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20)
- 2023(5758)
- 2022(5194)
- 2021(4782)
- 2020(4386)
- 2019(10470)
- 2018(10377)
- 2017(20318)
- 2016(11611)
- 2015(13220)
- 2014(13660)
- 2013(13921)
- 2012(13282)
- 2011(12167)
- 2010(12345)
- 2009(11573)
- 2008(11884)
- 2007(10915)
- 2006(9272)
- 2005(8307)
- 学科
- 济(49513)
- 经济(49458)
- 业(30831)
- 管理(30382)
- 方法(26244)
- 企(24367)
- 企业(24367)
- 数学(23519)
- 数学方法(23289)
- 农(14007)
- 财(13340)
- 学(12480)
- 中国(11249)
- 贸(9534)
- 贸易(9534)
- 地方(9231)
- 制(9210)
- 易(9141)
- 农业(9075)
- 业经(8760)
- 务(8567)
- 财务(8547)
- 财务管理(8521)
- 企业财务(8066)
- 和(7575)
- 银(7108)
- 银行(7066)
- 理论(6812)
- 融(6788)
- 金融(6785)
- 机构
- 大学(177502)
- 学院(175837)
- 济(69332)
- 经济(67720)
- 管理(63575)
- 研究(63067)
- 理学(54507)
- 理学院(53861)
- 管理学(52711)
- 管理学院(52399)
- 中国(46031)
- 科学(42694)
- 农(42384)
- 京(38113)
- 所(35439)
- 农业(34059)
- 业大(33451)
- 研究所(32488)
- 财(31690)
- 中心(28725)
- 江(27520)
- 财经(25294)
- 北京(23987)
- 经(22839)
- 农业大学(22259)
- 范(22030)
- 省(21885)
- 院(21762)
- 师范(21738)
- 州(21572)
- 基金
- 项目(116838)
- 科学(88496)
- 基金(82815)
- 研究(78618)
- 家(75557)
- 国家(74974)
- 科学基金(60867)
- 社会(47066)
- 省(46627)
- 社会科(44476)
- 社会科学(44454)
- 基金项目(43849)
- 自然(41820)
- 自然科(40803)
- 自然科学(40781)
- 划(40090)
- 自然科学基金(40059)
- 教育(36371)
- 资助(35285)
- 编号(31504)
- 重点(27075)
- 成果(26176)
- 部(25746)
- 发(25068)
- 计划(24664)
- 科研(23389)
- 创(23330)
- 科技(22593)
- 课题(22310)
- 创新(21975)
共检索到2559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毛树春 薛中立 相汝献
材料与方法 田间试验于1991~1992年在河南省扶沟县三个地点进行。供试土壤为未黄泛的粘土,肥力中等偏上,棉花后发性强;黄泛的砂壤土肥力中等和砂土肥力中等偏下,棉花易早衰。供试小麦品种85中33,棉花品种中棉12,试验统一供种。采用大钵(10h×7φcm)育苗移栽,统一株距22厘米。统一配置方式。试验设计三种配置方式是:宽窄行四二式,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瑞涵 周春江 宋慧欣 项志宏
非传统套种耕作技术体系的探索是基于 90年代初期北京的粮食生产情况而开始的。该技术体系在以粮食作物为主的农业生产中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试验示范 ,并在北京、山东、河北以及新疆等地区得到了有效的示范推广与应用 ,为我国耕作制度开创了新的发展空间。当前 ,应农业结构不断调整和生产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 ,此项技术体系也被不断地完善且赋予了新的内容。本文主要对该技术体系的应用效果和应用前景进行分析与评价。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建令 卫双龙 李超军
陕西省富平县留古乡联合村群众采用塑料大棚,地膜覆盖,间作套种等多项农业实用新技术,发展商品生产,创出了一条依靠种植业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一、基本情况 富平县留古乡联合村拥有4300亩耕地,3000人,土壤以黄粘土、黑楼土为主,渠井双配套,灌溉条件好。1985年开始搞塑料大棚棉瓜间套种,现发展到500亩,平均亩产值达到2300多元,净利润1400元,亩产棉花91公斤,与同等灌区条件的麦棉间套相比,利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杜文平 杜杰 马文良 王冀新 邵富根
春小麦套种覆膜玉米技术经济效益评价包头市农技推广站杜文平,杜杰,马文良,王冀新,邵富根春小麦套种覆膜玉米栽培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立体栽培技术。这项技术目前已在内蒙古自治区得到普遍的推广应用。包头市经过多年多点试验和大面积示范,取得了明显...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汝荣 蒋世逵 陈永瑞
南方红壤丘陵地区大面积建果园,必然要占用一定面积的粮田,这对本来就负担过重的耕地又增加了负担。而新建果园前期又无效益,多数幼龄果园处于半荒芜状态。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在中国科学院千烟洲试验站进行了幼龄果园套种优良牧草试验,目的是充分利用耕地,发展养殖业,解决果农的收入问题。经3a的试验研究,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
果园种草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毛树春 张雄伟
本文结合实施“黄淮地区棉花高产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就农业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一探讨。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高岭
新古典经济学只研究资源配置的自然属性,不研究社会属性;新古典经济学以市场失灵为逻辑起点研究政府职能,只研究"政府一般",不研究"政府特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超越了新古典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局限性,因而是科学的资源配置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政府一般",政府的职能包括古典自由主义的"守夜人"职能、新古典主义的弥补市场失灵职能,以及凯恩斯主义的"宏观调控"职能;作为"政府特殊",政府除了要承担以上政府一般职能以外,还必须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各个具体环节中得到贯彻并进一步发展壮大。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高岭
