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49)
2023(3533)
2022(3213)
2021(3283)
2020(2831)
2019(6773)
2018(7101)
2017(13200)
2016(7396)
2015(8816)
2014(8967)
2013(8374)
2012(7208)
2011(6674)
2010(7059)
2009(6370)
2008(6009)
2007(5340)
2006(4582)
2005(4111)
作者
(22655)
(18810)
(18801)
(17734)
(11719)
(8936)
(8393)
(7434)
(6901)
(6826)
(6363)
(6140)
(5999)
(5975)
(5808)
(5742)
(5740)
(5646)
(5295)
(5147)
(4797)
(4713)
(4624)
(4392)
(4235)
(4216)
(4197)
(4149)
(4026)
(3840)
学科
(28512)
经济(28494)
管理(19154)
(17378)
方法(17108)
数学(15641)
数学方法(15132)
(14815)
企业(14815)
理论(8093)
(7124)
教学(6716)
中国(6528)
业经(5904)
(5873)
教育(4862)
技术(4425)
学法(4409)
教学法(4409)
(4358)
农业(4345)
(4295)
贸易(4290)
(4178)
(3911)
地方(3896)
学理(3869)
学理论(3869)
(3834)
(3761)
机构
学院(104102)
大学(101651)
管理(39067)
(35077)
经济(34127)
理学(33837)
理学院(33487)
研究(32709)
管理学(32306)
管理学院(32170)
中国(23638)
科学(23279)
(22413)
(21058)
业大(18766)
(17455)
农业(16858)
研究所(16160)
(15502)
技术(15430)
中心(15197)
(14532)
北京(14184)
(13471)
师范(13272)
(12848)
工程(11961)
财经(11859)
(11523)
农业大学(11100)
基金
项目(72151)
科学(55508)
基金(50084)
研究(49716)
(45217)
国家(44902)
科学基金(37875)
(30504)
社会(27878)
自然(27331)
自然科(26718)
自然科学(26712)
社会科(26429)
社会科学(26420)
自然科学基金(26198)
教育(26069)
(26027)
基金项目(25820)
资助(22571)
编号(21184)
重点(17121)
成果(16282)
课题(15777)
(15381)
计划(15109)
(15004)
(14644)
创新(14318)
科研(13807)
大学(13496)
期刊
(35078)
经济(35078)
研究(25381)
中国(23646)
学报(19438)
(19289)
教育(18088)
科学(16258)
管理(15573)
技术(14060)
大学(13778)
农业(13312)
学学(12916)
(11043)
(8169)
统计(7429)
(6768)
职业(6498)
(6421)
金融(6421)
业经(6362)
决策(6164)
经济研究(5792)
业大(5718)
技术经济(5599)
财经(5481)
科技(5317)
图书(5147)
(5062)
资源(4808)
共检索到1477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黄树梅  谈春松  杨铁钢  
通过回归设计,统计建模及模拟仿真,决选出夏棉高产优质综合栽培措施优化方案:每亩种植6691~6900株,留果枝7个打顶,每亩追纯氮7.4~7.7kg,喷缩节胺3.4~3.7g,9月底至10月初每亩喷浓度为800×10~(-6)的乙稀利液0.25kg,并探索出最佳生育动态与产量结构指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学勋  孙笑梅  孙利华  
采用四因子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利用计算机对试验数据分析,建立了籽棉产量、亩成铃数学模型。筛选出麦套夏棉高产优质的综合栽培措施为:密度8340~8650株/亩,单株留果枝6个,亩喷施缩节安4.34~4.96g,亩施纯氮8.03~9.00kg、纯磷2.68~3.01kg。四因子对籽棉产量影响的顺序:单株留果枝数>种植密度>喷施缩节安量>施氮、磷肥量;影响的效应均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形,互作效应没有达到显著水平。根据亩成铃模型解析:种植密度和单株留枝数对亩成铃的效应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形;喷施缩节安和施氮、磷肥对亩成铃的效应呈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形。四项栽培措施对棉纤维品质的影响不明显。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明历  卢开阳  陈鹏  赵合明  
对杂交晚籼稻金优928进行密度、氮肥、磷肥、钾肥4个因素、5个水平的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试验,结果表明,在中等肥力水平的土壤种植该组合时,只要肥力水平运用恰当每公顷可产稻谷6750 kg以上。生产上宜采用每公顷插37.5-45万穴,施纯氮210 kg左右,施P2O560-75 kg,施K2O 90-105 kg。若既要获得高产,又要保证稻米有较优的加工及外观品质时,可适当降低栽插密度和减少氮肥用量,增加磷、钾肥的用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继存  赵云  周延争  赵恩海  郭来地  
高产夏大豆新品种"山宁11号"系济宁农科院选育.多年试验表明,该品种高产稳产、抗倒伏、抗大豆花叶病毒病.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科江  张西科  刘文菊  宋平忠  
1994年在河北省衡水市邓庄中加合作试验站 ,结合田间试验对不同管理措施下冬小麦的灌浆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粒重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灌浆时间和灌浆强度 ,小麦子粒的灌浆过程可用Logistic函数描述。小麦生长前期的水分胁迫有利于加快其发育过程 ,促使早抽穗灌浆。灌浆期较好的水分状况可延缓小麦的灌浆进程 ,但较大灌浆速率持续的时间较长 ,千粒重的潜力值较大。小麦的群体密度是影响收获千粒重的主要因素之一 ,随着穗密度的增大 ,灌浆速率和千粒重逐渐降低。随着施N量的增加 ,小麦的千粒重降低 ,这主要与施N的增穗作用有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俊儒  庞启华  李邦发  李泽仪  李全  余敖  
