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7)
2023(1551)
2022(1356)
2021(1228)
2020(1087)
2019(2362)
2018(2250)
2017(3498)
2016(2364)
2015(2581)
2014(2485)
2013(2470)
2012(2395)
2011(2258)
2010(2204)
2009(2009)
2008(1961)
2007(1724)
2006(1422)
2005(1253)
作者
(11270)
(9490)
(9389)
(8987)
(6203)
(4743)
(4342)
(3796)
(3549)
(3464)
(3461)
(3284)
(3273)
(3266)
(3080)
(3010)
(2867)
(2861)
(2808)
(2787)
(2723)
(2547)
(2381)
(2283)
(2236)
(2222)
(2203)
(2153)
(2106)
(2090)
学科
(5465)
经济(5463)
(4763)
管理(3730)
(3580)
方法(3496)
数学(3234)
数学方法(3209)
(2608)
企业(2608)
(2191)
(2043)
水产(2003)
生物(1814)
虫害(1772)
(1677)
(1655)
动物(1630)
病虫(1598)
病虫害(1598)
防治(1592)
(1589)
(1584)
(1543)
及其(1536)
动物学(1402)
中国(1206)
(1172)
农业(1153)
(1039)
机构
大学(36184)
学院(35522)
(19586)
研究(17089)
农业(16408)
科学(16368)
业大(12905)
(11451)
研究所(10937)
农业大学(10667)
(10515)
中国(10481)
实验(10230)
实验室(9989)
重点(9333)
(9312)
(8615)
(8191)
(8178)
经济(7889)
中心(7460)
技术(7326)
管理(7240)
科学院(6979)
理学(6420)
理学院(6224)
生物(6203)
(6182)
管理学(5855)
(5820)
基金
项目(29727)
(22083)
国家(21940)
基金(21251)
科学(21209)
科学基金(16853)
自然(14351)
自然科(14048)
自然科学(14034)
自然科学基金(13782)
(13632)
研究(12743)
(11592)
基金项目(11035)
科技(9925)
计划(9857)
资助(8942)
专项(7798)
(7741)
重点(7444)
(7104)
科研(6614)
(6406)
(6198)
农业(6190)
社会(6190)
创新(6184)
技术(5931)
教育(5875)
社会科(5867)
期刊
学报(19345)
(18753)
农业(12784)
大学(12472)
科学(12272)
学学(12215)
中国(8474)
业大(7044)
(6675)
(6610)
经济(6610)
农业大学(6456)
研究(5127)
中国农业(4675)
(4335)
自然(4030)
自然科(3865)
自然科学(3865)
农业科学(3146)
林业(3069)
农林(2994)
(2994)
科技(2978)
农学(2708)
华北(2708)
管理(2589)
(2578)
科技大(2483)
科技大学(2483)
(2430)
共检索到486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岳磊  蒋红霞  刘健华  廖晓萍  李树娟  陈雪影  吴彩霞  张小云  刘雅红  
【目的】对广东地区分离得到的鸡源肠杆菌进行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PMQR)基因检测。【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对84株鸡源肠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27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测定。通过PCR检测质PMQR基因qnr、qepA和aac(6′)-Ib-cr。研究PMQR基因阳性菌株染色体gyrA、gyrB、parC、parE基因喹诺酮耐药决定突变区(QRDRs)的变异情况。【结果】84株鸡源肠杆菌对兽医临床常用的恩诺沙星、氟罗沙星、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强力霉素以及利福平、链霉素、罗红霉素的耐药率很高,且为多重耐药;对氨苄西林/舒巴坦、氨曲南、多粘菌素E和头孢氨苄的敏感性高。在84株鸡源肠杆菌中检测到1株同时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恒乾  廖晓萍  陈朝喜  王秀梅  孙坚  孙迎  李亮  张美君  刘雅红  
【目的】对广州分离得到的宠物源(主要是宠物猫、狗)大肠杆菌进行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PMQR基因qnr、qepA和aac(6′)-Ib-cr基因的流行性检测。【方法】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对164株临床分离的宠物源大肠杆菌进行15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测定。通过PCR检测qnr、qepA和aac(6′)-Ib-cr基因。建立大肠杆菌基因指纹图谱并对指纹图谱进行分析。【结果】164株宠物源大肠杆菌对12种兽医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率较高,且表现为多重耐药(5-14耐)。在164株宠物源大肠杆菌中检测到3个菌株同时携带qnrA、qnrB和qnrS基因,其中2株也携带aac(6′)-Ib-cr基因。阳性菌株...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肖方  李新生  张素梅  刘河冰  潘玉善  刘建华  杜向党  
