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02)
- 2023(8317)
- 2022(7567)
- 2021(7243)
- 2020(6035)
- 2019(14190)
- 2018(14283)
- 2017(27942)
- 2016(15206)
- 2015(17162)
- 2014(17178)
- 2013(17037)
- 2012(15390)
- 2011(13750)
- 2010(13452)
- 2009(12099)
- 2008(11488)
- 2007(9707)
- 2006(8319)
- 2005(6981)
- 学科
- 济(58294)
- 经济(58230)
- 管理(43429)
- 业(41043)
- 企(34753)
- 企业(34753)
- 方法(29435)
- 数学(25474)
- 数学方法(25196)
- 农(15118)
- 中国(13949)
- 财(13791)
- 学(13290)
- 业经(13015)
- 地方(12369)
- 理论(10368)
- 农业(10198)
- 和(10198)
- 贸(9994)
- 贸易(9990)
- 易(9682)
- 技术(9644)
- 环境(9526)
- 务(9193)
- 财务(9136)
- 财务管理(9122)
- 制(8949)
- 企业财务(8629)
- 教育(8590)
- 划(8391)
- 机构
- 大学(211334)
- 学院(209348)
- 管理(89051)
- 济(78706)
- 理学(78318)
- 理学院(77491)
- 经济(76865)
- 管理学(76203)
- 管理学院(75843)
- 研究(66309)
- 中国(47069)
- 京(44829)
- 科学(43187)
- 财(34102)
- 业大(32816)
- 所(32591)
- 农(32001)
- 研究所(30124)
- 中心(29875)
- 财经(28349)
- 北京(28222)
- 江(28071)
- 范(27895)
- 师范(27671)
- 经(25846)
- 农业(25142)
- 院(24384)
- 州(23593)
- 师范大学(22551)
- 商学(22407)
- 基金
- 项目(151683)
- 科学(118774)
- 研究(111431)
- 基金(109551)
- 家(94771)
- 国家(93975)
- 科学基金(81192)
- 社会(68084)
- 社会科(64393)
- 社会科学(64375)
- 基金项目(59604)
- 省(59601)
- 自然(54174)
- 自然科(52875)
- 自然科学(52865)
- 自然科学基金(51894)
- 教育(50727)
- 划(49989)
- 编号(46417)
- 资助(44935)
- 成果(36888)
- 重点(33121)
- 部(33003)
- 发(31635)
- 创(31596)
- 课题(31043)
- 创新(29327)
- 科研(29105)
- 项目编号(28927)
- 大学(28290)
共检索到2870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陆军 于长青 梁崇岐 丁玉华 孙大明
1990年12月和1991年4月,为给江苏省大丰麋鹿保护区的麋鹿标记和采血,我们首次选用国产新型复合麻醉剂眠乃宁对28头麋鹿实行化学保定试验,获得了理想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麋鹿 化学保定 眠乃宁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梁崇岐 陆军 孙大明 丁玉华 徐安红
1987~1992年研究表明,江苏大丰麋鹿保护区半野生放养的麋鹿,产仔季节比在英国伦敦时提前25d,雄鹿落角季节比引进初期提前22d,发情期亦有相应变化。其节律的季节分布情况与19世纪90年代生活在伦敦乌邦夺的情况有着惊人的一致,表明鹿群已重新适应了大丰的光周期,它的生命季节性节律已调整到位;逐年产仔期变动显示了调整的具体过程。
关键词:
麋鹿 大丰麋鹿保护区 光周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徐正刚 王双业 赵运林 彭姣 罗亮宇 段酬苍
为了解洞庭湖野生麋鹿种群的活动范围,为洞庭湖麋鹿种群保护与恢复提供依据,利用卫星定位技术对洞庭湖野生麋鹿进行追踪,研究洞庭湖野生麋鹿活动范围与水位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洞庭湖野生麋鹿活动范围较广,且麋鹿活动范围与洞庭湖水位密切相关。在高水位时期,随着洞庭湖水位的不断升高,麋鹿活动范围会不断向岸边移动,在低水位时期,洞庭湖麋鹿活动范围阶段性向外湖迁移。研究对于了解洞庭湖麋鹿的适宜生境,通过水位调控确保洞庭湖麋鹿种群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卫星定位技术的研究方法对于洞庭湖其他珍稀动物活动范围的研究具有重
关键词:
麋鹿 野生动物追踪 洞庭湖 水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立冰 丁晶晶 丁玉华 任义军
以大丰麋鹿种群为研究对象,对2004—2010年大丰麋鹿生存状况及其生境气候条件变化情况进行研究,以探讨气候变化与麋鹿生存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近7年来麋鹿生境内年平均气温上升趋势明显;大丰麋鹿种群数量仍然逐年递增,但麋鹿物候期对气候变化响应比较敏感,麋鹿的产仔、发情、换毛、脱角生茸等物候期均表现出了延后的现象;温度和光照是影响麋鹿物候期的两个重要因子,影响麋鹿产仔期的敏感气候因子是3月平均光照,影响其发情期的敏感气候因子是7月平均温度,影响换毛期的敏感气候因子是4月平均温度。截至目前,已经发生的全球气候变暖还未对大丰麋鹿生存产生威胁。但是,为应对气候变化,通过对麋鹿栖息地进...