绵阳25号是根据特定的育种目标,利用E.G.S.C育种新方法,聚集了11个物种的、地理的与生态的远缘品种之亲缘,经14年培育稳定而成的。1995年通过四川省品审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病、白皮、大粒、商品性突出等特点,深受广大种子生产、经营和加工部门的喜爱。本文介绍了绵阳25号的选育经过和突出特点以及主要栽培措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辉  
采用五因素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 ,研究了豫东平原麦套棉主要栽培措施与产量的关系。建立了中等以上肥力麦套棉产量形成的反应模型及最佳栽培措施组合方案 ,明确了 5项栽培措施对产量效应的主次关系与各项栽培措施间的相互作用效应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峻岭  魏由庆  崔光泉  
本试验采用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了氮肥、磷肥、密度三个因素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建立了夏玉米产量形成的函数模型,获得了夏玉米亩产高于600公斤同时亩净产值超过250元的优化栽培方案。在本试验条件下三个因素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顺序为:密度、磷肥、氮肥。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旭  周晓勤  王成洪  
通过从陕西、山西、山东沾化、浙江义乌引进5个北方枣品种与溆浦鸡蛋枣进行栽培对比试验,历经10年的引种、比对、筛选。从中筛选出品质优良、晚熟、抗性强、产量高的山东沾化冬枣作为湘西南晚熟优质鲜食枣品种。进行了该品种的试验研究,并系统组装了冬枣在湘西南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白坡  钱银才  潘文贤  蒋小凡  朱炜  程晓建  
研究表明 ,翠冠、清香和脆绿 3个梨品种具有适应性强、早果、高产和优质的特性。建园初期增加单位面积株数和拉枝促花结果是早产的主要措施 ,建园第 3年产量达到 1 0 4t·hm-2 ,可收回 84 6%的总投资 ;第 3年的投资回报率达到 363 4%。园地自然生草 ,以草喂羊 ,羊粪还园 ,达到覆盖园地、肥土、壮树和保持水土的良性循环。施用商品有机肥 ,少施化肥 ,果实套袋 ,少喷农药 ,生产无公害的绿色食品 ,减少了化肥和农药对环境的污染表 6参 4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士山  张余红  廖方全  吴永成  蒲晓斌  
为探讨冬油菜高密度机直播条件下的适宜氮肥用量及施氮方式,选用主导品种川油36在成都平原开展了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机直播条件下,氮肥运筹对机直播油菜籽粒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率均有显著影响。油菜籽粒产量在90225 kg/hm2随施氮量增多呈增加趋势,N135、N180和N225等处理均可获得3 000 kg/hm2以上高产水平。油菜籽粒含油量(%)随施氮量增加而下降,籽粒蛋白质含量(%)则呈增加趋势。随施氮量增加,氮肥农学利用率(27.915.0 kg/kg)和氮肥偏生产力(29.215.6 kg/kg)呈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肖吉安  罗望生  任国安  
优质稻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及效益分析湖南省桃江县农业局肖吉安,罗望生,任国安桃江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有水田面积52万亩,年产稻谷4亿多公斤。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县优质稻发展迅速,年种植面积13-15万亩,并初步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艳  曹卫星  王绍华  姜东  戴廷波  
在总结、归纳和提炼小麦栽培理论与技术的研究成果和知识积累的基础上 ,运用系统学方法和结构化途径 ,建立了具有时空适应性的小麦栽培管理动态知识模型系统 ,用于确定不同环境条件和生产系统下的小麦生育特征及栽培管理技术方案。系统包括 :产量水平与产量结构、主要品质指标、品种类型、播种期、基本苗、播种量、适宜生育期 ;主要生育期的茎蘖数、叶龄、叶面积指数、生物量等动态指标 ;有效叶面积率、高效叶面积率和粒叶比等源库指标 ;氮、磷、钾肥料运筹及主要生育期的水分管理等。本系统克服了传统作物栽培模式与专家系统的地域性强和广适性差的不足 ,从而为实现作物栽培管理的定量化和信息化奠定了基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永平  王志敏  吴永成  
在常规节水条件下,通过对不同小麦基因型材料光合性状指标的测定,分析节水增产的主要限制因素,探讨光合性状指标与高产限制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依此进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高产品种的光合性状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生产条件下,穗粒重对产量的影响大于单位面积穗数的作用,而穗粒重的提高主要依赖于穗粒数的增加;开花期的穗面积、旗叶光合速率和单茎叶面积是决定穗粒重的重要因素;粒叶比与穗粒重和经济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大穗型、小叶形、高粒叶比是节水高产品种的突出特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冯在根  谢成林  严功林  周长军  
应用农业系统工程原理,对影响稻麦机械化高产栽培的几个关键农艺措施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到了小麦亩产400公斤以上、水稻亩产550公斤以上,稻麦亩产950公斤以上的优化农艺组合,同时研究了稻麦稳定高产栽培的配套技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