列学术出版服务。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薛仪婷  朱剑  
在充分解读麻省理工学院出台的女教师地位调查报告后,本文发现该校五大学院的女教师在招聘、就职、资源分配和家庭责任承担等方面受到不平等待遇。本文探讨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应对措施及其显著效果,提炼出该校在应对女教师在学术职业遭受性别不平等问题上取得的四条经验:学校领导层高度重视;相关专业机构给予支持;基于证据制订决策与措施;唤醒和提升女性性别平等意识。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龙  
对麻省理工学院实施的开放课件项目(MITOCW),人们除了了解、认识、响应或合作外,更希望了解该项目实施以来取得的认识和经验。本文简要介绍了执行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开放课件理念、实施该理念的范例、项目组织和人员安排、课程建设的发布流程、知识产权、对使用者的支持、沟通和扩展、技术基础设施、评价和测量、影响成本的要素等11个有机组成部分,并进行了简要评述,总结出MITOCW项目获得成功的若干经验和对于我国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和共享的积极意义,以飨读者。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王爱华  汪琼  姜海标  
基于对互联网经济时代如何发挥领导力的探讨,麻省理工学院于2001年秋宣布启动开放课件项目,并带动了全球高校的开放课程运动。本文综合多种来源的资料,从思路形成过程、项目动员策略、项目组织结构、课程材料构成、项目工作流程、网站可用性设计、项目筹资策略、项目评估方法、项目推广策略等九个方面,对MIT OCW项目进行了详细考察,总结出15条可供中国高校组织开放教育资源项目时借鉴的经验,包括在学校层面重视教育技术变革、将项目目标与大学使命相关联、适度外包及内外优势组合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罗家祥  
世界著名的理工科大学向来十分注重人文学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即是范例。这两所世界名牌理工科大学重视人文学科建设,将丰富多彩的人文课程有机地融入整个教育教学活动,对培养数以万计的高素质杰出人才产生了巨大影响。毫无疑问,这也为中国理工科大学如何培养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龙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件项目(MITOCW)的成功以及在其推动下教育资源开放共享在全球的迅速发展是创新事物在互联网时代推广传播的新实践。文章以MITOCW的创新为主题,主要运用案例研究、文献综述的方法,运用创新推广理论的观点,结合创新事物推广的"S"曲线和MITOCW项目发展阶段进行论证分析,总结提炼其在提高获取性、推广应用方面具体的创新性举措,探究项目迅速发展的内在动力。笔者认为,MITOCW具备创新事物的基本特性,实现了理念创新、产品创新和方法创新的综合实践创新,并体现出网络时代创新事物推广传播的新特点,成为网络时代知识开放分享的崭新模式。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刚  
21世纪初,MIT提出了开放课程网页的理念,并运用互联网平台迅速推出了第一批代表MIT水准的开放课程。此理念得到了全球很多知名高校的响应,目前包括哈佛、耶鲁等世界一流大学在内的200多所大学共推出了近万门开放课程。目前,MIT的OCW每月的访问量达100万人次,访问者主要是自学者、在校师生,OCW为教学、研究,分享一流教学资源提供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晓阳  王佳  
本文探讨了MIT文科发展的三个阶段:为工学院服务阶段,独立发展阶段,实现一流文科阶段。文章基于MIT的经验探讨了理工科院校设置文科的意义与作用,提出理工科院校建设文科的六条思路,即:树立正确的学科平衡观念;坚持一流标准的目标与过程的统一;包容文科的价值观与方法论;培植与工程、科学及数学直接相关的文科;允许文科以自己的方式自由发展;实施组织创新推动文科和理、工科的交叉和联合等。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章达友  
1952年才创办的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在短短的数十年里迅速成为美国众多商学院MBA教育的后起之秀。斯隆的成功之处在于将理工技术与工商管理教育相结合 ,培养出的高质量科技型MBA ,受到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含量较高的大制造业、金融企业集团的青睐 ,其中不少人业绩不凡 ,并已身居企业高位。麻省理工学院培养和造就科技型MBA的经验值得我国一些从事MBA教育的理工科大学的借鉴 ,以发挥科技MBA教育的优势 ,创出自身的特色和品牌。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石子  
世界顶尖学府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近日宣布,将斥资6000万美元合作推出一个免费网络教育项目,计划于今年秋季学期正式推出第一期课程。新项目名为"eDX",其网络课程及其他内容将由两校教师开发制作,今年夏天将公布课程详情。出任项目首任主管的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阿南特.阿加瓦尔认为,网络教育不啻为一项"革命性尝试",势必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林青  施冠群  陈晓霞  
本文以麻省理工学院(MIT)提出的"创业生态系统"为线索,通过案例研究试图寻求这个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以及推动该创业生态系统形成的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