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32)
2023(8952)
2022(8190)
2021(7945)
2020(6833)
2019(15033)
2018(15087)
2017(29153)
2016(16068)
2015(18140)
2014(18011)
2013(17882)
2012(16199)
2011(14525)
2010(14225)
2009(12846)
2008(12201)
2007(10247)
2006(8797)
2005(7401)
作者
(47723)
(39353)
(39179)
(37206)
(25253)
(19080)
(17796)
(15670)
(15009)
(13954)
(13633)
(13086)
(12405)
(12324)
(12171)
(12119)
(11996)
(11776)
(11293)
(11148)
(10011)
(9564)
(9550)
(8913)
(8875)
(8770)
(8732)
(8643)
(7935)
(7926)
学科
(59159)
经济(59093)
管理(44879)
(41808)
(35335)
企业(35335)
方法(29931)
数学(25820)
数学方法(25536)
(15940)
(15391)
中国(14424)
(14127)
业经(13164)
地方(12300)
环境(10921)
理论(10627)
(10460)
农业(10332)
(10235)
贸易(10229)
(9916)
技术(9816)
(9397)
财务(9340)
财务管理(9326)
(9196)
(9140)
企业财务(8836)
教育(8719)
机构
大学(225141)
学院(222859)
管理(91019)
(80935)
理学(80125)
理学院(79184)
经济(78975)
管理学(77752)
管理学院(77383)
研究(73734)
中国(51250)
科学(50264)
(47935)
(40216)
业大(37909)
(37703)
(35042)
研究所(35040)
中心(32757)
农业(31944)
(30749)
北京(29781)
(29278)
财经(29119)
师范(28940)
(26931)
(26561)
(25437)
技术(24890)
师范大学(23482)
基金
项目(163388)
科学(126887)
基金(117756)
研究(116021)
(103580)
国家(102727)
科学基金(87744)
社会(70135)
社会科(66305)
社会科学(66284)
(64963)
基金项目(63802)
自然(59960)
自然科(58515)
自然科学(58492)
自然科学基金(57420)
(54697)
教育(52764)
资助(48534)
编号(47452)
成果(37750)
重点(36240)
(34985)
(34304)
(34173)
课题(32310)
科研(31890)
创新(31832)
计划(31112)
大学(30039)
期刊
(84164)
经济(84164)
研究(60933)
学报(41451)
中国(38062)
科学(36198)
(36135)
管理(31704)
大学(30125)
学学(28499)
农业(25921)
(24586)
教育(24189)
技术(18373)
(14171)
金融(14171)
业经(14150)
图书(13277)
财经(13000)
经济研究(12749)
(12656)
科技(12278)
理论(11696)
业大(11539)
(11087)
实践(11082)
(11082)
问题(10912)
(10847)
情报(10329)
共检索到3055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雷红宇  苏建明  袁慧  陈可毅  张晓梅  宁玲忠  
为了探明鸭疫里默氏菌病的传染类型 ,对两组不同日龄的鸭人工感染鸭疫里默氏菌 ,于接种感染后不同时间测定其血液中细菌含量、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动态变化 ,并观察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结果表明 ,两组鸭在接种感染后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其外周血液中细菌含量持续大幅度上升 ,并且在整个试验过程中都能在血液中查到鸭疫里默氏菌 .结合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得出鸭疫里默氏菌病是一种急性或亚急性的败血型传染病 ,在感染 12~ 2 4h后出现菌血症 ,后瞬即发展为败血症经过 .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程龙飞  傅光华  彭春香  施少华  黄瑜  陈红梅  万春和  
通过PCR扩增、克隆、序列测定获得29株鸭疫里默氏菌(RA)的16S rRNA和16S-23S rRNA间隔区的核苷酸序列.将16S rRNA和16S-23S rRNA间隔区序列连接后分析发现,1型菌株和大多数2型菌株分别处于不同的分支,而2型菌株中的RAf11、RAf3和RAf104不处在2型菌株的分支中,却与1型菌株非常接近.挑选RAf11菌株和2型分支中的RAf19菌株,分别制备灭活苗,免疫雏鸭后进行攻菌保护试验,RAf11菌株对1型菌株的攻击可产生较高的交叉保护率,达53.8%,而RAf19菌株对1型菌株攻击的保护率仅为23.1%.借助16S rRNA和16S-23S rRNA间隔区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梅献  万鹏  韩东东  裴鹏飞  曾庆林  李晓虹  曾振灵  
