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50)
- 2023(3704)
- 2022(3113)
- 2021(2783)
- 2020(2393)
- 2019(5295)
- 2018(5015)
- 2017(8986)
- 2016(5372)
- 2015(5981)
- 2014(5786)
- 2013(5702)
- 2012(5647)
- 2011(5248)
- 2010(5362)
- 2009(4800)
- 2008(4901)
- 2007(4416)
- 2006(3838)
- 2005(3392)
- 学科
- 济(20067)
- 经济(20040)
- 管理(12115)
- 业(11440)
- 方法(9263)
- 企(8733)
- 企业(8733)
- 学(8314)
- 数学(8023)
- 数学方法(7869)
- 农(5723)
- 中国(5125)
- 财(4724)
- 贸(4533)
- 贸易(4531)
- 易(4389)
- 业经(4324)
- 农业(3937)
- 地方(3530)
- 环境(3454)
- 理论(3444)
- 制(3435)
- 融(3347)
- 金融(3346)
- 银(3191)
- 银行(3162)
- 行(3050)
- 技术(2981)
- 划(2795)
- 出(2669)
- 机构
- 大学(84109)
- 学院(82945)
- 研究(34295)
- 济(29607)
- 经济(28986)
- 科学(26307)
- 管理(25534)
- 农(25158)
- 中国(23291)
- 理学(22448)
- 理学院(22036)
- 管理学(21328)
- 管理学院(21191)
- 农业(20638)
- 所(20074)
- 研究所(18996)
- 京(18389)
- 业大(18087)
- 中心(14383)
- 财(13891)
- 江(13514)
- 农业大学(13149)
- 室(12932)
- 省(12179)
- 院(12090)
- 实验(12080)
- 科学院(11821)
- 实验室(11699)
- 业(11616)
- 范(11515)
- 基金
- 项目(61607)
- 科学(47902)
- 基金(46003)
- 家(43943)
- 国家(43630)
- 研究(37448)
- 科学基金(35397)
- 自然(25816)
- 自然科(25289)
- 自然科学(25277)
- 自然科学基金(24810)
- 省(24759)
- 基金项目(24311)
- 社会(23016)
- 社会科(21869)
- 社会科学(21861)
- 划(21746)
- 资助(18414)
- 教育(17295)
- 重点(14808)
- 计划(14668)
- 科技(13306)
- 部(13124)
- 发(13068)
- 创(12913)
- 编号(12709)
- 科研(12649)
- 创新(12213)
- 业(11547)
- 专项(11533)
共检索到1192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素雅 张建宏 陈文 黄艳群 孙桂荣 韩瑞丽 康相涛
【目的】研究鸡Lpin1基因3′-UTR遗传变异/单倍型及其在品种间的分布,并预测这些变异对miRNA结合位点的潜在效应。【方法】根据鸡Lpin1基因组序列(GenBank登录号:NC_006090)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采用PCR直接测序结合克隆测序的方法,进行鸡Lpin1基因3′-UTR及其邻近外显子在品种间的遗传变异/单倍型分析【。结果】①从6个品种中发现了8个变异位点,包含两个插入/缺失变异。这些变异均位于鸡Lpin1基因的3′-UTR,3′-UTR的变异频率为17SNPs/kb;②在鸡Lpin1基因3′-UTR区域,从固始鸡、卢氏绿壳蛋鸡中分别检测到7个变异位点,未检测到河南斗鸡品种内...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建勤 孙兆军 陈宏
利用4个微卫星标记对西北地区的固原鸡、固原红鸡和略阳乌鸡群体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地方品种固原鸡、略阳鸡和培育品种固原红鸡在4个位点的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748 7,0.709 2和0.733 2,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5.129 0,3.505 8和4.468 9,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716 6,0.646 6和0.570 4。表明固原鸡、略阳鸡和固原红鸡均具有较大的遗传变异。
关键词:
鸡 微卫星标记 遗传变异 西北地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武秀香 施雪奎 吴海涛 毛永江 杨章平 李俊雅 高会江
【目的】探索钙蛋白酶1(CAPN1)基因在中国黄牛不同群体中的变异,以及CAPN1基因作为影响牛肉质性状候选基因的可能性,寻找与牛肉质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方法】采用PCR-SSCP技术对雷琼牛、云南高峰牛、BMY牛与中国西门塔尔牛共367个个体CAPN1基因Exon11-Exon16与Intron21遗传变异检测,运用SPSS17.0软件中的GLM模型分析检测到的遗传变异与中国西门塔尔牛部分肉质性状的关联性。【结果】发现了CAPN1基因DNA序列中的两个突变位点A4558G和C4684T,分别检测到AA/AG/GG和CC/CT/TT 3种基因型。相关分析表明,A4558G位点GG基因型个体剪...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于姣 陈宏 蓝贤勇 潘传英 孙维斌 张润锋 房兴堂 刘波
