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02)
2023(10464)
2022(9388)
2021(8894)
2020(7456)
2019(17317)
2018(17365)
2017(33282)
2016(18427)
2015(20844)
2014(20775)
2013(20736)
2012(18926)
2011(17175)
2010(17028)
2009(15237)
2008(14607)
2007(12666)
2006(11018)
2005(9487)
作者
(56732)
(46844)
(46729)
(44144)
(29784)
(22691)
(21032)
(18651)
(17967)
(16764)
(16029)
(15834)
(14968)
(14836)
(14581)
(14554)
(14473)
(14128)
(13397)
(13342)
(11967)
(11423)
(11340)
(10718)
(10634)
(10516)
(10487)
(10305)
(9629)
(9544)
学科
(68294)
经济(68214)
管理(50350)
(48392)
(39853)
企业(39853)
方法(33306)
数学(28690)
数学方法(28348)
(18861)
(18271)
中国(17306)
(17136)
业经(14928)
地方(14065)
农业(12950)
理论(12379)
(12173)
贸易(12168)
(11840)
(11791)
(11703)
技术(11014)
环境(10854)
(10646)
财务(10581)
财务管理(10562)
教育(10056)
企业财务(10008)
(9643)
机构
大学(262593)
学院(259021)
管理(101551)
(94828)
经济(92622)
研究(90940)
理学(88711)
理学院(87646)
管理学(85925)
管理学院(85489)
中国(63946)
科学(61755)
(57157)
(52195)
(47840)
业大(46200)
研究所(44263)
农业(41759)
(41592)
中心(40091)
(36965)
北京(35905)
(33877)
财经(33871)
师范(33410)
(32809)
(30906)
(30228)
技术(29538)
(28002)
基金
项目(186297)
科学(143720)
基金(133775)
研究(129828)
(120158)
国家(119197)
科学基金(99738)
社会(77857)
(73759)
社会科(73517)
社会科学(73490)
基金项目(71691)
自然(69004)
自然科(67355)
自然科学(67334)
自然科学基金(66111)
(63396)
教育(59031)
资助(55703)
编号(52370)
成果(42479)
重点(42283)
(39923)
(39494)
(38685)
计划(37226)
科研(36537)
课题(36525)
创新(36109)
大学(33969)
期刊
(101335)
经济(101335)
研究(72921)
学报(51943)
中国(48302)
(47617)
科学(44656)
大学(37194)
管理(36703)
学学(35149)
农业(33413)
(29903)
教育(28493)
技术(21045)
(18132)
金融(18132)
(17461)
业经(16404)
经济研究(15745)
财经(15723)
图书(15176)
业大(14674)
科技(14108)
(13415)
(13244)
理论(13159)
问题(13089)
实践(12331)
(12331)
林业(11956)
共检索到3683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新华  高璆  
以麦套移栽棉为对照,对麦后移栽棉、麦后直播棉生育过程中的全氮、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代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麦后移栽棉主要生育阶段糖、氮代谢与麦套移栽棉相似,现蕾、初花期为可溶性糖含量高峰期,盛蕾、盛花期为全氮,可溶性蛋白含量高峰期;麦后直播棉一生中生理代谢较麦套和麦后移栽棉旺盛,现蕾、盛花期为可溶性糖含量高峰期,苗期、初花期为全氮含量高峰期,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单峰曲线,初花期为可溶性蛋白含量高峰。麦后直播棉生长中心转移较慢,糖、氮利用率低.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新华  高璆  
以麦套移栽棉为对照,系统研究了麦后移栽和直播棉果枝果节的形成与温度的关系,棉株四桃(伏前桃、伏桃、早秋桃、晚秋桃)果节的分布,强弱势果枝果节的综合评判及空间分布等。结果表明:麦后移栽棉伏前桃和伏桃果节数较少,秋桃果节数较多,强势果枝果节数和单株生产力均不低于麦套移栽棉;麦后直播棉果枝果节分化迟,形成快,但最终有效和强势果枝果节少,节枝比小,个体生产力较低,需通过增加密度,以建立小个体与大群体相适应的群体结构,才能获得早熟、高产、优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龙乾  高璆  高英  孙小芳  叶建强  
以中熟品种苏棉4号为材料,研究麦后移栽棉不同长势棉株的不同花期棉铃各部分干物质积累与产量、晶质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健壮型棉铃内予棉干物质积累的速度最快;养分转化利用率最高;有利于产量和品质的形成。早衰型较差,贪青型居中。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金仓  南殿杰  林昕  任平和  姜艳丽  
