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92)
2023(5450)
2022(4716)
2021(4483)
2020(4027)
2019(7947)
2018(7788)
2017(14397)
2016(8540)
2015(9255)
2014(9301)
2013(9131)
2012(8918)
2011(7993)
2010(8010)
2009(7449)
2008(7714)
2007(7072)
2006(6048)
2005(5473)
作者
(30005)
(25191)
(25119)
(23985)
(16250)
(12488)
(11498)
(9782)
(9485)
(9211)
(8527)
(8462)
(8384)
(8343)
(8082)
(8034)
(7676)
(7430)
(7423)
(7241)
(6721)
(6357)
(6307)
(5810)
(5709)
(5670)
(5624)
(5569)
(5440)
(5321)
学科
(28244)
经济(28200)
管理(22301)
(21013)
(17256)
企业(17256)
方法(14203)
数学(12090)
(12067)
数学方法(11847)
(9149)
中国(7607)
(7266)
(6515)
(6258)
财务(6244)
财务管理(6224)
企业财务(6025)
(5748)
银行(5711)
(5534)
金融(5532)
业经(5467)
(5399)
环境(5349)
理论(5263)
(4920)
贸易(4913)
及其(4883)
技术(4874)
机构
大学(126476)
学院(124286)
研究(48732)
(41039)
经济(39987)
管理(37634)
科学(37249)
(36451)
中国(34850)
理学(32495)
理学院(31944)
管理学(30808)
管理学院(30610)
农业(29695)
(28323)
(27604)
业大(26983)
研究所(26281)
中心(22154)
(20787)
(19759)
农业大学(19175)
(18646)
(18322)
(17209)
实验(17173)
技术(16999)
(16645)
财经(16623)
实验室(16605)
基金
项目(87888)
科学(66577)
基金(64101)
(60631)
国家(60175)
研究(52410)
科学基金(49010)
自然(36225)
(35602)
自然科(35445)
自然科学(35426)
自然科学基金(34786)
基金项目(33311)
社会(31180)
(30628)
社会科(29478)
社会科学(29468)
资助(27415)
教育(24520)
计划(21040)
重点(20887)
科技(19482)
科研(18187)
编号(18149)
(18111)
(17895)
(17839)
创新(16944)
(16425)
专项(16331)
期刊
(43546)
经济(43546)
学报(38094)
(34121)
研究(31004)
科学(27903)
中国(27201)
大学(26485)
学学(25520)
农业(22816)
(17376)
管理(14421)
(11957)
业大(11907)
教育(11568)
(11099)
金融(11099)
农业大学(10351)
(10083)
财经(8782)
技术(8476)
(7567)
科技(7201)
中国农业(7153)
经济研究(7085)
自然(6792)
林业(6651)
统计(6386)
自然科(6153)
自然科学(6153)
共检索到1848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淑霞  贺秀媛  崔保安  王建华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HN99株核蛋白(N)基因PCR产物经BamHⅠ、HindⅢ双酶切,克隆入大肠杆菌原核表达载体pMAL-p2X,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MAL-p2X-N,转化大肠杆菌TB1并进行诱导表达。通过pMALTM融合蛋白纯化系统对表达产物进行非变性纯化,将纯化的N蛋白按常规方法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兔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N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并用ELISA法检测其生物活性。结果表明,表达的重组核蛋门纯化后出现2条带,相对分子质量分别约为92和82 ku,与Western blot出现的2条蛋白带一致;纯化的重组蛋白经裂解因子作用后,出现2条蛋白带,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45和35 ku,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淑霞  贺秀媛  崔保安  王建华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N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用RT-PCR方法扩增IBVHN99株的N基因,并将其克隆入pMD18-T载体,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Top10,提取pMD18-T-N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和PCR鉴定,并对阳性质粒进行测序,将测序结果与H52,Ark99,BJ等参考毒株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N基因全长为1230bp,编码1条409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其核苷酸与H52,Ark99和BJ等毒株的同源性为88.4%~90.7%,氨基酸同源性为91.7%~94.4%;HN99株与H52,Ark99和BJ等其他各毒株的亲缘关系均较远,是1株新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涛  王欣  陆苹  
