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48)
2023(5937)
2022(4888)
2021(4644)
2020(4052)
2019(9394)
2018(9577)
2017(17595)
2016(9948)
2015(11562)
2014(11639)
2013(11052)
2012(9823)
2011(8827)
2010(9272)
2009(8104)
2008(7891)
2007(7125)
2006(6110)
2005(5325)
作者
(30738)
(25707)
(25385)
(24390)
(16274)
(12410)
(11513)
(10176)
(9593)
(9268)
(8819)
(8787)
(8346)
(8213)
(7942)
(7908)
(7899)
(7798)
(7496)
(7383)
(6638)
(6598)
(6552)
(5996)
(5818)
(5796)
(5782)
(5668)
(5444)
(5177)
学科
(38639)
经济(38619)
(28063)
管理(27962)
(24086)
企业(24086)
方法(22344)
数学(20457)
数学方法(19895)
技术(13502)
(9650)
理论(9403)
中国(8852)
(8267)
教学(8193)
业经(7667)
技术管理(7149)
农业(6482)
(6339)
教育(6222)
地方(5772)
(5759)
贸易(5756)
(5640)
(5616)
环境(5508)
(5188)
学法(5178)
教学法(5178)
(4863)
机构
学院(141175)
大学(139353)
管理(53965)
(49780)
经济(48538)
理学(46914)
研究(46810)
理学院(46414)
管理学(45054)
管理学院(44838)
科学(33059)
中国(32211)
(30635)
(27998)
业大(26160)
(25065)
研究所(23300)
农业(22126)
(21772)
技术(21415)
中心(21021)
(19657)
北京(19229)
(18597)
师范(18339)
(17548)
(17066)
财经(16081)
(15765)
科技(15538)
基金
项目(100762)
科学(77150)
研究(69941)
基金(68905)
(62128)
国家(61681)
科学基金(51865)
(43284)
社会(40424)
社会科(38369)
社会科学(38354)
(35858)
自然(35850)
基金项目(35812)
教育(35240)
自然科(35092)
自然科学(35080)
自然科学基金(34374)
资助(29953)
编号(28936)
重点(23648)
成果(22197)
(22127)
课题(21623)
(21167)
(21085)
创新(20769)
计划(20712)
科技(19764)
科研(19398)
期刊
(50061)
经济(50061)
研究(35453)
中国(31906)
学报(26966)
(24533)
科学(23906)
教育(23784)
管理(20401)
大学(20140)
技术(19737)
学学(19050)
农业(17376)
(15078)
(10432)
科技(10041)
统计(9762)
技术经济(9716)
(9381)
职业(8478)
业经(8323)
业大(8221)
决策(8188)
经济研究(7935)
林业(7519)
(7513)
财经(7393)
(7112)
金融(7112)
(7067)
共检索到2011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袁理春  张德  韩学琴  何璐  陈艺齐  范源洪  
通过6种雨养种植模式与常规种植模式的效果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水分对麻疯树生长影响较大,采用雨养种植模式都能有效截留雨水,促进麻疯树快速生长,但竹节沟种植模式对麻疯树增长高度最大,达到228.3 cm,是对照的1.5倍,其次是隔坡水平沟模式;同样采用雨养种植模式的麻疯树自10月才开始有落叶,较对照推迟了1个月,其中竹节沟模式和隔坡水平沟模式的麻疯树11月才开始落叶,较对照推迟了2个月,而且竹节沟模式没有完全进入休眠状态,仍然表现为生长状态。说明水分对麻疯树生长起到关键性作用,在干热区种植麻疯树时,雨养种植技术模式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是最经济有效的原料基地建设方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玉萍  房军  
为了研究不同栽培保水措施对烤烟水分利用效率以及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程度,根据烤烟生育期内烟地畦面进行施用保水剂、施用秸秆、秸秆覆盖、地膜覆盖和对照等保水处理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保水抗旱栽培措施对土壤含水率、农艺性状和产量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秸秆能很好地保水抗旱,对提高烟叶的总产量,提升中上等烟比例,增加产值等大有好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龚跃群  
早稻旱育秧栽培技术效益评价湖南省桃江县农业局龚跃群早稻旱育秧栽培是在引进日本稻作专家原正市先生的寒地旱育秧栽培技术原理的基础上,结合湖南省气候、土壤、品种、种植制度等条件进行试验创新发展而获得成功的水稻栽培技术。桃江县1992年开始试验示范,1993...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少先  刘炳刚  周胜强  
杞柳是柳编业的主要原材料。随着沙区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水浇密植型的栽培形式,得以应运而生,充分显示了其节约用地,提高单产,增加效益等优点。但这样的栽培形式,在具体技术上,究竟以多大密度为宜?采用何种种植形式为好?它与过去传统的带状栽植方法相比较,在管理技术上有什么新的特点和新的要求,密植柳田的经济寿命有多长?如何延长其稳产高产年限等技术问题,当地群众并无成熟经验,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报导也不多,本研究试图通过连续的试验研究和技术考察,总结出一套稳定高产的栽培技术,特别是从规律中寻求实现亩产千斤白柳的一些量化技术指标,以利于指导今后杞柳生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丁黎明  张圣旺  刘裕岭  孙爱萍  