为了解河南省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A、qnrB、qnrS、qepA和aac(6′)-Ib-cr)在产16S rRNA甲基化酶鸡源大肠杆菌中的流行与分布,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对2005-2008年在河南省病鸡病料中分离保存的158株16SrRNA甲基化酶阳性鸡大肠杆菌进行PCR扩增。结果显示,在158株产16S rRNA甲基化酶鸡源大肠杆菌中,qnrA、qnrB、qnrS、qepA和aac(6′)-Ib-cr的检出率分别为0.6%,2.5%,13.9%,2.5%和58.2%。提示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在河南省产16S rRNA甲基化酶鸡源大肠杆菌中普遍存在,且以qnrS和aac(6...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恒乾  廖晓萍  陈朝喜  孙坚  李亮  张美君  刘宝涛  孙迎  钟国光  刘雅红  
【目的】对临床分离的宠物源大肠杆菌进行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D的检测,并对该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和传播机制的研究。【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对阳性菌株进行15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试验;通过PCR对基因克隆,并对克隆产物和菌株阳性质粒进行转化;同时对菌株进行接合转移试验。【结果】从164株宠物源大肠杆菌中检测出1株qnrD阳性菌株(GP2009-036),GP2009-036对14种兽医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严重,表现为多重耐药(14耐);PCR产物经连接PMD19-T载体后可转化入DH5α感受态细胞中;接合转移试验成功地将质粒转移到大肠杆菌J53中;可从GP2009-036与其转化子中抽提出阳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南海辰  底丽娜  夏利宁  
【目的】了解新疆不同动物源喹诺酮类耐药大肠杆菌携带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因子(plasmid mediated quinolone resistance,PMQR)的流行现状,及其与主要的β-内酰胺酶基因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的共存情况。【方法】通过PCR方法对猪源(79株)、牛源(8株)和羊源(96株)喹诺酮类(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和恩诺沙星)耐药大肠杆菌进行PMQR(qnrA,qnrB,qnrC,qnrD,qnrS,qepA,oqxA,oqxB,aac(6’)-Ib-cr)、β-内酰胺酶基因(blaTEM,blaCTX-M,blaSHV,blaKPC,blaCMY-2,blaLAP-1...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舒刚  侯蓉  林居纯  钟钦卿  刘颂蕊  邓向东  
为探讨畜禽源大肠杆菌临床菌株产β-内酰胺酶及其基因特性,采用常规检测法检测菌株产β-内酰胺酶情况,PCR法检测ESBLS、AmPC基因型,质粒结合转移试验研究耐药基因分子传播机制,并使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供体菌及接合子的药物敏感性。结果显示:467株食品动物源大肠杆菌未检出产碳青霉烯酶和金属β-内酰胺酶,产ESBLS和AmPC分别达36.83%和13.70%;176株产β-内酰胺酶菌株检出BLATEm、BLACTX-m、BLAOXA、BLACIT和BLADHA分别为84.09%、60.80%、14.77%、35.80%和1.70%;本次质粒转移率为50%,多数转化子获得了供体菌的耐药性及耐药基...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谭爱萍  邓玉婷  姜兰  吴雅丽  冯永永  黄玉萍  罗理  王伟利  
为了解养殖龟鳖源气单胞菌的耐药情况及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PMQR)、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QRDR)与耐药表型之间的关系;实验采用K-B纸片法测定了1996—2013年从广东地区患病龟鳖分离的67株气单胞菌对23种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并检测5种PMQR基因qnrA、qnrB、qnrS、qepA和aac(6')-Ib-cr,同时分析PMQR基因阳性菌株染色体上gyrA、parC基因QRDR的突变情况。结果显示,67株气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吩和磺胺复合物的耐药率分别高达100%、92.54%和83.58%,对喹诺酮类药物呈现中等耐药,耐药率介于19.40%~64.18%,而对亚胺培南、呋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夏绪进  程伟华  夏利宁  苏战强  林亚军  
为了解2013年新疆昌吉地区猪源喹诺酮类耐药大肠杆菌携带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基因的流行情况,采用PCR方法对355株喹诺酮耐药猪源大肠杆菌进行PMQR因子(QnRA、QnRB、QnRC、QnRD、QnRS、QePA、oQxA、oQxB和AAC(6′)-IB-CR)检测,对目的条带进行DnA测序确定基因型。结果显示:该地区猪源喹诺酮耐药大肠杆菌PMQR因子的携带率高达86.8%(308/355),其中42.9%(152/355)的菌株携带2种PMQR因子,11.3%(40/355)的菌株携带3种PMQR因子,6.5%(23/355)的菌株携带4种PMQR因子;检出率较高的PMQR因子有QnRS(6...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少华  吴清民  王真  
