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58)
2023(12302)
2022(10855)
2021(10207)
2020(8617)
2019(19772)
2018(19744)
2017(37601)
2016(20763)
2015(23299)
2014(23320)
2013(23023)
2012(21054)
2011(18951)
2010(18847)
2009(17357)
2008(17085)
2007(14765)
2006(12877)
2005(11485)
作者
(61761)
(51359)
(51108)
(48560)
(32565)
(24862)
(22981)
(20405)
(19410)
(18311)
(17403)
(17367)
(16314)
(16272)
(15992)
(15641)
(15555)
(15161)
(14525)
(14449)
(12932)
(12495)
(12350)
(11522)
(11482)
(11469)
(11402)
(11280)
(10446)
(10199)
学科
(76438)
经济(76317)
管理(63667)
(57824)
(49589)
企业(49589)
方法(34893)
数学(29879)
数学方法(29534)
(22777)
(20713)
中国(19288)
(18824)
(18239)
业经(18110)
地方(14500)
(14481)
财务(14413)
财务管理(14383)
企业财务(13641)
理论(13385)
农业(13373)
(13082)
贸易(13074)
环境(13016)
(12979)
(12926)
技术(12856)
(12709)
(12494)
机构
大学(294818)
学院(292754)
管理(115414)
(110453)
经济(107879)
理学(100106)
研究(99149)
理学院(98931)
管理学(97212)
管理学院(96702)
中国(72313)
科学(64057)
(63302)
(53826)
(53499)
(50995)
业大(48263)
研究所(46547)
中心(44314)
农业(42691)
(42409)
财经(42243)
北京(39957)
(38299)
(37463)
师范(37044)
(35325)
(34493)
经济学(32310)
技术(31666)
基金
项目(204344)
科学(159309)
基金(147612)
研究(146965)
(130451)
国家(129408)
科学基金(109765)
社会(90358)
社会科(85498)
社会科学(85475)
(80292)
基金项目(78897)
自然(73365)
自然科(71552)
自然科学(71531)
自然科学基金(70225)
(68394)
教育(66928)
资助(60202)
编号(59750)
成果(48803)
重点(46043)
(44764)
(42960)
(42897)
课题(41387)
创新(40194)
(39378)
科研(39346)
计划(38363)
期刊
(121129)
经济(121129)
研究(84587)
中国(57829)
学报(52215)
(49367)
科学(46349)
管理(42790)
(41512)
大学(38136)
学学(36043)
农业(34203)
教育(31977)
技术(24368)
(23739)
金融(23739)
财经(20543)
业经(19468)
(18556)
经济研究(18128)
(17318)
问题(15630)
科技(15084)
理论(14986)
图书(14973)
(14621)
业大(14019)
实践(13830)
(13830)
现代(13221)
共检索到4242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香菊  王贵启  李秉华  Blackshaw R E  
1997~2001年,采用大田试验与室内生物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就麦秸覆盖与苗后除草剂减量施用相配合对免耕玉米田杂草的控制作用及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播种后田间采用麦秸覆盖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杂草的发生。当麦秸覆盖量为4500~7500kg/hm2时,玉米田杂草密度比不覆盖的处理降低49 1%~96 1%,在这样的小区除草剂采用定向喷雾,即使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玉农乐和阿特拉津的用量比常规用药量减少1/4时,小区内除草效果仍可以达到91 8%~94 3%。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贾春虹  王璞  赵秀琴  
室内和田间试验表明:麦秸的水浸提物对玉米的胚芽和胚根的生长有显著影响作用。小麦-玉米轮作区免耕覆盖的土壤中可以检测到4种酚酸:阿魏酸、香草酸、肉桂酸和对羟基苯甲酸,它们在土壤中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62~4.94)×10-5,(5.72~7.54)×10-5,(3.05~5.38)×10-5和(3.93~5.20)×10-5mol/L。它们在土壤中下降的速度很慢。室内检测阿魏酸、香草酸和对羟基苯甲酸抑制玉米的胚芽和胚根的生长,其抑制根伸长10%的浓度(ED10)分别是1.14,3.57和6.30mmol/L。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春虎  陈士林  冯荣成  
