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79)
- 2023(9249)
- 2022(7944)
- 2021(7089)
- 2020(5790)
- 2019(13134)
- 2018(13187)
- 2017(24884)
- 2016(13450)
- 2015(14939)
- 2014(14968)
- 2013(14865)
- 2012(14324)
- 2011(13115)
- 2010(13400)
- 2009(12104)
- 2008(12005)
- 2007(10771)
- 2006(9859)
- 2005(9058)
- 学科
- 济(63152)
- 经济(63095)
- 管理(37558)
- 业(36314)
- 企(27205)
- 企业(27205)
- 方法(22212)
- 地方(20305)
- 中国(19221)
- 数学(19171)
- 数学方法(19019)
- 农(17777)
- 业经(15391)
- 财(13592)
- 学(13224)
- 农业(12695)
- 银(12618)
- 银行(12584)
- 行(12294)
- 融(12182)
- 金融(12181)
- 地方经济(12049)
- 制(11775)
- 发(10847)
- 贸(10468)
- 贸易(10456)
- 环境(10309)
- 易(10024)
- 技术(9145)
- 和(8577)
- 机构
- 学院(197064)
- 大学(195492)
- 济(79918)
- 经济(78256)
- 管理(73326)
- 研究(73072)
- 理学(61813)
- 理学院(61035)
- 管理学(60010)
- 管理学院(59637)
- 中国(56051)
- 科学(46459)
- 京(43067)
- 农(41741)
- 所(38740)
- 财(36432)
- 研究所(35108)
- 中心(33583)
- 业大(32760)
- 农业(32663)
- 江(31300)
- 财经(28309)
- 北京(27362)
- 范(26864)
- 师范(26524)
- 经(25678)
- 院(25537)
- 州(25389)
- 省(24979)
- 经济学(23597)
- 基金
- 项目(129667)
- 科学(101697)
- 基金(93150)
- 研究(91942)
- 家(82987)
- 国家(82263)
- 科学基金(69576)
- 社会(58356)
- 社会科(55352)
- 社会科学(55341)
- 省(52281)
- 基金项目(49520)
- 自然(45309)
- 自然科(44254)
- 自然科学(44240)
- 划(43588)
- 自然科学基金(43504)
- 教育(41426)
- 资助(37678)
- 编号(37140)
- 发(33507)
- 成果(30795)
- 重点(29525)
- 部(27518)
- 创(26447)
- 发展(26312)
- 课题(26005)
- 展(25878)
- 创新(24817)
- 科研(24672)
共检索到3110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时荣 尚哲明 刘德广 崔晓宁
【目的】探究小麦蚜害诱导挥发物与蚜虫报警信息素反-β-法尼烯(EβF)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Fabricius)行为反应的影响,为麦长管蚜的绿色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四臂嗅觉仪,测试不同质量浓度小麦蚜害诱导挥发物6-甲基-5-庚烯-2-酮(MHO)、6-甲基-5-庚烯-2-醇(MHOH)、水杨酸甲酯(MeSA)和蚜虫报警信息素(EβF)对有翅型麦长管蚜行为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将上述化合物按各自对麦长管蚜具备最佳驱避效果的质量浓度等体积混合,分析或比较不同混合物对麦长管蚜行为反
关键词:
麦长管蚜 诱导挥发物 行为反应 翅型分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祝传书 赵惠燕
综述了植物挥发性物质的特性,挥发物与韧皮部取食的昆虫,茉莉酮酸(JA)与挥发物的释放,C6挥发物与植食性昆虫的作用,挥发物的诱导物及挥发物的生态学功能,为以后研究植物挥发物、植物-植食性昆虫-植食性昆虫天敌间的相互关系等方面提供了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程彬 付晓霞 韩启 张宝民 张大明 李兴鹏 高长启 孙晓玲
采用动态顶空采样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技术(GC-MS)研究受榆紫叶甲成虫危害的家榆挥发物的变化情况,并利用触角电位和"Y"型嗅觉仪比较分析榆紫叶甲雌雄成虫对主要成分的触角电生理和行为反应特点。结果表明:受榆紫叶甲成虫危害的家榆释放19种成分,其中顺-3-己烯醇、α-蒎烯、柠檬烯、顺-3-乙酸叶醇酯、芳樟醇、水杨酸甲酯、石竹烯、α-法尼烯和(E,E)-4,8,12-三甲基-1,3,7,11-十三碳四烯(TMTT)9种化合物与健康家榆相比有显著差异。除了TMTT,对其余8种化学标准品进行生测的结果表明:雌性成虫对顺-3-己烯醇、芳樟醇和α-法尼烯有较强的趋性反应,而雄性成虫对α-法尼烯和石竹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平彦 亓玲美 孙绪艮 孙垒光 曲若轶
