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47)
- 2023(10524)
- 2022(9583)
- 2021(9071)
- 2020(7715)
- 2019(17970)
- 2018(18029)
- 2017(34922)
- 2016(19106)
- 2015(21398)
- 2014(21165)
- 2013(21076)
- 2012(19458)
- 2011(17471)
- 2010(17172)
- 2009(15512)
- 2008(14881)
- 2007(12684)
- 2006(11003)
- 2005(9466)
- 学科
- 济(73800)
- 经济(73713)
- 管理(54235)
- 业(50842)
- 企(42489)
- 企业(42489)
- 方法(36930)
- 数学(32121)
- 数学方法(31798)
- 农(19360)
- 财(18280)
- 学(17742)
- 中国(17624)
- 业经(15848)
- 地方(14981)
- 制(13594)
- 农业(12962)
- 贸(12460)
- 贸易(12450)
- 理论(12400)
- 易(12073)
- 银(12006)
- 银行(11950)
- 和(11841)
- 务(11770)
- 财务(11710)
- 财务管理(11687)
- 行(11419)
- 技术(11406)
- 融(11351)
- 机构
- 大学(267779)
- 学院(265280)
- 管理(107942)
- 济(102556)
- 经济(100346)
- 理学(94565)
- 理学院(93545)
- 管理学(91913)
- 管理学院(91460)
- 研究(90084)
- 中国(65482)
- 科学(59050)
- 京(57070)
- 农(50832)
- 所(46418)
- 财(45392)
- 业大(45225)
- 研究所(42905)
- 农业(40387)
- 中心(40384)
- 财经(37230)
- 江(37139)
- 北京(35593)
- 经(34069)
- 范(33671)
- 师范(33288)
- 院(32166)
- 州(30196)
- 经济学(29810)
- 财经大学(28053)
- 基金
- 项目(190845)
- 科学(148790)
- 基金(138881)
- 研究(134823)
- 家(123701)
- 国家(122690)
- 科学基金(103965)
- 社会(83178)
- 社会科(78728)
- 社会科学(78709)
- 基金项目(74878)
- 省(74536)
- 自然(70610)
- 自然科(68966)
- 自然科学(68950)
- 自然科学基金(67733)
- 划(63575)
- 教育(61105)
- 资助(57320)
- 编号(54285)
- 成果(43197)
- 重点(42679)
- 部(41831)
- 发(39843)
- 创(39750)
- 科研(37193)
- 创新(37075)
- 课题(36764)
- 计划(36421)
- 教育部(35200)
- 期刊
- 济(106138)
- 经济(106138)
- 研究(74498)
- 学报(48987)
- 中国(46635)
- 农(45788)
- 科学(43065)
- 管理(38494)
- 大学(35325)
- 学学(33541)
- 财(32979)
- 农业(31970)
- 教育(26313)
- 技术(21382)
- 融(21096)
- 金融(21096)
- 财经(17633)
- 业(17317)
- 业经(17254)
- 经济研究(16657)
- 经(14894)
- 图书(14306)
- 问题(14057)
- 科技(14023)
- 理论(13851)
- 业大(13015)
- 实践(12850)
- 践(12850)
- 版(12803)
- 技术经济(12690)
共检索到3731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萧 李克斌 尹姣 曹雅忠
采用刺吸电位(EPG)技术对麦长管蚜在不同物候期的3种不同抗蚜性小麦品种上的取食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麦长管蚜在不同生育期小麦上取食行为差异较大,说明小麦抗性随小麦生长发育有所变化,普遍以穗期抗蚜性最高。其次,根据相关波形出现的频次与时间,可以判断出小麦品种抗蚜机制类型,供试的3种小麦品种的抗蚜机制有所不同:既有以物理抗性为主的品种,也有生化抗性为主的品种。研究结果还表明,小麦对麦长管蚜的生化抗性效果要优于物理抗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胡想顺 赵惠燕 胡祖庆 李东鸿 张宇红
