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1)
- 2023(930)
- 2022(797)
- 2021(771)
- 2020(672)
- 2019(1432)
- 2018(1274)
- 2017(2056)
- 2016(1416)
- 2015(1493)
- 2014(1479)
- 2013(1497)
- 2012(1495)
- 2011(1456)
- 2010(1423)
- 2009(1395)
- 2008(1393)
- 2007(1397)
- 2006(1185)
- 2005(1100)
- 学科
- 学(5144)
- 森(3130)
- 森林(3130)
- 林(3118)
- 济(2823)
- 经济(2820)
- 虫(1923)
- 生态(1860)
- 生态学(1513)
- 业(1499)
- 害(1343)
- 农(1258)
- 管理(1252)
- 虫害(1201)
- 壤(1175)
- 土壤(1174)
- 方法(1132)
- 防(1122)
- 及其(1049)
- 防治(1036)
- 治(1032)
- 物(985)
- 动物(930)
- 企(921)
- 企业(921)
- 农业(904)
- 病虫(900)
- 病虫害(900)
- 植(894)
- 数学(883)
- 机构
- 大学(22418)
- 学院(21614)
- 研究(12850)
- 科学(11690)
- 农(10939)
- 业大(8933)
- 所(8874)
- 研究所(8524)
- 中国(8294)
- 农业(8236)
- 林业(7876)
- 省(6660)
- 京(6518)
- 室(6238)
- 实验(6077)
- 院(5910)
- 实验室(5758)
- 林(5735)
- 重点(5441)
- 农业大学(5398)
- 研究院(5130)
- 管理(4968)
- 科学研究(4851)
- 中心(4643)
- 北京(4533)
- 济(4475)
- 江(4372)
- 经济(4318)
- 业(4263)
- 科学院(4083)
共检索到340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桂林 周昌清 庞虹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insect community diversity in coniferous mixed forest,leguminous mixed forest,native species mixed forest and pine forest of subtropical hilly land in Heshan,Guangdong Provinc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ichness index(S),diversity index(H'),probability of interspecific ...
关键词:
鹤山丘陵 人工林 昆虫群落 群落多样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小平 赵平 饶兴权 蔡锡安
叶面积指数(LAI)是反映森林冠层结构的重要参数,通常情况下,用光学仪器测定的LAI值偏低需要进行校正。该文使用数码植物冠层图像仪(CI-110 DPCI)测定鹤山丘陵3种人工林(马占相思林、针叶林和荷木林)的有效叶面积指数(LAIe),用直接测定法得出的LAI对LAIe进行校正,并分析冠层LAI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LAIe明显低于LAI,两者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P<0.01);拟合的经验方程适用于校正相应林分的LAIe。3种人工林冠层的LAI总体上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荷木林的年平均LAI最高(6.56),其次为马占相思林(3.94),针叶林最低(3.76),荷木林的LAI明显高于另两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小平 蔡锡安 赵平 饶兴权 邹碧 周丽霞 林永标 傅声雷
该文采用收获法和标准木法研究了南亚热带3种人工林群落:马占相思林、针叶林(马尾松+杉木)、木荷林(木荷+红荷)的生物量及净初级生产力,为揭示鹤山丘陵人工林的结构功能规律及全球变化生态学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林分现存生物量由大到小依次为:马占相思林(176.03 t/hm2)、木荷林(122.91 t/hm2)、针叶林(104.93 t/hm2)。在林分各层次的分配比例中,乔木层所占比例最大,为95.1%~98.7%;灌木层和草本层所占比例较小,尤其是草本层,灌木层为0.9%~4.5%,草本层为0.4%。净初级生产力(NPP)由大到小依次为:马占相思林(25.32 t/(hm2.a))、...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顾伟 马玲 孙虎 王利东 张子龙