根据已报道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BV)基因序列设计了 1对可用于扩增不同病毒株N基因片段的引物 ,得到了预期的 438bp长的产物 ,并将此RT PCR方法与鸡胚盲传法结合用于分离、检测IBV。分离病毒的扩增条带经纯化和回收以后 ,克隆到pMD18 T质粒载体中。在对插入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后 ,我们将测序结果与已发表的IBVN基因序列进行了比较 ,证实具有极高的同源性 ,表明分离的是IBV。据此建立起一种更加快速、有效的分离、鉴定IBV的方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明凡  崔保安  陈红英  张素梅  魏战勇  李祥瑞  
将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河南长葛株gD基因重组到鸡痘病毒基因组中,获得了能高效表达糖蛋白D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gD)。将rFPV-gD经皮下刺种途径接种30日龄的固始鸡,用ILTV商品弱毒疫苗经滴鼻、点眼途径免疫试验鸡,同时设非免疫对照鸡群。分别于免疫后7、14、21、28、35和42 d采血分离血清,用微量血清中和试验测定ILTV抗体效价,并于免疫后42 d用ILTV强毒攻击所有试验鸡只。血清中和抗体检测结果表明:疫苗对照组与重组病毒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重组病毒组和疫苗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显著(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邹立宏  翟含流  武现军  李玉荣  霍书英  
从四川某鸡场疑似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死鸡的肾脏中分离到一株病毒,经SPF鸡胚连续传代、血凝试验、鸡胚矮小化试验、鸡新城疫干扰试验、RT-PCR鉴定和动物回归试验,初步确定该病毒为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并命名为SC0911株。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希军  胡北侠  黄艳艳  李建亮  姜宁朋  张秀美  
通过病毒形态观察、血凝特性试验、病毒干扰实验、动物回归实验等分离鉴定了1株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命名为LY07。利用RT-PCR技术对分离毒株的N基因进行了扩增,经克隆、序列测定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N基因全长为1230 bp,编码1条409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其核苷酸与H52、M41和BJ等毒株的同源性为84.4%~89.7%,氨基酸同源性为86.1%~91.0%;LY07株与LX4、BJ和GDS14株关系较近,与其余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株的亲缘关系均较远,是1株新的肾型IBV毒株。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尤永君  张国中  刘月焕  梁武  王腾  刘兴彩  沈元  王友  
为掌握近年来我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流行动态和变化规律,利用检测转化至克隆载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S1基因序列,应用MEGA5分析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并对瑞普生物疫病诊断研究服务中心2010—2013年间从我国野外分离并测定的30株传染性支气管炎的S1基因序列与常用疫苗毒株和GenBank中代表性IBV毒株的对应基因序列进行比较,结果发现:1)30株野外分离株可分为2个基因型:LX4型和TW型,分别占总数的93.3%和6.7%;2)LX4型分离株S1基因和氨基酸序列与常见疫苗毒株序列差别很大,同源性仅分别为77.6%~86.3%和75.8%~85.7%;3)分析S基因裂解位点时发现同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昌英  王泽洲  
用血凝试验(HA)来测定肾病变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地方毒株(IBV—L)的半数感染量(EID_(50))。对IBV的HA试验进行初步研究的结果表明,IBV—L株未经胰酶处理不具有血凝性,经1%~2%胰酶处理2~3,小时具有凝集鸡红细胞的特性,且以0.75%鸡红血球悬液凝集状态最佳,1%以上者血凝价明显降低,对于不同孔型微量反应板进行测定,以U型板凝集效果最好。在建立HA试验的基础上,作者利用HA试验和特征性病变两种方法分别测定IBV—L的EID_(50),两种方法对比的结果相似。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延功  郑明球  吴增坚  蔡宝祥  陈溥言  
将6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分别接种鸡胚肾细胞(CEKC)和气管环培养(TOC)。6株病毒无论是否已经适应于鸡胚,都在气管环培养中能引起病变。病毒适应于CEKC,是与病毒在鸡胚和细胞培养上的传代次数有关。分别用SPF鸡胚、非免疫鸡胚和普通鸡胚制备的TOC测定IBV-M41株的ID50,结果用SPF鸡胚和非免疫鸡胚制备的TOC测定的ID50都获得较高滴度,而在普通鸡胚制备的TOC中ID50明显低。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延功  郑明球  蔡宝祥  陈薄言  吴增坚  