【目的】研究不同抗性水平的小麦品种苗期对麦长管蚜的抗蚜机制。【方法】用EPG技术对麦长管蚜在3个小麦品种苗期的取食行为进行检测。【结果】麦长管蚜在品种Ww2730上口针开始接触叶面时间显著晚于小偃22和Batis,第1次持续刺探前的刺探次数显著多于小偃22和Batis,开始刺入叶面后第1次刺探的持续时间极显著短于小偃22和Batis;在Ww2730和小偃22上的PdⅡ-1的平均时间显著长于Batis;Ww2730上C波阶段2个Pd波间的间隔平均时间显著大于另外2个品种;在Ww2730木质部取食(G波)的次数和时间显著大于其它2个品种;Batis上的点G波的次数极显著地高于Ww2730,而平均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萧 李克斌 尹姣 曹雅忠
在小麦拔节到乳熟期内,麦长管蚜自然种群是以不同虫龄、不同翅型和不同体色蚜虫组成的混合群体。小麦拔节-孕穗和乳熟期以绿色有翅蚜为主,扬花-灌浆期以绿色无翅蚜为主。抗感两小麦品种上麦长管蚜自然种群在数量、翅型、虫龄和体色组成等方面差异显著。抗蚜品种上麦蚜种群数量显著低于感蚜品种;小麦灌浆期,抗蚜品种上成蚜比例和无翅蚜比例均显著低于感蚜品种。蚜虫自然种群体色结构分析表明,红体色麦长管蚜更喜取食感蚜小麦品种。结果表明,寄主生育期和寄主品种显著影响麦长管蚜种群结构。
关键词:
小麦物候期 品种 麦长管蚜 种群结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萧 李克斌 尹姣 王冰 曹雅忠
【目的】比较小麦品种抗性对麦长管蚜连续2个世代若蚜和成蚜主要生命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罩网试验,调查和测量Pm232等10个具有不同抗蚜性的小麦品种上定殖的有翅成蚜数量及若蚜发育历期、存活率、体重、翅型分化和成虫寿命、繁殖力等生命参数。【结果】麦长管蚜对10个供试小麦材料的不选择性有着明显差异,抗蚜材料对蚜虫的趋避作用明显较强。发育历期等5个生理参数的比较表明,抗蚜材料上的若蚜发育历期较感蚜材料明显延长,若蚜存活率、成虫寿命、繁殖力和体重较感蚜材料明显降低或减少,并且这种影响随着小麦抗性的升高而加重。研究还发现抗蚜材料上产生的有翅蚜要显著多于感蚜材料。通过对比不同世代的蚜虫生理参数发现抗...
关键词:
小麦 麦长管蚜 生物学参数 抗蚜性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魏淑花 曹春婧 朱小芳 张蓉 王颖
应用刺探电位图谱(electrical penetration graph,EPG)技术研究了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在6个不同抗蚜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上的取食行为及不同苜蓿品种的抗蚜机制。结果表明,豌豆蚜在刺吸取食不同抗性苜蓿品种的过程中,均产生8种波形,8种波形在6个苜蓿品种上持续的时间分别不同。与苜蓿品种抗性有关的是豌豆蚜在苜蓿品种韧皮部刺探取食过程中产生韧皮部分泌唾液波(El波)持续的时间,在6个不同抗蚜苜蓿品种上刺吸取食过程中产生E1波持续时间差异显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祖庆1 亢菊侠2 罗 晨1 胡想顺1 张改生3 赵惠燕1
为构建不同小麦品种基于冠层光谱参数的麦长管蚜百株蚜量预测模型,采用便携式野外光谱仪测定不同百株蚜量下3个小麦品种1376、Amigo和小偃-22的冠层高光谱反射率,并对冠层反射与百株蚜量进行了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400—900 nm波段内,随着百株蚜量的增加,3个小麦品种冠层光波反射率下降,且部分波段内达到极显著水平(P < 0.01);选择可见光波段的405 nm、近红外波段的835 nm作为3个小麦品种共有的特征波长点,构建出的3个小麦品种的百株蚜量预测模型的显著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 < 0.01),且3个小麦品种上405 nm波长点模型均优于835 nm波长点。因此,利用高光谱...