姜堰市位于长江下游苏中平原,系典型的人多地少,后备资源制约型地区,且养殖业发达,粮经饲菜(肥)供求矛盾日趋突出。90年代以来,该市针对稻麦长期连作,有机肥锐减,农田生态恶化以及口粮基本满足,饲料大量引进,麦稻出路不畅的实际,改革耕作制度,优化种植结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郑海水  曾杰  翁启杰  汪炳根  陈玉培  黎明  
在对西南桦的生物学特性、生长、用途以及分布区较详细论述的基础上 ,主要对西南桦的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发展西南桦人工林的关键在于选用适生种源 ,适时采种 ,正确处理和保存种子 ,种子必须低温 (10℃以下 )保存。造林最好用营养苗 ,7~ 8月播种 ,10月中~ 11月中将芽苗移入营养袋内继续培育 ,3~ 4月出圃造林。育苗基质要疏松 ,排水性能要好 ,苗期要加强水肥管理 ,苗高 2 0~ 30 cm时出圃造林。在上年的 11~ 12月整地 ,采用带状或穴状整地方式 ,穴要大(5 0 cm× 5 0 cm× 4 0 cm)。造林要适时 ,一般 3~ 4月 ,在干湿季明显的地区 ,7~...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邵砾群  侯建昀  刘军弟  霍学喜  
以山西、陕西、甘肃3省2009~2011年连续3年调研资料和固定样地跟踪调查数据为依据,用C-D生产函数对两种栽培模式的建园成本、投入成本结构、产出结构、要素密集度、要素弹性与规模收益以及科技贡献率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与技术经济评价。结果表明,矮砧密植集约栽培模式在同等条件下,单位面积(亩)的优果(1、2级优果)率比乔砧密植栽培模式提高35%,可变资本投入虽然比较乔砧密植栽培模式高,但劳动投入节约31.27%,净收益是乔砧密植栽培模式的1.86倍,投入产出比是乔砧密植栽培模式的1.5倍,科学技术贡献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卢碧林  洪秀明  张毅  史方春  
三杂配套连作是在油—稻—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产高效种植模式。近年来,通过江汉平原四湖地区涝渍地稻田三杂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实践,总结了三杂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并在生产上应用,产生了极大的经济效益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志春  金国庆  张均民  费学谦  吴云生  
从北美东部引进红花七叶树、光叶七叶树、黄花七叶树、欧洲七叶树等在浙江桐庐开展引种栽培试验。连续4a的引种试验表明,较之于浙江七叶树,北美产七叶树早期生长较慢,树高生长期较短。在引种的4种北美产七叶树中,黄花七叶树、红花七叶树和光叶七叶树生长表现较好,虽然在苗期和1-2年生时的叶和芽在夏季比渐江七叶树更易受高温灼伤,但随着树龄的增大,抗灼伤等适应能力增强,年生长量不断增加;而欧洲七叶树易受冻害,生长不良,不宜引种。观察发现,红花七叶树和光叶七叶树分别在1年生和3年生时就始花始果,黄花七叶树营养生长最旺,生长速度不亚于浙江七叶树。七叶树种子适时采收,并利用具有自动喷雾设施的温室大棚沙藏,可使七叶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魏军  
不同立地条件下栽植,对树上干杏存活率的影响、GGR6生长调节剂不同处理对四个杏品种生长量的影响、对解决经济林的种植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展茗  李万九  张秀如  王振林  杨国正  陈秀琼  
1997年的小区试验及大田示范结果表明 :简化栽培棉单位面积总成铃数、铃重等与常规栽培棉 (对照 )差异不显著 ,衣分显著低于对照。简化栽培棉皮棉产量为 1463.3kg/hm2 ,比常规栽培棉增产 5.4 % ,差异不显著 ;间作早玉米的简化栽培棉为 1456.7kg/hm2 ,比对照增产 4 .9% ,差异不显著 ,但多收一季玉米。在单株叶枝数 1~ 4个范围内 ,简化栽培棉单株叶枝数与单株成铃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但以带有 1~ 2个叶枝的棉株为构成产量的主体。简化棉和常规棉的丰产性、早熟性、纤维品质相当。但简化栽培棉省工、节本 ,净增产值达 1777.5元 /hm2 ,间作早玉...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范晓平  苏彩红  杨淑巧  雷雪梅  李永山  范志杰  
通过 1991 ~1993 年对山西 棉 区密 度、化控、氮磷 钾 营养 、头 水运 筹 等关 键 技术 的 研 究结果,提 出了以大 群体小个 体增结 第一二节 位优质 大铃为主 要内容 的早 发早 熟抵 抗( 避) 气 候逆 境胁迫的促 早抗逆 栽培理论 ,形成了 以高 密化控( 密度 90 万 ~105 万株/h m 2 和 D P C3 ~4 最佳 组合)为核心 ,配合相 应的氮磷 钾营养 和提 早 运筹 水肥 的 高产 稳产 技 术体 系。 连续 5 年 大 面积 应用 ,取得显著 增产效 应( 产量达 1 800 kg/ h m 2 以 上) 和社会 、经济、生 态效益 。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段玉  妥德宝  赵沛义  李焕春  
在黄土高原北部,采用起垄覆膜(垄上覆膜种植马铃薯,垄沟种植谷子)的垄沟间作田间集雨补灌栽培并结合增施氮、磷、钾化肥,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该技术可大大提高化肥的增产效果和肥料利用率,有明显的集雨增墒效果,同时采用起垄覆膜种植马铃薯与垄沟种植谷子能够合理利用有限的工程集雨,有利于充分利用有限的降水资源,进行节约化农业经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董振生  景军胜  张宇文  张和平  常光平  奚雷  
采用不同覆膜方式 ,对渭北旱塬的油菜栽培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覆膜栽培增产效果明显 ,尤以膜上穴播栽培增产显著 ,比露地栽培增产 71.2 8%;膜侧栽培增产效果次之 ,比露地增产 33.36 %。 1999~ 2 0 0 1年3年大面积覆膜栽培的实践证明 ,膜上穴播不便于机械化操作 ,且费工费时 ;膜侧栽培利于机械化种植 ,群众乐意接受 ,3年累计在渭北旱原推广 2 .85万 hm2 ,增产油菜籽 1.85万 t,新增产值 332 6 .2万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