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27)
- 2023(10857)
- 2022(9654)
- 2021(9155)
- 2020(7718)
- 2019(17662)
- 2018(17603)
- 2017(34023)
- 2016(18467)
- 2015(20862)
- 2014(20955)
- 2013(20680)
- 2012(18763)
- 2011(16931)
- 2010(16694)
- 2009(15349)
- 2008(14827)
- 2007(12812)
- 2006(11091)
- 2005(9643)
- 学科
- 济(71623)
- 经济(71513)
- 管理(54272)
- 业(50297)
- 企(42461)
- 企业(42461)
- 方法(34827)
- 数学(30180)
- 数学方法(29827)
- 财(18705)
- 农(18602)
- 中国(18033)
- 学(16749)
- 业经(15766)
- 制(14230)
- 地方(14008)
- 贸(12454)
- 贸易(12447)
- 农业(12204)
- 理论(12152)
- 易(12077)
- 和(11876)
- 务(11640)
- 环境(11593)
- 财务(11577)
- 技术(11573)
- 财务管理(11553)
- 银(10974)
- 企业财务(10971)
- 银行(10941)
- 机构
- 大学(264467)
- 学院(261451)
- 管理(106567)
- 济(100402)
- 经济(98116)
- 理学(93252)
- 理学院(92213)
- 管理学(90640)
- 管理学院(90163)
- 研究(85617)
- 中国(61970)
- 京(55931)
- 科学(55116)
- 财(46323)
- 农(43608)
- 所(42871)
- 业大(41543)
- 研究所(39399)
- 中心(38634)
- 财经(37696)
- 江(36417)
- 北京(35119)
- 农业(34363)
- 经(34292)
- 范(34166)
- 师范(33858)
- 院(31110)
- 州(29965)
- 经济学(29822)
- 财经大学(28221)
- 基金
- 项目(186330)
- 科学(145793)
- 基金(135306)
- 研究(134683)
- 家(118503)
- 国家(117542)
- 科学基金(100635)
- 社会(83918)
- 社会科(79419)
- 社会科学(79399)
- 基金项目(72662)
- 省(72610)
- 自然(66676)
- 自然科(65067)
- 自然科学(65050)
- 自然科学基金(63855)
- 划(61497)
- 教育(61151)
- 资助(55365)
- 编号(54661)
- 成果(44024)
- 重点(41424)
- 部(40892)
- 发(38753)
- 创(38748)
- 课题(37244)
- 创新(36119)
- 科研(35764)
- 教育部(34872)
- 大学(34610)
- 期刊
- 济(106153)
- 经济(106153)
- 研究(75254)
- 中国(46368)
- 学报(44384)
- 科学(40000)
- 农(39285)
- 管理(37533)
- 财(33724)
- 大学(32824)
- 学学(30924)
- 教育(27540)
- 农业(27366)
- 技术(21207)
- 融(20235)
- 金融(20235)
- 财经(17808)
- 业经(17403)
- 经济研究(16645)
- 经(15021)
- 图书(14125)
- 业(14048)
- 问题(13856)
- 理论(13630)
- 科技(13511)
- 实践(12698)
- 践(12698)
- 技术经济(12215)
- 版(12162)
- 现代(11663)
共检索到3678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韩桂仲 刘顺通 楚智鹏 段爱菊 原国辉 段永兰
研究结果表明:麦岩螨种群密度与其寿命、繁殖、迁逃等关系密切,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麦岩螨卵的孵化率降低,初孵幼螨死亡率增加,雌成螨繁殖力下降,寿命缩短,扩散迁逃率增加,其危害密度为每株小麦20~40头及其以下。防治指标为:返青期百茎螨量1400头,危害指数为1%;拔节期百茎螨量6700头,危害指数为6.5%。
关键词:
麦岩螨,种群密度效应,防治指标,危害指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脊竹蝗研究课题组
黄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 Tsai)是毛竹林的主要害虫,我国南方毛竹产区常遭大面积危害,严重影响毛竹的生产。过去对此虫的生物学、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等曾有人作了不少研究,但对防治指标尚未进行研究,常有盲目进行防治的现象。我们自1987年起开展了这项工作。一、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 不同眉径及不同龄级的毛竹叶片蓄积量(见表1、图1)
关键词:
黄脊竹蝗 防治指标 毛竹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祁延莉 窦曦骞
期刊影响因子是SCI学术评价的重要指标,而期刊论文的引文密度对影响因子值的计算有着很大影响。本文阐述了引文密度与影响因子的关系,针对现有SCI定量评价指标存在的缺陷,对引文密度指标进行了修正,并以地球科学重要期刊为对象,设计了引文密度修正指标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引文密度修正指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巧云
control methods were used for preventing and curing \%Schizotetranychus nanjingensis\%, they were bamboo cavity injection, bamboo cavity_injection+organic manure, pesticide+fertilizer, and organic manu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rol method of bamboo cavity_injection was best, it was economi...
