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16)
- 2023(5481)
- 2022(4934)
- 2021(4493)
- 2020(4209)
- 2019(9939)
- 2018(9717)
- 2017(19122)
- 2016(10951)
- 2015(12586)
- 2014(12969)
- 2013(13127)
- 2012(12554)
- 2011(11604)
- 2010(11671)
- 2009(11074)
- 2008(11264)
- 2007(10477)
- 2006(8871)
- 2005(7963)
- 学科
- 济(47055)
- 经济(47014)
- 业(27664)
- 管理(27052)
- 方法(24761)
- 数学(22002)
- 数学方法(21783)
- 企(21740)
- 企业(21740)
- 农(12807)
- 学(12044)
- 财(11418)
- 中国(10940)
- 贸(9917)
- 贸易(9916)
- 易(9614)
- 地方(8869)
- 业经(8425)
- 农业(8311)
- 制(8210)
- 和(7447)
- 银(7059)
- 务(7038)
- 财务(7020)
- 银行(7012)
- 财务管理(6996)
- 融(6791)
- 金融(6788)
- 行(6638)
- 企业财务(6579)
- 机构
- 大学(167132)
- 学院(165215)
- 济(66506)
- 经济(65045)
- 研究(61973)
- 管理(58968)
- 理学(50488)
- 理学院(49866)
- 管理学(48841)
- 管理学院(48544)
- 中国(44979)
- 科学(41701)
- 农(38875)
- 京(36300)
- 所(34986)
- 研究所(32229)
- 农业(31331)
- 业大(30981)
- 财(29227)
- 中心(27952)
- 江(26240)
- 财经(23403)
- 北京(22960)
- 院(22115)
- 经(21090)
- 范(21002)
- 师范(20689)
- 经济学(20630)
- 州(20489)
- 省(20409)
- 基金
- 项目(109592)
- 科学(82297)
- 基金(76886)
- 研究(73807)
- 家(70128)
- 国家(69585)
- 科学基金(56147)
- 省(43969)
- 社会(43798)
- 社会科(41371)
- 社会科学(41355)
- 基金项目(40676)
- 自然(38264)
- 划(37579)
- 自然科(37333)
- 自然科学(37314)
- 自然科学基金(36659)
- 教育(33972)
- 资助(33242)
- 编号(29533)
- 重点(25684)
- 成果(24847)
- 部(24047)
- 发(23793)
- 计划(23254)
- 科研(22141)
- 创(22032)
- 科技(21789)
- 课题(21031)
- 创新(20766)
共检索到2429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晓阳 李火根
以12个鹅掌楸种间杂交组合子代及其亲本自由授粉子代为材料,在分析各子代苗期生长性状及杂种优势表现的基础上,利用SSR分子标记检测鹅掌楸交配亲本的遗传距离以及杂交组合子代的杂合度,进而分析鹅掌楸苗期生长性状杂种优势与亲本遗传距离及子代杂合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鹅掌楸亲本遗传距离及子代杂合度与苗期生长杂种优势之间的相关性均未达显著水平,表明二者可能并非鹅掌楸杂种优势形成的主要原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红莲 李火根 胥猛 冯源恒
以不同种源的鹅掌楸、北美鹅掌楸和不同组合的杂交鹅掌楸为试验材料,对176对SSR引物进行初筛、复筛,最后筛选出1对物种特异性SSR引物。该引物在鹅掌楸群体中特异性扩增出190bp的产物,在北美鹅掌楸群体中特异性扩增出180bp的产物,在杂交鹅掌楸群体中特异性扩增出180bp和190bp2种产物。该引物对鹅掌楸种间鉴别准确率达1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飞 李火根 尤录祥 曹健
种间杂交和杂种优势利用是鹅掌楸Liriodendron spp.遗传改良的重要途径。报道了鹅掌楸不同交配类型和不同交配组合子代的生长表现及遗传稳定性,为杂交鹅掌楸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参试鹅掌楸交配组合39个,分属3种交配类型(种间杂交、种内杂交及回交),以鹅掌楸自由授粉子代为对照,在3个试验点进行子代测定。通过对各交配组合子代2年生苗进行苗高和地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就苗期生长量而言,鹅掌楸种间杂交、种内杂交及回交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种间杂交组合子代生长最好,种内杂交组合子代次之,回交组合优势较小。种间正反交组合间差异不显著,而同一交配类型的不同组合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表明...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潘文婷 姚俊修 李火根