关键词:
温度 光照 麋鹿 物候期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施卫红
本文通过对大丰市生态建设与保护的研究,系统介绍了生态建设框架及生态功能区划,从而回答了大丰市生态建设的优势、目标、建设与保护重点等问题。
关键词:
大丰 生态建设 生态保护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雪萍 谢献胜 王子玉 孙永成 丁晓麟 武杰 许丹 王锋 丁玉华
为给体细胞核移植提供更多的G0/G1期供体细胞以提高克隆的成功率,本试验采用不同的接触抑制和血清饥饿时间及含羞草酸(m imosine)不同浓度和时间3种方法对麋鹿皮肤成纤维细胞进行同期化处理,然后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结果表明,接触抑制24 h G0/G1期比例可达91.95%;血清饥饿24 h有89.42%的细胞处于G0/G1期,当处理时间超过144 h细胞凋亡和异常聚集的比例会增加;适宜浓度(0.4 mmol.L-1)的含羞草酸处理24 h能使麋鹿成纤维细胞同步化至G0/G1期,但易引起细胞损伤。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蒋志刚 李迪强
以普氏原羚Procapra przewalski 和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 为例,探讨了土地覆盖变化对中国野生动物的影响和如何在土地覆盖变化的大背景下保存濒危物种。普氏原羚和麋鹿是我国的特有动物。由于近代人口增长、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普氏原羚分布面积由大变小,濒临绝灭;而随着农田开垦、栖息地丧失,麋鹿最终在野外绝灭。普氏原羚和麋鹿是我国野生动物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典型例子。土地覆盖变化是我国野生动物濒危的重要原因。在土地覆盖变化的大背景下保存濒危物种的途径有两条: ①在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和繁殖地点建立自然保护区; ②对那些已经在野外绝灭,濒临绝灭的野生动物,采取人工圈养...
关键词:
土地利用 人口 濒危物种 濒危物种再引入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超 范韦莹 蔡晓斌 王学雷 张玉铭 李鹏飞
科学评价散养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生境的适宜性,可为散养麋鹿生境改造及野化麋鹿栖息地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了开展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围栏内散养麋鹿的生境改造和有效管理,2019年5~8月,采用无人机航拍和实地调查获取了围栏内散养麋鹿的分布位点数据,并基于Google Earth影像数据对麋鹿生境类型进行面向对象的解译分类,分析了散养麋鹿种群的分布与不同生境类型的关系,运用MaxEnt模型对围栏内散养麋鹿夏季的生境适宜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MaxEnt模型的评价效果达到了优秀水平(训练集AUC=0.910),裸地距离、泥滩地距离和林地距离是夏季麋鹿生境的主要环境特征变量,综合贡献值分别为35.2%、34.5%和15.7%。生境因子的敏感性分析表明,随着距泥滩地距离、低草地距离、裸地距离的增加,生境适宜度逐渐降低,散养麋鹿的出现概率也逐渐降低;保护区核心区内麋鹿生境适宜区类型主要以低草地和泥滩地为主,适宜区面积为338.84hm~2,占核心区总面积的27.41%。夏季麋鹿在保护区内倾向于栖息在保护区核心区中南部的泥滩地、低草地和裸地等生境类型上,在该保护区有限环境容纳量的背景下,应加强保护区内部麋鹿适宜栖息地生境类型的营造,同时推动新的麋鹿迁地保护区建立。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雪萍 张寒莹 王子玉 许丹 孙永成 王锋 丁玉华
为获得适合于克隆麋鹿的供体细胞,本试验对麋鹿耳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纯化、生长特征、核型分析和冷冻保护剂等进行了研究。通过组织块培养法获得麋鹿皮肤成纤维细胞,用胰酶轻度消化后传代3~4次可得到较纯的皮肤成纤维细胞,并经过免疫荧光鉴定;麋鹿染色体数目为2n=68,核型式为2(M)+64(A),XY(A,M);含10%NCS的DMEM培养基最适宜细胞生长;复苏后可获得87.78%的贴壁率。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旭 王玲玲 黄峰 田玉清 杨涛 张玉铭 刘亚恒