【目的】研究并比较肌注氟苯尼考在2周龄健康和鸭疫里氏杆菌感染鸭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240只鸭随机分为2组,各120只鸭,其中一组用鸭疫里氏杆菌腿部感染,分别以30 mg·kg(-1)体重单剂量肌内注射氟苯尼考,采血点为给药前和给药后5、10、15、20、30、45 min和1、1.5、2、4、8、10、14 h。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浆氟苯尼考的浓度,采用紫外检测器检测,检测波长为223 nm,流动相为乙腈和水,其体积比为26和74,流速为1 m L·min-1,色谱柱为Agile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纪丽莎  殷红福  汪丽芬  张先福  
测定了黄连汤有效部位对鸭疫里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的抑菌率。将组成黄连汤的黄连Coptis chinensis,黄柏Phellodendrion amurense和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3味中草药按规定比例混合,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有效部位,制成含生药为229.9g·L-1的黄连汤水提醇沉浓缩物。首先测定鸭疫里氏杆菌生长的标准质量浓度曲线,其次在不同药物质量浓度下分别加入振荡培养12h的鸭疫里氏杆菌20,50,120,190和250μL,测定鸭疫里氏杆菌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关系式,计算出药物作用后细菌的浓度,进而得出各种质量浓度下药物对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青海  李刚  郑明球  蔡宝祥  
采用苯酚-氯仿混合法,提取了鸭疫里氏杆菌(Riemerelaanatipestifer)血清1型Jb2株、Jb3株、未定型菌Tb1株以及鸭大肠杆菌E4株和大肠杆菌K12株的基因组DNA。用热变性法测得Jb2、Jb3、Tb1和K12株的解链温度(Tm)分别为68.5,68.5,69.0和73.5℃(缓冲液为0.1×SSC)。由计算可知Jb2、Jb3和Tb1株的G+C含量分别为35.62%,35.62%和36.67%。应用DNA-DNA杂交技术(初始复性速率法)比较了1型鸭疫里氏杆菌Jb2与Jb3株之间以及Jb2与Tb1株、E4株之间的同源性。结果表明,Jb2与Jb3之间的DNA同源值为68.63...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芳  蔡建平  陆承平  范红结  
为寻找鸭疫里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可能的毒力基因,以鸭疫里氏杆菌2型(RA2)毒力株RAF2及弱毒力株LY-58为研究对象,通过抑制性差减杂交(SSH)试验,从RAF2株中获得14个特异性差异基因片段。经同源性分析,其中6个差异基因片段分别与外膜蛋白、ATP结合蛋白、转录调节因子、氨基酸通透酶、胞外蛋白编码基因有同源性,为可能的毒力基因;4个差异基因片段与功能未知蛋白或假定蛋白编码基因有关;另外4个差异基因片段未找到同源序列。利用PCR对上述10个可能与毒力相关的差异基因片段在13株分别属于8个不同血清型RA中的分布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除8型外,以上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晓娜  刁有祥  张颖  肖坡  高绪慧  鞠小军  
【目的】探讨鸭源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强毒株对雏鸭的致病性。【方法】以口服灭菌生理盐水的雏鸭为对照,通过口服和滴鼻接种途径将PM人工感染雏鸭,观察雏鸭的发病情况;于接种后不同时间内随机剖杀试验组和对照组雏鸭,采集肝脏、肺、心脏和脾脏、胸腺、腺胃和小肠等组织,常规方法制备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各器官组织学变化;利用建立的间接免疫荧光法对PM在雏鸭体内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接种PM后,引起雏鸭出现精神不振,呼吸困难,腹泻等症状;剖检病变以心包积液、肺出血和肝脏点状坏死为特征。PM动态增殖检测结果表明:滴鼻接种后12h,肺中PM含量最高,达到4...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金开璇  汪跃  
重阳木丛枝病普遍发生在我国南方各省,尤其安徽、湖北一些地区危害严重。1983年作者用电镜证实了重阳木丛枝病为类菌原体病害。本病在国外尚无报道。在传病试验中证实了感病植株病皮能嫁接传病。树木感染MLO病害后,其病原在感病植株中分布局限且浓度较低。长春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植物MLO病原能在长春花内大量繁殖,成为研究树木MLO病害的理想试验植物。1988年试验证实泡桐丛枝病MLO病原可由南方菟丝子传染到长春花上,表现典型丛枝黄化及花变叶病状。本文将报道用南方菟丝子传染重阳木丛枝病MLO到长春花上,并回接成功。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平  陈溥言  蔡宝祥  黄兵  
