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77)
2023(11572)
2022(10273)
2021(9658)
2020(8132)
2019(18857)
2018(18823)
2017(36641)
2016(20069)
2015(22697)
2014(22758)
2013(22464)
2012(20415)
2011(18459)
2010(18335)
2009(17010)
2008(16626)
2007(14540)
2006(12792)
2005(11347)
作者
(57840)
(47859)
(47613)
(45424)
(30602)
(23022)
(21675)
(18840)
(18247)
(17171)
(16443)
(16137)
(15227)
(15107)
(14781)
(14702)
(14387)
(14230)
(13715)
(13565)
(11871)
(11850)
(11511)
(10842)
(10733)
(10715)
(10636)
(10569)
(9636)
(9379)
学科
(76452)
经济(76333)
管理(63228)
(58116)
(49958)
企业(49958)
方法(35141)
数学(30060)
数学方法(29723)
(22622)
(20299)
中国(19482)
(18860)
业经(18082)
(17092)
地方(14769)
(14430)
财务(14360)
财务管理(14332)
企业财务(13606)
理论(13305)
农业(13191)
(13183)
贸易(13177)
(12996)
(12984)
环境(12905)
(12815)
技术(12722)
(12692)
机构
大学(287664)
学院(284552)
管理(115208)
(110909)
经济(108389)
理学(100121)
理学院(99040)
管理学(97457)
管理学院(96944)
研究(93057)
中国(68185)
(61175)
科学(57738)
(53888)
(46235)
(44039)
财经(42854)
业大(42687)
研究所(41995)
中心(41607)
(41038)
(38835)
北京(38443)
(36736)
师范(36401)
农业(34382)
(33838)
(33199)
经济学(32809)
财经大学(31956)
基金
项目(196671)
科学(154708)
研究(145089)
基金(142976)
(123719)
国家(122691)
科学基金(105867)
社会(90592)
社会科(85763)
社会科学(85742)
(76572)
基金项目(76449)
自然(69151)
自然科(67493)
自然科学(67480)
教育(66404)
自然科学基金(66264)
(64264)
编号(59450)
资助(58708)
成果(49003)
(43659)
重点(43570)
(40985)
(40899)
课题(40749)
(39051)
创新(38202)
教育部(37706)
科研(37286)
期刊
(121747)
经济(121747)
研究(85052)
中国(52769)
学报(45113)
管理(42581)
(41474)
科学(41353)
(40528)
大学(34417)
学学(32361)
教育(31725)
农业(27893)
技术(23921)
(23638)
金融(23638)
财经(20856)
业经(19603)
经济研究(18428)
(17618)
问题(15904)
理论(14883)
图书(14729)
科技(14219)
实践(13703)
(13703)
(13374)
技术经济(13177)
(13109)
现代(13079)
共检索到4110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燕  周学军  蔡亚非  陈杰  杨帆  李平  刘再群  邓立翠  
取发育到第14天的鹅胚胎(E14)到1日龄雏鹅的脾脏用免疫荧光双标法研究CD4和CD8抗原表达,用Hoeschst33342的荧光染色方法分析细胞凋亡率,探索鹅胚脾淋巴细胞选择机制。结果显示:E14脾初具轮廓,E19脾出现红髓和白髓,1日龄时脾被膜增厚,脾小结数目增多,脾结构完整。CD4和CD8共表达于脾的红髓和被膜上,白髓中表达量较少。鹅胚脾的CD4+CD8+表达量为1%~30%;1日龄雏鹅的双阳性面积百分比与胚胎鹅E14、E19、E24、E27差异极显著(P<0.01);1日龄雏鹅的凋亡率与胚胎鹅E14、E24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鹅胚脾的CD4+CD8+表达与细胞凋亡存在协同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苏玲  胡静  李雨婷  金周雨  杨扬  杨颜铭  宋慧  
为确定树舌多糖在小鼠脾淋巴细胞上的定位,应用胺化还原法在树舌多糖(GAP)的还原性末端连接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其荧光取代度,xCELLigence RTCA DP全自动实时细胞分析仪检测GAP荧光标记前后生物学稳定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脾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NK细胞中的GAP荧光强度,荧光显微镜观察GAP在小鼠脾淋巴细胞中的定位。结果显示:在荧光标记GAP(FITC-GAP)前后的细胞毒活性不变,并且其荧光取代率为0.90%;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小鼠脾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NK细胞上的荧光信号强度与FITC-GAP加入量成正相关,荧光显微照片显示GAP定位于小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奎  李明  康相涛  刘英  
