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47)
2023(4552)
2022(3920)
2021(3671)
2020(3095)
2019(6921)
2018(6731)
2017(12771)
2016(7280)
2015(7815)
2014(7906)
2013(7955)
2012(7452)
2011(6824)
2010(6918)
2009(6030)
2008(5978)
2007(5314)
2006(4400)
2005(4082)
作者
(23491)
(19612)
(19437)
(18531)
(12636)
(9784)
(8829)
(7698)
(7242)
(7132)
(6830)
(6491)
(6483)
(6453)
(6411)
(6223)
(6024)
(5785)
(5704)
(5598)
(5129)
(4856)
(4849)
(4525)
(4447)
(4404)
(4270)
(4263)
(4174)
(4112)
学科
(26637)
经济(26609)
(18477)
管理(17933)
(15066)
企业(15066)
方法(13842)
数学(12296)
数学方法(12168)
(11521)
贸易(11521)
(11390)
(10872)
(9620)
(8026)
(7861)
出口(7856)
出口贸易(7856)
中国(6664)
(6362)
(5437)
(5244)
财务(5228)
财务管理(5214)
企业财务(4983)
技术(4715)
业经(4709)
(4684)
银行(4666)
(4613)
机构
大学(104342)
学院(102688)
(41218)
经济(40423)
研究(39117)
管理(34722)
理学(30288)
理学院(29820)
管理学(29204)
管理学院(29012)
中国(27567)
科学(26872)
(26824)
(21835)
农业(21761)
(21756)
业大(20195)
研究所(20170)
(20113)
中心(17135)
财经(16156)
(15638)
(14851)
(14203)
农业大学(14061)
经济学(13790)
(13750)
北京(12936)
经济学院(12619)
科学院(12562)
基金
项目(73648)
科学(56347)
基金(54379)
(50582)
国家(50240)
研究(46694)
科学基金(40931)
社会(29786)
(28959)
自然(28522)
社会科(28414)
社会科学(28403)
基金项目(28333)
自然科(27895)
自然科学(27872)
自然科学基金(27407)
(25066)
资助(23179)
教育(21297)
重点(17317)
(16557)
计划(16396)
编号(15976)
(15451)
(15375)
科研(14921)
科技(14652)
创新(14572)
(14444)
(13720)
期刊
(40597)
经济(40597)
研究(28030)
学报(26454)
(24483)
中国(20080)
科学(19837)
大学(18433)
学学(17770)
农业(16486)
(16130)
管理(12137)
(9337)
金融(9337)
(9062)
财经(8236)
业大(7723)
(7708)
教育(7566)
经济研究(7538)
(7050)
农业大学(6831)
(6806)
国际(6654)
技术(6564)
问题(6025)
业经(5579)
统计(5428)
科技(5404)
(4805)
共检索到1511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金文松   李建华   单灿灿   吴涛锐   程泳春   程利纹   李佳欢   孙淑静   胡开辉  
【目的】探究鹿茸菇菌包后熟指标与出菇产量间的相关性,为鹿茸菇工厂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设置菌包后熟培养的温度与时间,分析后熟阶段菌包的理化指标与酶活力,得到菌包各种指标与出菇产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菌包后熟阶段,24℃下培养20 d,产量达到(612.23±2.65) g·袋-1。在pH 6.64±0.10、含水率69.63%±0.42%、还原糖质量浓度(514.58±37.46)μg·mL-1、可溶性蛋白质量浓度(246.75±14.82)μg·mL-1、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41.48±3.25) U·mL-1、木聚糖酶活力(70.08±2.91) U·mL-1、淀粉酶活力(157.34±16.25) U·mL-1、漆酶活力(203.27±14.39) U·mL-1的条件下菌包成熟。pH值、还原糖含量、纤维素酶活力、聚糖酶活力和淀粉酶活力5个指标与出菇产量呈正相关,其中木聚糖酶活力与出菇产量的相关性达到0.90。【结论】菌包后熟阶段木聚糖酶活力为(70.08±2.91) U·mL-1时,菌包成熟,可以出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谭伟  郭勇  周洁  贾定洪  
通过对40株姬菇杂交菌株与2个亲本菌株进行栽培出菇试验,考察其出菇产量和商品性状。结果表明:40个杂交菌株与亲本J2-1的平均单产比较,其中有29个杂交菌株的平均单产高于亲本,13个杂交菌株(506、36、16、66、58、670、238、444、185、296、258、191和203)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9个杂交菌株(58、670、238、444、185、296、258、191和203)的差异呈极显著水平;对具有典型姬菇特征的7个杂交菌株(36、41、68、71、258、432、608)与2个亲本菌株进行菇体商品性比较表明,4个菌株(608、36、258、432)是商品性较好的杂交菌株,其中...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田丽丽  罗颉  杨鸣琦  王久涛  史嘉瑜  