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VP2、VP3重组质粒DNA及其大肠杆菌表达产物全菌裂解液油乳剂苗肌肉注射14日龄仔鸡,免疫后14和21d测定血清ELISA抗体效价,并于免疫后21d用IBDV南京野毒株攻击。结果显示:(1)VP2基因重组质粒DNA除可诱导产生较高的ELISA抗体外,还可明显降低仔鸡IBDV攻击所引起的急性发病率和死亡率;(2)VP3-GST融合蛋白表达产物全菌裂解液可较早地诱导产生ELISA抗体,但对IBDV野毒株攻击只提供部分保护;(3)VP2和VP3表达产物无明显协同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明勇  陈德威  高齐瑜  张冰  
研究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BDV)变异 E株人工感染体外培养法氏囊细胞的凋亡。电镜观察和DNA电泳分析表明 ,IBDV感染后 4~ 2 4 h,法氏囊培养细胞呈现典型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和生化特征。经流式细胞计检测、荧光染色观察和统计学分析表明 ,IBDV感染后 4~ 2 4 h,法氏囊培养细胞凋亡数量显著增加 (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占伟  刘茂军  冯志新  熊褀琰  王海燕  白昀  唐应华  吴叙苏  甘源  刘冬霞  王丽  白方方  孔猛  韦艳娜  刘冬阳  邵国青  
从江苏南京疑似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感染的鸡场采集病料,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人工感染、SPF鸡胚接种、琼脂扩散试验和PCR扩增鉴定等,证实了该鸡场发生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且从病料中分离到了纯净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同时,证实该毒株的毒力较强,具有标准毒株的理化特性,免疫原性也比较好。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渊  赵景壮  刘淼  卢彤岩  任广明  尹家胜  纪锋  徐黎明  
本研究以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NV)分离株XJ-13为研究对象,克隆其糖蛋白(glycoprotein,G)基因并连接到商业化载体pcDNA3.1(+),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IHNxj-G。为了检测该载体作为核酸疫苗的可能性,本研究以2μg/尾的剂量采用背鳍基部注射免疫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鱼苗[(5±0.5)g]。在免疫后第4天及第30天,以100 TCID_(50)的剂量利用IHNV-XJ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溥言  卢春  
用免疫沉淀法从感染鸡法氏囊组织中分离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用差速离心法从感染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中分离IBDV,再从分离的IBDV中抽提dsRNA。在dsRNA提取物受DNA降解产物影响时,可用DNaseⅠ消化去除,核酸再经琼脂糖凝胶电泳纯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詹丽娥  陆冰洋  刘华栋  王彩先  唐娟  詹海杰  李芹  王建忠  丁壮  
通过RT-PCR方法从山西省不同地区养鸡场病、死鸡法氏囊组织中扩增得到IBDV SX/12 VP2基因全长,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测序分析结果表明,IBDV SX/12 VP2全长为1 356 bp,推导其编码452个氨基酸;核苷酸与氨基酸同源性分析显示,二者均与超强参考毒株同源性较高,分别为99.2%和99.6%;遗传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IB-DV SX/12与超强参考毒株位于同一进化分支,IBDV SX/12高变区关键氨基酸具有以下特征:222S,249Q,254G,256I,279D,284A,294I,299S以及SWSASGS七肽区不变,超强参考毒株高变区关键氨基酸为:22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文科  陈冠春  王笑梅  
从暴发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死亡率63.51%的病死鸡中,分离出一株IBD病毒(IBDV)901株。经检测,901株是一株IBDV超强毒株,可使31日龄健康雏鸡71.4%死亡,10日龄SPF鸡胚和30日龄SPF雏鸡100%死亡。死亡鸡再现了自然暴发IBD的典型病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