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84)
- 2023(9872)
- 2022(8921)
- 2021(8597)
- 2020(7213)
- 2019(16684)
- 2018(16749)
- 2017(31969)
- 2016(17936)
- 2015(20309)
- 2014(20339)
- 2013(20020)
- 2012(18512)
- 2011(16559)
- 2010(16365)
- 2009(15012)
- 2008(14731)
- 2007(12874)
- 2006(11121)
- 2005(9525)
- 学科
- 济(66272)
- 经济(66192)
- 管理(50360)
- 业(47000)
- 企(40106)
- 企业(40106)
- 方法(32882)
- 数学(28067)
- 数学方法(27659)
- 学(17834)
- 农(17210)
- 财(16448)
- 中国(16417)
- 业经(14571)
- 地方(13298)
- 理论(12525)
- 贸(11784)
- 贸易(11778)
- 和(11607)
- 制(11417)
- 易(11412)
- 农业(11329)
- 务(10924)
- 财务(10861)
- 财务管理(10840)
- 技术(10686)
- 环境(10493)
- 企业财务(10251)
- 教育(10041)
- 划(9633)
- 机构
- 大学(255057)
- 学院(252286)
- 管理(99337)
- 济(90197)
- 经济(87945)
- 理学(86703)
- 理学院(85642)
- 研究(84525)
- 管理学(83876)
- 管理学院(83460)
- 中国(60480)
- 科学(58148)
- 京(55276)
- 农(47519)
- 所(44203)
- 业大(43388)
- 研究所(40789)
- 财(40501)
- 中心(37910)
- 农业(37843)
- 江(35984)
- 北京(34603)
- 范(33510)
- 师范(33103)
- 财经(33034)
- 院(30347)
- 经(29998)
- 州(29778)
- 技术(28819)
- 师范大学(26744)
- 基金
- 项目(178400)
- 科学(137761)
- 基金(127816)
- 研究(125312)
- 家(113302)
- 国家(112358)
- 科学基金(95056)
- 社会(74928)
- 社会科(70753)
- 省(70747)
- 社会科学(70732)
- 基金项目(68700)
- 自然(65330)
- 自然科(63797)
- 自然科学(63776)
- 自然科学基金(62575)
- 划(59972)
- 教育(57389)
- 资助(53187)
- 编号(51256)
- 成果(41629)
- 重点(39903)
- 部(37931)
- 发(37220)
- 创(36845)
- 课题(35270)
- 科研(34711)
- 计划(34593)
- 创新(34372)
- 大学(32875)
共检索到3581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志云 刘国华 蔡辉益 张姝 常文环 谢庆 司彦培
【目的】氨气是畜禽养殖业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有害气体之一。为了获得用于治理畜禽粪便氨气污染的微生物,从发酵3 d的鸡粪中分离筛选高效氨氮降解菌,研究其对鸡粪的除氨效果。【方法】以硫酸铵为唯一氮源,对鸡粪中具有氨氮降解能力的微生物进行连续10代的富集培养,将获得的富集培养液按10-1梯度稀释后进行分离纯化。分离得到的单菌落接种至富集培养基中,培养24h后,测定培养基中剩余的氨氮含量,比较各菌株之间的氨氮降解率,筛选出具有高效氨氮降解能力的菌株。通过形态观察、分子生物学以及生物化学的方法进行菌株鉴定。研究不同温度(20℃、25℃、30℃、35℃、40℃)和p h(3.0、4.0、5.0、6.0、7...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颖 孙军德 徐建强 徐超蕾
对从养殖水体中分离筛选到的一株巨大芽孢杆菌X2的氨氮降解特性进行了研究,表明该菌株的生长与氨氮降解是同步进行的,其降解氨氮的最适温度和pH值分别为30℃和7.0;当氨氮初始浓度在50mg.L-1以下时,X2菌株在24h内的氨氮降解率均可达95%以上;且该菌株可以多种糖为唯一碳源生长,并均具有较高的氨氮降解率。
关键词:
巨大芽孢杆菌 氨氮 降解特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谷涛 李永丰 周潮洋 张迹 闫新 李顺鹏
[目的]分离取代脲类除草剂的高效降解菌,为农药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物质基础。[方法]从农药厂废水处理池的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到1株取代脲类除草剂的高效降解菌株,结合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对其进行鉴定,并研究其降解特性和降解途径。[结果]经鉴定,菌株Pu21为鞘氨醇杆菌(Sphingobium sp.),该菌能同时降解N,N-二甲基取代脲类除草剂异丙隆和N-甲氧基-N-甲基取代脲类除草剂利谷隆。外界温度在2535℃时对异丙隆和利谷隆降解影响较小,降解2种除草剂的最适温度均为3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彩虹 王志强
[目的]分离阿维菌素降解菌为土壤农药污染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物质基础。[方法]从长期受阿维菌素污染的某制药厂沉淀池底泥中分离出了3株能高效降解阿维菌素的菌株,利用16S r DNA序列分析法对其进行鉴定,并对其降解特性进行研究,最后进行了土壤模拟降解试验。[结果]经鉴定,3株细菌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黏质沙雷氏菌和蜡样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降解阿维菌素的最适p H值和温度分别为6.0和35℃,在装样量80 m L、细菌接种量0.1%(体积分数)、底物含量100 mg·L-1条件下降解速率最佳,添加0.2%的蔗糖和酵母浸液可促进阿维菌素的降解;黏质沙雷氏菌降解阿维菌素的最适p H值和温度分别为6.0...