关键词:
南京裂爪螨 药肥 竹腔注射 防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巧云
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用多种药剂在林间开展竹腔注射和根施竹螨灵药肥防治毛竹叶螨,结果表明,两种防治方法对毛竹叶螨均有显著防治效果。竹腔注射50%甲胺磷、40%氧化乐果见效最快,3d后害螨减退率达100%。竹腔注射20%杀灭菊酯、20%快灵、5%抑太保和20%灭扫利,10d后害螨减退率达86.0%~98.9%;30d后除灭扫利外,各处理害螨减退率达100%。根施药肥10d后害螨减退率达96.3%以上。从防治后受害毛竹林叶片长势、返青及新竹产量、质量上看,防治方法优先选择依次为综合治理、根施竹螨灵+有机肥药肥、根施竹螨灵+复合肥药肥、竹腔注射甲胺磷+营养剂、根施竹螨灵+尿素药肥、竹腔注射甲胺磷。
关键词:
毛竹叶螨 防治 竹腔注射 根施药肥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忠泽 胡燕月 杨福清 宋维治 叶锋
根据武义、金华等县部分杉木基地林中所发现的杉无毛瘿螨严重危害情况,采用三氯杀螨醇、单甲脒、双甲脒、氮化乐果、小胺磷、尼索朗、克螨锡7种农药进行室内外药效试验,结果证明。三氯杀螨醇、单甲脒、以甲脒、氧化乐果、克螨锡5种农药都有一定防治效果。其中克螨锡防效最好,双甲脒次之。林间采用25%克螨锡可湿性粉2000倍液进行大面积防治,防效达88.6%。每公顷防治成本24.89元
关键词:
杉木,杉无毛瘿螨,防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爱静 王成祥 李中焕
大青叶蝉防治指标的研究王爱静,王成祥(新疆林业科学研究院乌鲁木齐830063)李中焕(新疆阿克苏地区林业处森防站阿克苏843000)关键词大青叶蝉,新疆杨,防治指标大青叶蝉Tettigoniellavirids(L.)近年在新疆阿克苏等地区暴发,主要...
关键词:
大青叶蝉,新疆杨,防治指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贤谦 荆英 师光禄 姚彦明 李连昌
1992~1995年经过对枣步曲排粪规律、食叶量、枣树蓄叶量以及不同失叶水平对枣果产量影响的系统研究,建立了排粪量与平均气温的数量模型:F∧=0.5629+0.0162T,枣树蓄叶量估测模型:株蓄叶总面积=株总枣股数×每股平均枣吊数×每吊平均枣叶数×平均枣叶面积,单位树冠面积下单位时间落粪粒数动态防治指标模型:Y=(226.194X3-373.7546)X-23(0.5659+0.0162T),经林间验证,准确度在90%以上。
关键词:
枣步曲,排粪量,防治指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巧云
对毛竹叶螨发生的竹林进行劈草和锄草抚育,通过1a观察发现,锄草的竹林中的毛竹叶螨的种群密度和危害高于劈草的竹林。建议竹林抚育要因地制宜,对杂灌不繁茂、土壤较疏松的竹林不劈草。对杂灌繁茂的竹林于8-9月份劈草,尽量不锄草。释放捕食螨防治毛竹叶螨结果表明,捕食螨防治效果留草竹林大于劈草竹林、大于锄草竹林,所以毛竹叶螨的防治要与竹林抚育管理相结合,竹林在释放捕食螨防治毛竹叶螨的当年林下要留草,禁止全垦全劈。
关键词:
毛竹叶螨 竹林抚育 劈草 锄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宗泽君 袁慧钦 刘匡宇
本试验通过6年时间,对5种药物进行防治绵羊痒螨病的试验.结果表明,药浴药物40%赛福丁1000×稀释离体杀螨时间为(133±37)min,畜体杀螨时间为24 h,保护期为91 d,以其安全、高效、价廉而广泛应用于生产;15%林丹乳油500×稀释离体杀螨时间为(47±25)min,畜体杀螨时间为24 h,保护期为56 d,因其易造成动物体及其产品毒物残留,已逐渐被淘汰;苦参碱植物杀虫剂100×稀释,离体杀螨时间为(137±26)min,畜体杀螨时间为72 h,保护期为63 d,以其对人畜无毒无害及无抗药性等优点,是今后开发应用研究的方向.广谱药物阿福丁畜体杀螨时间48 h,保护期21 d...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绍强 牛钟相 胡孝忠