山西南部棉区 ,小麦收获后移栽棉花 ,每hm2 收获皮棉 90 4 5~ 112 6 6kg ,一般为 10 70kg左右 ,较直播棉每hm2 增产 375kg以上。麦后移栽棉花的增产机理 ,主要是从本田以外的苗床获得 (10 0 0~ 130 0 )℃的总积温和 4 0d左右的生育期 ,从而有效地弥补了麦后直播棉积温和生育期不足的缺陷。工程化栽培技术主要是机制土钵、机械移栽、双株留苗、优种配套和促早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技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晓麒   彭杰   张钊   邱深   姚晓芬   杜轩   杨国正  
为探讨长江流域棉区基于“增产不增投”理念的油菜收获后直播棉花合理施氮量,选用早熟棉品种华棉3097,于2022-2023年开展大田试验,考查施氮180(N180)、210(N210)、240(N240)、270(N270)、300(N300)、330(N330) kg/hm2棉花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和产量表现。结果显示:N270和N300棉花产量相当,但高于N180和N330。N270水平下2 a平均籽棉产量比N180和N330分别提高7.0%和5.4%,该施氮量的单位面积铃数比N180和N330分别高24.9%和21.6%,各施氮水平间株高、果枝数、果枝起始高度、绿叶数和节位数表现类似。棉花冠层透光率随生育进程降低,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冠层高度30~50 cm和棉行20 cm内,N270比N330高23.9%,比N180低10.0%,与N300相当。N27(0N300)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高于N180和N330;N270胞间CO2浓度低于N180和N330。可见,油菜收获后直播棉花施氮270 kg/hm2有利于棉花生长发育,可以增加单位面积铃数,改善冠层透光状况,提高光合性能,从而获得较高产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寅  鲁剑巍  李小坤  李继福  刘朋朋  徐维明  杨运清  
【目的】研究氮肥施用对移栽油菜和直播油菜生长发育状况和籽粒产量的影响,探寻直播油菜的氮素营养特点,比较和明确两种种植方式下油菜氮肥施用效果和适宜施氮量的差异,为油菜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方法】2009—2010年度在湖北省沙洋县布置移栽油菜和直播油菜氮肥用量田间试验,开展田间调查和产量分析,根据肥效模型确定适宜施氮量。【结果】由于种植方式的不同,移栽油菜和直播油菜生育期内植株形态和生长发育特点存在较大差异。移栽油菜单株优势明显,植株各方面发育均好于直播油菜,而直播油菜具有群体优势,籽粒产量水平与移栽油菜接近。施氮有效促进移栽油菜和直播油菜的生长发育,显著提高油菜籽粒产量。同时,两种种植方式下油菜...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熊格生  唐海明  陈金湘  
以农杂66为材料,研究了营养液漂浮育苗和营养钵育苗移栽棉生理生化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与营养钵育苗(对照)相比,营养液漂浮育苗有效地提高了移栽棉根系的TTC还原强度,棉株在苗期、蕾期、初花期、盛花期、铃期和吐絮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2%、19.2%、20.0%、10.6%、22.6%和13.6%,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5.6%、12.3%、5.5%、8.7%、8.2%和4.1%,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3.1%、8.3%、8.1%、4.0%、3.2%和3.8%,叶片光合效率得到改善.在棉花整个生长发育时期,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董云松  余绍伟  李根泽  张云云  原小燕  赵凯琴  李淑琼  
关键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熠  张志刚  周仲华  
以湘K25为试验材料,在相同施氮量前提下,设置4个施氮深度处理H1(0 cm)、H2(5 cm)、H3(10 cm)、H4(15 cm),研究不同施氮深度对油后直播棉花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深度对棉花产量影响显著,对纤维品质影响不显著;施氮深度为10 cm时,棉花皮棉产量为1 354.26 kg/hm~2,比H1、H2、H4处理分别高412.24、218.6、171.3kg/hm~2;吐絮期,H3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最大,达13 640.8 kg/hm~2;盛铃期,H3处理的叶面积指数仅小于H2处理的;盛铃期,冠层横向、纵向有效光合辐射(PAR)截获率相对合理,获取的冠层光合有效辐射(PAR)较多。综合分析,施氮深度为10 cm时,油后直播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均相对较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教海  别墅  唐仕芳  王少华  何杏姣  王孝刚  
对移栽地膜棉和移栽棉的土壤物理性状、根系活力、花芽分化特点、干物质积累分配及叶面积变化等进行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移栽地膜棉覆膜能增加土壤温度 ,保持土壤水分含量相对稳定性 ,降低土壤容重 ;花芽分化期提前 3d ,花芽分化强度较移栽棉每日每株高 0 .5个 ;移栽地膜棉比移栽棉皮棉单产增 32 .4%,达极显著水平 ,10月 2 0日前收花量高 4个百分点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毛树春  韩迎春  王国平  李亚兵  王香河  范正义  李小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友昌  荣义华  黄晓莉  胡爱兵  李洪菊  冯常辉  闫显会  李蔚  张贤红  罗艳萍  杨国正  