为探讨苹果绵蚜与苹果树的互作关系,用Y形嗅觉仪测试该虫对不同苹果品种枝条的嗅觉反应,顶空萃取枝条挥发物,并进行GC-MS分析。结果表明:该虫在寄主选择时,能被不同品种苹果枝条气味吸引;对珊夏的趋向性最强,平均选择率为71.25%,其次是短枝富士、乔纳金、腾木1号,平均选择率均在60%以上;对首红的最弱,平均选择率仅为56.75%。珊夏枝条挥发物主要成分(E-3-己烯-1-醇、甲酸己酯)的相对含量(14.74%,9.52%)均多于其他品种;首红枝条挥发物主要成分(4-甲基-1,3-戊二烯、乙酸叶醇酯)的相对含量(16.37%,10.27%)均多于其他品种。初步确定,E-3-己烯-1-醇、甲酸己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凡 鲁继红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SPME) technique was applied to extract the volatiles and wound-induced volatiles of Ricinus communis, the volatiles 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by GC-MS. The main volatile from intact leaves of Ricinus communis was 3 kinds of different constitution of dibutyl phthalate...
关键词:
蓖麻 挥发物 创伤诱导挥发物 固相微萃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胡想顺 赵惠燕 胡祖庆 李东鸿 张宇红
【目的】研究不同抗性水平的小麦品种苗期对麦长管蚜的抗蚜机制。【方法】用EPG技术对麦长管蚜在3个小麦品种苗期的取食行为进行检测。【结果】麦长管蚜在品种Ww2730上口针开始接触叶面时间显著晚于小偃22和Batis,第1次持续刺探前的刺探次数显著多于小偃22和Batis,开始刺入叶面后第1次刺探的持续时间极显著短于小偃22和Batis;在Ww2730和小偃22上的PdⅡ-1的平均时间显著长于Batis;Ww2730上C波阶段2个Pd波间的间隔平均时间显著大于另外2个品种;在Ww2730木质部取食(G波)的次数和时间显著大于其它2个品种;Batis上的点G波的次数极显著地高于Ww2730,而平均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增辉 沈应柏 王宁宁 王金凤 周艳超 张志毅
以1年生合作杨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利用茉莉酸甲酯(MeJA)分别与水杨酸甲酯(MeSA)、顺式己烯醛(cis-hexenal)、反式己烯醛(trans-hexenal)和苯骈噻唑(benzothiazole)混合的4种挥发物熏蒸合作杨叶片,检测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3种防御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经过4种混合挥发物熏蒸后,合作杨叶片中POD,PPO和PAL活性都有明显的升高,并且2种挥发物混合的诱导效果要高于单独一种挥发物,但不仅仅是每一种挥发物诱导效果的相加之和。从诱导酶活增加的效果来看,在这4种混合挥发物中,MeJA+cis-hexenal的诱导...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明 崔晓宁 孙可可 刘德广
【目的】比较健康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植株与经过机械损伤、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和苹果小吉丁虫(Agrilus mali Matsumura)成虫危害后的植株释放挥发物组分及含量的差异,了解不同诱导方法对苹果小吉丁虫寄主植物挥发物释放的影响,为开发高效的植物源诱捕剂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收集不同处理新疆野苹果植株挥发物,并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来检测和鉴定收集到的挥发物的化学组分及相对含量,同时使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春玲 付茂强 徐衡 董汉松
植物在受蚜虫侵袭时,乙烯或茉莉酸信号与MYB转录因子调控韧皮部防卫反应,凝集素类韧皮部蛋白(PP)与葡聚糖合酶(GSL)催化生成的胼胝质堵塞筛管细胞壁和筛孔,妨碍蚜虫刺吸韧皮部。根据笔者在拟南芥上的研究,韧皮部防卫反应由转录因子AtMYB44与乙烯信号调控,AtMYB44直接作用于乙烯信号传导调控因子EIN2,启动EIN2基因表达,EIN2转而调控韧皮部防卫反应和对桃蚜的抗性。与拟南芥相比,普通小麦基因组容量超出120多倍,不同基因家族成员冗余程度很高,功能复杂,多种机制交叉作用,影响抗虫防卫反应。小麦编码MYB、GSL和凝集素及其受体蛋白的73、22和50种基因已有全长序列克隆,哪些基因参与...
