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54)
2023(8859)
2022(8023)
2021(7678)
2020(6470)
2019(15092)
2018(15206)
2017(29484)
2016(16333)
2015(18330)
2014(18354)
2013(18210)
2012(16624)
2011(14853)
2010(14586)
2009(13177)
2008(12707)
2007(10785)
2006(9180)
2005(7809)
作者
(47813)
(39565)
(39148)
(37262)
(25220)
(18985)
(17783)
(15721)
(15015)
(14030)
(13564)
(13142)
(12440)
(12418)
(12162)
(12148)
(12005)
(11907)
(11205)
(11093)
(9954)
(9558)
(9477)
(8929)
(8847)
(8800)
(8777)
(8593)
(7986)
(7950)
学科
(60948)
经济(60876)
管理(44764)
(42552)
(35916)
企业(35916)
方法(30821)
数学(26585)
数学方法(26274)
(15565)
(15392)
(14633)
中国(14486)
业经(13382)
地方(12609)
理论(10918)
(10911)
贸易(10907)
(10700)
(10578)
农业(10456)
技术(9991)
环境(9839)
(9566)
财务(9509)
财务管理(9494)
(9469)
教育(9041)
企业财务(8998)
(8620)
机构
大学(229173)
学院(226379)
管理(92771)
(83475)
理学(81539)
经济(81535)
理学院(80636)
管理学(79130)
管理学院(78747)
研究(74170)
中国(52087)
科学(49814)
(49149)
(39121)
业大(38509)
(37652)
(36451)
研究所(34908)
中心(33032)
农业(31023)
(30981)
北京(30899)
财经(30220)
(29819)
师范(29526)
(27498)
(27141)
(25819)
技术(24700)
师范大学(23973)
基金
项目(164470)
科学(127469)
基金(118049)
研究(117584)
(103728)
国家(102866)
科学基金(87664)
社会(71022)
社会科(67156)
社会科学(67137)
(64957)
基金项目(63866)
自然(59449)
自然科(58016)
自然科学(58002)
自然科学基金(56921)
(54716)
教育(53540)
资助(49048)
编号(48214)
成果(38693)
重点(36377)
(35389)
(34349)
(34118)
课题(32813)
科研(31913)
创新(31763)
计划(30735)
大学(30380)
期刊
(86422)
经济(86422)
研究(63088)
学报(40683)
中国(37113)
科学(35976)
(35245)
管理(32193)
大学(30038)
学学(28357)
(25563)
农业(25114)
教育(24874)
技术(18661)
(14901)
金融(14901)
业经(14469)
财经(13457)
图书(13425)
经济研究(13230)
科技(12538)
(12395)
理论(12072)
实践(11413)
(11413)
问题(11325)
(11232)
业大(11198)
林业(10984)
(10925)
共检索到3111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淑顺  李倩中  唐玲  刘晓宏  荣立苹  
利用叶绿素荧光特征参数研究了‘金陵黄枫’等黄叶鸡爪槭品种PSⅡ光化学活性、能量分配及日灼抗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品种‘金陵黄枫’的Fv/Fo、Yield等荧光参数显著高于‘荷兰黄枫’及原变种,而该品种的ETR及qP与另外2个品种无显著差异。分析表明qN高的品种日灼伤害更严重,并且,易受日灼伤害的品种同时具有较低的实际光化学反应效率和电子传递速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燕  祁翔  向立荣  王济红  
为探究生境对鸡爪黄连生长的影响,为野生鸡爪黄连引种栽培提供参考,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梵净山7个居群鸡爪黄连的上、下表皮结构特征进行观察比较,并在光学显微镜下测量上、下表皮细胞的数目、气孔器的大小、表皮毛的长度和基部宽度,对气孔密度、气孔指数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梵净山7个居群鸡爪黄连的叶片有许多共同特征:表皮细胞均具波浪状垂周壁;表皮毛均为单细胞毛类型,仅分布于上表皮,且都在叶脉及小脉上;气孔器卵圆形、或长圆形,外拱盖平滑,均属于无副卫细胞环绕型,保卫细胞呈肾形;气孔器均随机分布于下表皮,气孔排列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即保卫细胞的长轴与叶脉平行。不同居群叶片微结构仅在于表皮细胞大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倩中  荣立苹  李淑顺  唐玲  闻婧  
