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19)
- 2023(10897)
- 2022(9800)
- 2021(9363)
- 2020(7938)
- 2019(18279)
- 2018(18372)
- 2017(34637)
- 2016(19671)
- 2015(22268)
- 2014(22311)
- 2013(21960)
- 2012(20480)
- 2011(18472)
- 2010(18438)
- 2009(16868)
- 2008(16748)
- 2007(14550)
- 2006(12772)
- 2005(10960)
- 学科
- 济(71675)
- 经济(71582)
- 管理(53004)
- 业(49609)
- 企(41904)
- 企业(41904)
- 方法(34871)
- 数学(29600)
- 数学方法(29155)
- 学(21487)
- 农(19155)
- 中国(17720)
- 财(17116)
- 业经(15789)
- 地方(14356)
- 理论(13776)
- 农业(12664)
- 贸(12660)
- 贸易(12654)
- 和(12590)
- 制(12262)
- 易(12244)
- 技术(11471)
- 环境(11452)
- 务(11149)
- 财务(11084)
- 财务管理(11061)
- 教育(10876)
- 企业财务(10466)
- 划(10312)
- 机构
- 大学(285308)
- 学院(281704)
- 管理(106639)
- 研究(98407)
- 济(98009)
- 经济(95569)
- 理学(92880)
- 理学院(91679)
- 管理学(89646)
- 管理学院(89186)
- 科学(69211)
- 中国(69072)
- 京(62166)
- 农(58871)
- 所(53073)
- 业大(51088)
- 研究所(49239)
- 农业(47105)
- 财(44122)
- 中心(43167)
- 江(40937)
- 北京(38870)
- 范(38572)
- 师范(38073)
- 财经(36038)
- 院(34843)
- 州(33521)
- 技术(32757)
- 经(32696)
- 农业大学(31110)
- 基金
- 项目(199446)
- 科学(153252)
- 基金(142499)
- 研究(137292)
- 家(128314)
- 国家(127287)
- 科学基金(106030)
- 社会(81338)
- 省(79335)
- 社会科(76730)
- 社会科学(76705)
- 基金项目(76450)
- 自然(73785)
- 自然科(72037)
- 自然科学(72007)
- 自然科学基金(70659)
- 划(68282)
- 教育(63000)
- 资助(59035)
- 编号(55342)
- 成果(45661)
- 重点(45514)
- 部(42351)
- 发(41976)
- 创(41170)
- 计划(40635)
- 科研(39140)
- 课题(39049)
- 创新(38502)
- 科技(36717)
- 期刊
- 济(107052)
- 经济(107052)
- 研究(77097)
- 学报(60133)
- 农(54395)
- 中国(51812)
- 科学(50536)
- 大学(42770)
- 学学(40500)
- 管理(38141)
- 农业(37938)
- 教育(32171)
- 财(31973)
- 技术(22855)
- 业(19724)
- 融(19191)
- 金融(19191)
- 业大(17306)
- 业经(17005)
- 财经(16853)
- 图书(16611)
- 版(16436)
- 经济研究(15713)
- 科技(15660)
- 经(14203)
- 农业大学(14024)
- 理论(13932)
- 问题(13782)
- 林业(13473)
- 实践(13029)
共检索到4002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邵云 郝真真 王海磊 李向力 王文斐 陈静雯 王敬婼
为研究铅污染土壤中微生物对重金属铅的耐受性及去除效果,从铅污染土壤中分离、筛选出2株抗铅菌株(BY-10和FB-6),研究其对铅的吸附特性、最佳生长条件,并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菌株BY-10和FB-6分别为蜡状芽孢杆菌和团青霉。它们对铅的耐受质量浓度分别高达1 700,2 500 mg/L。菌株的生长条件范围较广,蜡状芽孢杆菌最适温度为35℃,团青霉最适温度为30℃;最适p H值均为7;最适装液量均为80~100 m L(250 m L摇瓶)。在初始铅质量浓度为0~600 mg/L内,随着浓度增加,菌株生长逐渐减缓,在≥400 mg/L的铅培养液中,团青霉与蜡状芽孢杆菌相比对铅的耐受性较强...