利用PCR-RFLP技术对山羊(西农萨能奶山羊和关中奶山羊)、绵羊(小尾寒羊)、普通牛(南阳牛)、水牛(湖南彬洲水牛)和牦牛(青海牦牛)等5种家畜213份样品IGFBP3 Hae位点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并对山羊、绵羊、普通牛和水牛IGFBP3基因序列进行了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5种家畜物种IGFBP3基因Hae酶切表现明显物种间多样性,在普通牛上表现多态性,而在山羊、绵羊和牦牛上未表现多态性;山羊IGFBP3基因序列与绵羊、普通牛和水牛的同源性分别为97%,93%,93%,绵羊IGFBP3基因序列与普通牛和水牛的同源性分别为93%和92%,而普通牛和水牛的IGFBP3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6%;...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彩霞 赵生国 李天科 雷赵民
旨在分析早胜牛及其杂交牛CALCA基因第4外显子的多态性及其与肉质性状的相关性,发现与肉质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为加快肉牛选育进程提供参考。利用PCR-SSCP技术对早胜牛、南杂牛、秦杂牛和西杂牛共362个个体的CALCA基因第4外显子进行了遗传变异检测,并运用SPSS 17.0软件对早胜牛(平凉类群)遗传变异与经济性状关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ALCA基因第4外显子存在2个突变位点T3237A和G3289A,并检测到AA和AB2种基因型。相关性分析表明,CALCA基因突变位点与剪切力、眼肌面积、热胴体重和熟肉率显著相关(P<0.05),AA基因型个体剪切力、热胴体重和熟肉率显著高于AB基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晶钰 邓小敏 张彦明 罗艳 李鹏 郭抗抗
用RT-PCR方法对分离于陕西省不同地区的8个鸡肾型IBV毒株的Ⅳ基因分别进行了扩增,将各扩增产物与T载体连接后,转化感受态细胞筛选阳性克隆质粒并进行基因测序,用DNAstar软件将这8个毒株与GenBank收录的7个IBV代表毒株的Ⅳ基因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了其变异情况。结果表明,B01,YL,WH和 YX株与7株代表毒株的同源性较高,而G,BJ,WG,FF株与7个代表毒株的同源性相对较低。氨基酸推导序列比对结果表明,N蛋白突变以散在的点突变形式为主,其中46,48,50,75,78,189,232,236,237,299,301,350,366等位点容易发生突变,突变位点无明显规律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猛 张立敏 周正奎 袁峥嵘 黄萌 邓桂馨 刘喜冬 刘利 李姣 高雪 高会江 许尚忠 李俊雅
旨在研究中国西门塔尔牛CACNA2D1基因的遗传变异及其与屠宰性状的关系。本试验与所采用的传统的PCR-SSCP或者PCR-RFLP技术不同,首次借助高通量SNP芯片技术在136头中国西门塔尔牛群体中对CACNA2D1基因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国西门塔尔牛CACNA2D1基因上总计发现12个有效SNP位点,其中4个位点Ho、He和PIC值较低属于中低度多态,8个位点属于高度多态。卡方适合性检验表明,10个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各位点遗传变异与屠宰性状进行关联分析显示,位点1不同基因型个体在肉色性状方面差异显著(P<0.05),位点2不同基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彬 何孔旺 温立斌 茅爱华 王小敏 张雪寒 倪艳秀 周俊明 肖少波 陈焕春
为了确定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流行特点及变异规律,本研究首次对从2006年以来我国长江流域分离到的29株PRRSV的ORF3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测定,并与国外代表毒株和国内的高致病性PRRSV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分离毒株的ORF3基因均编码254个氨基酸,都属于美洲型PRRSV,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为84.6%~100%,与美洲型PRRSV VR-2332的同源性为85.0%~97.2%;与国内分离的高致病性PRRSV的同源性为86.6%~100%。根据ORF3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这些毒株可分为两个亚群,毒株HZ24与VR-2332及疫苗株亲缘关系较近,其他分离株与高致...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珊 郭健康 安苗 曹恒源 陈薛伟杰