为了探讨固始鸡脾脏内淋巴细胞自然凋亡的过程和超微结构的变化。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固始鸡17日龄胚胎和4,19周龄固始鸡3组正常发育的脾脏内淋巴细胞自然凋亡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脾脏内自然凋亡的淋巴细胞主要表现为细胞核的变化,其次是线粒体增多。核质凝集为新月形、C字形、圆环形、花瓣状等多种形态,凋亡细胞裂解为凋亡小体,最后被巨噬细胞吞噬;固始鸡胚胎和4,19周龄固始鸡脾脏内自然凋亡细胞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由此可见,固始鸡脾脏内淋巴细胞存在着自然凋亡现象,凋亡细胞主要表现为细胞核的变化,其次是线粒体增多。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特列克·阿依恒别克  赛福丁·阿不拉  萨比热·热夏提  况玲  德力拜尔·木拉提  阿得力江·吾斯曼  
[目的]探讨骆驼刺酸性多糖 (Acidic Alhagi sparsifolia shap polysaccharide, aASP) 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免疫增强作用。[方法]本试验采用醇沉法提取骆驼刺多糖,采用柱层析法对骆驼刺多糖进行分离及纯化,采用苯酚硫酸法、硫酸-咔唑法和BCA微孔酶标仪法,检测糖含量、糖醛酸和蛋白含量,采用红外光谱法鉴别多糖性质。采用MTT法确定aASP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安全浓度,在安全浓度范围内500 μg·mL~(-1)、125 μg·mL~(-1)和31.25 μg·mL~(-1)三个浓度下检测单独、协同LPS和PHA对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效果;流式细胞术检测aASP对淋巴细胞亚群分化的影响;ELISA法检测aASP对淋巴细胞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结果]骆驼刺多糖提取物中多糖含量为81.8%±1.2%,糖醛酸含量为17.34%±0.75%,蛋白含量为0.54%±0.08%;红外光谱显示aASP在1746.53 cm~(-1)处有较强的吸收峰,结合糖醛酸含量判定aASP为酸性多糖。高、中、低浓度的aASP均可促进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协同LPS和PHA能够更显著促进B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增殖(P<0.05)。流式细胞术和ELISA检测结果显示aASP能够促进CD4~(+)T和CD8a~(+)T细胞的分化,并促进脾淋巴细胞分泌IFN-γ、TNF-α、IL-6和IL-4。[结论]aASP可以增强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诱导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产生Th1及Th2混合型免疫应答,免疫细胞偏向CD4~(+)T细胞分化。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桂红  黄一帆  林珊珊  祁保民  王全溪  
分别采用基因克隆技术、细胞分离培养技术和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首次克隆了番鸭神经肽S(NPS)的基因,并探讨NPS对番鸭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的影响.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所克隆的番鸭NPS c DNA序列为181 bp,与其他物种NPS的同源性极高,其中与鸡NPS的亲缘关系最近.MTT法研究结果显示:0.01-1000 nmol·L-1NPS可促进番鸭脾淋巴细胞体外的增殖,其中以10 nmol·L-1NPS的促进效果最优;10 nmol·L-1NPS协同脂多糖(LPS)及1 nmol·L-1NPS协同植物血凝素(PHA)对促进脾淋巴细胞增殖的效果最好.上述结果表明,番鸭NPS基因在进化上是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姗姗  张秀娟  
本文通过观察荷瘤小鼠淋巴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初步探究Ca2+作为第二信使在半枝莲多糖诱导淋巴细胞增殖过程中调控作用。采用荧光探针Fura-3/AM对细胞内的Ca2+进行标记,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荧光强度变化。结果表明,半枝莲多糖各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对脾淋巴细胞中钙离子的浓度有显著提高作用(P<0.01),并呈现剂量依赖关系,而与阳性组比较各剂量组均低于阳性组,低、中剂量组有差异(P<0.05)。从试验结果看出,胞内Ca2+浓度的提高能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龙涛  王舒宁  龚晖  沈恒胜  林锋强  缪伏荣  
采用MTT法依次用热水、冷碱、热碱浸提姬松茸菌丝体,研究得到的3种水溶性多糖及胞外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多糖在不同质量浓度下可单独或协同Con A刺激淋巴细胞增殖;以0.5-0.25μg.mL-1冷碱提取的水溶性多糖,可促进LPS诱导的脾淋巴细胞的增殖(P>0.05).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谭成明  房慧伶  胡庭俊  
为探讨山豆根多糖对地塞米松诱导的小鼠胸腺和脾脏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腹腔注射地塞米松建立小鼠胸腺和脾脏淋巴细胞凋亡模型,并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进行观察和检测。结果表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图均出现梯状条带,而且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凋亡对照组和不同剂量山豆根多糖组均可见典型的凋亡特征,胸腺和脾脏淋巴细胞的胞核染色质凝聚呈半月形、C形及凋亡小体,可见巨噬细胞吞噬凋亡小体。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不同剂量山豆根多糖组凋亡率与凋亡对照组凋亡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玉锋  佘锐萍  李慧姣  梁明珍  彭芳珍  
