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74)
- 2023(4071)
- 2022(3428)
- 2021(3068)
- 2020(2597)
- 2019(5787)
- 2018(5937)
- 2017(10586)
- 2016(5967)
- 2015(6939)
- 2014(7145)
- 2013(6777)
- 2012(6315)
- 2011(5687)
- 2010(5891)
- 2009(5463)
- 2008(5294)
- 2007(4957)
- 2006(4405)
- 2005(3989)
- 学科
- 济(21671)
- 经济(21634)
- 管理(16421)
- 业(12990)
- 企(10786)
- 企业(10786)
- 方法(10254)
- 数学(8710)
- 数学方法(8446)
- 学(7827)
- 制(6611)
- 中国(6415)
- 财(6134)
- 体(5987)
- 农(5746)
- 理论(5202)
- 银(4577)
- 银行(4557)
- 融(4511)
- 金融(4504)
- 行(4406)
- 业经(4192)
- 教育(3858)
- 地方(3780)
- 体制(3655)
- 和(3542)
- 农业(3485)
- 务(3353)
- 财务(3324)
- 财务管理(3312)
- 机构
- 大学(88229)
- 学院(87200)
- 研究(32610)
- 济(30204)
- 管理(29708)
- 经济(29264)
- 理学(24870)
- 中国(24815)
- 理学院(24524)
- 管理学(23706)
- 管理学院(23534)
- 科学(22469)
- 京(20202)
- 农(19274)
- 所(17843)
- 研究所(16263)
- 业大(15694)
- 财(15689)
- 农业(15467)
- 中心(15004)
- 江(14523)
- 北京(12710)
- 技术(12336)
- 院(12295)
- 财经(11965)
- 省(11714)
- 范(11606)
- 师范(11395)
- 州(11119)
- 经(10725)
- 基金
- 项目(59460)
- 科学(45404)
- 基金(41936)
- 研究(40572)
- 家(38285)
- 国家(38009)
- 科学基金(31411)
- 社会(23844)
- 省(23694)
- 社会科(22545)
- 社会科学(22540)
- 自然(21400)
- 基金项目(20990)
- 自然科(20930)
- 自然科学(20922)
- 自然科学基金(20519)
- 划(20393)
- 教育(19189)
- 资助(18482)
- 编号(16420)
- 成果(14280)
- 重点(13594)
- 部(12447)
- 课题(12347)
- 计划(12298)
- 发(11943)
- 科研(11651)
- 创(11646)
- 科技(11045)
- 体(11014)
共检索到1383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郝永新 赵德明 杨建民 何诚
为快速检测鹦鹉热衣原体,基于鹦鹉热衣原体rrn操纵元序列(即16S-23S rRNA间隔区基因和23SrRNA基因序列)建立了双重PCR法,对100份临床标本进行检测,并与单一PCR法、免疫荧光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双重PCR法特异性与敏感性均高于单一PCR法、免疫荧光法。双重PCR平均阳性检出率为83.4%~97.2%,敏感性为500 fg/μL。结果显示鹦鹉热衣原体rrn操纵元序列双重PCR法不仅能够检测衣原体和非衣原体感染,而且能够同时实现鹦鹉热衣原体检测和鉴定,从而克服了单一引物应用时的不足,为未来鹦鹉热衣原体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检测手段。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袁吉磊 何诚 蒋毅 凌勇 杨君敬 张发明 李应超 陈曦
为探讨禽鹦鹉热嗜性衣原体PmpD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本实验根据禽类鹦鹉热嗜性衣原体Cal-10株全基因序列设计引物,用PCR法扩增禽嗜性衣原体PmpD基因N端区,将特异性目的基因片段克隆入PBS-TII载体,经测序后确认为目的基因,并提交GenBank。试验扩增的禽鹦鹉热嗜性衣原体Cal株PmpD基因与禽鹦鹉热衣原体6BC株的PmpD基因和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均达99%,与流产衣原体成员嗜流产衣原体S26/3株、嗜豚鼠衣原体(GPIC)、嗜猫衣原体(Fe/C-56)核苷酸相似性分别为89%、82%和77%。PmpD基因N端区基因亚克隆到pET-32a(+)载体上,重组表达载体转化BL21(DE3)...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诚 朱虹 王传武 何君 张浩杰 檀华 端青
利用鹦鹉热衣原体重组主要外膜蛋白 (MOMP)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产物 ,纯化后与白油佐剂乳化成疫苗。对 3批疫苗物理性状、无菌试验、安全试验、最小保护剂量、效力检验、免疫期、保存期和田间试验等各项技术指标进行了测定。重组MOMP疫苗为乳白色油包水型疫苗 ,黏度为 8s·0 4mL-1;细菌培养阴性 ;10d肉鸡分别以5 0和 10 0 μg注射免疫后 ,观察 14d ,免疫鸡群除一过性发蔫外 ,临床采食、饮水 ,注射部位剖检无异常变化 ;以 2 5 ,5 0 ,10 0和 2 0 0 μg分别免疫肉鸡后 ,30d龄攻毒 ,发现 5 0 μg免疫组可以抵抗病原的攻击 ;选择每只 5 0 μg免...