关键词:
阿维菌素 细菌 土壤 降解特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侯颖 徐建强 孙军德
利用以(NH4)2SO4为惟一氮源的选择性培养基,从养鱼池塘水中分离筛选到1株高效氨氮脱除菌X2,当氨氮初始质量浓度为50mg/L时,该菌株在24h内的氨氮脱除率可达95%以上。初步鉴定该菌株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megaterium),同时该菌株还具有硝酸和亚硝酸还原能力。对X2菌株的氨氮脱除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的生长与氨氮脱除同步进行;其脱除氨氮的最适温度和pH值分别为30℃和7.0;当氨氮初始质量浓度在50mg/L以下时,X2菌株基本可将培养基中的氨氮完全脱除。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苏昱 蔡天明
从农药厂污水处理池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1株能够以溴苯腈为唯一碳源的菌株,命名为XBJ。对菌株XBJ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研究其在不同的初始pH、温度、NaCl浓度、通气量情况下的生长情况,以及在不同的初始pH、温度、初始溴苯腈浓度、接种量情况下对溴苯腈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经生理生化分析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将菌株XBJ初步鉴定为Ochrobactrum sp.。菌株XBJ在30℃、pH 7.0的LB培养基中生长最佳。菌株XBJ降解溴苯腈的最适条件为:30℃、pH 7.0。当溴苯腈质量浓度为100 mg·L-1,接种量为5%时,72 h降解率达到91....
关键词:
溴苯腈 降解菌 分离鉴定 生物降解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苏志俊 刘永涛 徐春娟 丁浩 余琳雪 艾晓辉
为建立有效地去除淡水养殖环境中溴氰菊酯残留的微生物修复技术,通过采集长期受菊酯类农药污染土壤样品,以溴氰菊酯为唯一碳源配制基础盐培养基对土样进行富集培养,筛选分离出1株溴氰菊酯降解菌(SW),根据形态、生理生化分析及16S rRNA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多食鞘氨醇杆菌(Sphingobacterium multivorum)。通过改变温度、pH、接种量、药物初始浓度等外部条件研究菌株最适降解条件。结果显示:在pH为7的基础盐培养基中,30℃、180 r/min摇床培养120 h,SW对1.0 mg/L溴氰菊酯的降解率达76.4%。溴氰菊酯可作为该菌生长的唯一碳源。SW降解溴氰菊酯的最优条件为30℃、pH 6.0、接种量4%。在溴氰菊酯浓度为0.1、0.5和1.0 mg/L时,降解过程基本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模型,降解半衰期(T_(1/2))分别为4.5、2.3和2.0 d。生物修复试验中SW对养殖淡水中0.5、5.0和50μg/L溴氰菊酯作用5 d后的降解率为21.6%,26.4%和53.8%。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蒋丽娟 张彤晴 杨柳燕 肖琳 潘建林 尹大强
从污染鱼塘底泥中筛选分离出一株能有效降解低浓度呋喃唑酮的细菌F5,经16S rDNA同源性序列分析,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 onas aeruginosa)。30℃静置避光培养30 d后,该菌株对0.75、1.0和2.5 mg/L呋喃唑酮的降解率分别为58.8%、64.1%和38.2%。温度为20~25℃更有利于该菌株的降解作用,对1.0 mg/L呋喃唑酮降解率均能达85%。碳源和氮源浓度的提高均能促进该菌株的生长和对呋喃唑酮的降解。在0.5 mg/L低磷浓度下,该菌株生长受抑制但降解活性增加,对1.0 mg/L呋喃唑酮降解率达71.8%。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清明
为了减轻氟磺胺草醚对土壤的污染问题,利用富集培养技术从山东某农药厂活性污泥中筛选到1株具有高效降解氟磺胺草醚能力的细菌,命名为BX3。通过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菌株BX3为微嗜酸寡氧单胞菌。同时对菌株BX3的生长特性及降解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降解氟磺胺草醚的最适条件为:氟磺胺草醚质量浓度为100 mg/L,培养温度为30℃,pH值6~7。在最适条件下,菌株BX3具有较强的降解氟磺胺草醚的能力,培养5 d后对氟磺胺草醚的降解率达到80%以上。可为氟磺胺草醚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提供适宜的菌种资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中阳 陈雯莉
从武汉市金口张公堤处污泥富集分离出2株能以萘为唯一碳源生长的优势降解菌株XA1和XB1,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测序分析,确定它们属于荧光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fluorescens)。其最适生长温度均为28℃,最适生长pH分别为7.5和7.0。在最适生长条件下,菌株XA1、XB1以3%的接种量对500 mg/L萘的降解率在第3天时分别达到了93.4%和74.7%。采用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检测到XA1、XB1中有儿茶酚2,3-双加氧酶基因(nahH)等萘降解过程中的关键酶基因,与NCBI中发布的基因序列相比较,相似度均达到99%。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海涛 刘婕 高云飞 张建英 钟国华