为在大肠杆菌全基因组范围内筛选和鉴定与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性相关的基因,通过对临床分离的13株大肠杆菌进行药敏试验,选择耐药谱较广泛的菌株作为研究对象,利用Mariner转座子对其基因组进行随机突变,获得转座子突变株文库,并以亲本菌株为对照筛选文库中对喹诺酮类抗生素敏感的突变体,通过套式PCR、核苷酸测序及序列比对确定突变株中转座子的插入位点及其破坏的基因。结果表明:从突变株文库中筛选得到22株分别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萘啶酸敏感的突变株,其中7株对4种抗生素都敏感;插入位点分析发现,抗生素敏感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郭学中  张瑞泉  姜兰  谭爱萍  邓玉婷  李金祥  赵飞  刘付翠  何山  
本研究旨在了解水产品中携带的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状况及耐药基因类型,评估水产品中细菌耐药性风险。从广州市14家超市随机购买100条鲜活的罗非鱼,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显示,罗非鱼携带的优势菌群为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hydrophila)和气单胞菌(Aeromonas)。采用大肠埃希菌和气单胞菌筛选培养方法,分别从鳃、肌肉和肠内容物筛选分离出182株大肠埃希菌和280株气单胞菌;运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了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对分离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通过PCR法扩增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PMQR)基因(qnrA、qnr B、qnrC、qnrD、qnrS、aac(6¢)-Ib-cr、qepA、oqxAB)并进行测序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分离的气单胞菌对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2.50%和2.14%;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25.82%和18.13%。肌肉中分离的气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对恩诺沙星和/或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低于鳃和肠道的;各组织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均远高于气单胞菌。分离菌株中,携带PMQR基因的大肠埃希菌占59.89%,且检出的耐药基因种类较多,包括qnrB、qnrD、qnrS、aac(6?)-Ib-cr和oqx AB;而携带PMQR基因的气单胞菌仅占6.79%,只检出耐药基因aac(6¢)-Ib-cr和qnrS。结论认为,罗非鱼食用部分肌肉携带的耐药菌较少,食品相对安全;肠道和鳃组织携带的耐药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而且大部分菌株携带有不同类型的PMQR基因,存在一定的耐药传播隐患。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朝喜  李宇涵  谭敏  汪露  黄志宏  
【目的】对329株采自川西北高原牦牛和藏猪源大肠杆菌进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抗生素耐药基因、整合酶基因、毒力基因和遗传谱系分型分析,以期了解其耐药现状、毒力特性和优势遗传谱系分布等生物学特征。【方法】利用麦康凯培养基和15e肠杆菌科细菌生化编码鉴定管对牦牛和藏猪粪便和胃肠道内容物样本进行大肠杆菌分离和鉴定;采用改良结晶紫半定量染色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分别对分离菌株进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鉴定及其对2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采用普通PCR或多重PCR方法对28个耐药基因、2个整合酶基因、15个毒力基因进行检测和遗传谱系分型分析。【结果】(1)从471份牦牛、藏猪粪便和胃肠道内容物样本分离鉴定329株大肠杆菌,分离率为78.9%。(2)329株大肠杆菌大多表现出弱或无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仅2株为强成膜能力表型(其中牦牛和藏猪源各1株)。(3)329株大肠杆菌对24种抗菌药物多表现出一定的耐药性并呈现多重耐药现象,其中对磺胺甲唑、磺胺二甲嘧啶、链霉素、氯霉素、氨苄西林、利福平和土霉素耐药率较高,对氨基糖苷类(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和壮观霉素)、β-内酰胺类(头孢噻呋、头孢曲松、头孢唑啉)、喹诺酮类(萘啶酸、沙拉沙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达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多黏菌素B等敏感。(4)除cat1、cat2、bla_(CMY-2)、bla_(SHV)、tetC、tetG、tetX等7个耐药基因外,其他21个耐药基因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其中以aac(6')-Ib最为流行,其次是sul1和floR,检出率均在30%以上。藏猪源大肠杆菌对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与qnrA相关,牦牛源大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耐药性与bla_(TEM)和bla_(DHA)相关。(5)整合酶基因intⅠ1和intⅠ2的检出率分别为30.09%(99/329)和4.56%(15/329),其中10株大肠杆菌(牦牛源2株,藏猪源8株)同时检测到intⅠ1和intⅠ2。(6)毒力基因agn43、sitA、ompT、eaeA、bcsA、fimC、LT、fyuA和irp2均有阳性检出,但stx1、stx2、ehxA、bcsB、hlyA和hlyE未检测到;329株大肠杆菌共存在38种不同的毒力谱型,其中285株至少携带除agn43和bcsA外7个毒力基因中的1个,最多携带6个毒力基因。(7)21个耐药基因中,A型和B1型分布的耐药基因种类较B2型和D型丰富;A型中sul3、qnrS、tetM耐药基因分布最广,B1型中sul1和aac(6')-Ib分布最广,不存在tetM和qnrA;7个毒力基因主要分布于A型和B1型,fimC、sitA和ompT主要分布于A型和B1型,eaeA、fyuA和irp2的主要分布于B1型,LT主要分布于A型(仅1株分布于D型)。【结论】329株大肠杆菌耐药较为严重,且耐药基因谱型和毒力谱型呈现多样化,本研究能够为川西北高原牦牛和藏猪源大肠杆菌病治疗、发病机制探讨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晨  王思月  嵇少泽  李雪嵩  张喜庆  田佳琪  马红霞  高云航  