通过比较试验,对目前华北平原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农作制度下麦秸还田与否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及其动态性变化规律进行了探索,以寻求最佳耕作措施。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措施各处理麦收后的肥力基础一致。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吐丝期、灌浆期、成熟期的土壤养分测定结果显示出差异,且随时间推移差异表现越明显。各期各处理平均值比较表明:麦秸不还田+免耕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最低,绝对值降低了1.24~2.11 g/kg,相对值降低了9.01%~15.31%,麦秸还田处理比麦秸不还田处理平均增产10.54%,单位面积产量以处理③最高,其次为处理①。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苟智强  赵桂琴  刘欢  柴继宽  曾亮  许兴泽  闫车太  黎蓉  
为了筛选适宜燕麦(Avena sativa)田使用的安全、高效的混配除草剂组合,选用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和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57%2,4-D丁酯乳油和10%乙羧氟草醚乳油按照不同比例两两组合,混配后施于燕麦田,研究其对燕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对燕麦安全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除草剂处理对杂草的防效差异显著(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永清  韩庆华  
据1992~1993年大田试验结果,分析了不同时期麦秸覆盖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麦秸覆盖后对夏玉米的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在1992年的降雨年型下,麦秸覆盖对夏玉米的产量有提高作用,在1993年的降雨条件下,麦秸覆盖数量在不超过9.0t/hm2时对夏玉米的产量有提高作用,超过时则出现夏玉米产量降低。从大田试验中采集的麦秸样品的水提液发芽试验中得出,麦秸中水溶性毒素物质随着降雨淋入土壤,其毒性可持续3个月之久。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付佑胜  刘伟中  张凯  曹凯歌  赵桂东  
【目的】研究秸秆高留茬条件下不同秸秆覆盖量对稻田杂草及水稻产量的影响,选择合适的秸秆覆盖量。【方法】在小麦收割前1~2 d采用人工播撒苏秀867稻种12.5 kg,用Kubota G688机器在小麦秸秆高留茬(16~20 cm)条件下,将小麦秸秆粉粹成长度8~10 cm,采用人工分别将秸秆按照1.00、0.75、0.50、0.25、0 kg/m~2覆盖稻田,3 d后上水。【结果】不同时间调查发现,秸秆覆盖量≤0.25 kg/m~2的处理水稻7~45 d成苗率均无变化;当秸秆覆盖量≥0.50 kg/m~2,随着秸秆覆盖量的增加,15 d内水稻成苗率下降,15~45 d水稻成苗率不再变化;对杂草控制情况看,随着秸秆覆盖量增加,田间杂草防控效果明显增加,高留茬条件下秸秆覆盖量≥0.75 kg/m~2的2个处理30 d对杂草的防效均为100%,45 d对稗草的株防效≥89.25%,对阔叶杂草的防效均为100%;秸秆覆盖量为0.50 kg/m~2的处理45 d对稗草防效为84.95%,对阔叶草的防效为100%。对产量的影响来看,高留茬条件下,秸秆覆盖量≤0.25 kg/m~2条件下,随秸秆覆盖量增加,产量明显增加;秸秆覆盖量为>0.25 kg/m~2,≤1.00 kg/m~2条件下,随秸秆覆盖量的增加,水稻产量显著下降。【结论】综合水稻出苗率、杂草防控效果以及水稻产量3个因素,高留茬条件下秸秆覆盖量在0.25~0.50 kg/m~2最佳,结合本地区秸秆可收集综合利用率,小麦理论产量在221~443 kg/667m~2最佳,适合在本地区推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国顺  陈素省  宋丽娜  
为了筛选既对玉米生长无明显影响又能有效防除玉米地杂草的新型除草剂,2005-2006年对宝玉、玉邦和金玉黄龙3种除草剂进行了药剂试验,结果表明,玉邦除草剂用于苗前和苗后玉米4~8叶期、杂草2~4叶期防除杂草均有很好的防效,3种除草剂对杂草防效的排序为:玉邦>宝玉>金玉黄龙。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龙植  刘晓舟  许泳峰  
通过田间小区及大区对比试验的结果表明,40%乙草胺(Acetochlor)+扑草净(Prometryne)EC,对玉米田多种杂草,如稗草、马唐、狗尾草、鸭跖草、藜、铁苋菜等均有特效,防除效果稳定在90%以上。在杂草基数低于200株·m-2的地块,用药量为3000mL·hm-2,超过200株·m-2的地块,用药量为3750~4500mL·hm-2,施药时期为播种后5~9d。该除草剂对玉米安全、无药害,且不影响下茬作物生长。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于皓然  关法春  苗彦军  郭永刚  解娇  
本研究对"玉米田养鹅"(GCF)处理与常规除草剂处理(CK)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明确杂草在"玉米田养鹅"系统农田生产力提升机制中的作用和地位。结果表明:GCF处理下杂草多样性优于CK,杂草产量也显著高于CK (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杜娥  张志国  
大花萱草(H em eroca llis hybrid a)移栽定植后,用不同浓度稀禾定、吡氟禾草灵进行了茎叶喷雾防除大花萱草田杂草试验,结果表明,稀禾定和吡氟禾草灵能有效防除禾本科杂草,对成株阔叶杂草防除效果很差;药后45 d,1 200~1 800 mL/hm212.5%稀禾定、1 050~1 575 mL/hm215%吡氟禾草灵对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均较好,对大花萱草植株安全无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殷红  刘芳  李建东  殷萍萍  王国骄  燕雪飞  