以鸡爪槭花粉为试材,采用液体培养基法进行离体培养,研究鸡爪槭花粉活力及贮藏特性。结果表明,鸡爪槭花粉萌发观察的最佳培养时间为24 h;不同浓度蔗糖、硼酸对花粉萌发具有显著影响,确定了最适宜鸡爪槭花粉萌发的液体培养基为15%蔗糖+0.01%硼酸。不同的贮藏条件对花粉萌发有显著的影响,且花粉活力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室温条件下贮藏鸡爪槭花粉15 d之后完全丧失萌发能力,冷藏处理的花粉在20 d后花粉活力降至28.1%,而冷冻贮藏的花粉贮藏20 d以后花粉活力仍为46.6%。冷藏(4℃)和冷冻(-20℃)有利于保存鸡爪槭花粉,如花粉保存15 d之内,冷藏和冷冻条件均可以;如保存15 d以上,则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荣立苹  李倩中  李淑顺  唐玲  
以鸡爪槭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遮荫处理(一层遮荫、二层遮荫)对鸡爪槭生理特性和叶绿素荧光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光照条件下鸡爪槭叶片叶绿素含量高于遮荫条件下叶绿素含量,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叶片花青苷含量随遮荫程度的增加而降低,且与全光照相比,均达到显著水平;叶片相对含水量均随遮荫程度的增加而升高,而比叶重则相反;叶绿素荧光参数Fv/Fo、Fv/Fm、qP随着遮荫程度的增加而增加,qN随着遮荫程度的增加而降低。综上所述,遮荫条件下,鸡爪槭可通过增加叶绿素含量、降低Chl.a/b来提高对光能的吸收能力;通过增加PSⅡ反应中心开放的比例、减少热耗散等途径来提高PSⅡ光能转化效率,进而保证光合作用正常进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志龙  林立  王国良  祝志勇  徐湾湾  
为了明确浙江省红枝鸡爪槭枝枯病的病原种类,在浙江省四明山区域采集红枝鸡爪槭枝枯病样品,以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物的分离培养,对分离得到的炭疽病菌落进行纯化和单菌丝段分离后,以形态学为基础,参照Sutton分类系统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病样中共分离到6个炭疽病菌菌株。菌株的分生孢子圆柱形,单孢无色,具1个油球,两端钝圆,大小(18.23~11.76)μm×(4.46~2.94)μm(平均14.79μm×4.06μm);附着孢淡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平滑,大小为8.67μm×4.52μm,与胶孢炭疽病菌相似。按照柯赫氏法则对红枝鸡爪槭植株上的当年生枝进行致病性测定,证实胶孢炭疽菌对红枝鸡爪槭的致...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宁  顾建锋  王暄  李红梅  
2013年2月从宁波口岸进境的日本鸡爪槭(Acer palmatum)树木根际介质中检测到1种短体线虫,由于短体属线虫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可对多种作物造成危害引起根腐病,因此对该种线虫进行了详细的形态特征描述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旨在为中国口岸植物检疫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形态学特征鉴定的方法将该线虫群体初步鉴定为日本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japonicus Ryss,1988),其主要形态鉴别特征为:唇区有3个浅环,第1个唇环前端凸出;口针长而粗壮;阴门位置靠后,V值为84.0~88.7;受精囊内无精子;后阴子宫囊短,长度为12.4~21.5μm;尾细长,末端光滑。结合核糖体DNA的...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方昕悦   李宇   冉亚兰   龙入海   杨永康   张乔会   谭生权   何美军  
为培育优质高产的特色经济作物鸡爪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开展对两种不同表型的大叶、细叶鸡爪黄连的形态学和生物学活性差异研究.统计分析不同表型的鸡爪黄连形态学差异,并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盐酸小檗碱含量;采用滤纸片法对十二种供试菌进行抗菌活性筛选,并运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通过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体外清除试验,测定其抗氧化活性.4年生大叶鸡爪黄连的平均株高31.83±2.66 cm、叶柄长度15.77±2.05 mm、叶绿素含量(SPAD)43.41±1.28、鲜重30.47±12.19 g、干重9.07±2.93 g,显著优于小叶鸡爪黄连:株高21.33±1.25 cm、叶柄长度11.81±1.85 mm、叶绿素含量(SPAD)35.76±1.98、鲜重3.87±0.31g、干重1.97±0.24 g;小叶鸡爪黄连的盐酸小檗碱含量(41.2±2.24μg·g~(-1))显著高于大叶鸡爪黄连(13.3±0.9μg·g~(-1));大叶鸡爪黄连对7株供试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MIC值范围为3.91~7.81 mg·mL~(-1),小叶黄连对6种供试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MIC值范围10.94~21.88 mg·mL~(-1);小叶黄连较大叶黄连更好抗氧化活性,IC_(50)分别为0.259、0.387 mg·mL~(-1).大叶鸡爪黄连的产量、抑菌活性显著优于小叶鸡爪黄连,但是抗氧化活性、盐酸小檗碱含量显著低于小叶鸡爪黄连.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国祥  张荣铣  魏锦城  何兵  肖丽  蒋平  