为探讨夏(麦/油后)直播棉适宜的氮肥用量,2018年在湖北省3个主产棉区5个试验点进行施氮量分别为120,150,180,210,240 kg/hm~2的一年多点试验,在固定磷肥和钾肥及夏直播模式下研究见花一次施肥技术的氮肥用量对棉花产量和品质及田间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皮棉产量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氮肥用量为150kg/hm~2的处理皮棉产量最高(1 498 kg/hm~2),但是5个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该模式在本试验设置的施氮水平范围内可获得最佳产量及比较稳定的产量;纤维品质在5个不同氮肥处理间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此模式下施氮量对棉花品质没有产生影响;棉花生育特性及田间长相在5个不同氮肥施用量处理间也没有显著差异,该模式下一次施氮量的5个处理对棉花生育进程及长势没有产生影响。因此,湖北棉区夏直播模式条件下,见花一次施氮量在120~240kg/hm~2可实现棉花稳长,并获得稳定的产量和品质。为提高植棉效益,从"减投不减产"植棉策略出发,夏直播棉一次施氮量不超过150 kg/hm~2是可行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岳平  张玉烛  曾翔  瞿华香  张兴怀  谢建红  屠乃美  
选用有代表性的水稻品种(组合)两优培九(两系杂交稻)、绵2优838(三系杂交稻)、湘晚籼11号(优质常规稻)、扬稻6号(高产常规稻)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通过直播栽培与育秧移栽比较试验,研究不同水稻品种(组合)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种栽培方式下各品种产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直播栽培相比育秧移栽产量高;从产量构成因素上分析,直播栽培增产的原因是水稻有效穗数增多、结实率和千粒重略有增加,其中有效穗数对产量贡献最大,其直接通径系数为0.867 7.直播栽培对水稻分蘖、株高、生育期及叶面积有一定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永飞   李战魁   张战胜   陈永伟   康建宏   吴宏亮  
【目的】探究氮肥后移对高温胁迫下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旗叶膜脂过氧化作用、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筛选缓解春小麦花后高温早衰的科学施肥方法。【方法】2022年3月至2023年9月,以宁3015为试验材料,在宁夏农垦平吉堡农六队试验基地进行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温度,设(25±2)℃(常温RT)和(35±2)℃(高温HT),副区为氮肥运筹。施氮总量一定(300 kg·N·km~(-2)),2022年设G1(分蘖期30%)、G2(拔节期30%)、G3(孕穗期30%)、G4(抽穗期20%)和G5(灌浆期20%)共5种施肥方式,2023年由前一年试验结果筛选出G1(分蘖期30%)、G3(孕穗期30%)和G5(灌浆期20%)共3个处理。于开花期开始取样,每5天取样一次,测定旗叶膜脂过氧化作用、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等指标。【结果】连续两年氮肥运筹试验中旗叶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脯氨酸(Pro)含量和产量均在G5处理达到最高,丙二醛(MDA)和膜透性均在G5处理下最低,且与G1处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根据皮尔逊(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春小麦籽粒产量和SOD、POD、CAT活性和脯氨酸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与MDA含量和膜透性显著负相关(P<0.05)。综合评价表明,2022和2023年氮肥运筹的主成分得分排序为G5>G3>G4>G2>G1和G5>G3>G1,两年试验结果趋势一致。【结论】适当的氮肥后移可以降低高温胁迫下春小麦旗叶膜脂过氧化作用,增加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进而增加产量,本试验中灌浆期施氮总量20%的处理较为适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永山  张建诚  姜艳丽  董哲生  
研究了麦后夏播棉的促早避霜技术。麦后夏播棉有效开花结铃期短而集中 ,总结铃数的73 3%~ 88 9%集中在 7月 31日~ 8月 14日之间。山西南部适宜种植的密度为 12万~ 15万株 /hm2 。筛选出运 379(3)h、晋棉 17号等早熟品种。喷施避霜剂 (壮早丰 ) ,可以降低株高 ,塑造理想株型 ,促进早熟 ,皮棉增产 9 74 %。麦后夏播棉避霜技术应采用早熟品种、早播种、早施肥、早灌水、高密度、早打顶、喷施壮早丰和乙烯利 ,及早防治病虫害的技术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