为研究醋酸钙不动杆菌的致病机制及防控措施,对疑似患有醋酸钙不动杆菌的病死牛肺脏组织进行病原分离,得到了1株优势菌命名为9-1。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16S rDNA基因序列测定,动物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为革兰阴性杆菌且对试验小鼠具有较强的致病性,经生化试验和16S r DNA基因序列测定分析确定为醋酸钙不动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对氟苯尼考、头孢噻肟、头孢氨苄、阿奇霉素耐药,对其余8种测试药物敏感。经β-内酰胺类(TEM、DHA、OXA-23、OXA-58)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均为阴性。为醋酸钙不动杆菌引起的疾病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提供了一定科学依据,并为进一步研究其耐药机制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陶文琴  曾振灵  陈杖榴  蒋红霞  陈晓琴  吴聪明  
目的探讨从养殖场动物、环境和饲养员分离的大肠杆菌的gyrA和parC基因突变特征。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测定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对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PCR扩增gyrA和parC基因的喹诺酮耐药决定区,扩增的片段长度分别为525bp和487bp,PCR产物直接测序。结果在63株突变株中,在GyrA亚基发生的氨基酸替代有Ser83→Leu(62株)和Asp87→Asn(52株)、Asp87→Tyr(2株)、Asp87→His(2株);ParC亚基的氨基酸替代有Ser80→Ile(47株)、Ser80→Arg(2株)和Glu84→Val(3株)、Glu84→Lys(4株)、Glu84→Gly(5株)、Gl...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爽  邓向东  闫国栋  冯彩峰  代鹏飞  高彤彤  林居纯  
【目的】对四川地区临床分离的437株健康动物源及82株患病动物源大肠杆菌(E.coli)的耐药性及其机制进行研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3种氨基糖苷类药物和11种非氨基糖苷类药物对分离的大肠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K-B纸片法)。选取至少耐1种氨基糖苷类药的大肠杆菌作为供试菌,通过PcR检测其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A、RmtB、Rmtc、RmtD、RmtE和NPmA;对阳性菌株进行质粒接合试验;并用K-B纸片法分析临床菌和接合子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437株健康动物源和82株患病动物源大肠杆菌对14种抗菌药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健康动物源大肠杆菌对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万昭  陈月月  易海波  秦蕾  徐琦琦  吴慧敏  夏利宁  
为了解新疆不同动物源粪肠球菌的耐药性和耐药基因携带情况,并指导临床针对不同动物合理用药,从新疆9个县区养殖场分别采集猪、牛、羊、骆驼、鸡和鸽的粪样共564份,进行粪肠球菌的分离鉴定。对分离得到的粪肠球菌采用CLSI推荐的琼脂稀释法进行11种抗菌药物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用PCR方法进行10种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显示:1)从不同动物中共分离得到242株粪肠球菌,分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鸡(95.2%,40/42)、猪(61.1%,55/90)、牛(35.9%,55/153)、羊(34.5%,38/110)、鸽(34.0%,34/100)、骆驼(29.0%,20/69)。2)不同动物源粪肠球菌耐药严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牛源、猪源、鸽源、鸡源、骆驼源和羊源。242株粪肠球菌对红霉素、四环素、利福平和多西环素的耐药率均高达80.0%以上,对恩诺沙星和氟苯尼考敏感性较高,未检出万古霉素和氨苄西林耐药菌株。分离株3耐以上占84.7%,以5耐和6耐为主。3)cfr与poxtA基因未检出,分离株tetM、aac(6′)/aph(2″)、aph(3′)-Ⅲ和ermB耐药基因的携带率均高于70.0%。此外,检出近年来新发现的噁唑烷酮类耐药基因optrA(9.1%,22/242)。综上,新疆不同动物源粪肠球菌呈现多药耐药率高、耐药谱广、耐药基因携带率高的特点,建议加强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结合药敏试验结果,针对不同动物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