【目的】研究不同土壤条件下落叶松人工林昆虫群落结构及动态的差异,为森林经营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以小兴安岭凉水自然保护区内封山育林状态下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根据地形土壤条件,选择埋藏潜育暗棕壤-落叶松人工林(A)、厚层埋藏暗棕壤-落叶松人工林(B)、暗棕壤性土-落叶松人工林(C)、典型暗棕壤-落叶松人工林(D)4种生境类型,分别设置3个20 m×20 m的样地,采用扫网法、巴氏罐诱法、震落法、高枝剪标准枝法对样地内昆虫群落进行系统的调查。【结果】共捕获昆虫样本5 204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璟 杨宁
【目的】探讨亚热带红壤丘陵区5种不同人工林对土壤性质的影响。【方法】以亚热带红壤丘陵区的纯杉木林(Cunninghamia lanceolata,CL)、杉木马尾松混交林(Cunninghamia lanceolata-Pinus massoniana,CLPM)、杉木樟树混交林(Cunninghamia lanceolata-Cinnamomum camphora,CLCC)、天然次生林(Natural secondary forest,NF)与纯马尾松林(Pinus massoniana,PM)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取样与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5种人工林地中不同土层(0~20、20~4...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蔡玉林 李飞 李家永 陈永瑞 李海涛 张宏志
对比研究了亚热带丘陵区几种人工林在对大气降水再分配后发生的水质变化。对P、K、Ca、Mg、Na、S元素的测定分析表明,不同林分具有不同的交换特性,3种人工林中Mg和K、Ca均较容易淋失,而对于P和Na则呈现明显的吸收或吸附作用。
关键词:
亚热带 树干径流 穿透雨 化学元素 淋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崔金杰 雒珺瑜 夏敬源 王春义
在田间小区研究了转双价基因棉(中棉所41号)对昆虫群落结构与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双价 基因棉田昆虫群落的结构与转Bt基因棉田和常规棉田无明显差异,但与常规棉常规施药田差异显著;转双价基因 棉田昆虫群落的物种数(50种)与常规棉田(50种)和转Bt基因棉田(53种)无明显差异,但均明显高于常规棉常规 施药田(44种);转双价基因棉田昆虫群落的个体总数和相对丰盛度与其他棉田无明显差异;转双价基因棉和转Bt 基因棉对昆虫群落物种数的时空动态无明显影响,而常规药物防治对棉田物种数的时空动态分布影响较大;棉铃 虫已不是转双价基因棉田和转Bt基因棉田的优势害虫,但仍然是常规棉田和常规棉常规施药田的优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君玉 程金花 张洪江 周泽福 张友焱 陆晓宇 马西军 李国会
【目的】研究晋西黄土丘陵区油松、杨树和刺槐3种典型人工林枯落物的持水特性。【方法】采集研究区油松、杨树和刺槐人工林不同层次枯落物,测定其蓄积量、最大持水量、吸水速率、最大吸湿比、有效拦蓄量等持水特性参数。【结果】3个树种人工林地中枯落物的蓄积量依次为油松林(13.72t/hm2)>杨树林(13.42t/hm2)>刺槐林(6.88t/hm2),枯落物的最大持水量依次为杨树林(18.83t/hm2)>油松林(14.24t/hm2)>刺槐林(11.44t/hm2),枯落物的最大吸湿比依次为刺槐林(2.85)>杨树林(2.75)>油松林(2.17),枯落物的有效拦蓄量依次为杨树林(27.23t/hm2...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枯落物 持水特性 晋西地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坤 曹林 周春国
以苏南丘陵地区的马尾松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树干解析及各测树因子(即胸径、树高和材积)的生长模型拟合,并依据该区域森林资源历史调查数据中的森林起源信息对马尾松天然林与人工林生长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人工林的胸径和树高连年生长量最大值出现在10年左右,平均生长量最大值出现在15年左右;马尾松天然林的胸径和树高连年生长量最大值出现在18年左右,平均生长量的最大值同样出现在15年左右;马尾人工林数量成熟龄为47年,天然林数量成熟龄为50年;选用Richards生长模型对区域内马尾松各测树因子进行拟合的效果最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高喜荣 赵辉 杨海青 凌晓明 樊巍