采取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A因素为种植模式,内设玉米清种和玉米与苜蓿间种,B因素为混群杂草密度。根据上一年的玉米田杂草群落组成,按杂草混合种群比例,内设6个不同杂草密度处理,即每平方米有杂草0、25、50、100、200、400株。结果表明:玉米叶绿素a和叶绿素总含量在杂草密度为25株/m2时两种种植方式间有显著性差异,叶绿素b含量在杂草密度为100株/m2时两种种植方式间差异性显著,并且均是清种玉米处理比间种苜蓿处理要高;清种玉米处理的MDA含量要高于间种苜蓿的MDA含量;在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的灌浆期,当杂草密度为100和200株/m2时,两种种植方式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间种苜蓿比清种玉米含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舰艇  关法春  仝淑萍  沙志鹏  边步云  程犇  
为探究"玉米田养鹅"对农田生态系统杂草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及玉米生长状况的影响,以林芝市八一镇章麦村试验田为研究对象,运用对比方法,研究玉米田养鹅(Raising geese in cornfield,RGC)和对照(Control,CK)土壤理化性质、杂草多样性及玉米生长的异同,旨在通过田间状态的描述和中间状态的研究,为以后优化玉米田调控措施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RGC处理有19种杂草,其中以菊科植物最多,对照组仅有9种。不同功能群杂草密度相差很大,双子叶一年生或越年生被子植物功能群杂草密度远远高于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天娇  关法春  梁正伟  解娇  张永锋  黄立华  王明明  陆冠茹  
为探究不同土壤盐渍化水平对杂草群落多样性和玉米产量的影响,在松嫩平原西部选取3个不同盐渍化水平的采样点,T_1(低盐渍化),T_2(中盐渍化)和 T_3(高盐渍化)。采用“样方法”分析玉米灌浆期不同土壤盐渍化条件下杂草群落组成,并调查蜡熟期的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杂草群落总密度、总盖度和总地上生物量随土壤盐渍化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增加,其中高盐渍化(T_3)条件下的最高,总密度为41.51株/m~2,总盖度为35.11%及总地上生物量为227.07g/m~2。不同盐渍化水平的土壤杂草群落中共有的杂草物种数越多,其杂草群落的相似性系数越高。其中,中盐渍化(T_2)和高盐渍化(T_3)条件下的杂草群落之间的相似性系数最大,为0.82。杂草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 Pielou均匀度指数与土壤盐渍化水平均呈不显著正相关,这3个指数随着土壤盐渍化程度的加重而增加。然而,群落 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与土壤盐渍化水平呈不显著负相关,该指数随土壤盐渍化程度的加重而降低。此外,同低盐渍化(T_1)相比,高盐渍化(T_3)条件下的玉米产量构成因素中的穗长、行粒数和穗粒重都降低,降低幅度分别为23%,23%和22%。杂草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地上生物量均会导致玉米产量构成因素中的穗长、行粒数和穗粒重降低,但不显著,然而,杂草群落丰富度指数与玉米产量构成因素中的穗长、行粒数和穗粒重均呈正相关,但不显著。综上,在一定的土壤 EC范围内,随着土壤盐渍化程度的加重,植被群落种类增加,多样性增加,丰富度降低,地上生物量增加,玉米产量性状指标降低,但均未达显著水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游明鸿  刘金平  白史且  张新全  周纯兵  李达旭  
以不同尿素浓度组合3种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对川西高原人工老芒麦草地苗期混施,结果说明:不同N肥与除草剂混施组合对老芒麦分蘖形成与生长速度有促进作用;第5天不同N肥浓度处理间和总处理间,分蘖数与株高呈现出显著差异;10~35 d总处理间、除草剂间、N肥间、互作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相同浓度尿素下,不同除草剂对老芒麦生长影响不同,相同除草剂混合不同浓度尿素其影响有差异;除草剂对分蘖抑制顺序为盖阔>2,4-D丁酯>速效,对株高抑制顺序为2,4-D丁酯>速效>盖阔,对杂草防除效果速效>盖阔>2,4-D丁酯;"尿素7500 g/hm2+速效75 g/hm2"、"尿素5000 g/hm2+速效75 g/hm...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儒海  朱文达  褚世海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湖北武汉地区夏玉米田杂草的发生动态及化学防除技术。结果表明 ,当年夏玉米田杂草有 3个出草高峰。将 6个播后苗前土壤处理剂和 5个苗后茎叶处理剂进行了除草试验 ,调查了这些除草剂对反枝苋、千金子、稗、马齿苋、香附子及马唐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其中 90 %盖萨普林水分散粒剂12 75g hm2 、5 0 %都阿合剂 2 2 5 0g hm2 、33%施田补乳油 3 0 0 0g hm2 、4%玉农乐悬浮剂 75 0g hm2 和 2 0 %克芜踪水剂 15 0 0g hm2 对禾本科及阔叶杂草的防效均较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