新古典经济学只研究资源配置的自然属性,不研究社会属性;新古典经济学以市场失灵为逻辑起点研究政府职能,只研究"政府一般",不研究"政府特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超越了新古典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局限性,因而是科学的资源配置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政府一般",政府的职能包括古典自由主义的"守夜人"职能、新古典主义的弥补市场失灵职能,以及凯恩斯主义的"宏观调控"职能;作为"政府特殊",政府除了要承担以上政府一般职能以外,还必须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各个具体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周伟 高岚 郑彬
以Richards的森林固碳成本效益模型为基础,利用折现法计算森林的固碳量,对广东省30年项目期内两种生长速度不同的人工林固碳成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30年的项目期内,单位面积阔叶混交林累计固定的折现碳汇量(62.85t C/hm2)高过杉木人工纯林(47.04t C/hm2)。当考虑土地机会成本时,阔叶混交林固碳成本为391.38元/t C,低于杉木人工纯林(731.50元/t C)。固碳成本会随项目期限的增加而降低,随折现率的增加而增加。阔叶混交人工林的固碳成本对折现率的敏感程度要高于杉木人工纯林。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人工林 不同树种 固碳成本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唐世凯 刘丽芳 李永梅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烤烟与甘薯套种对烟叶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套种甘薯与烤烟单作相比较,原烟产量增加117.99 kg/hm2,增幅为4.26%;上等烟、中等烟分别提高0.9~1.84个百分点和1.49~6.51个百分点,其增幅分别为3.24%~14.53%和4.54%~12.44%;下等烟降低2.39~8.85个百分点,减幅为10.08%~25.28%。原烟均价增加0.50~0.53元/kg,增加幅度为4.38%~4.56%。收薯块为3226~7856 kg/hm2,薯藤19351~36 520 kg/hm2,分别增收3871~9427元/hm2和5805~10 956元/...
关键词:
套种 烤烟 质量 经济效益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汤永禄 李朝苏 吴春 吴晓丽 黄钢 马孝玲
【目的】西南冬麦区小麦主要分布于丘陵旱地并与玉米等作物间套种植,机械化程度低,种植效益差。测试以微耕机驱动的小型播种机播种性能与适应性,为提高播种立苗质量和效益奠定基础。【方法】2010—2011、2011—2012年在丘陵旱地不同土壤类型上进行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播种立苗、生长发育、产量建成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设计处理包括:对照(旋耕整地+人工挖窝播种、施肥),2B-4机播(播前施肥旋耕+机械化播种),2BFS-4(旋耕整地+机械化一次性播种施肥)。【结果】处理之间立苗质量差异在播种阶段干旱较重的2010—2011年度表现最为明显,2B-4处理出苗较快较匀,生育前期、中期的个体与群体质量显著...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向高 王爱玲 秦向阳 李志民
春玉米与生姜间作是根据二者空间生态位、时间生态位与营养生态位相协调而设计的。本试验以行比为处理,研究了间作后春玉米与生姜的生理特性变化及互补与竞争关系。结果表明:间作的春玉米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光合速率较单作都有提高;而生姜的生理特性则随配置方式及生育期的不同而不同。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不同配置方式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得出1:2式为春玉米与生姜间作的最优模式。
关键词:
春玉米 生姜 间作 生理效应 综合效益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小丽 王凯 杨珍平 薛建福 杜天庆 宗毓铮 郝兴宇 孙敏 高志强
针对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作区生产上常因夏玉米收获较晚而导致冬小麦播种亦较晚,进而引起小麦产量降低的问题,探讨山西省南部播期配套播种方式的最优模式。研究基于山西省垣曲县晋垣惠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旱作麦田,研究了3种播种处理10月13日+小麦宽窄行机械化探墒沟播,10月23日+机械化垄盖地膜沟播,11月7日+机械化露地条播对小麦品种烟农21农艺性状、产量及干物质累积运转的影响。结果表明,抽穗前,垄盖地膜沟播有利于促根生蘖积累干物质,然后依次是探墒沟播和露地条播;灌浆期,探墒沟播小麦的茎高明显高于垄盖地膜沟播和露地条播,随灌浆进程推进,探墒沟播小麦的功能绿叶面积持续时间长,且灌浆高峰开始早,因而利于增加小麦穗粒质量,提高产量,比露地条播增产53%。探墒沟播方式在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作区的旱地麦田具有推广应用潜力。为我国一年两作区旱地冬小麦建立一套适合的高产高效播种方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德 鞠颂东
在知识经济信息时代,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可以帮助企业建立高效的供应链。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领域突飞猛进的发展,适用于供应链优化配置的管理信息网络集成系统在各个行业及其工商企业中逐渐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应允而生的企业资源计划(ERP)、业务流程重组(BPR)、客户关系管理(CRM)、物流配送系统(LTS)及电子商务应用系统平台等变革使得公司更加普遍地进行组织优化,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市场需求和日益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本文从供应链优化配置适用的运行规则、优化配置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定位与应用、供应链优化配置的竞争优势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供应链 优化配置 客观技术 软件元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