从山东省牛痒螨病流行地区采取病牛新鲜痂皮,在实验室内分离、鉴定出牛痒螨.将牛痒螨在生理盐水中洗净后,采用96孔微量反应板进行离体杀螨试验.试验选用四种杀虫剂,分高、中、低三个浓度进行,即农药敌杀死(100,50,25 mg·kg~(-1))、辛硫磷(0.2%,0.1%,0.05%)及双甲脒(200,100,50 mg·kg~(-1))、螨虫净(5%,2.5%,1.25%),同时设立生理盐水对照.每个药液浓度采用5~12只肢体健全的活螨,用解剖针挑入药液后,在Olympus 变倍实体显微镜下观察、记录螨虫兴奋、麻痹及最终死亡的时间.结果发现,辛硫磷水溶液的杀螨效果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德进 顾中言 徐广春 许小龙 董玉轩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条件下,雾滴密度和雾滴大小对氯虫苯甲酰胺防治稻纵卷叶螟效果的影响,为稻田农药的高效施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动行走式喷雾塔模拟田间喷液量,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使不同浓度的氯虫苯甲酰胺药液在水稻叶面上有同等润湿展布能力,利用图像处理方法计算水敏纸上收集到的雾滴密度。【结果】氯虫苯甲酰胺剂量为2.00 mg.m-2,增加雾滴密度能显著提高防治效果。剂量增加到4.00 mg.m-2,雾滴体积中径VMD 200μm和VMD 75μm的雾滴密度在分别达到26.06和66.96个/cm2后,防治效果即可与高密度处理效果相当。VMD 200μm的雾滴密度为82.09个/cm2时,剂量...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储成兵
本文利用安徽省7个县402户农户的调研数据,基于Double-Hurdle模型对农户IPM技术的采纳决策和采纳密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显著影响农户IPM技术的采纳决定和采纳密度的因素具有一定的差异。户主文化程度、环保意识、参加IPM技术的培训、非农收入占比、农业信息的获取及贷款的可获性显著促进农户对IPM技术的采纳,而户主性别与风险偏好类型则显著负向影响农户对IPM技术的采纳。显著促进农户IPM技术采纳密度的因素有户主性别、文化程度及农业信息的获取,而农户风险偏好类型则呈负向作用。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储成兵
本文利用安徽省7个县402户农户的调研数据,基于Double-HurDle模型对农户IPM技术的采纳决策和采纳密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显著影响农户IPM技术的采纳决定和采纳密度的因素具有一定的差异。户主文化程度、环保意识、参加IPM技术的培训、非农收入占比、农业信息的获取及贷款的可获性显著促进农户对IPM技术的采纳,而户主性别与风险偏好类型则显著负向影响农户对IPM技术的采纳。显著促进农户IPM技术采纳密度的因素有户主性别、文化程度及农业信息的获取,而农户风险偏好类型则呈负向作用。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凤仙 张忠山 张匀华
小麦赤霉病是影响河南省小麦产量和质量的主要病害之一.一般年份病情指数每增加1%.产量损失率约增加0.5%;病穗率每增加1.3%.病粒率约增加0.5%.根据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投入和产出情况.制定出亩产300kg、350kg、400kg不同产量水平麦田的赤霉病防治指标.即病情指数(%)分别为2.3~2.7、1.9~2.3、1.6~2.0;病穗率(%)分别为11.7~12.3、11.2~11.7、10.9~11.4.在赤霉病严重发生年份,防治指标可适当降低.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危害损失 防治指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