关键词:
麦长管蚜 小麦品种 光谱测量 预测模型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祖庆 亢菊侠 罗晨 胡想顺 张改生 赵惠燕
[目的]构建不同小麦品种基于冠层光谱参数的麦长管蚜百株蚜量预测模型。[方法]采用便携式野外光谱仪测定不同百株蚜量下3个小麦品种‘1376’‘Amigo’和‘小偃-22’的冠层高光谱反射率,并对冠层反射率与百株蚜量进行了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在400~900nm波段内,随着百株蚜量的增加,3个小麦品种冠层光波反射率下降,且部分波段内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选择可见光波段的405nm、近红外波段的835nm作为3个小麦品种共有的特征波长点,构建出的3个小麦品种的百株蚜量预测模型的显著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且3个小麦品种405nm波长点模型均优于835nm波长点。[结论]利用...
关键词:
麦长管蚜 小麦品种 光谱测量 预测模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时荣 尚哲明 刘德广 崔晓宁
【目的】探究小麦蚜害诱导挥发物与蚜虫报警信息素反-β-法尼烯(EβF)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Fabricius)行为反应的影响,为麦长管蚜的绿色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四臂嗅觉仪,测试不同质量浓度小麦蚜害诱导挥发物6-甲基-5-庚烯-2-酮(MHO)、6-甲基-5-庚烯-2-醇(MHOH)、水杨酸甲酯(MeSA)和蚜虫报警信息素(EβF)对有翅型麦长管蚜行为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将上述化合物按各自对麦长管蚜具备最佳驱避效果的质量浓度等体积混合,分析或比较不同混合物对麦长管蚜行为反
关键词:
麦长管蚜 诱导挥发物 行为反应 翅型分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志勇 李素娟 张屹东 王兴运 李世功
利用组织切片、氨基酸自动分析技术和因子分析方法对田间抗蚜性能稳定的 4个小麦品种 (系 )不同生育期的抗蚜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小麦抗蚜性能在返青后至灌浆期与受害部位表层细胞外壁厚度成正相关 ,在抽穗期与细胞密度成正相关 ,而与细胞间隙、细胞层厚度相关不显著 ;寄主不同生育阶段的氨基酸组成比例和特征氨基酸不同 ,酪氨酸、蛋氨酸、组氨酸、苏氨酸、丝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等含量与抗蚜性呈正相关 ,但有阶段性变化。在中高抗蚜品种中以蛋氨酸、组氨酸、酪氨酸组分较为稳定 ,且保持长期相对高于低抗或感虫品种的水平 ,可作为判别抗性强弱的依据
关键词:
小麦 生育期 抗蚜 不选择性 抗生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屈会选 党建友 程麦风 谢咸升
1999~2002年先后引进国内外小麦种质资源468份,在山西省小麦主产区临汾市设立试验点,对其进行了抗麦长管蚜特性鉴定。鉴定结果表明,引进的小麦种质资源中不同品种(系)对麦长管蚜抗性有明显差异,其中表现高抗的有11个,表现中抗的有63个,可作为抗蚜材料为育种利用。
关键词:
小麦 种质资源 麦长管蚜 抗性鉴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春平 赵惠燕 朱启迪 罗坤
【目的】筛选小麦抗麦长管蚜基因,以揭示小麦抗蚜虫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mRNA差异显示反转录PCR(Differential display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DDRT-PCR)技术,以小麦抗蚜种质98-10-35、感蚜种质1376及其F3代和BC1F1代(98-10-35/1376//1376)为材料,分析了在抗蚜材料与感蚜材料之间差异表达基因的序列及功能。【结果】从24对引物组合中,共筛选到8对引物可以在98-10-35/1376的F3代抗性群体中扩增出74条差异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条带数为9.3,并对其中差异明显的20条条带进行了回收、克隆、测序和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春平 罗坤 朱启迪 李丹 赵惠燕 张改生
