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34)
2023(10550)
2022(9396)
2021(8934)
2020(7468)
2019(17191)
2018(17233)
2017(33171)
2016(18258)
2015(20222)
2014(20244)
2013(20096)
2012(18290)
2011(16359)
2010(16061)
2009(14465)
2008(13964)
2007(11913)
2006(10094)
2005(8612)
作者
(54156)
(45076)
(44557)
(42474)
(28472)
(21754)
(20187)
(17817)
(16937)
(15941)
(15288)
(15111)
(14215)
(14065)
(13873)
(13793)
(13793)
(13377)
(12686)
(12684)
(11391)
(10896)
(10803)
(10103)
(10070)
(10027)
(9995)
(9848)
(9186)
(9060)
学科
(66940)
经济(66863)
管理(50349)
(48591)
(40803)
企业(40803)
方法(33693)
数学(29169)
数学方法(28833)
(17770)
(17515)
(17016)
中国(16370)
业经(14829)
地方(13342)
理论(11995)
农业(11778)
技术(11483)
(11479)
(11478)
贸易(11474)
财务(11420)
财务管理(11402)
(11389)
(11380)
(11140)
企业财务(10864)
环境(10649)
(9723)
银行(9682)
机构
大学(255543)
学院(253522)
管理(101270)
(92978)
经济(90832)
理学(88988)
理学院(87947)
管理学(86301)
管理学院(85855)
研究(85110)
中国(59681)
科学(57689)
(54260)
(47805)
(43830)
业大(43440)
(41578)
研究所(40700)
农业(38173)
中心(37880)
(34917)
财经(34367)
北京(33764)
(33236)
师范(32834)
(31390)
(30572)
(29105)
技术(27955)
经济学(26942)
基金
项目(184205)
科学(143368)
基金(133365)
研究(129742)
(118510)
国家(117561)
科学基金(99708)
社会(79177)
社会科(74947)
社会科学(74926)
(72603)
基金项目(71748)
自然(68099)
自然科(66479)
自然科学(66457)
自然科学基金(65252)
(61985)
教育(59053)
资助(54699)
编号(52138)
成果(41700)
重点(41252)
(39826)
(38681)
(38601)
科研(36055)
创新(36015)
课题(35755)
计划(35732)
大学(33877)
期刊
(95693)
经济(95693)
研究(69512)
学报(48110)
中国(43805)
(42942)
科学(42294)
管理(35431)
大学(34576)
学学(32796)
农业(30255)
(30123)
教育(26900)
技术(20361)
(17815)
金融(17815)
(16345)
业经(15938)
财经(15925)
经济研究(15094)
图书(13858)
科技(13681)
(13392)
业大(13102)
(12921)
理论(12751)
问题(12460)
实践(11975)
(11975)
技术经济(11501)
共检索到3489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波  艾萍  李俊  董立尧  
为了明确小麦田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Steud.)Fernald.)对精噁唑禾草灵(fenoxaprop-P-ethyl)的抗药性。采用种子生物测定法和整株测定法测定了江苏、上海等地17个不同菵草种群对精噁唑禾草灵的敏感性水平,筛选出了相对最抗和最敏感种群;测定了抗精噁唑禾草灵菵草种群对芳氧基苯氧基丙酸酯类和环已烯酮类其他除草剂的交互抗性水平。结果表明:14个菵草种群对精噁唑禾草灵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其中句容小麦田菵草种群具有极高的抗性水平,种子生物测定其相对抗性倍数为144.24,整株测定其相对抗性倍数为174.42。交互抗性试验结果显示,抗精噁唑禾草灵菵草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白从强  付瑞霞  董立尧  