比较分析了小麦化杀型杂交种麦优4号及其父本扬麦158和对照品种扬麦5号的叶片光合膜PSⅠ和PSⅡ颗粒荧光发射光谱、电子传递活性及多肽组分。研究结果表明:杂种麦优4号PSⅠ和PSⅡ颗粒具较高的电子传递活性,其光合膜PSⅡ室温荧光发射光谱峰值明显高于其它品种;PSⅡ多肽组分间不存在明显差异,但PSⅠ颗粒的多肽却存在区别。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天来  赵乐  华利静  赵旭  段敏敏  
为分析番茄叶片光合作用及光系统Ⅱ(PSⅡ)活性对亚高温逆境响应的钙素调控作用。试验以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辽园多丽为试材,研究了CaCl2、EGTA(钙螯合剂)、LaCl3(钙通道阻塞剂)预处理对亚高温胁迫下番茄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昼间亚高温显著抑制了番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降低了叶绿素含量、光系统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Ⅱ)、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提高了初始荧光(Fo)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对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气...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朱弘  温国胜  
为了解不同竹龄毛竹对于光能的动态响应,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 3种竹龄(2年生、4年生、6年生)的冠层叶片(2龄)为材料,利用便携式叶绿素荧光仪(PAM-2100)和相对叶绿素含量计(SPAD-502),研究不同竹龄毛竹冠层叶片光系统Ⅱ(P SⅡ)荧光参数特征。结果表明:3种竹龄毛竹在荧光参数日变化均值(NPQ、qN、ETR)、PSII可逆恢复趋势(F_t、F_o、F_m)和RLC曲线(α、E TRmax、Ik)皆为4年生>2年生>6年生,表明在相同环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贺国强  张会慧  金微微  逄好胜  孙广玉  
为明确烤烟幼苗假植期的水氮需求规律,利用人工控水的方法,研究在土壤相对含水率分别为25%、50%和75%,施用氮肥(尿素)分别为0、0.36和0.72 g/kg条件下,水氮互作对烤烟幼苗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相对含水率的增加,烤烟幼苗叶片的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潜在光化学活性(Fv/Fo)、PSⅡ反应中心光能捕获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则呈降低趋势;当土壤相对含水率50%时,烤烟幼苗叶片的PSⅡ反应中心光化学活性最优;不同水分处理下增施氮肥,提高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亚藏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茶条槭(Acer ginnala Maxim)和五角槭(Acer mono Maxim)一年生苗木对铅胁迫的耐受情况。在栽培基质中加入Pb(CH3COO)2.5H2O试剂(分析纯),配制成Pb2+质量浓度分别为100、500、1 000、2 000mg/kg的基质,并设1个对照处理。苗木生长75 d以后,取叶样测定各项指标。试验结果:随着土壤Pb2+浓度的增加,两树种叶片中叶绿素a含量(茶条槭除外)、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量及脯氨酸含量降低,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上述指标的变化幅度均表现为五角...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耿庆伟  邢浩  翟衡  蒋恩顺  杜远鹏  