【目的】探索和发掘优质抗麦长管蚜的种质资源及方法,为高效节本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抗麦长管蚜小麦育种研究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GIS的空间分布分析法和小麦种质资源抗蚜性鉴定为基础,从377份小麦种质资源中随机选取22个种质资源的13个主要性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GIS的空间分布分析结果表明,麦长管蚜种群对小麦种质资源的入侵扩散从分散危害演变为聚集危害为主。成株期田间自然鉴定结果表明,在377份种质资源中,高抗材料4份,分别是陕253、豫麦70、陕糯1号、186Tm,占鉴定材料的1.06%;中抗材料55份,占鉴定材料的14.59%,包括的种质资源有Amigo、98-1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海波 陈林 陈巨莲 程登发 刘勇 孙京瑞
【目的】通过系统调查小麦-豌豆不同间作模式下麦长管蚜的种群密度,研究麦田生物多样性对麦长管蚜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方法】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方法,结合传统空间分布分析方法,分析了Kriging-空间插值图、聚集度指标、Iwao的M*-m回归模型和泰勒指数回归模型。【结果】2种分析方法均表明:在麦田不同间作模式下,麦长管蚜的空间分布主要为聚集分布;但豌豆与小麦分别以2﹕2、2﹕4、2﹕6、2﹕8行间作模式情况下聚集度有所差异:2﹕2模式>2﹕6模式>2﹕4模式>小麦单作>2﹕8模式;由基于GIS的Kriging空间插值种群变化模拟图得知:起初麦长管蚜主要分布在麦田的周围,逐步向麦田中部扩散;在麦长管...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想顺 赵惠燕 胡祖庆 郭晓晨 徐烈琴 李东鸿 张宇红
为了评价不同来源小麦品种(系)对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 L.)的抗性,应用每株麦苗上接1头蚜虫的方法,在人工气候室内,对禾谷缢管蚜在10个小麦品种(系)上的5个生物学参数发育历期DD、成虫与幼虫的体重差DW、成虫在与发育历期相等时间内的产仔数F、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MRGR和成虫在与发育历期相等时间内的日均产仔数Rm进行了测定,并以此为基础用多元方差分析法、多目标综合判别法和聚类分析法评价了这10个小麦品种(系)对禾谷缢管蚜的抗性。结果表明,在试验的10个小麦品种(系)中,小偃22、Astron、Ww2730和Amigo最不适于禾谷缢管蚜(R.padi)在其上取食,抗性...
关键词:
小麦 禾谷缢管蚜 生物学参数 抗蚜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兰杰 吕延华 段晓亮 张小华 梁荣奇
为了解小麦品种(系)在孕穗期和灌浆期的田间抗蚜表现,本研究在自然感蚜的条件下,于2010/2011和2011/2012年度分别在孕穗期和灌浆期对148份小麦品种(系)进行田间抗蚜性调查,采用蚜量比值法对品种(系)抗蚜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孕穗期抗蚜性表现为高抗水平的小麦品种(系)有:衡6632、农大3432和京冬8号,占品种总数的2.03%;灌浆期表现为抗性或中抗水平的品种有:漯麦4号、邯6228、邯4015、KOK1679、烟农23、京花1号、临抗15和扬麦158等8个品种,占5.41%;在孕穗期和灌浆期均表现为中抗水平以上的有:08P20、KOK1679、衡6632、冀38、临抗15号和...
关键词:
小麦 抗蚜性 孕穗期 灌浆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