[目的]本文旨在明确有机硅助剂Silwet 806在异丙隆、绿麦隆和甲基二磺隆防除小麦田抗精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Alopecurus japonicus Steud.)中的增效减量作用及其增效机制。[方法]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Silwet 806与3种药剂混用后对抗性日本看麦娘的生物活性及对小麦的安全性。采用仪器分析法测定Silwet 806对绿麦隆药液表面张力、与叶面接触角及在叶面上的干燥时间和沉积量等性状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Silwet 806对异丙隆、绿麦隆和甲基二磺隆的最佳增效剂量分别为0.1%、0.05%和0.1%(体积比),在此增效剂量下,异丙隆、绿麦隆和甲基二磺隆对抗性日本看麦娘的ED_(50)值和ED_(90)值都明显降低,其中异丙隆和绿麦隆对抗性日本看麦娘的ED_(90)分别为493.45和566.37 g·hm~(-2),远小于各除草剂的推荐剂量,而甲基二磺隆对抗性日本看麦娘的ED_(90)为32.75 g·hm~(-2),仍远大于其推荐剂量。Silwet 806与绿麦隆和甲基二磺隆混用后对小麦安全性没有明显影响,而与异丙隆混用后小麦安全性下降。另外,适当添加Silwet 806后绿麦隆药液表面张力显著降低,药液与叶面的接触角显著降低,药液在叶面的干燥时间显著缩短,药液在叶面的沉积量显著增加。[结论]绿麦隆在675 g·hm~(-2)剂量下添加0.05%的Silwet 806可用于治理小麦田抗精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药液物理性状的改善是Silwet 806对绿麦隆产生增效作用的重要原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仁海  孙慧慧  苏旺苍  鲁传涛  王恒亮  张永超  马毅辉  
以粳稻(郑稻18)和籼稻(绵优838)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盆栽及田间试验相结合,研究了水稻不同生育期对精恶唑禾草灵的敏感性及生理反应。在水稻萌发期,精恶唑禾草灵对粳稻和籼稻胚根生长的抑制中浓度(IC50)分别为0.168 7,0.163 7μg/mL,表明二者在芽期对精恶唑禾草灵均较为敏感。在水稻2~3叶期喷施精恶唑禾草灵后15,30 d,籼稻的IC50分别为279.56,173.49μg/mL,而试验剂量下(12.5~400μg/mL)粳稻生长抑制率低于30%,表明粳稻对精恶唑禾草灵有较高的耐药性。在粳稻4~5叶期喷施精恶唑禾草灵,结果显示,18.45 a.i g/hm2剂量对禾本科杂草防...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俊  饶娜  董立尧  张宏军  
采用田间定点观测法,研究了小麦田菵草的发生动态及其与小麦的竞争关系。结果表明:菵草具有一个冬前出草主峰和一个春后出草次峰;菵草在小麦播后第18周开始进入株高、鲜重的快速增长期,比小麦推迟3周。随着菵草密度的增加,小麦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小麦产量均显著下降,但千粒重变化不明显。小麦产量损失率(Y)与菵草密度(X)之间符合二次曲线方程Y=-0.027X2+2.409X+1.574(r2=0.957)。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维亮  侯颖  王飞  李周坤  黄彦  崔中利  
[目的]Rhodococcus sp.T1是一株高效的精恶唑禾草灵(FE)降解菌株,T1菌株可以断裂FE的酯键将其转化为精恶唑禾草灵酸(FA)。对T1菌株胞内精恶唑禾草灵酯酶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并对其进行分离纯化,以期为生物修复精恶唑禾草灵污染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酯酶的通用底物乙酸-1-萘酯作为定量测定胞内酯酶活力的底物,分析温度和p H值对酯酶活力和稳定性的影响,同时探讨金属离子对酯酶活力的影响;通过硫酸铵沉淀、疏水层析、DEAE离子交换层析和Superdex-200凝胶层析柱组合技术对精恶唑禾草灵酯酶进行分离纯化,计算了纯化过程中酯酶的比活力、纯化倍数和回收率。[结果]胞内酯酶最适...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晓瑜  郭艳娥  冯希  施颖  段廷玉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从植物生长、养分吸收和抗逆相关酶等方面探究了AM真菌与禾草内生真菌互作对黑麦草(Loliumperenne)抗旱性的影响,以期为充分利用两类微生物来提高植物抗逆性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包括单独接种AM真菌、禾草内生真菌,AM真菌+禾草内生真菌以及无AM真菌和无禾草内生真菌4种处理,黑麦草分别由含有禾草内生真菌(E+)和不含禾草内生真菌(E-)种子建植获得。并于黑麦草生长38 d后,按照土壤最大持水量的15%、30%、45%和60%设置4个水分梯度,共16种处理。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与禾草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永丽  祁圆林  于佳星  董立尧  李俊  