用中国和澳大利亚分离的A型魏氏梭菌培养液、Ⅰ型卵磷酯酶C和胰酶处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制备的血凝抗原能凝集鸡红细胞,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提供了方法。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M(41)、H(120)、H(52)、Gray、Connecticut、T、GIBV等7个毒株进行了血凝性的比较,以H(120)毒株血凝价最高,其次是M(41)、GIBV、Gray,而H(52)、Connecticut、T等毒株血凝性低或无血凝性。作者还对影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血凝试验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研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玉杨  肖治军  王四保  郭成留  王治方  刘文惠  曹春景  李丽  
以IBH120鸡胚毒适应成纤维细胞(CEF)单层,培养出IBH120细胞弱毒株。电镜观察,可见典型的冠状病毒粒子。IBH120细胞弱毒株经细菌、霉菌、支原体、鸡白血病病毒检测均为阴性,且具有IB病毒特异性。CEF单层接毒后48h左右病毒增殖达到高峰。随着细胞传代次数的增加,C4~C10代H120株细胞毒的毒价(TCID50)逐步增高而趋于稳定,C4~C10代细胞毒的TCID50稳定在107.35~8.0mL之间,而C5~C10代IBH120细胞毒的EID50呈下降趋势,变动范围在107.3~106.5mL。以103.5TCID50/只和104.5TCID50/只的剂量,C4,C8,C10代毒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德胜  潘杰彦  贾立群  戴亚斌  蔡宝祥  陈溥言  
以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BV)标准毒株M41为材料 ,根据Genbank公开序列自行合成一对特异引物 ,用于扩增IBV的完整S1基因。建立了针对IBV基因组RNA特点的RT PCR方法。对反应体系中的重要反应物Mg2 +、dNTP和引物浓度进行优化 ,确定其浓度值分别为 1 5mmol/L ,2 0 0 μmol/L和 40 μmol/L。使用此反应体系对国内IBV地方分离毒株JS/95 / 0 3 ,SD/ 97/ 0 1等 10多个毒株的S1基因进行扩增 ,均扩增出预期 1 7kb的完整S1基因 ,说明此方法对于IBV的S1基因扩增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谢志勤  谢芝勋  吕华刚  
利用IBVS1基因特异性引物对30株IBV毒株进行RT-PCR扩增,产物经纯化后进行测序,并利用DNAstar MegAlign软件分析S1基因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结果表明,广西分离株GXIB/02与Mass41、Conn、Ark、PA、Del、JMK、H52参考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较低,与美国80年代分离的毒株MW34、hotle、cal15、AustT株的序列同源性也很低。这一结果与血清学试验结果相吻合,说明广西分离株GXIB/02与当今流行的标准株以及过去流行的毒株都不相同,是一个新的变异株,由此推断广西已有不同血清型IBV毒株存在,可能导致新的变异株流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崔保安  陈红英  张素梅  刘占通  金喜新  宋凌云  
【目的】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寻求能够高效、稳定表达猪α干扰素,且表达产物易于纯化的表达系统。【方法】以含猪α干扰素(IFN-α)基因的重组质粒pGEM-T-IFN-α为模板,PCR扩增猪α干扰素基因。将IFN-α片段定向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IFN-α,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在IPTG诱导下表达可溶性的融合蛋白(GST-IFN-α)。【结果】SDS-PAGE可检测到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5 ku的GST-IFN-α,Westernblot证实GST-IFN-α能与猪IFN-α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重组猪α干扰素经谷胱苷肽Sepharose-4B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鲁絮  张彦明  许信刚  
采用PCR技术,扩增了猪瘟病毒石门株NS3基因的丝氨酸蛋白酶、NTPase、RNA解螺旋酶活性功能区长度为2 000 bp的片段,将其克隆到pET-32a中,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NS3,并将其在大肠杆菌Rosetta(DE3)中进行了表达,同时对表达产物进行了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IPTG诱导表达得到的pET-NS3融合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97 ku,与预期结果一致,且该重组蛋白能被CSFV阳性血清所识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