【目的】研究鹿茸对小鼠脑组织抗氧化指标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为鹿茸的抗氧化和抗凋亡作用研究提供资料。【方法】选用48只6周龄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灌胃生理盐水,n=12)和高、中、低剂量鹿茸冻干粉组(分别灌胃鹿茸冻干粉1,3和5g/kg,n=12)。各组分别灌胃63d,第64天处死小鼠并取材。用试剂盒检测小鼠脑组织匀浆液中单胺氧化酶(Monoamine oxidase,MAO)、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的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会明  柴红梅  赵静  魏云林  赵永昌  
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杨柳田头菇菌株单孢生长速度与交配型之间的相关性做出分析。结果证明,该菌的单孢生长速度与极性、交配因子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尤其是极性,存在一个单孢生长极慢的极性。对于交配因子,单孢生长速度与交配因子Ax最相关,其次为Bx、By、Ay,而且可以说明交配因子的亚基X比Y更与单孢生长速度相关,它在一定的程度上起关键作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芳灿  高国琪  张晓昱  闵家顺  
以23个香菇菌株为材料,用方差分析法估测了香菇的8个主要数量性状的广义遗传率(h~2B),同时还对上述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测8个性状中,菇峰期的遗传率最高,以下依次为:菌柄直径、菌柄长度、菌盖厚度、单菇鲜重、菌盖直径、干品率,鲜菇产量的遗传最低。在7个与鲜菇产量有关的性状中,菇峰期、干品率、菌柄长度与产量的负相关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其余性状与产量的相关不显著。因此,遗传率较高而与产量密切相关的菇峰期及菌柄长度可作为产量选择的间接指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敏  张季军  刘俊杰  刘娜  李红  
对滑菇单核菌丝体的培养特征和单核体间交配反应进行研究,并进行单核体出菇试验,检验单核体出菇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滑菇属于二极性交配系统,单核体菌丝的培养特征具有多态性,两种交配型单核体的比例符合1∶1的分离规律;滑菇具有单核体结实的特性,但单核体栽培对产量造成影响,在发菌正常的情况下减产20%左右,因此,实际生产中应避免滑菇菌丝单核化现象对产量的影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洁  谭伟  曹雪莲  苗人云  贾定洪  黄忠乾  甘炳成  彭卫红  郑林用  
以姬菇258和金凤2-1为亲本单孢杂交获得4株杂交姬菇新菌株(姬菇44号、姬菇6号、姬菇115号和姬菇7号)与亲本姬菇258和生产上主栽姬菇西德33进行发菌培养、栽培出菇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姬菇6号生育期短,早于其他菌株出菇;姬菇7号商品性状表现最佳。两者都与西德33的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姬菇6号和姬菇7号同时具有经济价值和生产实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海平  陈广信  孙红梅  褚文辉  张伟  李春义  
#N/A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冰  李梁  王露露  董思敏  黄宝亮  张晶  
【目的】对鹿茸胶原多肽进行复合酶水解,优化水解工艺,并测定水解液分子量分布。【方法】以碱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为供试酶类,选用酶解时间、pH值、酶解温度、加酶量为影响因素,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单酶水解条件,根据响应面试验所得到的单酶水解的最适条件,确定双酶复合水解方案。通过SepHadex G25测定鹿茸胶原多肽的分子量分布。【结果】碱性蛋白酶最优水解条件为:酶解时间3.6H,pH值10.50,酶解温度55℃,加酶量4%,水解液的水解度为22.03%;胰蛋白酶最优水解条件为:酶解时间3.2H,pH值8.00,酶解温度50℃,加酶量4.4%,水解液的水解度为15.81%。复合酶水解条件:酶解温度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德战  
科学饲养提高鹿茸生产经济效益吉林省延边敖东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吴德战养鹿的目的是获得主产品鹿茸。在一个养鹿场中,尤其是达到一定规模的大中型鹿场,公鹿占的比重较大,同时又有不可缺少的母鹿、育成鹿及幼鹿。从总体上看,公鹿及母鹿以7:3为官,是获得高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丹青  王杰  
