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35)
2023(4541)
2022(3762)
2021(3796)
2020(3127)
2019(7348)
2018(7066)
2017(12992)
2016(6995)
2015(8226)
2014(7872)
2013(8052)
2012(7844)
2011(7473)
2010(7344)
2009(6834)
2008(6939)
2007(5922)
2006(5309)
2005(4901)
作者
(20777)
(17572)
(17497)
(16709)
(11351)
(8276)
(7751)
(6876)
(6779)
(6424)
(6148)
(5950)
(5789)
(5783)
(5768)
(5436)
(5215)
(5136)
(5056)
(4723)
(4623)
(4273)
(4227)
(4062)
(4049)
(3891)
(3843)
(3636)
(3526)
(3510)
学科
(34146)
经济(34107)
管理(15754)
方法(15526)
(14385)
数学(14178)
数学方法(14073)
中国(12649)
(10182)
企业(10182)
(9545)
贸易(9540)
(9406)
(8171)
(7236)
(6070)
(6056)
(5679)
银行(5666)
关系(5604)
(5573)
(5513)
金融(5512)
业经(5489)
(5440)
环境(5222)
农业(5143)
(4872)
(4573)
(4361)
机构
大学(113403)
学院(107540)
(54397)
经济(53769)
研究(46678)
管理(37232)
中国(35923)
理学(32039)
理学院(31580)
管理学(31095)
管理学院(30891)
科学(26517)
(25409)
(24022)
(22669)
研究所(22271)
经济学(19132)
中心(18931)
财经(18744)
(18133)
(17463)
经济学院(17276)
北京(16769)
(16325)
(15225)
师范(15101)
科学院(14848)
农业(14420)
财经大学(14229)
(14147)
基金
项目(71660)
科学(57605)
基金(56131)
研究(51432)
(50454)
国家(50153)
科学基金(41518)
社会(35532)
社会科(33818)
社会科学(33810)
基金项目(28545)
自然(25529)
自然科(24997)
自然科学(24985)
自然科学基金(24603)
资助(23740)
教育(23250)
(22614)
(21614)
中国(18558)
(18388)
编号(17863)
重点(16956)
国家社会(16670)
成果(15948)
教育部(15830)
(15615)
(14344)
人文(14035)
大学(13946)
期刊
(56440)
经济(56440)
研究(36627)
中国(21440)
学报(18828)
科学(18443)
(16427)
(15428)
大学(14312)
管理(13872)
学学(13321)
农业(11722)
经济研究(10566)
财经(10144)
教育(9963)
(9887)
金融(9887)
(9675)
世界(9348)
国际(9048)
(8908)
问题(7975)
(7322)
技术(7092)
业经(5894)
资源(5506)
技术经济(5359)
(5279)
统计(5120)
经济问题(4569)
共检索到1650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肖鹏  
翻译与引介工作对于新时期中国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梳理百年来图书情报学的译介传统,提出了中国图书情报学翻译实践的三个缺憾:系统性的匮乏、交流与批评机制的不完善和译介流向的单一。在这一基础上,作者提出"译介谱系"的概念,强调改善评价导向、加强译介力度、加快译介速度、提高版权意识、培养翻译人才等有效举措都需要围绕"构建完整的图书情报学译介谱系"来展开,才能事半功倍,真正发挥译介事业的效用。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马福华  
《天下》月刊的译介出版活动,践行了该杂志"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实现中西方之间更好的文化理解"的文化宗旨。它通过多元化的出版选材,跨专业、多元化与国际化的中外译者和撰稿人群体,归化和异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合理完善的编辑发行体系将中国文化成功地传播到西方。《天下》月刊译介中国文化的成功之道为我国当下期刊的运营和发展提供了参考,也对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期刊] 求索  [作者] 杜玉华  
2021年是《法兰西内战》出版150周年。《法兰西内战》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经译与深入传播四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法兰西内战》的编译主体由个人变为国家机构;编译文本同时传播到趋于统一;传播人群由早期限于精英知识分子不断拓展到党的领导干部、广大党全国各地;传播媒介由单一的纸质“线下”传播转变为纸质与数字化相结合的“线上线下融合传重要意义。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肖鹏  