关键词:
植物韧皮部防卫反应 转录调控 信号传导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苟振华 张书萍 董汉松
通过检测甜瓜中与拟南芥韧皮部特异性表达蛋白的编码基因AtPP2相类似的基因(AtPP2-like)的表达情况,以及甜瓜植株的胼胝质沉积效应,证明了这二者与甜瓜植株对蚜虫抗性之间的联系。利用反转录PCR(RT-PCR)的方法,检测了甜瓜两个AtPP2类似蛋白的编码基因lec17和lec26,受到HrpNEa的诱导表达增强,同时通过苯胺蓝染色鉴定了胼胝质在HrpNEa处理的甜瓜植株中沉积增加。接种蚜虫后的表型观测结果表明HrpNEa处理的甜瓜生长加快,抗虫效应增加。口针刺吸活动的电波信号图(Electrical penetration graph,EPG)结果显示,HrpNEa处理的甜瓜与对照相比...
关键词:
HrpNEa 甜瓜 蚜虫 趋避效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想顺 赵惠燕 胡祖庆 郭晓晨 徐烈琴 李东鸿 张宇红
为了评价不同来源小麦品种(系)对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 L.)的抗性,应用每株麦苗上接1头蚜虫的方法,在人工气候室内,对禾谷缢管蚜在10个小麦品种(系)上的5个生物学参数发育历期DD、成虫与幼虫的体重差DW、成虫在与发育历期相等时间内的产仔数F、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MRGR和成虫在与发育历期相等时间内的日均产仔数Rm进行了测定,并以此为基础用多元方差分析法、多目标综合判别法和聚类分析法评价了这10个小麦品种(系)对禾谷缢管蚜的抗性。结果表明,在试验的10个小麦品种(系)中,小偃22、Astron、Ww2730和Amigo最不适于禾谷缢管蚜(R.padi)在其上取食,抗性...
关键词:
小麦 禾谷缢管蚜 生物学参数 抗蚜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萧 李克斌 尹姣 曹雅忠
采用刺吸电位(EPG)技术对麦长管蚜在不同物候期的3种不同抗蚜性小麦品种上的取食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麦长管蚜在不同生育期小麦上取食行为差异较大,说明小麦抗性随小麦生长发育有所变化,普遍以穗期抗蚜性最高。其次,根据相关波形出现的频次与时间,可以判断出小麦品种抗蚜机制类型,供试的3种小麦品种的抗蚜机制有所不同:既有以物理抗性为主的品种,也有生化抗性为主的品种。研究结果还表明,小麦对麦长管蚜的生化抗性效果要优于物理抗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平平 冯露之 李媛 李祯 赵惠燕
【目的】根据小麦蚜虫种群动态变化和气候因素的关系,建立小麦蚜虫种群动态的突变模型,以期为蚜虫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假设研究区域不变,小麦的品种、天敌状况、农民施肥、喷洒农药年际变化变化很小时,将气候因素加以细化,以温度、相对湿度和作物生长状况为控制变量,在广义logistic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蚜虫种群动态变化的燕尾突变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构建了受温度、相对湿度、作物生长状况3种因素作用的小麦蚜虫种群动态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燕尾突变模型。利用燕尾突变模型预测了蚜虫种群动态在气候因素影响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屈会选 党建友 程麦风 谢咸升
1999~2002年先后引进国内外小麦种质资源468份,在山西省小麦主产区临汾市设立试验点,对其进行了抗麦长管蚜特性鉴定。鉴定结果表明,引进的小麦种质资源中不同品种(系)对麦长管蚜抗性有明显差异,其中表现高抗的有11个,表现中抗的有63个,可作为抗蚜材料为育种利用。
关键词:
小麦 种质资源 麦长管蚜 抗性鉴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