[目的]本文旨在明确2种色素合成抑制剂双唑草腈、异恶唑草酮用于防除小麦田抗药性禾本科杂草的潜力。[方法]采用整株测定法测定双唑草腈和异恶唑草酮对小麦田抗药性禾本科杂草室内生物活性、对不同小麦品种的安全性以及除草剂-安全剂组合对小麦田杂草的毒力。[结果]双唑草腈在210 g·hm~(-2)剂量下对小麦田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种群JCJT-2、抗甲基二磺隆看麦娘种群JTJY-1、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种群JYGC鲜重抑制率均能达到90%以上,但对小麦安全性较差;6.57 g·hm~(-2)吡唑解草酯、解草啶、双苯恶唑酸分别与210 g·hm~(-2)双唑草腈同时施用时,对‘周麦27’幼苗鲜重抑制率均在1%以下,对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种群JYGC鲜重抑制率均可达100%。异恶唑草酮在300 g·hm~(-2)剂量下对小麦田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种群JCJT-2、抗甲基二磺隆看麦娘种群JTJY-1、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种群JYGC鲜重抑制率均能达到80%以上,但对小麦安全性较差;9.38~37.50 g·hm~(-2)双苯恶唑酸与300 g·hm~(-2)异恶唑草酮同时施用时,对‘安科1401’幼苗鲜重抑制率均在5%以下,对抗甲基二磺隆看麦娘种群JTJY-1鲜重抑制率可达90%以上。杀草谱研究发现,双唑草腈+吡唑解草酯组合对除多花黑麦草及雀麦外的其他小麦田常见杂草均有很好的室内活性,而异恶唑草酮+双苯恶唑酸组合对除黑麦草、雀麦、野老鹳外的其他小麦田常见杂草均有很好的室内活性。[结论]双唑草腈+吡唑解草酯组合(210 g·hm~(-2)+6.57 g·hm~(-2))及异恶唑草酮+双苯恶唑酸(300 g·hm~(-2)+9.38 g·hm~(-2))可有效缓解药剂本身对部分小麦品种幼苗的鲜重抑制作用率,且对小麦田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种群JYGC、抗甲基二磺隆看麦娘种群JTJY-1、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JCJT-2以及多种小麦田常见一年生杂草的室内毒力较好,具备在小麦田使用防除抗药性禾本科杂草及常见一年生杂草的潜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平  陈智东  尤玉珍  刘帅刚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洋洋  高原  欧阳萧晗  董立尧  李俊  
[目的]本文旨在明确啶磺草胺、唑啉草酯和异丙隆混配的最佳配比及对小麦田一年生杂草的田间效果和对小麦的安全性。[方法]采用Colby法评价啶磺草胺、唑啉草酯及异丙隆复配后对小麦田一年生杂草的联合作用,并提出最佳配比。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确定3种药剂最佳配比的室内杀草谱及对小麦安全性,并通过田间小区试验验证该配比对小麦田一年生杂草的防效和对小麦的安全性。[结果]研究发现啶磺草胺、唑啉草酯和异丙隆复配的最佳配比是1∶5∶100(质量比)。该配比在有效成分剂量为400 g·hm~(-2)时对禾本科杂草日本看麦娘、菵草以及阔叶杂草繁缕、大巢菜、猪殃殃的室内鲜质量抑制率分别为100.00%、99.74%、100.00%、90.57%和95.49%,且对小麦幼苗生长无影响,选择性指数(Z)为6.43。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喷药后40 d,在600 g·hm~(-2)有效成分剂量下,对小麦田一年生杂草的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均大于90%,且目测对小麦幼苗生长无影响。[结论]啶磺草胺、唑啉草酯及异丙隆混配可以有效防除小麦田一年生杂草并对小麦生长无影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仕勇  马啸  张新全  朱永群  