构建野生动物迁移生态廊道有助于消除景观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维持生态系统结构完整和功能稳定.该研究以长江中游地区麋鹿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对其潜在生境进行构建,探讨长江中游地区麋鹿生态廊道的栖息地连通方式.结果显示该地区麋鹿现有栖息地集中在石首麋鹿分布区、复兴洲分布区、兔儿分布区、杨波坦分布区、南蹍湾分布区、神皇洲分布区、三合垸分布区以及集成麋鹿分布区内.初步确定了利于麋鹿种群扩散的生态廊道位置,潜在生态廊道具有低海拔、缓坡度、近水源、远人群等特点.在生态廊道建设中需要特别注意,生态廊道的选择必须在全面了解实际生境状况和野生动物生态学的基础上,通过最优选择,获得确定的生态区域作为某一物种迁移扩散的生态功能服务区,优化景观斑块的结构,加强生态功能建设,维持生物多样性稳定与良性循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东来 白加德 张林源 马盈
本文浅述麋鹿中心的标识导向系统设计特点及建设情况,通过调查景区参观者情况、分析参观者需求及影响体验的因素,从参观者体验的视角分析了导视系统建设对参观者的体验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参观者体验的导视系统建设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并且探讨了景区导视系统未来方向,为生态旅游景区进行环保公益、生态教育、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定思路。
关键词:
导视系统 参观者体验 生态旅游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查晶晶 吴永波 周子尧 朱晓成 朱嘉馨 安玉亭
粗蛋白是评价牧草质量的重要指标,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可以充分了解粗蛋白的含量及其动态变化,为牧草品质遥感监测提供科学依据。利用光谱仪测定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半散养区主要优势植物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的冠层反射率,并分析了其粗蛋白的相对含量。选择狼尾草原始反射率光谱及其构建的植被指数与其粗蛋白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显著相关的光谱特征;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和多元逐步回归(stepwis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SMLR)建立狼尾草粗蛋白含量高光谱预测模型,通过比较模型精度确定最优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基于显著性波段的PLSR模型精度最高(验证集R2=0.897, RMSE=1.303, RPD=3.110);基于显著性波段的SMLR模型反演效果最差(验证集R2=0.170, RMSE=3.691, RPD=1.098);基于植被指数的PLSR和SMLR模型精度较为接近,验证集RPD约为2;基于显著性波段的PLSR模型反演效果最好。本研究结果可为保护区大区域尺度狼尾草粗蛋白含量的定量反演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袁林旺 俞肇元 黄震方 顾秋实
本文以江苏盐城麋鹿生态旅游区为例,采用TRAMO/SEATS模型和小波分析方法进行了游客序列的季节调整和多尺度分解。表明景区游客增长以2003年为界分为两段,后期游客数量明显上升但增速变缓,短期内的异常变化主要受控于景区政策调整及经营策略变化。基于分解组分建立的CART模型揭示了多尺度作用过程,在景区发展初期,游客数量的小幅波动对趋势影响明显,而相对稳定的客源市场形成后,游客变动对趋势影响变小,更多体现于不同尺度波动的耦合作用。
关键词:
游客变动 季节调整 盐城麋鹿生态旅游区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苏明申 叶正文 吴钰良 李胜源 钱进 张均强
研究了25~15℃变温与20℃恒温条件对23个桃品种打破休眠的影响。在21个品种中16个品种未打破生理休眠的时期,9个品种叶芽和花芽在25~15℃下的萌动指数大于在20℃条件下的萌动指数,5个品种的花芽在25~15℃下的破眠情况大于在20℃条件下,2个品种的叶芽在25~15℃下的破眠情况大于在20℃条件下。14个品种已部分打破生理休眠的时期,继续供试的16个品种对温度的反应不同,叶芽和花芽对温度的反应不同,大观山1号在25~15℃下的破眠情况大于在20℃条件下,2个桃品种安农水蜜和玉露在25~15℃下的破眠情况小于在20℃条件下;多数品种的叶芽在25~15℃下的破眠情况大于在20℃条件下,多数...
关键词:
桃品种 温度 叶芽 花芽 打破休眠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高莉芬
鹿忆鹿早期的神话研究主要关注大陆南方民族的史诗,从1997年开始,鹿忆鹿除了对大陆南方民族的口传叙事进行汇整研究外,重心亦移转到对台湾原住民神话的探究。除了文献分析法外,鹿忆鹿运用田野调查法,亲自走访大小部落进行田野调查,采集搜录当代社会中神话与信仰的相关资料,以见神话的发展与衍变。关于山海经神话研究,鹿忆鹿结合版本文献学、地理学、图像学等研究方法,从日用类书《诸夷门》中的远国异人、山海异物和图像一端切入,另辟途径,以见两者之关联。鹿忆鹿的神话研究从不预设立场,从大陆南方民族到台湾原住民,到《山海经》与《诸夷门》的图像与版本,都是真实与想象并进,在关怀自身与周遭人类的生活文化与信仰中提出叩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