关键词:
麦田 抗铅菌株 筛选鉴定 生长条件 吸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伟 王进军 张忠明 秦蓁
【目的】对氯嘧磺隆在土壤中的等温吸附-解吸特性进行研究,为其安全使用及对水资源的风险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平衡振荡法和液相色谱法测定氯嘧磺隆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行为,并运用5种数学模型对其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特性及迁移性能进行分析。【结果】氯嘧磺隆等温吸附-解吸曲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其吸附以物理作用为主,吸附常数(Kads-f)在0.740~9.703之间,其中在2#(江西黏壤土)和3#(江西砂壤土)土壤中的等温吸附线属S型等温吸附线,而在其他土壤中属L型等温吸附线;其解吸存在滞后现象,滞后系数(H)在0.259~0.980之间。此外,Kads-f和解析常数(Kf-des...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谢显传 张少华 王冬生 皇甫伟国 杨挺 赵健
【目的】研究阿维菌素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方法】应用平衡法研究了阿维菌素在5种土壤上的吸附特性。【结果】土壤对阿维菌素具有很强的吸附特性,且随着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土壤对阿维菌素的吸附性有着明显差异;阿维菌素在土壤中的吸附符合Fruendlich方程,其吸附常数Kaf值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粘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性;阿维菌素在土壤上的吸附自由能为10.9859~25.1538kJ·mol-1。【结论】阿维菌素在土壤上的吸附主要是物理吸附;表面活性剂吐温-80对水稻土、菜地土和山地红壤上吸附的阿维菌素具有显明的增溶作用,而对山地黄壤和盐碱土则有着增加土壤对阿维菌素的吸附能力的影响。
关键词:
阿维菌素 土壤 吸附 液相色谱法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艳芳 翟明丽 宁劲松 翟毓秀 尚德荣 盛晓风 丁海燕
为探讨扇贝内脏团中微生态系统与扇贝高能力富集镉(Cd)的关系,从自然环境中采集的栉孔扇贝内脏团中分离、纯化了2株耐Cd细菌(编号为菌株A和B),运用16S rDNA基因序列进行分子鉴定,通过金属吸附实验研究了耐Cd菌株对Cd的吸附能力及其对Cd的吸附特性,并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Cd胁迫条件下耐镉菌株细胞形态与结构变化,探讨了其对Cd的吸附机理。结果显示,2株菌株(A和B)在固体培养基上能耐受Cd的浓度分别为100和80 mg/L。经16S rDNA测序鉴定菌株A与Nitratireductor sp.亲源关系最近,菌株B与Ruegeria sp.亲源关系最近。2株菌株对Cd的吸附率远高于铜(Cu)、锰(Mn)、锌(Zn)和铅(Pb)等重金属。在50 mg/L Cd浓度的液体培养基中,菌株A、B对Cd富集量分别为48.57和42.14 mg/g,富集系数分别为971.4和842.8。电镜观察结果显示,经过Cd处理后,2菌株数量均有所减少,细胞中出现空泡,菌株A细胞外沉淀增多,菌株B表面变得粗糙且出现凹陷,表明胞外沉积作用可能是耐Cd菌株对Cd富集作用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扇贝 镉 耐镉菌株 吸附机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薇 陈祖义 洪良平
应用平衡法测定了4种浓度~(14)C-苄嘧磺隆溶液在10种土壤中的吸附与解吸性能。结果表明:土壤对苄嘧磺隆有很强的吸附性,且随供试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其吸附性呈现明显变化,其中安徽红壤和江西红壤性水稻土吸附率为73.24%和50.95%;江苏黄潮土B和A吸咐率分别为10.74%和21.12%。根据Fruendlich方程计算:10种土壤的吸附方程均呈良好线性关系;经计算机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吸附率与土壤理化性质呈显著相关,其中pH值与吸附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吸附于土壤的苄嘧磺隆经水作用可被解吸,解吸率与其吸附率呈负相关.苄嘧磺隆在土壤中的强吸附性表明它在土壤中移动性小而难以淋脱。
关键词:
苄嘧磺隆,吸附,解吸附,吸附率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窦春英 徐温新 叶正钱 张圆圆 姚芳 吕家珑
研究了中国6种典型农田土壤对锌的吸附-解吸特性,其中采自西北陕甘地区和东南地区浙江省的农田土壤各3种。结果表明,6种农田土壤对锌的吸附量均随平衡液锌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均可用Langmuir方程、Freundlich方程和Temkin方程来描述,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6种土壤对锌的解吸量随吸附量的增大而增加,它们的相关性也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东南地区土壤对锌的最大吸附量明显高于西北地区,其中青紫泥的吸附量最大,达到3 333 mg.kg-1,黄绵土的最小(909 mg.kg-1);而西北地区土壤对锌的缓冲能力、吸附固定能力和固定量方面强于东南地区的红壤和青紫泥,利用Langmuir...