采用富集培养法,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到硝磺草酮降解菌HZ-2菌株,通过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其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在通气、pH 7.0、温度30℃、1%接种量、摇速180r/min、50 mL LB培养基条件下共培养5 d,该菌株对200 mg/L硝磺草酮的降解率达到100%。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到的硝磺草酮降解菌HZ-2菌株能高度耐受并快速降解硝磺草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永 曹广斌 蒋树义 韩士成 陈中祥
研究低温下臭氧催化氧化降解养殖水体氨氮的有效途径,并对降解过程中产生的反应副产物进行分析。利用臭氧发生器和催化反应设备,把加入5 mg/L NaBr的养殖水体与臭氧充分混合,在Br-的催化作用下,使臭氧与氨氮产生氧化反应,产生氮气,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实验在一个9.2 m3水体、养殖密度为10 kg/m3的封闭循环式冷水鱼养殖系统中,以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为实验动物,在192 h的换水周期内,每24小时采水样1次,检测养殖水体中的pH、溶解氧、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悬浮物等水质指标,确定低温下臭氧催化氧化降解养殖水体氨氮的能力和使用方法。研究表明,在Br-的催化作用...
关键词:
氨氮 臭氧 降解 溴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峰峰 谢凤行 周可 孙海波 赵玉洁
为研究利用微生物方法解决养殖水体中氨氮污染的问题,从水产养殖环境中分离出31株氨氮去除菌,并从中筛选出具有较强氨氮去除能力的菌株AD-8,对其脱氮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氨氮浓度高达200mg/L时,AD-8菌株对其去除率均达86%以上,15℃下,48 h AD-8对氨氮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1.2%;在模拟养殖水体中,AD-8氨氮去除率也可达90%。通过形态学特性、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菌株AD-8初步鉴定为嗜碱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lcaliphila)。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家顺 苏真真 薛菲菲 李赟 潘鲁青
为了获得养殖池塘中高效去除氨氮的菌株,本研究采用富集培养分离的方法从虾贝混养池中筛选得到2株氨氮去除能力较高的菌株,编号分别为9A-7和9A-19。分子生物学及生理生化鉴定结果一致表明,菌株9A-7为非典型弧菌,菌株9A-19为魔鬼弧菌。分析2菌株不同生长时期的氨氮去除率,结果显示,氨氮去除与菌株的生长均显著相关,菌株9A-7生长量与氨氮去除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16,菌株9A-19生长量与氨氮去除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38。条件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培养液盐度、p H和培养温度对2菌株去除氨的效率均存在显著影响,其中盐度对2菌株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相似,2菌株去除氨氮的理想盐度均为30,但低p ...
关键词:
氨氮去除菌 分离鉴定 去除特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丁雄祺 谢媚 陈偿 管云雁 方建相 云龙
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水体中分离出具有高效氨氮及亚硝态氮去除功能的菌株Y2,生理生化和16SrR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该菌株为麦氏交替单胞菌(Alteromonas macleodii)。进一步通过生长实验进行温度、酸碱度、盐度的培养条件优化,利用抗生素药敏实验筛选菌株特定抗性;通过卤虫浸泡感染的方法检测麦氏交替单胞菌Y2的安全性,并测定海水培养液OD_(600)及含氮无机污染物的浓度,探究菌株Y2生长与水体中氨氮、亚硝态氮、硝态氮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通过28d对虾养殖试验,监测水质、生物絮团形成量、致病菌数量及对虾成活率生长速率,进一步阐明菌株在实际养殖中的功效。结果表明,该菌株Y2对苯唑西林、克林霉素有抗性;对卤虫的48 h半致死浓度高于1.9×10~8 cfu/mL,显著高于哈氏弧菌(10~2 cfu/mL)。此外,该菌具有持续去除水体中氨氮、亚硝态氮的功能。在养殖实验中能抑制潜在病原菌弧菌生长、提高对虾存活率及生长率,并且能在水体中稳定存活较长时间。综上所述,菌株Y2是养殖用益生菌制剂的优良备选菌株,可作为生物絮团养殖系统中调节水质的关键菌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