【目的】基于SRAP分子标记技术,筛选出与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菌丝退化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为进一步研究目标性状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以草菇正常生长菌株V51(对照)与其菌丝退化菌株(VNM1~10)为材料,采用群体分离分析法分别构建2种草菇的近等基因池。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寻找两类菌株的差异片段,回收差异片段后与pMD-18T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MD-VNMDF并转化E.coli DH5α感受态细胞,将筛选的阳性克隆测序。根据差异片段序列设计引物,将其转化成SCAR分子标记,并对草菇正常菌株V51及其菌丝退化菌株VNM进行扩增试验,验证该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学东  张子栋  郑冬  马建章  
【目的】从功能基因组学角度深入研究鹿茸软骨组织生长发育机理,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IGF2)在鹿茸软骨组织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SMART技术构建了东北马鹿鹿茸软骨组织全长cDNA文库,并设计IGF2基因保守引物对该文库进行筛选。【结果】构建的未扩增文库滴度为1.8×106pfu·ml-1,文库重组率大于89.8%;插入片段平均长度约为1.2 kb;扩增文库滴度为1.4×1010pfu·ml-1;克隆东北马鹿IGF2基因(GenBank登录号:EF177491)CDS区为540 bp,编码179 aa长度的多肽,与GenBank中检索得到的猪、马、牛、羊、人、小鼠和大鼠IGF...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袁俊秀  尚勋武  杨文雄  王化俊  马小乐  
选用强、中筋10个春小麦品种(系)分四期播种,研究不同筋力类型、不同播期的小麦产量和品质性状间相关性。结果表明,强筋小麦产量与面粉筋力可同步提高,中筋小麦则相反;强筋小麦蛋白质含量与面团弹性、延伸性间呈负相关,中筋小麦蛋白质含量与面团弹性呈显著负相关,与面团延伸性呈极显著正相关。Ⅰ播期时,产量与品质性状间呈正相关,其余播期呈负相关;蛋白质含量与面团弹性在四个播期均为负相关,与面团延伸性均为正相关。随灌浆期日均温的升高,蛋白质含量与面团弹性、千粒重与面团变形功的相关系数先升高后逐渐降低;随灌浆期日照时数的增加,千粒重与面团变形功的相关系数逐步升高,但蛋白质含量与面团弹性的相关系数则先上升后下降。...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章奕  崔杰  何若铭  何志平  刘兴泉  时浩杰  
【目的】分离鉴定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采后的主要致病菌,寻找有效防治真菌病害的植物精油抑菌方法,为秀珍菇采后的保鲜技术提供参考。【方法】以秀珍菇采后分离鉴定的主要病原真菌为防治对象,在常见的13种精油中筛选有效精油,分析精油对采后主要病原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菌丝形态结构及其细胞膜脂过氧化和细胞内容物外泄程度的影响,以不使用精油为对照,研究防治作用机制。【结果】秀珍菇采后主要病原真菌为藤仓镰刀菌Fusarium fujiuroi。在13种备选精油中,石菖蒲Acorus tatarinois精油对藤仓镰刀菌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石菖蒲精油体积分数为1 000μL·L~(-1)时能够完全抑制藤仓镰刀菌的生长,且在此范围内体积分数越高,抑菌效果越好。石菖蒲精油能够提高藤仓镰刀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当体积分数为1 000μL·L~(-1)的石菖蒲精油处理3 h后,藤仓镰刀菌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和细胞内容物泄漏量分别为对照组的2、5和3倍。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石菖蒲精油能改变藤仓镰刀菌菌丝形态并破坏其细胞结构。【结论】石菖蒲精油能够加剧藤仓镰刀菌菌丝细胞膜脂过氧化,破坏菌丝结构,进而加速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藤仓镰刀菌的生长繁殖。图9参26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文丽  李天来  代洋  范泽坤  
为了探讨食用菌生产后产生的大量菌糠在饲料上的应用价值,按饲料养分的检测方法对6种菇类菌糠进行了营养检测。从6种菌糠的粗水分、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等基本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6种菌糠均可以做为饲料的添加料使用,但在使用过程中,注意使用比例调配,根据饲料种类有选择性添加。从总氨基酸含量上看,蛹虫草、香菇、杏鲍菇和金针菇菌糠含量较高,适合做精细饲料的填料,但从必需氨基酸含量上看,蛹虫草、香菇、滑菇有其自己的优势,可根据需要酌情添加。做为饲料的添加料蛹虫草和滑菇菌糠需要适当添加钙素营养。各菌糠水溶性氯化物含量均在0.01%以上,符合饲料对氯元素的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