以鹅掌楸属树种5个自交组合子代为材料,以4个种内杂交子代及8个种间杂交子代为参照,以存活率、生长量等表型性状为评价指标,结合SSR分子标记信息分析鹅掌楸属树种自交衰退程度,并试图从SSR分子标记角度探究其遗传机制。结果表明,鹅掌楸属树种自交衰退明显。与种内异交及种间杂交子代相比,自交子代胸径、树高及存活率的衰退程度δ分别为:0.46,0.45;0.32,0.35;0.25,0.30。SSR检测结果显示,不同交配类型子代的纯合子比率由高到低趋势为:自交、种内交配、种间交配。同时,初步筛选出2个可能与鹅掌楸属隐性致死基因相关联的SSR位点。
关键词:
鹅掌楸属 自交衰退 SSR 隐性致死基因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周岐 王章荣
对中国马褂木、北美鹅掌楸及其种间杂种 F113个花果数量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 :花被片长度 (LP)等 9个性状在类群间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程度 ,可用于类群识别 ;花药长度 (L A)等 11个性状在类群内个体间差异达极显著程度 ,说明类群内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 ;杂种 F1在雄蕊数 (NS)等8个性状上 ,中国马褂木均表现出较强的遗传优势 ,花被片宽度 (WP)等 4个性状表现为偏父遗传或偏父超亲遗传 ;从性状间的相关性来看 ,聚合果气干质量主要由果宽决定 ,大花个体其雌蕊数较少但果实较大。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能有效地对 3个类群进行识别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周岐 王章荣
According to the genetic difference detected by means of RAPD markers, the methods of distinguish among 2 Liriodendron species and their interspecific hybrid were discusse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etic distances of parents and their hybrids performance were analysed. Of the total 136 ba...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晓平 方炎明
在春季和夏季分别进行杂种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X×L.tulipifera扦插试验,对不同季节扦插生根所需时间、顶芽的作用、平均生根数及愈伤组织生长状况等特征做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季节扦插,其生根过程及生物学特性表现不同:春季扦插生根所需时间(60~80d)较夏季长(20~30d);夏季扦插顶芽的作用较春季明显;春插时,"假活"现象严重,而夏插时插条容易出现腐烂现象;春插时,不定根数多数稳定在3~4条,较夏插少,而夏插时不同插条上不定根数变化较大,常达到10条以上;春插时,愈伤组织较夏季产生的少,夏插时,有部分插条只产生愈伤组织而不生根,春插时则很少见。因此,在...
关键词:
育苗 杂种鹅掌楸 扦插 生长特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尹增芳 樊汝汶
应用控制授粉、常规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了中国鹅掌楸与北美鹅掌楸种间杂交后的胚胎发育过程。结果表明:(1)控制授粉后花粉正常萌发,并有较多的花粉管进入柱头,但花粉管在花柱内生长缓慢甚至解体;(2)花粉萌发6d后花粉管经花柱沟、珠孔塞和珠心冠原组织进入胚囊进行珠孔受精,20d时游离核胚乳细胞化,发育形成2~4个细胞厚的狭长组织,35d后可观察到球形胚;(3)随着胚和胚乳的发育,珠被发育形成种皮。授粉时,胚珠具2层珠被,外、内珠被均由外表皮、中层和内表皮组成;胚与胚乳发育期间,珠被各层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最终种皮由外珠被的外表皮细胞形成的膜层和中层细胞形成的气室以及内、外珠被内表皮细胞形成的硬化层组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君 王丕武 闫冬生 杨祥波 关淑艳 马建 姚丹 孙丽芳
【目的】通过基因差异表达分析揭示大豆杂种优势产生的原因,为探明大豆杂种优势的分子机理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4×5 NCⅡ设计,配制20个大豆杂交种,以大豆苗期叶片为试验材料,应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分析杂交种及亲本之间的基因差异表达模式,并分析其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结果】大豆杂交种和亲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基因差异表达,差异表达模式可分为单亲表达一致一型(110型)、单亲表达一致二型(011型)、双亲共沉默型(101型)、单亲表达沉默一型(100型)、单亲表达沉默二型(001型)和杂种特异表达类型(010型)6种,其中单亲表达一致一型所占比例最高(13.25%)。差异表达模式与杂种表现的相...