试验采用田间直接鉴定法于2009-2011年连续3年对来自青藏高原地区的56份垂穗披碱草种质的麦角病抗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之间的抗病性差异较大,发病率为0%~95%,平均值27.68%。通过发病率及病情分级计算病情指数来划分抗病类型,其中高抗材料(HR)占41.07%,抗病材料(R)占19.64%,中抗材料(MR)占30.36%,感病材料(S)占8.93%,高感材料(HS)为0,大部分的材料对麦角病都表现出一定的抗性。此外,对麦角病病情指数等参数与形态学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其与株高、花序长、叶长、叶宽等性状相关性均不显著。本研究结果为垂穗披碱草麦角病抗性评价及相关育种...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苟智强  赵桂琴  刘欢  柴继宽  曾亮  许兴泽  闫车太  黎蓉  
为了筛选适宜燕麦(Avena sativa)田使用的安全、高效的混配除草剂组合,选用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和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57%2,4-D丁酯乳油和10%乙羧氟草醚乳油按照不同比例两两组合,混配后施于燕麦田,研究其对燕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对燕麦安全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除草剂处理对杂草的防效差异显著(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秦虎强  师宝君  
 采用除草剂混配增效测定法,以异丙隆、扑草净及甲磺隆不同配比混配后在婆婆纳、蜡烛草上进行了药效测定和最佳配比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扑草净与甲磺隆混配具有增效作用,增效系数为1.39,1.14,最佳配比为144∶1;当异丙隆与扑草净+甲磺隆(75∶1)混配后,混配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闫金龙  畅志坚  孙美荣  张晓军  詹海仙  李欣  
为利用中间偃麦草对小麦白粉病的抗性,通过八倍体小偃麦TAI7045与普通小麦杂交、回交,育成一批兼抗我国黄淮麦区和西南麦区小麦白粉病、条锈病的新品系和新材料。抗性评价结果表明,无论苗期还是成株期,对小麦白粉病菌优势小种E09及强毒力小种E20、E21表现为免疫或高抗的有57份,占测试材料的67.9%;中抗的有10份,占11.9%,且对白粉病的抗性来自中间偃麦草。对随机选取的4份抗病品系及其与普通小麦的杂交F1进行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计数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PMC MI)染色体构型分析,结果表明,它们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42,4个材料及其与中国春杂交F1的平均染色体配对构型分别...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孙丙耀  
农田杂草抗药性及抗性作物的选育苏州大学生物系孙丙耀一、杂草抗药性问题的提出本世纪50年代初,英国学者曾预言,在一种除草剂长期、连续、单一使用多年后,杂草会产生对该除草剂的抗药性。美国学者Ryan于1970年首次公开报道欧洲千里光(Seneciovu...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万里强  李向林  何峰  陈玮玮  
利用人工模拟土壤温度方法对2个禾草草种进行不同增温程度的热胁迫处理,研究土壤不同增温处理下2个草种叶内游离脯氨酸含量、保护酶系统(SOD、POD、CAT)活性和外渗率等生理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和热胁迫时间的延长,禾草叶片相对含水量呈下降趋势;经过热处理后,禾草质膜透性变化较大,温度升高,质膜透性增强,其中多年生黑麦草质膜透性的增加大于羊茅黑麦草;当温度升高时,两种禾草游离脯氨酸积累显著(P0.05);热胁迫下,SOD活性呈下降趋势,POD活性呈增加趋势且羊茅黑麦草POD活性大于多年生黑麦草,两种禾草CAT活性变化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