为探究IBDV强毒BC6 / 85株感染SPF鸡后 1~ 9d内法氏囊淋巴细胞中Bcl 2和Bax蛋白的动态表达与淋巴细胞凋亡的关系 ,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及TUNEL法检测凋亡的淋巴细胞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cl 2和Bax蛋白。研究结果表明 :感染后 3~ 5d可见到大量凋亡的淋巴细胞 ,Bcl 2和Bax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同时点的对照组 (P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Shim Mi Ja  Kim Ha Won  Kim Byong Kak  
传统药用灵芝主要是用来医治肝病,肾炎,高血压,高血脂,关节炎,神经衰落,失眠,支气管炎,哮喘,胃溃疡,动脉硬化和糖尿病等。另外,灵芝的一些组分还有一些新发现的功效,如对肝细胞瘤的细胞毒害作用,抑制血小板的凝聚作用,消除紧张,降低胆固醇,阻止组胺的释放和抗艾滋病毒等。尽管在这种真菌中发现了很多中活性物质,如多糖、蛋白质、矿物质和甾醇等,但三萜系化合物是主要的活性成分。在过去的30年中发现120多种三萜系化合物,有必要对这些物质的活性及其结果作出总结。根据羊毛甾烷类三萜系化合物的结构和它们已知的生物学和药学功效可以分为10个类型,本文就此做了一些阐述。有关灵芝促进人体免疫能力的报道还不多。为了阐明...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松林  关瑞章  冯建军  
探讨鳗鲡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的最优条件,为鳗鲡的细胞免疫研究提供方法。通过对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小牛血清和刀豆蛋白A(ConA)浓度4个参数的测定,初步确定了鳗鲡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四甲基偶氮唑(MTT)法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在培养时间60 h和68 h,培养温度为18.0℃、24.0℃、30.0℃,RPMI细胞培养液中小牛血清浓度为5%、10%和15%,ConA浓度为0μg/mL、2.5μg/mL、5μg/mL和10μg/mL的范围内,淋巴细胞于18.0℃、含10μg/mL ConA和15%小牛血清的营养液中培养68 h后可获得相对最好的淋巴细胞转化效果。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晓春  李正秋  王金虎  张奇亚  
用白细胞分离介质Histoque 10 77将草鱼外周血液中淋巴细胞分离后 ,依据它们对尼龙毛的粘附特性分为粘附性细胞和非粘附性细胞两个类群。分别检测分离前、后的淋巴细胞的细胞表面超微结构、α 醋酸萘酯酶活性及膜表面球蛋白。结果表明 :表面粗糙细胞、α 醋酸萘酯酶阳性细胞和膜表面球蛋白阳性 (SIg+ )细胞在外周血液总淋巴细胞中的比例分别为 47.8%、15 .2 %和 5 3.8% ,在粘附性淋巴细胞中的比例分别为 82 .3%、0 .1%和 76 .2 % ,在非粘附性淋巴细胞中的比例为 18.3%、2 4.2 %和 2 5 .5 %。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郭志勋  冯娟  王江勇  
通过检测注入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血淋巴内的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H)浓度、血淋巴细胞浓度和血淋巴细胞的组成变化,研究斑节对虾血淋巴细胞对进入体内细菌的清除作用。实验显示,斑节对虾能够迅速清除注入其体内的鳗弧菌。注射鳗弧菌悬液(107~108CFU/mL)5 min后,血淋巴中可检测到的鳗弧菌浓度是(1.4±0.6)×106CFU/mL,而2 h后所检测到的鳗弧菌的浓度仅相当于前者的3.1%。7天后,仅在部分个体的血淋巴中检测到少量鳗弧菌。伴随着血淋巴液内鳗弧菌的减少,对虾的血淋巴细胞浓度发生变化。鳗弧菌注入对虾体内5 min后,血淋巴细胞浓度为(3....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朱宁宁  王文  顾志峰  李正荣  
改进常规血液细胞电镜制样技术 ,直接取中华绒螯蟹 (Eriocheirsinensis)血淋巴液固定、脱水、包埋、电镜观察。结果显示 ,中华绒螯蟹血淋巴具有 3类细胞 ,即无颗粒细胞、小颗粒细胞和大颗粒细胞。其中 ,无颗粒细胞的核质比最大 ,异染色质高度浓缩、边缘化 ,几乎没有常染色质 ,胞质内线粒体数目相对较多 ,与高等动物的中幼红细胞结构很相似 ,该细胞数目在中华绒螯蟹血淋巴中最多 ,可能担负着血液的能量转换功能 ;小颗粒细胞核内常染色质较多 ,内质网、高尔基体发达 ,胞质中存在 0 .2~ 0 .4 μm的电子致密颗粒 ,而且胞质中有许多大小不一的空泡 ,细胞表面有许多突起似伪足 ,类似...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乌日琴  张培军  徐芃  李军  徐永立  
To observe the surface microstructure features by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and study the surface antigen on lymphocytes of Paralichthys oliveaceus by form rosette with sheep red bloods cells and the cross-reactivity by using monoclonal antibody against human CD.Under scanning microscope ...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