【目的】自然界中臭氧与强光和高温逆境因素往往同时存在,探讨光强和温度及臭氧的交叉胁迫对葡萄叶片光系统功能的伤害机制,为生产上通过调控光照、温度缓解臭氧对葡萄的危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盆栽‘赤霞珠’葡萄为试验材料,利用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技术,研究(120±20)nL·L~(-1)的臭氧浓度下,不同光强(800、1 600μmol·m~(-2)·s~(-1))与温度(26℃、40℃)处理对光系统Ⅱ光化学活性的影响。【结果】臭氧胁迫下40℃的高温和1 600μmol·m~(-2)·s~(-1)的强光均可以显著降低叶片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线性电子传递速率(ETR)、单位面积有活性反应中心的数量(RC/CS_m)以及光化学淬灭系数(q_P),同时降低了光系统I激发能分配系数(α),增大了光系统Ⅱ激发能分配系数(β),导致两个光系统之间的激发能分配严重偏离平衡,造成了光系统Ⅱ的伤害,1 600μmol·m~(-2)·s~(-1)的强光影响大于40℃的高温影响,强光、高温与臭氧复合胁迫对葡萄叶片影响最为严重。其中臭氧、适光、高温(T2)和臭氧、强光、适温(T3)处理后的叶片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值分别比臭氧、适光、适温处理(T1)降低了10.3%和38.8%,臭氧、强光、高温(T4)处理后F_v/F_m降幅最大,达到54.8%。T2、T3和T4处理后叶片PSⅡ的潜在活性F_v/Fo分别比T1降低了30.4%、69.6%和80.3%。与T1相比,T2、T3和T4处理后的叶片单位面积内有活性反应中心的数量RC/CS_m值分别降低了26.8%、68.4%和70.2%,T2、T3和T4处理后的叶片Ψo值分别比T1降低了11.2%、21.6%、40.8%。T2、T3及T4处理葡萄叶片实际光化学效率F_v’/F_m’值分别比T1降低了7.9%、22.1%和42.3%;同时,各处理显著降低了植物叶片线性电子传递速率ETR,T4处理降幅最大,比T1降低了62.5%,T2和T3处理分别降低了17.6%和37.5%。T2、T3和T4的叶片光化学淬灭q_P值分别比T1降低了10.7%和19.8%和39.5%。T2、T3和T4处理后葡萄叶片吸收的光能用于光化学反应的比例均有所下降,分别比T1处理降低18.8%和38.8%和62.0%。与T1相比,T2、T3和T4处理吸收的光能用于热耗散的比例均增加,增幅分别为15.9%、36.2%和60.5%,同时,过剩光能分别增加12.5%、19.1%和25.2%。不同处理显著降低了叶片PSI激发能分配系数(α),与T1相比,T2、T3和T4分别下降了6.6%和12.8%和25.1%;同时,不同处理后叶片PSⅡ激发能分配系数(β)均显著上升,T2、T3、T4分别比T1升高了4.5%、8.7%、17.1%。光系统间激发能分配不平衡偏离系数(β/α–1)变化趋势与PSⅡ激发能分配系数一致,T2、T3处理的β/α–1分别比T1升高37.7%和78.3%,T4升高幅度最大,达到187.8%。【结论】温度、光照逆境增加了PSⅡ活性对臭氧胁迫的敏感性,以强光胁迫的作用效果更显著,而高温、强光胁迫下臭氧对PSⅡ活性抑制程度最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展宇  李大勇  刘国宁  孙扬  张治安  
【目的】探讨不同产量水平大豆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为大豆育种和高产栽培提供生理依据。【方法】选择3个不同产量水平(低产品种、高产品种、中产品种)的9个栽培大豆(Glycine max(L.)Merr.)品种,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种植,在大豆结荚期以后,测定大豆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和细胞膜透性。【结果】在结荚期后,不同产量水平大豆叶片的SOD、POD、CAT活性表现为高产品种>中产品种>低产品种,其活性变化趋势相同,均在鼓粒盛期达到最大,然后下降,高产品种叶片SOD、POD、CAT活性均显著高于低产品种;不同产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博   刘琪璟   徐振招   秦立厚   郑东升  
【目的】目前关于估计单株树木叶片数量方法的研究较少,本研究结合嵌套式回归的原理,介绍一种通过目测确定单株树木叶片数量的方法,为叶生物量和叶面积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为估计群落尺度的叶生物量和叶面积指数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手段。【方法】本方法的原理是:(1)将枝条划分为枝轴,枝轴为任意级别枝条去掉分枝后的主轴;(2)确定单个枝轴上的叶片数量;(3)通过枝条的分枝关系建立枝条容量-枝轴数量查找表,确定枝条和枝轴的数量关系;(4)将枝条所包含的所有枝轴上的叶片累加得到枝条的叶片数量;(5)计算单株树木的叶片数量。采用该方法对长白山北坡假色槭的单株叶片数量进行估计。【结果】在所测量的25株树中,容量为1至容量为7的枝条上的平均枝轴数分别为1.0、3.0、8.9、32.9、105.0、323.0、1 015.3,枝轴上的平均叶片数为2.9片,通过计算25株样树的单株叶片数量并绘制散点图,散点大致呈指数型分布,符合树木的一般生长规律。建立了预测假色槭叶片数量的最适方程,即y=261.60D_(BH)~(1.65),根据检验结果,使用该方法预测的假色槭叶片数量偏大15.58%。【结论】本方法正确、可靠,具有工作量小、效率高的特点,整个估计过程中无破坏性取样。若结合单片叶的面积、干质量等指标,可以使群落尺度的叶生物量和叶面积指数的计算更加快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