为全面了解外来种火炬树的生态服务功能,研究了太行山南端低山丘陵区岩石裸露地和自然荒坡二种生境营造的11年生火炬树人工林的生物量与碳贮量。主要结果为:建立了火炬树各器官生物量和基径、树高的回归方程,回归系数均在0.92以上,都达到极显著水平,可以用于研究地区火炬树生物量的测算;石裸地和荒坡地火炬树群落生物量分别达到13.395 4 t·hm-2和29.106 4 t·hm-2,高于同地区乡土灌丛的生物量;火炬树平均含碳率44.56%,石裸地和荒坡地火炬树群落植物层碳贮量分别达5.915 5 t·hm-2和12.975 1 t·hm-2,荒坡0~20 cm土壤碳密度为2.172 2 kg·m-2,...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宋霞 刘允芬 徐小锋 于贵瑞 温学发
用涡度相关法对亚热带红壤丘陵区人工针叶林的二氧化碳、水、热通量进行了观测,重点分析了23m、39m两层高度的观测结果,同时把观测期分为春季和冬季两个不同时间段作了对比。结果表明,不管冬季还是春季,39m高度所测的总通量值和夜间通量值都要小于23m的观测值,这种通量差别表明:23m高度的观测结果更接近当地生态系统与大气之间的通量交换值,在此种生态类型条件下用涡度相关法测碳通量时,在23m、39m两层高度之间仍然存在大气平流现象;该试验区植被在冬季仍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而且光合作用所吸收的CO2大于呼吸作用所排放的CO2,因此该种生态系统在冬季仍表现为碳汇;春季的碳通量值为冬季的2倍以上。对不同季...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焦菊英 王万忠 李靖 杨亚莉
根据黄土高原绥德、延安、离石、安塞等地的径流小区观测资料 ,以降雨指标大于坡耕地侵蚀性降雨标准为条件 ,即PI30 >3 2 0mm2 ·min- 1 和I30 >0 2 8mm·min- 1 ,分析了不同次降雨条件下人工林地相对于坡耕地的减水减沙效益 ,及整地工程对林地减蚀作用的影响 ,建立了不同降雨条件下不同盖度林地减水减沙效益的关系式 (V =0~ 10 0 ;PI30 =3 2 0~ 10 0mm2 ·min- 1 ) :R% =16 0 4 2 6 - 2 8 90 6 4 4 (1 V) - 37.4 4 2log(PI30 ·V) ,r =0 .835 , n =88S%...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学伍 陈云明 王铁梅 曲卫东
【目的】研究黄土丘陵区中龄至成熟油松人工林的水文效应动态,为当地森林的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陕北黄龙山林区典型油松人工林的长期水文定位观测,以采伐上层乔木后自然恢复的灌草地(以下简称"采伐地")为对照,研究油松林在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程中林冠层对降水的再分配、枯落物层对降水的截留率及其对产流与产沙量和土壤储水量等的影响。【结果】从中龄林到成熟林,油松林冠年截留率由17.0%增加到29.7%,其年平均截留率为采伐地灌草层的5倍左右;油松林树干年茎流率平均为2.8%,且与林龄、年降水量关系不明显;油松林枯落物层对降水的年截留率约为9.7%,随林龄变化保持稳定,且与采伐地差异不显著...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向珊珊 李金柱 晏绍良 王柏平 李爱华
以大别山区2种典型的板栗林药模式板栗-苍术和板栗-天麻为研究对象,测定比较板栗套种苍术和天麻对林地小气候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板栗林下套种苍术和天麻后10 cm地温降低,板栗-天麻10 cm地温显著低于板栗纯林;林下气温和气温日较差降低;林下湿度有所升高,板栗-天麻的大气湿度稳定地高于板栗纯林;土壤容重板栗-天麻>板栗纯林>板栗-苍术,最小持水量板栗-苍术>板栗纯林>板栗-天麻,板栗-苍术土壤全效氮、全效磷、全效钾、有效氮、有效磷和有机质增加,板栗-天麻土壤全效氮、全效钾、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
关键词:
板栗 林下经济 小气候 土壤理化性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肖灵香 方晰 项文化 李毅 李胜蓝
为探明由不同树种组成的森林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机制,采集湘中丘陵区地域相邻、立地条件一致、年龄相近的马尾松+石栎针阔混交林、南酸枣落叶阔叶林、石栎+青冈常绿阔叶林和杉木人工林土壤(0~15、15~30 cm)进行理化性质测定。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两土层的容重均高于3种次生林,4种森林土壤具有南方丘陵区红壤典型质地粘重特征,均为粘壤土,但4种森林类型土壤各粒级颗粒百分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各土层含水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表现为杉木人工林最高,其次是南酸枣落叶阔叶林和石栎+青冈常绿阔叶林,马尾松+石栎针阔混交林最低;4种森林土壤全N、全P、全K、水解N、有效P、速效K平均含量均表现为0~15 cm土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