为探究锦江河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鳜类遗传变异特征及其多样性水平,基于PCR扩增与测序技术对大眼鳜、斑鳜和中国少鳞鳜3个群体97尾鱼的线粒体控制区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大眼鳜序列长度为843 bp,无变异位点,只有1种单倍型,斑鳜有852 bp和856 bp两种序列,28个多态位点和11个单倍型,中国少鳞鳜也有845 bp和846 bp两种长度,5个多态位点和5个单倍型;大眼鳜、斑鳜和中国少鳞鳜3种鳜鱼群体内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 000 0、0. 008 7±0. 002 0和0. 002 0±0. 000 9,单倍型多样度和核苷酸多态性分别为0. 000 0、0. 859 9、0. 736 7和0. 000 0、0. 008 7、0. 002 0。分析表明,3种鳜鱼在终止序列区和保守序列区存在种或属间差异,锦江斑鳜是一个遗传变异大,多样性丰富的稳定种群;中国少鳞鳜虽然单倍型多样度丰富,但遭受过瓶颈效应,导致其核苷酸多样性偏低;大眼鳜遗传组成单一,多样性十分贫乏,推测可能有入侵的养殖群体。锦江系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最大的河流,历史上鳜类资源丰富,但已遭严重的破坏,加强其鳜类遗传资源的研究与保护十分必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文才 孟昭东 张发军 孙琦 穆春华 丁照华 郭继民 许珍
为了研究玉米秃尖性状的遗传规律,选取典型的不秃尖自交系Lx9801、Lx00-1、Lx01-3和秃尖自交系Wx04-1、Wx04-2、掖502配制6×6完全双列杂交组合,采用加性-显性-母体效应遗传模型(ADM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秃尖性状主要受遗传控制,狭义遗传率为0.6328,广义遗传率为0.9098,并且不存在母体效应;同时秃尖长度与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轴粗都有显著的正相关。
关键词:
玉米 秃尖 基因效应 遗传变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慧芳 章双杰 陈宽维 汤青萍 高玉时 陈国宏
应用30个高度多态的微卫星标记对我国重点保护的15个地方鸡品种资源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计算了各群体的遗传参数,并用类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平均杂合度最高的是吐鲁番鸡,0.634;杂合度最低的是河南斗鸡,0.554。15个地方鸡品种的杂合度都较高,反映了这些品种的多种多型;对遗传距离DS的计算表明15个品种的遗传距离较远,分化时间较长;UPGMA的聚类分析将15个品种聚为3类,即:Ⅰ类为浦东鸡、茶花鸡、西双版纳斗鸡、漳州斗鸡、大骨鸡、丝羽乌骨鸡、仙居鸡、白耳黄鸡、北京油鸡、河南斗鸡、狼山鸡和吐鲁番斗鸡,Ⅱ类为清远麻鸡和鲁西斗鸡,第Ⅲ类只有藏鸡。通过微卫星标记对这些重点保护地方鸡品种资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贝贝 兰培英 韩丽 刘玲玲 韦学雷 胡慧
【目的】研究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HN-2012株ORF3a和ORF3b基因的遗传变异情况。【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ORF3a和ORF3b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HN-2012株的CDNa中扩增ORF3a和ORF3b基因,经克隆测序后,将其基因序列与NCbI中不同来源的TGEV毒株的相应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然后将ORF3a和ORF3b基因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构建PCaGGS-ORF3a-FlaG和PCaGGS-ORF3b-FlaG载体,转染293T细胞进行表达,利用FlaG标签...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慧荣 江世贵 周发林 龚世园
利用RAPD技术对取自胶州湾(青岛)、台湾海峡(厦门)和北部湾(海南)3个天然群体的24尾黑鲷(Sparusmacro cephalus)进行群体内与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分析。在事先优化的反应条件下,所使用的60个随机引物中,有28个引物扩增出清晰稳定的片段,共计200条,大小在200~2500bp,其中多态性片段135条(多态性片段的比例为67.50%)。青岛、厦门和海南黑鲷群体内的遗传距离分别是0.1068、0.0939和0.1206,相似系数为0.8932、0.9061和0.8794;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分别是0.1550、0.1318和0.1228,其中青岛和海南黑鲷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最大,青岛...
关键词:
黑鲷 遗传变异 RAPD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江世贵 杨慧荣 苏天凤 龚世园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 technique was applied to assess the genetic variations among inter- and intra-population of three wild stocks(24 individuals) in Red Sea Bream from Jiaozhou Gulf(Qingdao), Taiwan Strait(Xiamen)and Beibu Gulf(Hainan). Under predetermined optimal reaction condit...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