关键词:
大豆 杂种优势 mRNA差异显示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杨秀艳 季孔庶 王章荣 赖焕林
在不同生长季节,对19个杂交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Liriodendron tulipifera家系和2个对照家系苗木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力进行了测定,并对它们在家系间的变异以及与生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种酶的活力表现出生长前期低于生长后期的趋势,并且在家系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生长性状与SOD活力呈显著正相关,而与POD活力负相关不显著。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与北美鹅掌楸Liriodendron tulipifera的SOD活性均较低,有84.2%的家系SOD活性较两亲本...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叶金山 王章荣
鹅掌楸属种间正、反交F1杂种及双亲的扫描电镜(SME)观察表明:马褂木和反交F1的下表皮细胞具明显乳突,北美鹅掌楸和正交F1则呈现平坦状;北美鹅掌楸和正交F1下表皮气孔密度显著高于马褂木与反交F1;杂种与双亲的下表皮蜡质纹饰和气孔器形态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正、反交F1的气孔开口明显大于双亲。
关键词:
鹅掌楸,F_1杂种,叶下表皮,微形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尹增芳 宁代锋 李玉春 席梦利 施季森
利用钙离子荧光探针Fluo-3/AM低温装载技术,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杂种鹅掌楸花粉发育不同阶段细胞内游离Ca2+的分布,以其相对荧光强度的强弱来衡量细胞内游离Ca2+水平的动态变化。研究发现在初生造孢细胞中Ca2+荧光较弱,次生造孢细胞和小孢子母细胞时期Ca2+荧光增强。早期四分体小孢子细胞质中Ca2+荧光强度较强,胼胝质壁无荧光;后期细胞质中的Ca2+荧光减弱,而胼胝质壁处Ca2+荧光增强。小孢子内Ca2+分布不均匀,细胞质中的Ca2+荧光较弱,细胞壁处Ca2+荧光较强,二细胞花粉时期,细胞呈现较强的Ca2+荧光。在花药壁组织内Ca2+分布也呈现规律性的变化:造孢组织时期,花药壁组...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远 李火根 蒋祥英 戴其生 张焕朝 宋宏林 张井义
以3个试验点杂交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tuLipifera试验林为材料,研究了土壤容重、p h值以及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及有机质质量分数等9个土壤因子对杂交鹅掌楸幼林生长量(1~8年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因子在不同地点、坡位与土层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杂交鹅掌楸幼龄期生长量在不同地点间以及地点内区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浩 吴常信 强巴央宗 凌遥 纪素玲
为研究藏鸡生长规律及生长性能杂种优势,测定了藏鸡、矮小隐性白肉鸡(低地肉鸡品种)及其杂交F1代在低海拔和高海拔环境中体重和胫长的生长数据,运用Richards模型拟合其生长规律。结果表明Richards比较适宜拟合鸡在高、低海拔环境中体重和胫长的生长模式,R2>0.99。高海拔环境会降低鸡的生长速度、拐点值、生长极限和最大日增长,延长拐点时间。藏鸡在低海拔极限体重、拐点体重和最大日增重分别为1008.3、477.9和11.69 g,在高海拔分别为525.0、229.5和5.12 g;分别降低了47.9%、52.0%和56.8%,但影响程度均低于低海拔品种矮小隐性白肉鸡,表现出高海拔适应性,其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