关键词:
土壤学 农田土壤 吸附 解吸 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金龙 李鹏 李月松
对滨海脱盐土壤上11年生1-69杨根际、非根际土壤磷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I-69杨根系活动能抑制根际土壤对磷的吸附,抑制能力与培养溶液起始磷浓度相关,当培养溶液起始磷浓度为30 mg/L时,抑制能力最大,根际、非根际土壤磷吸附量之差为-15.57 mg/kg;I-69杨根际、非根际土壤磷恒温吸附数据都能很好地用一元 Langmuir方程、Freundich方程和Temkin方程拟合,其中一元Langmuir方程拟合最好;根际土壤磷吸附容量参数Xm,k, k1,k2的值明显低于非根际土壤,相关分析表明,它们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杨树 根际土壤 磷吸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学垣 王启发 徐凤琳
就长期肥料田间试验的红壤性水稻土、黄棕壤性水稻土和灰潮土性水稻土 ,用热力学平衡吸附法和流动法分别进行了土壤钾、磷、锌的吸附 解吸试验和土壤钾吸附动力学试验 ,测定了土壤的粘粒矿物组成、基本性质和有效钾、磷的含量 ,研究了稻草还田对土壤钾、磷、锌吸附量、吸附钾、磷、锌解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还田 :( 1 )能减小土壤对钾的吸附 ,增加其解吸率 ,提高土壤有效钾量和土壤对钾的缓冲能力 ;( 2 )有利于减少土壤对磷的吸附量 ,增加其解吸率 ,提高土壤磷的有效性 ;( 3 )提高土壤特别是石灰性土壤锌的有效性
关键词:
水稻土 吸附解吸 土壤钾、磷、锌的有效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海英 杨仁斌 龚道新 贺仲兵
用批量平衡法对三唑酮在湘南红壤、内蒙古黑土及北京地区浅色草甸土3种不同土壤的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测得三唑酮在这3种土壤的吸附均能用Freundlish方程较好地进行描述,吸附性随供试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呈明显变化.三唑酮在土壤固相中的分配主要受土壤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和pH值的影响,在土壤中的吸附常数Kf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pH值呈显著正相关.三唑酮在供试土壤上的吸附是表面吸附-分配作用模式,但以物理吸附为主.
关键词:
三唑酮 吸附 土壤 机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欧阳彬 郭正元 蔡智华
用批量平衡法研究了二氯喹啉酸及其代谢体在红壤、河潮土和紫泥土中的吸附行为,采用3种吸附方程对测定结果进行了拟合,并研究了3种土壤中有机碳吸附常数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氯喹啉酸及其代谢体在3种土壤中的吸附适宜用Freundlich经验方程描述;3种土壤中二氯喹啉酸的吸附大小顺序依次为红壤、紫泥土、河潮土,代谢体的吸附大小顺序依次为紫泥土、河潮土、红壤;二氯喹啉酸在土壤中的吸附自由能变化为11.18kJ/mol,代谢体的吸附自由能变化为14.63kJ/mol,表明二氯喹啉酸及其代谢体在土壤中的吸附属于物理吸附.
关键词:
二氯喹啉酸 代谢体 吸附 土壤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华珞 刘秀珍 夏立江 白玲玉 韦东甫
研究了不同生物气候带下的几种土壤对Cu,Pb、Cd、F的吸附特性、缓冲性及其对土壤中养分元素比例变化的影响;改良剂CaCO3及K2HPO4的使用对土壤一植物系统中养分元素分布及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质含量高的泥炭土及CaCO3含量高的褐土对Cu、Pb、Cd的吸附性强,缓冲性强,而红壤及黄棕壤对上述供试元素吸附性弱,缓冲性弱。Cu、Pb、Cd污染使土壤溶液中Ca含量增加,F污染使土壤溶液中Fe含量增加。施用改良剂可以改变土壤-植物系统中的可溶态Fe、Mn、Ca、Mg的分布。在红壤、黄棕壤中施加CaCO3比施加K2HPO4效果为佳,可以增加土壤-植物系统中养分元系的有效性。
关键词:
土壤,吸附,营养元素,污染,改良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凡 张伟 张中明 徐翔 王进军 秦蓁 刘可 罗林明
采用平衡振荡法研究了烟嘧磺隆在土壤中的解吸特性及pH值对其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烟嘧磺隆在供试的5#土壤中解吸为负滞后作用,而在其余7种供试土壤中的解吸均表现出一定的滞后现象。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滞后作用不但与土壤的有机质和粘粒含量有关,而且也与土壤-水系统中除草剂的初始解吸浓度有关。供试4种土壤在pH较低的环境下对烟嘧磺隆的吸附能力较强,随着pH值的升高,其吸附能力降低。
关键词:
烟嘧磺隆 解吸 滞后特征 pH值 吸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