传统上,翻译与引介(下称"译介")一直被中国图书情报学视为一种"开眼看世界"的手段。在译介中,我们看到西方兴盛发达的图书馆学群象、看到一波又一波的技术浪潮、看到学科的发展转型与跌宕起伏。某种程度上,译介已经不是简单的手段,而是内化为一种学术传统和学科实践,甚至成为一种深植脑海的行动直觉。几乎我们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会下意识地向"西"观望,试图找到借鉴的对象,找到学习的范本,找到一个让人感觉舒适和稳妥的坐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延安  
文章通过对19世纪来华新教传教士中文报刊中所涉及的汉译名形态、特点和翻译方法的分析,认为19世纪来华传教士在音译、意译翻译策略使用上更为"本土化";一名多译、古典翻新和中西涵化等语言特点既反映出西方概念在汉语中词汇化的过程,又传递出汉语词汇变迁的历史传承。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周余姣  
李永安翻译的《图书馆学问题》,是现在所见到巴特勒《图书馆学导论》的最早中文译本。这一译本久被忽略,存在多方面的原因。发现这一译文对于廓清我国学界对美国"芝加哥学派"的认识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警醒我们要重视学术著作的承传问题。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耀  
《大学》位列“四书”之首,其对外传播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文章主要探究翻译传播过程各要素对《大学》译本译介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研究传播的有效方法,认为时代背景、翻译目的、翻译模式、传播方式及读者反应等因素对译本译介效果有直接影响。新时代译者应采取“以我为主”的积极态度,在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后选择合适的译介策略。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肖朗  
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伴随着中国教育及其学术现代化的进程而传入近代中国。19世纪后半叶,外国来华传教士通过著述和办报开始导入裴氏教育思想。20世纪初,《教育世界》发表了裴氏教育代表作《林哈德和葛笃德》的第一个中译本《醉人妻》,并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裴氏的生平业绩和教育思想。民国时期,出版了《林哈德和葛笃德》的第二个中译本《贤伉俪》,教育期刊和大学学界对裴氏教育思想作了进一步的传播和研究,这些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民国教育"取法美国"的时代特色,也标志着对裴氏教育思想的介绍和导入已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丽静  
分析了中文译著图书著录时遇到的一些常见问题、疑难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程焕文  
作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和近代中国维新运动的重要先驱,林则徐是晚清时期中国翻译介绍西方图书馆的第一人。本文全面分析了林则徐在1840年左右组织编译的《四洲志》,以及魏源于1842年重编的《海国图志》翻译介绍西方图书馆,尤其是美国公共图书馆的历史史实,从而说明了西方图书馆观念最初流入中国的情形。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马明蓉  张向阳  
文章以离散作家兼离散译者张错为个案,探讨离散书写与离散译介的关系。张错离散书写中的乡情归依、母语文化坚守和创作语言选择经历了双重边缘的母语文化寻根之旅,蕴涵着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创造出独特的第三文化空间。张错离散译介是全球化语境下重塑母语文化的行为,具体表现为编纂译集、诗歌自译和译介出版等行为。张错的离散书写和离散译介行为说明,离散书写和离散译介是离散主体文化身份一致下的文化翻译行为。两者实属一枝二花,同根同源,呈现出相融互生的面貌。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蔡铁权  
我国在近代社会发展漫长艰辛的历程中,教育的振兴、国民素质的提升无疑是十分重要的,而教育发展的一个关键要素是教科书。在我国教育近代化的转变过程中,科学教科书的演进是这种转变过程的一个缩影。我国近代科学教科书历经从教会学校肇始,外国传教士译介西方科学教科书为其嚆矢,洋务学堂又踵事增华于其后,至留学潮兴起,尤其是留日学员大力译介日文科学教科书,我国近代科学教科书发展中的译介西书时期圆满完成。这一时期的译介西书,既为以后我国自主编纂教科书做了学术准备,也做了人才储备,更为我国教育近代化迈出艰难的第一步做出了贡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肖朗  
在明清之际“西学东渐”浪潮的推动下,来华耶稣会士译介了大量的西方大学自然科学和哲学讲义,其译著包括《几何原本》、《同文算指》、《浑盖通宪图说》、《灵言蠡勺》、《寰有诠》、《修身西学》、《名理探》等。耶稣会士通过译介西方大学讲义导入了西方大学的课程体系以及科学的方法论,并开创了晚清第二次“西学东渐”的先河。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丁俊  
《唐代财政》原本是杜希德的博士论文,经整理后出版并再版。该书梳理并再现了唐代财政300年间的剧烈变化,揭示了其对后来社会的诸多影响,是中国中古时期财政史方面的一部力作。该书中文译本由中西书局于2016年出版。首章"土地分配制度",在简述制度之后,作者运用敦煌、吐鲁番资料证明,在769年之前,均田制在西北边地一直合法地实施,进而反驳了"均田令不过是一纸空文"的观点。均田制之所以瓦解,是由于法令方面存在缺
关键词: 均田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