关键词:
鹦鹉热衣原体 主要外膜蛋白 疫苗 肉鸡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萍 马晓霞 周小凯 马鹏 常秋燕 李林杰 李凌浩 马忠仁
为了研究流产衣原体蛋白酶样活性因子(CPAF)的免疫原性,建立快速有效的流产衣原体抗体检测方法,根据Gen Bank中公布的流产衣原体基因组序列,设计并合成了流产衣原体CPAF蛋白编码基因的特异性引物,以流产衣原体标准菌株基因组为模板,经PCR扩增获得长度为1 809 bp目的基因片段;对获得的目的基因进行测序,并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预测分析;再将该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 ET-30a中,经双酶切、测序鉴定;构建成功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并用IPTG对目的蛋白进行诱导表达,通过对诱导条件的优化,确定诱导表达的最佳条件,表达产物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成功克隆流产衣原体CPAF蛋白的编码基因,该编码产物可能是定位于宿主细胞质中的一种衣原体分泌性蛋白酶,分子内具有多个可能的抗原表位;重组表达质粒经IPTG诱导后,表达分子质量为67.6 ku的CPAF蛋白,该重组蛋白能与抗His-tag单克隆抗体以及流产衣原体阳性血清特异性结合,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结果表明,以大肠杆菌表达系统重组表达的流产衣原体CPAF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作为动物流产衣原体病的血清学诊断及亚单位疫苗研究的候选抗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云雷 魏飞龙 李健 张小华 蒋红霞
【目的】建立基于鸡毒支原体种特异性粘附蛋白编码基因pvpA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不同国家和地区鸡毒支原体pvpA基因序列,在高度保守区域设计一对引物。以临床分离鸡毒支原体RC1为模板扩增pvpA基因,将其连接到PMD19-T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DH5α中,经PCR和酶切鉴定并测序验证后得到阳性重组质粒rPvpA90。以rPvpA90为模板建立SYBR Green I荧光定量的标准曲线和溶点曲线,并进行特异性,灵敏性,重复性及临床样本检测试验,评价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所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循环阈值与模板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溶点曲线特异,相关系...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潘晓艺 刘杜鹃 沈锦玉 张宇飞 蔺凌云 王军毅 郝贵杰 姚嘉赟 徐洋 袁雪梅
罗氏沼虾野田村病毒(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 nodavirus,MrNV)和双顺反子病毒(M.rosenbergii dicistrovirus,MrDV)是已报道对罗氏沼虾易感的主要致病性病毒,该研究通过建立双重RT-PCR方法对MrDV和MrNV两种病毒同时进行检测。根据MrDV和MrNV基因组序列的保守区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并对双重PCR的退火温度和引物浓度进行优化,在获得优化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后,对罗氏沼虾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双重PCR最佳退火温度为60℃,反应体系最佳引物终浓度MrNV384为0.1μmol/L,MrDV472为0.05μmol/L,对...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马冬梅 白俊杰 邓国成 李胜杰 叶星 江小燕
为了早期快速诊断近年来流行于广东省养殖大口黑鲈(Micropterussalmoides)中的病毒性溃疡综合征,本研究用基因组步移的方法获得了大口黑鲈溃疡综合征病毒(Largemouthbassulcerativesyndromevirus,LBUSV)主要衣壳蛋白(MCP)基因,该基因编码区全长1392bp。通过序列比较分析,在MCP基因内确定了一段241bp的特异性较强的片段作为靶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经过优化PCR反应条件,建立了可以快速检测大口黑鲈溃疡综合征病毒的PCR方法。实验表明,在PCR进行到30个循环反应时可以检测到的质粒最小浓度是104拷贝数/μL,相当于104个病毒粒子。利...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武阅
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着: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二百元。另一只鹦鹉前则标道:此鹦鹉会四门语言,售价四百元。该买哪只呢?两只都毛色光鲜,非常灵活可爱。这人转啊转,拿不定主意。
关键词:
四门 销售代表 八门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云开
有一个老人非常寂寞,看到邻居家养了几只鹦鹉,就想自己也买一只。有一天,他来到鸟市,这里有许多大大小小的鹦鹉。他看到一只鹦鹉前标着: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200元。他又来到另一只鹦鹉前,这个鹦鹉前面标道:此鹦鹉会四门语言,售价400元。这个人犯难了,买哪一只更好呢?两只鹦鹉都毛色光鲜,非常灵活可爱。他又在鸟市上溜达,看看还有没有更合
关键词:
四门 公关人员 摇摇头 销售代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牛雯雯 王暄 李红梅 鞠玉亮 万文文
【目的】设计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和菲利普孢囊线虫(Heterodera filipjevi)特异性引物,建立同步快速检测这两种线虫的双重pCr体系,为中国小麦孢囊线虫(Cereal Cyst nematodes,CCn)的田间快速诊断与综合治理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通过比对分析10种植物寄生线虫24个群体的线粒体dna(mtdna)Coi序列,分别设计并筛选禾谷孢囊线虫和菲利普孢囊线虫的上游特异性引物Ha f8和Hf f9,以及下游通用引物Haf r8;通过引物浓度比和退火温度的优化,建立针对这两种CCn的双重pCr检测体系;利用该体系对中国黄淮麦区部分CCn样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建科 冯再平 仇农学
【目的】研究苹果浓缩汁中耐热菌(Alicyclobacillusacidoterrestris)的定量PCR快速检测法。【方法】通过引物设计、PCR扩增及凝胶纯化试剂盒回收,构建并获得耐热菌的PCR竞争模板;用获得的竞争模板作为定量内标物建立耐热菌的竞争定量PCR(QC-PCR)检测体系。【结果】经对建立的QC-PCR检测体系优化,目标模板检测灵敏度由5×104个分子/PCR体系,提高到50个分子/PCR体系,竞争模板和目标模板分子共扩增可检测到5×102个目标模板分子/PCR体系,并能从人工回添苹果浓缩汁样品中定量检测到5×103cfu/PCR体系的耐热菌,整个检测时间为4~5h,比传统的细...
关键词:
耐热菌 苹果浓缩汁 竞争定量PCR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冰凌 孙佳楠
变点检测问题是近年来数理统计研究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文章基于R软件Changepoint程序包,借助模拟研究并应用三种常见的变点检测方法,分别对泊松和指数序列的均值方差变点进行检测。从不同的样本量、分布参数变化、变点个数、优化函数中使用不同惩罚项的角度,综合考察比较了三种方法对两类分布序列变点检测的效果。并针对英国矿难发生次数的经典实际数据实证,揭示了三种方法对该数据的变点检测效果,也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可靠性。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晶晶 高晓建 张晓君 马丽娜 阎斌伦 白雪松 赵佳铭 毕可然 秦蕾
本研究检测了分离自发病大菱鲆、半滑舌鳎及鲤鱼的22株病原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毒力相关基因的携带情况,并建立了病原鳗弧菌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以PCR方法检测8个毒力相关基因的分布,结果显示,22株病原鳗弧菌均可扩增出6个基因(emp A、vah1、vah4、fla A、rtx A和ton B)目的条带,未扩增出vir A和ang M基因;针对vah4和rtx A设计引物进行双重PCR扩增,同一PCR反应体系可扩增出两条目的条带,灵敏度为2.4×103 CFU/ml,对照菌无任何扩增条带;以vah4设计引物进行LAMP扩增,病原鳗弧菌可扩增出阶梯状条带,呈现阳性反应,6...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晓丹 肖自东 孙威 李席席 周一凡 张晓君
根据NCBI已发表的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促旋酶B亚单位基因gyrB和编码细菌RNA聚合酶σ70因子基因rpoD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青虾源维氏气单胞菌的双重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青虾源维氏气单胞菌gyrB和rpoD基因PCR扩增产物大小分别为815 bp、554 bp,而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哈维弧菌(Vibrio harveyi)、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需钠弧菌(Vibrio natriegens)、非O1霍乱弧菌(non-O1 Vibrio cholerae)、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扩增结果皆为阴性;灵敏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检测到的最低菌体DNA量为1.8×10~(-2) ng/μL,且10份送检样本检测结果与传统细菌分离鉴定结果相一致。结果表明,双重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好、灵敏性高,适用于青虾源维氏气单胞菌的快速检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庆 曾伟伟 刘春 马冬梅 石存斌 吴淑勤
为同时检测患病大口黑鲈中不同属虹彩病毒感染和带毒情况,针对蛙病毒属和肿大细胞病毒属大口黑鲈虹彩病毒主衣壳蛋白(major capsid protein,MCP)基因的序列,分别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Rana-mcp F/R和Mega-mcp F/R,扩增产物片段大小分别为475 bp和262 bp。通过PCR反应体系的优化、反应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试验,建立一种可以同时检测大口黑鲈蛙病毒属和肿大细胞病毒属虹彩病毒感染的双重PCR检测方法,最低DNA检测量分别为6.5 pg和14.5 pg。用此方法,对临床获得的15个大口黑鲈样品进行双重PCR检测和序列测定,获得5个蛙病毒属和1个肿大细胞病毒属虹彩病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